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6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木器厂房,共2层,采用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每层划分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4000㎡,共设置四部不靠外墙的净宽度均为1.10m的防烟楼梯间。
厂房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的相关信息见图1-1-1。
该厂房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500㎡的独立办公、休息区,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防火隔墙、1.00h的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车间分隔,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首层西南侧设有建筑面积50㎡的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的楼板与车间分隔,储存油漆、稀释剂(主要成分均为甲苯和二甲苯);首层南侧设有建筑面积150㎡且采用封闭喷漆工艺的油漆间;二层设有四个车间,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40m的内走道分隔,疏散走道隔墙的耐火极限均为0.50h;除首层外门净宽度均为1.20m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0.90m;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大于40m。
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图1-1-1 建筑总平面图二、案例说明本案例涉主要分析下列防火内容:(一)厂房和仓库分类。
(二)厂房耐火等级和层数。
(三)防火间距。
(四)消防车道。
(五)丙类厂房内办公室、休息室及中间仓库布置。
(六)构造防火。
(七)防火分区。
(八)安全疏散。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厂房和仓库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般要分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否有引起火灾的可能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按其中最危险的物质确定,通常可根据以下因素分析确定:1.生产中使用的全部原材料的性质;2.生产中操作条件的变化是否会改变物质的性质;3.生产中产生的全部中间产物的性质;4.生产的最终产品及其副产品的性质;5.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许多产品可能有若干种不同工艺的生产方法,其中使用的原材料也各不相同,因而其所具有的火灾危险性也可能各异,分类时应注意区别对待。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丙类厂房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单层制衣厂房,建筑面积为5040﹦2000 (㎡),框架构造,建筑高度为6m。
在距该厂房两侧山墙50m处各设有室外地上消火栓一个;在厂房内长边外墙各设两个DN65消火栓,采纳25m水带,19mm水枪。
消火栓间距25m,距山墙12.50m,消火栓与室内环状消防给水管道相连;该建筑内还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选用标准喷头,喷头间距不大于3.40m,距墙不大于 1.70m。
室内、外消防给水均由消防泵房供应,泵房内设消火栓两台、喷洒泵两台均一用一备(Q﹦40 L/s,H﹦0.30MP),并设500m消防水池一座。
该厂房四周外墙共设3m2m外窗50樘,具备自然排烟条件。
划分防烟分区4个;在厂房疏散门上方设有“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灯;在每个消火栓处设置4㎏ABC干粉灭火器两具。
二、案例说明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以下内容(一)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配置。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置。
(三)防排烟系统的配置。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置。
(五)安全疏散设施的配置。
(六)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三、关键学问点和依据(一)室外消火栓该建筑体积为50606﹦18000 (m),依据《建筑设计防火标准》规定,丙类厂房体积在5000 m~20000 m时,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25 L/s。
每个室外消火栓流量在10 L/s~15 L/s,因此,在该厂房四周120m内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室外消火栓。
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15 L/s时应将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且向环状管网供水的输水管不应少于两条。
当室外消火栓采纳低压给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栓口处的水压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
(二)室内消火栓依据《建筑设计防火标准》的规定,占地面积大于300㎡厂房应设DN65的室内消火栓,其消防水量应依据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和同时使用水枪数量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0 L/s,同时使用水枪不少于2只。
丙类仓库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储存毛皮制品仓库,框架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9600㎡,总建筑面积30000㎡;地上建筑每层均划分四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为2400㎡;地下一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600㎡;首层西北侧设有独立的办公、休息区,建筑面积300㎡,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1.00h的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库房隔开,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见图1-2-1)。
该仓库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图1-2-1 建筑总平面图二、案例说明本案例涉主要分析下列内容:(一)仓库和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
(二)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三)防火间距。
(四)消防车道。
(五)丙类仓库内办公室、休息室布置。
(六)安全疏散。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仓库和厂房分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的各仓库和厂房的分类见表1-2-1。
仓库和厂房分类表1-2-1仓库(厂房)名称建筑概况储存物品或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储存物品或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按建筑层数和高度分类毛皮制品仓库3/1层18m储存可燃固体丙类2项多层仓库甲醇合成厂房1层3.90m 生产中产生闪点小于28℃的液体甲类单层厂房玻璃制品仓库7层28m储存不燃烧物品戊类高层仓库润滑油仓库5层20m储存闪点大于60℃的液体丙类1项多层仓库水泥刨花板仓库3层12m储存难燃烧烧物品丁类多层仓库(二)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该毛皮制品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4800㎡,地上部分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仓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上述规定增加 1.0倍。
(三)防火间距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毛皮制品仓库与甲醇合成厂房、玻璃制品仓库、润滑油仓库和水泥刨花板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12m、13m、10m及12m。
多层丙类仓库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多层丙类仓库地上3层,建筑高度18m,建筑面积12000㎡,占地面积4000㎡,建筑体积72000m³,耐火等级二级。
储存棉、麻、服装衣物等物品,堆垛储存,堆垛高度不大于6m。
属多层丙类2项堆垛储物仓库。
该仓库设消防泵房和两个500m³的消防水池,消防设施有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建筑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二、案例说明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内容(一)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配置。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置。
(三)防排烟系统的配置。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置。
(五)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三、关键知识点和依据(一)室外消火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该仓库应设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外消火栓水量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水量确定,仓库体积为75000m³大于50000m³其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45L/s,每个室外消火栓10 L/s~15 L/s,应设5个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管网应为环状管网。
(二)室内消火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占地面积大于300㎡的仓库需设计DN65的室内消火栓系统。
该仓库占地面积为4000 ㎡,设计有环状管网的室内消火栓系统,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2条。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用阀门分为若干独立段,检修时关闭的消火栓给水管道不应超过一条。
该仓库高度小于24m,体积大于5000m³,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10 L/s,同时使用水枪数量不应少于2支。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棉、毛、丝、麻、化纤、毛皮及其制品的仓库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仓库设计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依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该堆垛储物仓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为湿式系统,火灾危险等级为仓库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不小于16L/min·㎡,作用面积20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丙类厂房设计规范篇一:2丙类仓库建筑防火案例分析案例2丙类仓库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储存毛皮制品仓库,框架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9600㎡,总建筑面积30000㎡;地上建筑每层均划分四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为2400㎡;地下一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600㎡;首层西北侧设有独立的办公、休息区,建筑面积300㎡,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1.00h的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库房隔开,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见图1-2-1)。
该仓库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图1-2-1建筑总平面图二、案例说明本案例涉主要分析下列内容:(一)分析毛皮制品仓库和周边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二)根据建筑高度对,对毛皮制品仓库和周边厂房仓库进行高度分类。
(三)防火间距、消防车道、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平面布置、构造防火、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等。
(四)丙类仓库内办公室、休息室布置。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仓库和厂房分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的各仓库和厂房的分类见表1-2-1。
仓库和厂房分类表1-2-1(二)仓库的耐火等级和防火构造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丙类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仓库中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一、二级耐火等级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顶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本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三)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该毛皮制品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4800㎡,地上部分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仓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上述规定增加1.0倍。
案例分析知识点——丙类厂房(三)新共享xiaofanggongxiang丙类厂房建筑防火(三)(六)构造防火6.2.7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的防火隔墙和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2.3 建筑内的下列部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但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1甲、乙类生产部位和建筑内使用丙类液体的部位;2 厂房内有明火和高温的部位;3 甲、乙、丙类厂房(仓库)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4 民用建筑内的附属库房,剧场后台的辅助用房;5 除居住建筑中套内的厨房外,宿舍、公寓建筑中的公共厨房和其他建筑内的厨房;6 附设在住宅建筑内的机动车库。
(七)防火分区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厂房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甲一级二级宜采用单层4000300030002000————乙一级二级不限6500040004000300020001500——丙一级二级三级不限不限2不限8000300060004000200030002000—500500—丁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40001000不限2000—4000——1000——戊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50001500不限3000—6000——1000——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第一篇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消防车通道:1、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按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5%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消防车道宜设置成环形,其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坡度不宜大于3%。
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12m,重大型消防车不小于18×18m。
高层建筑不小于15m×15m.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米的单层或多层公共建筑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却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3、高层厂房、占地面积大于3000平方的甲乙丙类厂房和占地面积大于1500平米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却有困难时,可沿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联通。
规模较大的封闭式商业街、购物中心、游乐场等,进入院内的消防车道不应少于2个,且院内道路宽度不应小于6m。
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4、消防车道最小转弯半径:轻系列消防车转弯半径大于或等于7m,中系列大于或等于9m,重系列大于或等于12m。
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在150m左右,按规定设在城市道路两旁,故消防车道的间距应为160m.5、消防车通道的形式:环形、尽头式、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通道和与环形消防车通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通道等形式6、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置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两个长边设置,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 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沿街高层建筑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其距离不宜超过80m.消防车道距离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2m×12m.轻、中型消防车最大总重量不超过11t,重系列消防车最大总重量15-50t.二、火灾危险性分类: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木器厂房+丙类仓库考点及案例分析习题答案一、木器厂房防火案例相关考点1.厂房和仓库分类1)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2)同一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产生时,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按实际情况确定。
3)当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时,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时,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厂房耐火等级和层数1)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时,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2)高层、甲、乙类厂房,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以及有火花、明火、赤热表面的丁类厂房,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锅炉房,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粮食筒仓,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3)单、多层丙类厂房,多层丁、戊类厂房,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粮食平仓房,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建筑面积不大于300㎡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的单层丁类厂房,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大于4t/h时,可采用三级。
5)最多允许层数与耐火等级的适应性不同耐火等级的建筑,最多允许层数有所不同。
二级耐火等级的乙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为6层。
(二乙6)三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层数最多为2层(三,丙,2)三级耐火等级丁、戊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为3层四级耐火等级的丁、戊类厂房只能为单层3.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是指防止起火建筑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定,该木器厂房与面粉碾磨厂房、食用油仓库、电子厂房及酚醛泡沫塑料加工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13m、10m、10m及12m。
第一篇建筑防火案例分析要点一:工业建筑(厂房、仓库)1.工业建筑分类2.防火间距(其中与甲类厂房之间的间距取中间值,与单多层建筑之间的间距取前面两个值。
)丙类二级厂房与三级多层办公楼之间防火间距不足应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1)降低该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将其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降至戊类后,该厂房与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8m。
2)对该厂房进行结构改造,提高其耐火等级,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后,该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12m。
3)对办公楼进行结构改造,提高其耐火等级,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后,该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12m。
4)对该厂房和办公楼进行结构改造,使其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的同时,将这两栋建筑中的相邻较高一面外墙改造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将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改造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后,其防火间距不限。
5)对该厂房和办公楼进行结构改造,使其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的同时,将这两栋建筑中的相邻较低一面外墙改造为防火墙,且较低建筑屋顶无天窗或洞口、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将相邻较高一面外墙改造为防火墙,且其墙上开口部位采取防火措施(如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6.5.3条的规定设置防火卷帘)后,该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4m。
6)拆除防火间距内的原建筑。
3.防火分区厂房:丙类二级多层:4000m2;丙类三级多层:2000m2;单层:3000m2;仓库:丙类2项二级多层:1200m2(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4800m2);单层:1500m2(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6000m2);地下室:300m2。
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0倍;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考题:丙类厂房防火案例一、情景描述与问题某二层电子厂房,耐火等级三级,层高4m,室内外高差0.5m,每层建筑面积4000㎡,总建筑面积8000㎡,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为了工艺方便,建筑内部不靠外墙处,设置了一处盛放 4.7m3的乙类液体中间仓库,用耐火极限2.50h的防火隔墙围合。
为了方便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在厂房内一层一侧设置了办公室和员工宿舍,建筑面积600m2,并采用了耐火等级为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设置了独立的安全出口,通过乙级防火门联系办公区域和厂房部分。
楼梯间设计了4部1.5m净宽的开敞楼梯间。
由于工艺需要,在东侧设有长20m,宽6m的油漆工段(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喷漆生产需要的油漆、稀释剂(甲苯和香蕉水,C=0.11),采用防火墙与其它部位分隔,油漆工段通向车间的防火墙上设有甲级防火门。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室外环境,在靠近办公区域的建筑的外部种植了高大的乔木,并按照要求设置了消防车道。
该厂房按照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指出情景描述的错误,说明理由或正确做法。
2. 距离该厂房西边已建耐火等级二级的本厂的办公楼,三层,建筑高度12m。
通常情况下,该厂房与办公楼建筑至少应多少米才能满足规范要求?建设单位想节约用地,针对厂房可采取哪些措施?最小间距是几米?3.为了不影响紧急情况的救援,说出该厂房外窗设置要求。
4. 根据情景描述,该厂房按照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说明该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
5. 该厂房的层数、防火分区的面积是否满足要求,说明理由。
6.计算油漆工段的泄压面积,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二、答案与解析1.指出情景描述的错误,说明理由或正确做法。
厂房火灾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本文将对某厂房火灾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火建议,以期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和预防火灾的能力。
1.案例概述某厂房位于市区的一个工业园区,厂房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于厂房建筑年代较久,建筑材料落后,消防设备不足等原因,容易引发火灾风险。
9月15日晚,火灾发生在厂房的压铸车间,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初步调查,火灾是由于压铸车间工人在操作机器时违规使用明火所致,火灾扩散较快,起火面积大,最终导致35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火灾扑灭后,厂房内的机器和设备损失惨重。
2.问题分析(1)消防设备不足导致救援能力不足根据事发现场的勘查情况,厂房的消防设备严重不足,只有少量的灭火器和栓水栓,无消防喷淋系统和消防电源,消防通道不够宽敞,这些因素导致救援能力不足,致使火势蔓延速度快,厂房火灾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控制。
(2)操作人员防火意识不足火灾是由于操作车间工人在违规使用明火所致,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之没有安全防护措施,使得厂房火灾的发生更为容易。
因此,可以得知操作人员的防火意识不足,缺少必要的职业安全培训,也没有形成安全管理的机制。
(3)厂房建筑老旧,防火能力不足厂房建筑老旧,属于目前比较落后的建筑结构,没有采用防火隔离措施,没有根据规定装设消防设备,安全通道不畅,安全出口不足。
这些因素都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防火建议(1)消防设备应该配备齐全厂房应该根据使用需求核定消防设备配置,装设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喷淋系统等常用消防设备,并加强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消防设备的及时有效运行。
(2)操作人员应该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培训,制订专门的作业规程,严格禁止使用明火,加强对各类危险源的认识与学习,让操作人员充分了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急救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意识。
(3)厂房建议更新升级厂房应该进行更新与改造,安装符合标准的消防设备,设置真正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对老旧的建筑外墙、木质地板、窗户等建筑材料进行更换,加固厂房的抗火性,提高厂房的抗击火能力,以确保厂房火灾发生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案例1木器厂房防火案例分析—、情景描述某木器厂房(丙类),地上2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等级二级,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每层建筑面积均为8000m2,该厂房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仓库等的相关信息如图1-1-1所示。
该厂房内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0m2的独乙类丙类丁类丙类丙类1才才立办公、休息区,其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防火隔墙、耐火极限l.OOh的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且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地上二层南侧设有一间靠外墙布置、建筑面积为60m2的中间仓库,其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 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储存主要成分均为甲苯(甲类实务教材P49)和二甲苯的油漆和稀释剂;地上二层南侧设有一间靠外墙布置、建筑面积为300m2的喷漆间,其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6.2.3建筑内的下列部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但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1甲、乙类生产部位和建筑内使用丙类液体的部位;2厂房内有明火和高温的部位;3甲、乙、丙类厂房(仓库)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4民用建筑内的附属库房,剧场后台的辅助用房;5除居住建筑中套内的厨房外,宿舍、公寓建筑中的公共厨房和其他建筑内的厨房;6附设在住宅建筑内的机动车库。
中间仓库、喷漆间与其他部位之间均分别设置门斗,门斗的隔墙为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门斗两侧的门均采用甲级防火门;地上二层设有四个车间,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40m的疏散走道分隔,疏散走道两侧均采用耐火极限l.OOh的不燃烧体隔墙;除首层外门净宽度均为1.20m 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0.90m;3.7.5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3.7.5的规定计算确定。
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0m。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作为答案)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要分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引起火灾的可能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按其中______的物质确定。
A. 较安全B. 较危险C. 最安全D. 最危险2. 当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______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A. 3%B. 4%C. 5%D. 6%3. 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______,耐火等级三级的丙类厂房最多允许层数不应超过二层。
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4. 丙类仓库中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______。
A. 3.00hB. 4.00hC. 5.00hD. 6.00h5. 某毛皮制品仓库的占地面积为2000m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的规定,该仓库应设置______。
A. 环形消防车通道B. 尽头式消防车通道C. 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通道D. 与环形消防车通道相连通的中间消防车通道6. 在一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多层厂房内设置丙类2项物品库房,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______。
A. 4500m2B. 5000m2C. 6000m2D. 7000m27. 歌舞厅不得布置在______。
A. 地下二层B. 地下一层C. 首层D. 地上四层8. 封闭楼梯间的墙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的不燃烧体。
A. 1.00hB. 2.00hC. 3.00hD. 4.00h9. 厂房的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可以设置为______。
A. 1.1mB. 1.2mC. 1.3mD. 1.4m10. 下列属于高层建筑的是______。
A. 建筑高度为25m的住宅建筑B. 建筑高度为30m的住宅建筑C. 建筑高度为20m的非单层建筑D. 建筑高度为22m的非单层建筑11. 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作为______装修材料。
厂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范文厂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范文背景20xx年x月x日,某家大型制造业工厂发生严重火灾事故。
火灾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门在近两个小时内才控制住火势,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并且导致了多人伤亡。
本报告将对该厂房火灾事故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事故原因1. 操作人员疏忽。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信息来看,该厂房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疏忽,例如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明火等。
2. 安全管理不到位。
虽然该工厂的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实施起来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对于重点区域的安全检查不够频繁和彻底。
3. 自验自检不到位。
发生事故的那个工作站的负责人在检查设备时没有发现设备存在一些隐患,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4.灭火设备不足。
目前该工厂还没有完善的灭火设备和应急预案,致使在火灾发生时,没有及时控制住情况。
教训与经验1.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安全规范的执行,防止疏忽产生事故。
2. 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全流程,让安全管理工作实现真正0距离覆盖。
3. 制定完善的自验自检制度,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无隐患。
4. 加大灭火器材的购置和更新力度,保证设备齐备,应急预案完善。
结论和建议本次厂房火灾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我们应该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安全制度和规范,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在设备管理上,要高度重视自验自检制度,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无隐患,严格执行预防措施。
在应急处理和灭火器材购置方面,应加大力度。
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做到事后总结,持续加强管理,确保工厂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身体安全。
第一篇建筑防火案例分析要点一:工业建筑(厂房、仓库)1.工业建筑分类2.防火间距(其中与甲类厂房之间的间距取中间值,与单多层建筑之间的间距取前面两个值。
)丙类二级厂房与三级多层办公楼之间防火间距不足应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1)降低该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将其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降至戊类后,该厂房与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8m。
2)对该厂房进行结构改造,提高其耐火等级,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后,该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12m。
3)对办公楼进行结构改造,提高其耐火等级,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后,该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12m。
4)对该厂房和办公楼进行结构改造,使其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的同时,将这两栋建筑中的相邻较高一面外墙改造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将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改造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后,其防火间距不限。
5)对该厂房和办公楼进行结构改造,使其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的同时,将这两栋建筑中的相邻较低一面外墙改造为防火墙,且较低建筑屋顶无天窗或洞口、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将相邻较高一面外墙改造为防火墙,且其墙上开口部位采取防火措施(如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6.5.3条的规定设置防火卷帘)后,该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4m。
6)拆除防火间距内的原建筑。
3.防火分区厂房:丙类二级多层:4000m2;丙类三级多层:2000m2;单层:3000m2;仓库:丙类2项二级多层:1200m2(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4800m2);单层:1500m2(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6000m2);地下室:300m2。
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0倍;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