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材料知识及钣金结构件的设计规范-0035
- 格式:doc
- 大小:772.00 KB
- 文档页数:17
钣金件设计规范范文一、材料选择1.钣金件的材料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2.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产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
二、结构设计1.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确保合理分布载荷,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刚度。
2.钣金件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机械设计原理,避免应力集中、应力过高等问题的出现。
三、尺寸精度控制1.钣金件的尺寸精度应符合图纸和设计要求,尺寸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产品的互换性。
2.设计中应考虑到材料的收缩和变形等因素,合理设置公差,确保尺寸的精度和一致性。
四、工艺要求1.钣金件的工艺要求应明确,包括切割、弯曲、冲孔、焊接、打磨、抛光等工艺的要求和方法。
2.工艺要求应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加工质量和外观要求,避免外表缺陷、毛刺和裂纹等问题的出现。
五、焊接要求1.钣金件的焊接应符合相关的焊接标准和规范,包括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质量的要求。
2.焊缝应均匀、牢固,焊接点应充分焊透,避免焊缝开裂、气孔和夹渣等问题。
六、表面处理1.钣金件的表面处理应符合使用要求,包括防腐处理、表面喷漆、镀铬、电镀等。
2.表面处理应提供一定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美观性,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
七、装配要求1.钣金件的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装配的精度、装配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2.装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零件的变形、划伤和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八、质量检验1.钣金件的质量检验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尺寸测量、外观质量、强度检验等方面。
2.质量检验应覆盖产品的各个环节,从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到成品出厂,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合格质量。
以上就是钣金件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的生产工艺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一、目的:为了统一公司各产品部设计人员对钣金工艺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推进设计的标准化,保证所设计产品合理的加工工艺性,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含十项内容。
● 板材选用规范 ● 孔缺结构设计规范 ● 弯曲结构设计规范 ● 焊接结构设计规范 ● 结构缝隙设计规范 ● 表面涂层种类选用规范 ● 表面镀层种类选用规范 ● 图纸工艺性分析和审查规范 ● 图纸尺寸标准规范 ● 非喷涂不锈钢结构设计规范二、范围:本原则适用各产品部的板厚 6mm 的钣金结构设计工作。
三、内容:1.板材选用规范:1) 为了保证材料利用率和冲折最少的换模次数,同一结构上 4mm 的板材厚度规格最多不超过三种,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可以采用在薄板上压筋或焊接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如图2);图1 图22) 板材应优先选用《结构公司常用材料明细表》上登录的材料规格,如必须选用该表以外的材质或板厚,则必须经由工艺室确认后方可选用;(附表1)3) 应避免零件的展开尺寸与原材料的外廓尺寸相等,以此避免原材料误差平行转移;4) 对于有装饰面要求非喷涂板材,同类产品花纹方向应一致,有条状纹路(如拉丝不锈钢)的板材,以人立于的产品正前方为视角标准,纹路方向优先选择竖向(上下)和纵向(前后),对于次要零部件或产品的次要部位,为了保持材料利用率可适当采用横向纹路;5) 对于折弯性能差的厚热板件(如电梯门机件)、硬铝、有功能性回弹的零件(如电插座簧片)等,应有纤维方向的技术要求,对于有避免折弯裂纹要求的零件,料单上应有剪切毛刺方向及折弯方向的要求。
2.孔缺结构设计规范:1) 板材上的各种孔优先选用数控或冲压通用模具表格上登记的规格(附表2,附表3)。
2) 钣金结构零件应倒圆,这从安全和模具寿命均有利。
短的突出宽度b 2t ,长的窄条宽度B 3t 。
零件圆角、孔径等的最小尺寸值参照(如图3,附表4)。
≥3≥3图3附表4 推荐的最小尺寸(见图2)3) 按图2(d ),当D1 1.5t(有色金属),D1 2t(黑色金属)时,将园孔或方孔开通成右侧的“U ”型缺口即可保证良好的工艺性。
钣⾦设计要求钣⾦设计规范⼀、前⾔1、⽬的本规范为了确保钣⾦类零件在设计时能够满⾜使⽤性能、加⼯⼯艺等相关要求使设计⼈员进⾏参考。
2、使⽤范围本规范适⽤于我⼚所有钣⾦结构件及钣⾦配件⼆、钣⾦结构件可加⼯性钣⾦结构件的⼏何形状、尺⼨和精度对加⼯⼯艺影响很⼤。
良好的设计有利于加⼯⼯艺节省材料、减少⼯序、提⾼模具使⽤寿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
1、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部分的深度和宽度,⼀般情况下,应不⼩于l . 5t (t 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与和过窄的切槽,以便增⼤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强度3、冲孔要求冲孔优先选⽤圆形孔,冲孔最⼩尺⼨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最⼩孔径见下表材料圆孔直径b 矩形孔短边宽⾼碳钢 1.3t 1.0t低碳钢、黄铜 1.0t 0.7t铝0.8t 0.5t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定的限制,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时,该最⼩距离应不⼩于材料厚度t ;平⾏时,应不⼩于1. 5t 。
以下是⼏种在设计中具体遇到的情况:5、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定的距离折弯件、拉伸件孔壁与⼯件直壁间距离 6、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孔 7、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按下表选取取。
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板材太薄难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 ,应优先保证过孔d2 。
D1M2M2.5M3M4M5M6M8M10D22.2 2.83.54.55.56.59 11D1 M2 M2.5 M3 M4 M5D2 ?2.2 ?2.83.54.55.5 D 4 5.56.5910H (参考尺⼨) 1.21.51.652.72.7a908、折弯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内层受到压应⼒,从拉到压之间有⼀既不受拉⼒⼜不受压⼒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展开长度的基准。
钣金设计规范钣金设计规范是指钣金加工和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下面是一份钣金设计规范的范例,仅供参考。
一、材料选择和规范1. 钣金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ASTM等。
2. 板材厚度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力学分析进行合理计算。
3. 不同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能的适应性,确保材料的强度、耐蚀性和可焊性等性能满足要求。
二、加工工艺和规范1.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确保对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过多的热变形和应力集中,使用合适的冷却介质和工艺控制,如冷却水等。
3. 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钣金件应采取适当的夹持装置和定位方式,确保其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
三、表面处理和喷涂规范1. 钣金件表面处理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方式,如除锈、抛光、喷砂等。
2. 喷涂涂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涂层的附着力、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3. 各工序之间应有合理的缓冲时间,防止过早的重叠喷涂或处理,造成质量问题。
四、焊接和连接规范1. 焊接工艺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接头的形式、焊接电流和电压的控制等。
2. 焊接前应进行合适的预热处理,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和速度,使接头处得到良好的焊接质量。
五、设计尺寸和公差规范1. 钣金件的设计尺寸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图样加工尺寸、公差限制等。
2. 钣金件的公差应根据其用途和重要程度进行合理设定,精度要求高的部件应采用较小的公差限制。
六、安全和环保规范1.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如操作人员的防护用具、紧急停机设备等。
2.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减少废料和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利用资源,符合环保要求。
七、质量检验和测试规范1. 钣金件的质量检验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如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表面粗糙度等。
2. 钣金件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也应进行合适的测试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八、设计文件和记录规范1. 钣金件的设计图纸应准确、清晰,包含必要的尺寸、公差、材料信息、表面处理要求等。
钣金件设计规范钣金件设计规范是指针对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钣金件是指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弯曲、冲压、焊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零件。
下面是关于钣金件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 材料选择在设计钣金件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的钣金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同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特性。
2. 设计几何形状钣金件的几何形状设计应具备合理性和可制造性。
应尽量减少零件的复杂度,避免过于细小的结构和过于复杂的平面形状。
设计时应考虑材料利用率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3. 尺寸公差设计钣金件时,需要在设计图纸中规定尺寸公差。
合适的公差范围能够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公差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制造工艺来确定。
4. 强度分析钣金件的设计应考虑其强度和刚度。
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工具进行强度分析,以确定零件的最佳结构和材料。
5. 过冲与收口在钣金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过冲和收口的问题。
过冲是针对冲压加工过程中金属板材的弹性回弹问题,而收口则是为了提高钣金件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6. 表面处理钣金件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漆、喷粉、电镀等。
7. 组装与安装钣金件的设计应考虑其组装和安装的便利性。
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应合理选择,并且连接点应容易访问和维修。
8. 质量控制在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设计师和制造人员要清楚了解设计要求,确保零件的质量符合标准。
9. 制造工艺钣金件的制造工艺有很多种,包括切割、冲压、弯曲、焊接等。
不同的制造工艺对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要求不同,设计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
10. 设计文件和验收标准钣金件的设计过程中应编制相应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检验标准等。
设计师和制造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制造和验收,确保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钣金产品结构设计规范(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更进一步地规范公司各产品设计人员对钣金工艺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推进设计的标准化,保证所设计产品合理的加工工艺性,特制定本规范。
2.0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板厚≤6mm的钣金产品的结构设计。
3.0管理职责无4.0内容4.1 钣金材料的选型:4.1.1、选用常见的金属材料,减少材料规格品种;4.1.2、在同一产品中,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品种和板材厚度规格;4.1.3、在保证零件的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廉价的材料品种,并降低材料的消耗,降低材料成本;4.1.4、常用的钣金材料见下表:4.2 孔、冲裁结构设计:4.2.1、避免钣金内部、外部尖角4.2.2、间距设计A≥1.5t;B≥t;C≥1.5t;D≥1.5t;孔与弯边的最小距离X≥2t+R在拉深零件上冲孔时,见图 1-13,为了保证孔的形状及位置精度以及模具的强度,其孔壁与零件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即其距离 a1 及 a2 应满足下列要求:a1 ≥R1+0.5t,a2≥R2+0.5t。
式中 R1,R2-圆角半径;t-板料厚度。
4.2.3、冲裁件加工精度注:使用本表数值时所有孔应是一次冲出的。
注:本表适应于落料后才进行冲孔的情况。
4.3钣金折弯结构设计:4.3.1、折弯高度钣金折弯高度至少为钣金厚度的3倍加上2mm,即H≥3t+2。
如果折弯边需要电阻点焊,则折弯高度H≥12mm。
4.3.2、折弯半径折弯半径要大于最小折弯半径,但也不能太大,否则折弯反弹会加大。
4.3.3、折弯强度长而窄的折弯强度低,短而宽的折弯强度高,因此钣金折弯尽量附着在比较长的边上。
4.3.4、弯曲件的工艺孔、工艺槽和工艺缺口①在设计弯曲件时,如果弯曲件须将弯边弯曲到毛坯内边时,一般应事先在落料后加冲工艺孔、工艺槽或工艺缺口如图1-33 所示。
d-工艺孔的直径,d≥t;K-工艺缺口的宽度,K≥t。
②止裂槽或切口:一般情况下,对于一条边的一部分折弯,为了避免撕裂和畸变,应开止裂槽或切口。
前言钣金件是目前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件设计形式,它是由钣金材料经过冲压加工而成的。
钣金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及加工精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零件的加工工艺,而加工工艺又对材料、工序、模具寿命、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产生制约。
本文重点介绍了钣金类结构件在设计中应遵循的设计规范和相关工艺合理性要求,可为钣金类结构零件的详细设计提供指导。
目前钣金件的基本加工方法有:冲裁、折弯、拉伸、成型等。
以下将分别按钣金件的几种加工方法进行逐一说明。
(文中的图例只表示设计规范及工艺要求,而不表示具体零件的结构设计图)1、冲裁冲裁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
目前在电子通信产品的结构件中通常是采用普通冲裁。
下面所列出的冲裁工艺,是指普通冲裁的结构工艺性。
1.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应尽可能简单、对称。
冲裁件形状、尺寸简单、对称,可使冲裁排样时的废料最少,有利于节约用料。
图例11.2(t为材料厚度)图例2图例2 冲裁件外形及内孔的连接过渡圆角1.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或凹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长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都应大于1.5t(t为材料厚度)。
同时应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以增大模具相应切口部位的刃口强度,提高模具的寿命,降低模具加工的难度。
图例31.4图例4图例4 冲孔形状示例表1 冲孔最小尺寸高碳钢、低碳钢对应的常用材料牌号列表参见第5章的附录。
1.5、冲裁的孔间距及孔边距零件的冲孔边缘到零件材料边缘的最小距离与零件和孔的形状有关,参见图例5。
其中,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最小距离a应大于材料厚度t;而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平行时,最小距离b应大于1.5t。
1.6、折弯件及拉伸件中的冲孔 在折弯件或拉伸件中冲孔时,其孔壁与零件直壁之间的距离与内圆角半径和材料厚度有关。
参见图例6。
图例6 折弯件或拉伸件中孔壁与零件直壁间的距离1.7、螺钉、螺栓及铆钉的过孔和沉头孔螺钉、螺栓及铆钉的过孔和沉头孔的结构尺寸通常按所对应的表2、表3、表4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