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这个问题可不小,它会导致肺部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学会预防和护理。
下面,我给大家分几个方面来讲讲。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是一种帮助病人呼吸的设备,但是有些人在使用呼吸机的时候,会出现肺部感染的现象。
这种现象就叫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听起来挺可怕吧?别担心,我们有办法预防和治疗。
1.1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1)保持呼吸机的清洁卫生。
使用呼吸机之前,要确保它的外壳、管道和面罩都是干净的。
定期清洗和消毒呼吸机,避免细菌滋生。
(2)正确使用呼吸机。
使用呼吸机的时候,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操作指南来进行。
不要随意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以免造成肺部损伤。
(3)注意口腔卫生。
使用呼吸机的人容易口干舌燥,所以要注意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另外,可以用棉签沾水擦拭舌头,防止细菌滋生。
(4)定期更换面罩和管道。
面罩和管道容易积累细菌,所以要定期更换,保持呼吸机的清洁。
1.2 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方法(1)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肺部感染的症状,要及时报告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使用呼吸机后,可能会出现痰多、咳嗽等症状。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营养支持。
患者因为生病,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4)心理关爱。
患者生病期间,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心理关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2.1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技巧(1)勤洗手。
使用呼吸机的人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
(2)戴口罩。
护理人员在照顾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时,要佩戴口罩,以防止病毒传播。
(3)定期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呼吸机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指南呼吸机相关性感染(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VAP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加强VAP的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VAP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VAP传播的基本措施。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以及从同一患者转移到另一患者时,必须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气管插管、吸痰、换药等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吸痰时应使用无菌吸痰管,并及时更换。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气管插管,确保插管深度适宜,避免气道损伤。
定时翻身、拍背,帮助患者排出气道分泌物。
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振动排痰等方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加强口腔护理口腔是细菌定植的重要场所,加强口腔护理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
对有发生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洗必泰漱口液,每日至少两次。
五、预防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
将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内容物的返流。
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以减少胃酸分泌,预防胃食管反流。
六、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防止细菌耐药。
根据患者的痰液或血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选用敏感抗生素。
七、呼吸治疗设备的管理1. 呼吸机及其附件的清洁、消毒和维护:呼吸机内部机械部分不常规进行灭菌或消毒,呼吸回路管道、呼气活瓣、湿化器等每周更换一次,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连接呼吸机管道上的冷凝水要定期引流、倾倒,操作时要避免引流液流向患者侧。
2. 呼吸机参数的调节: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防控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VAP的感染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呼吸道管理1. 吸痰: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 气道湿化:机械通气时,应保证足够的气道湿化,避免分泌物干燥,易于排出。
3. 气管插管维护:定期更换气管插管,避免插管相关感染。
注意观察插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防止插管移位或脱落。
二、严格无菌操作1.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则,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2. 个人防护:与患者接触时,应根据患者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情况,决定是否穿戴隔离衣和手套。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医务人员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三、预防胃肠道感染1.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
2. 鼻胃管:选择直径较小的鼻胃管,减少胃液反流。
限制镇静剂和镇痛剂的使用,注意鼻饲后是否有胃潴留。
3. 胃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以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四、早期拔管和脱机1. 评估患者拔管指征:及时评估患者的拔管指征,如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恢复等。
2. 逐步减少呼吸机支持: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减少呼吸机支持,促进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
3. 拔管后护理:拔管后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气道护理,预防拔管后呼吸道感染。
五、合理使用抗生素1. 抗生素选择:根据患者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减少菌群失调的风险。
2. 抗生素疗程:确保抗生素疗程足够,避免过早停药。
六、环境消毒和通风1. 病房环境消毒: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2. 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在现代医疗中,呼吸机的应用为许多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带来了生机。
然而,使用呼吸机也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就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
VAP 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了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定义及危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机械通气 48 小时后至拔管后 48 小时内出现的肺炎。
其主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VAP 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它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呼吸衰竭。
其次,VAP 延长了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和住院天数,增加了医疗费用。
再者,VAP 还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1、患者自身因素患者本身的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2、医疗操作因素(1)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防御机制,使得细菌更容易进入下呼吸道。
(2)频繁吸痰、气道湿化不足、冷凝水积聚等操作不当,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3、环境因素病房内的空气不流通、消毒不彻底,以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不达标等,都可能成为病原体传播的途径。
4、药物因素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容易导致菌群失调,诱发耐药菌感染。
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1、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1)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
(2)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防止痰液淤积。
(3)加强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以提高免疫力。
2、规范医疗操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进行气管插管、吸痰等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无菌器械和用品。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医院感染的一种类型,多发生在危重病患者中,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1.强化手卫生
手是传播病菌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强化手部卫生非常重要。
护士在与患者接触和操作呼吸机之前应正确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此外,护士还应在操作完呼吸机后进行手部卫生,并更换手套。
2.检查呼吸机管路
呼吸机管路应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管路无渗漏、无结痂,确保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没有脱落或松动。
3.早期拔管
尽早拔管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当患者病情稳定且自主呼吸能力增强时,应尽早考虑拔管。
此外,患者的口腔护理也应加强,及时清洁口腔,防止口腔细菌向下呼吸道转移。
4.改善呼吸机设置
合理设置和调节呼吸机参数,减少呼吸机对患者呼吸系统的损伤,减少患者可能产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注意及时更换呼吸机防滴器和过滤器,防止呼吸机细菌的传播。
5.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过度、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增加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应该注重抗生素的种类、剂量、使用时间和疗程。
总之,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多措并举的过程,护士应认真执行上述预防措施,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减少患者发病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9篇第1篇示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因呼吸机使用引发的肺部感染,是重症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1. 保持呼吸机清洁卫生呼吸机是患者的生命支撑设备,应保持呼吸机的清洁卫生。
定期更换和清洁呼吸机的管道、过滤器、呼吸面罩等配件,避免细菌病毒在呼吸机上滋生繁殖,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呼吸机管道是细菌滋生的重要场所,长时间使用未更换的管道容易导致感染。
建议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并确保更换过程中的消毒措施到位。
3. 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呼吸状态,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避免呼吸机吹气过强或过弱,引发肺部感染。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洁患者口腔、鼻腔和喉部,预防呼吸道感染。
定期进行吸痰,避免痰液滞留堵塞呼吸道,导致感染。
5. 提倡深部呼吸运动鼓励患者进行深部呼吸运动,有助于增加肺活量,促进气体交换,预防肺部感染。
6. 科学使用抗生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但不能滥用抗生素。
需根据患者的病原体进行选择,按照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7.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重症患者往往伴随多种并发症,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和感染指标,及时调整护理方案,防止感染加重。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保持呼吸机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提倡深部呼吸运动、科学使用抗生素和定期评估患者病情等方面。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在呼吸机辅助下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2篇示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因使用呼吸机而导致的肺部感染,是重症监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些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感染。
为了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 呼吸机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呼吸机之前,需要对呼吸机进行全面的维护和清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呼吸机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
•定期更换呼吸机的滤芯和其他易耗品,保持呼吸机的卫生。
•充分清洁呼吸机的外壳和管道,防止细菌滋生。
2. 使用呼吸机时的卫生操作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采取一些卫生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使用干净的手和穿戴好手套,避免将细菌带入呼吸机。
•定期更换呼吸机的管件和面罩,避免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注意呼吸机的使用环境的清洁,保持干净整洁。
3. 呼吸机使用后的处理在使用完呼吸机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呼吸机的卫生:•即时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呼吸机和相关器械。
•定期对呼吸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注意呼吸机的存放环境,保持干燥清洁。
4. 呼吸机使用者的个人卫生呼吸机使用者的个人卫生对于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也很重要:•定期洗手,切忌用脏手触摸呼吸机和相关器械。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干燥。
•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和随访,及时发现问题。
5. 监测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及时的监测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健康档案,对呼吸机使用者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相关检查。
•及时发现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早期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加强对呼吸机使用者的宣教,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疫苗预防疫苗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接种预防病毒性肺炎的疫苗,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疫苗,及时补种。
7. 注意呼吸机的质量和安全选择高质量和安全的呼吸机也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购买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呼吸机产品。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病人经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支持或控制呼吸≥24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撤停呼吸机和拔除人工气道导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一个类型。
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落实以下措施: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 45°,使病人处于半卧位,以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和误吸。
2.对存在医院获得性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等),应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给予口腔护理,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8小时1次,减少口腔细菌定植。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或吸痰,以利于痰液排出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5.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如需气管插管,应选择经口插管;若必须经鼻插管,插管时间应小于1周。
6.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
7.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8.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9.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每天使用清水擦拭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1次,遇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耐高温的物品送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干燥封闭保存。
不耐高温的物品如某些材质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等,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使用含有效氯为500~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流动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备用。
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
10.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来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1.1 保持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我们要定期对呼吸机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
清洁呼吸机时,可以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或者专门的清洁剂,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拭干净。
消毒呼吸机时,可以使用含有70%以上酒精的湿巾擦拭,也可以使用专门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在清洁和消毒呼吸机时,要注意不要让水进入呼吸机的内部,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
1.2 选择合适的呼吸机面罩和口罩呼吸机面罩和口罩的选择也很重要。
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脸型的面罩和口罩,以保证呼吸机的氧气能够顺利进入我们的呼吸道。
我们还要定期更换面罩和口罩,以保证其清洁卫生。
在使用呼吸机时,我们还要注意不要随意调整面罩和口罩的位置,以免影响呼吸机的正常工作。
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痰液堵塞呼吸道。
我们可以通过定时翻身、做深呼吸等方法来促进痰液的排出。
我们还可以使用吸痰器来帮助排出痰液,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损伤呼吸道。
2.2 注意饮食调理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饮食调理,以保证身体的营养需求。
我们可以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腐等。
我们还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
在使用呼吸机期间,我们还要多喝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2.3 加强心理护理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这时,我们要加强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
我们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一些轻松的活动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
我们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更好地应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带来的心理问题。
三、结论预防和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我们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保持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选择合适的面罩和口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饮食调理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1.1 什么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肺部感染。
这种感染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它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2 为什么会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是一种帮助患者呼吸的设备,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风险。
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患者的呼吸道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从而导致肺部感染。
呼吸机的使用时间越长,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就越大。
2.1 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既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么可怕,我们就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预防它。
我们要保持呼吸机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呼吸机进行清洗和消毒。
我们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道卫生,经常给患者擦拭鼻子、嘴巴等部位,避免细菌在这些地方滋生。
我们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
2.2 如何护理呼吸机患者?除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外,我们还要做好呼吸机患者的护理工作。
我们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
我们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保证他们摄入足够的营养。
我们要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他们提供关爱和支持。
3.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等。
这些症状虽然看似平常,但却不容忽视。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3.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法还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定。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们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他们提供关爱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患者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重拾健康的生活。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机械通气技术(mv)是icu常用的抢救和治疗技术,随着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障碍。
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不但延长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增加经济负担,还容易造成患者对呼吸机依赖,撤机困难,甚至死亡。
如何降低v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40例vap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5-92岁,接受机械通气时间为2-38天。
其中气管插管12例,插管后改气管切开28例。
均符合vap的诊断标准[1]:有创机械通气48h以上直至拔管后48h 以内的患者,具备以下2项或2项以上表现:1、发热,体温>38℃或较基础体温升高1℃;2、外周血中白细胞≥10×109/l或<4×109/l;3、脓性分泌物涂片见白细胞>25个/lp,鳞状上皮<10个/lp,培养出潜在的呼吸道病原菌;4、肺部x线检查可见新的或进展性浸润病灶。
结果:行机械通气≤5d发生者12例,>5d发生者28例,35例(87.5%)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后好转或痊愈,5例(12.5%)患者死亡。
2.预防及护理:
2.1监护室消毒管理:限制探视,以减少人员流动,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病室日常清洁消毒工作,我院icu均采用层流空气消毒器消毒,3次/天,2h/次;并用含氯消毒液湿抹地面、病床、桌椅等设施表面至少2次/d,入室人员戴帽子、口罩,患者出院或转出后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定期对病室的空气、物体表面进行培养菌落数均合格。
2.2严格消毒灭菌:(1)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
勤洗手是预防医院获得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在每个患者床头柜上备一瓶抗菌液洗手剂,以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如需接触血液、分泌物、排泌物,应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并不断强化医护人员在各项操作和检查前后采用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2)吸痰负压瓶及氧气湿化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及时添加湿化水,每日更换湿化瓶,吸痰负压瓶及连接的吸痰管、消毒液每日更换和监测。
2.3加强气道管理:
2.3.1呼吸机管路的护理:呼吸机管路及其冷凝水也是细菌寄居繁殖的场所,其细菌主要来自于患者口咽部。
因此,集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但严禁倒在地上,防止交叉感染;集水杯应放在呼吸环路的最低位置,在进行一切操作中注意,避免冷凝水全倒流入肺。
及时添加湿化器内的水,有条件时应用加热导线型湿化器可防止冷凝水的形成。
呼吸机管路应保持清洁,一般每7d更换1次,如有明显的污染及时更换。
撤下的呼吸机管路予环氧乙烷消毒,并
处于备用状态。
2.3.2及时翻身、叩背,加强气道湿化及吸引:气道湿化: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利用呼吸机自带的加温湿化装置,湿化液一般选用灭菌用水,温度32℃-37℃;未使用呼吸机患者,在人工气道中覆盖湿纱布,定时向气道内滴入等渗盐水或持续滴注,以预防痰痂形成阻塞气道,并根据痰液粘稠度来酌情应用湿化液。
气道吸引:当病人需要吸痰时经予膨肺,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时必须戴无菌手套,选用质量好,粗细适中,偏硬的一次性吸痰管;动作轻柔,迅速、准确、边吸边旋转拔出吸痰管,遵循先气道后口鼻腔的原则,绝禁止用吸引口鼻腔的吸痰管吸引人工气道。
2.3.3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每班检查并记录,插管位置是否适宜,有无移位、滑脱等。
严格交接班,及时更换切口纱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气囊充气要适宜。
本组病例均选择组织相容性较好的一次性高容低压气囊硅胶管作为通气导管,型号相当,以减少气道刺激性,预防vap发生。
2.4口腔护理:口腔内细菌繁殖较迅速,气管导管妨碍会厌关闭,细菌随口咽分泌物由导管周围经声门下漏进入呼吸道等可造成vap 的发生率提高。
因此,合理的口腔护理能使口腔常寄菌降至到最低限度,也是减少vap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一般选用0.02%呋喃西林或0.02%洗必泰擦拭,一天2次,有感染者根据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溶液。
2.5预防返流或误吸:mv患者通常采用胃肠内营养,气管插管及长
时间的留置胃管会减弱食管括约肌的功能,有研究[2]表明:长时间保持水平仰卧位是食管返流吸入的高危因素。
mv患者若无禁忌证均取半卧位,行肠内营养时采用鼻十二指肠或鼻空肠管,在鼻饲前先吸痰并检查胃管的位置,慢速喂养,使营养物质与胃肠道充分接触,延长消化吸收时间,防止胃潴留。
有条件可用酸化食物喂养,或将胃管直接插入空肠以避免对胃液的碱化作用[3]。
2.6增加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危重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病人,全身免疫防御功能低下,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气道粘膜的局部防御功能,合并肺部感染的机会明显升高,发生vap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 值出也明显低于未发生vap的患者[4],因此加强机械通气时的营养支持,积极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合理使用免疫调节剂,有助于预防或减少vap的发生。
3.小结:vap是一种较严重的医院内感染,是mv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在预防vap发生的措施中,加强医务人员的严格无菌操作,用正确的方法做好呼吸道的护理以及防止口腔和胃内容物的误吸,提高免疫防御功能等,均能有效降低了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icu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万献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进展[j]。
医师进修杂志,2003,26:3-5
[2]柳韦华,吕梅,王凤等。
体位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胃食管返流后误吸的影响。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25-27。
[3]柏宏坚。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j]。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20(2):83。
[4]李华茵,何礼贤,胡必杰等,胃内定植菌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病机制中的作用。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2):112-116
作者单位:317000台州医院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