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明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20
古印度文明的发展与影响古印度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之一,它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哲学和科学成就而闻名于世。
在古印度的历史长河中,该文明经历了多次辉煌和衰败的循环,对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世界的影响。
一、古印度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古印度文明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哈拉帕文明。
哈拉帕文明是古印度最重要的城市文明之一,拥有精密的城市规划和排水系统,以及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和贸易。
然而,由于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入侵的影响,哈拉帕文明逐渐衰落。
在哈拉帕文明之后,古印度出现了古代王国的崛起。
其中,摩揭陀王国是古印度最早的中央集权国家之一,它奠定了古印度的社会制度和行政管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王国诸如马哈拉斯特拉王国、弥勒园王国等相继兴起,古印度的文明逐渐发展。
二、古印度文明的影响1. 宗教与哲学古印度文明发展了众多重要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是古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它们的教义和信仰在印度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对世界各地的宗教和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文学与艺术古印度文明以其独特的文学和艺术成就而闻名。
著名的古代文学作品《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被视为印度文学的巅峰之作,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古印度还发展了精美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艺术形式。
3. 数学和科学古印度在数学和科学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数书九章》是世界数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数学原理和方法,对后世的数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古印度还在天文学、医学和农业等科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4. 社会体系与行政管理古印度的社会体系和行政管理结构对世界各地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印度社会的结构和秩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在印度及周边地区长期存在,并对后来的社会制度产生了影响。
古印度文明有哪些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即已开始在印度生活。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古印度文明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古印度文明介绍公元前3500年之后,农业文明遍布印度河平原。
公元前2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出现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先民开始使用文字。
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时代开始。
印度文明的中心渐次由西向东推进到恒河流域。
其后数百年间《梨俱吠陀》和其他吠陀经典问世,成为印度文学和哲学的源头。
吠陀文明为后来印度教的发展和印度文明的腾飞奠定基础。
公元前6世纪,各种哲学流派和社会学说并起纷呈,佛教和耆那教应运而生。
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帝国。
公元3至6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是印度古代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科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婆罗门教在这一时期经过改革演化为印度教。
公元10世纪之后,随着穆斯林入侵并建立政权,印度古典文明开始衰落。
在莫卧儿王朝统治中期,印度国力臻于鼎盛。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对印度的征服。
1947年8月15日,印度获得独立。
古老文明获得新生。
印度古代文明最显著的特色是其宗教性。
历史上,宗教一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中心。
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印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构成印度文明的三大板块。
印度教在建筑和雕刻方面,佛教在建筑、雕刻和绘画方面,伊斯兰教在建筑和绘画方面,都分别创造了众多传世艺术珍品。
因此,印度文明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古印度文明序言印度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并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印度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印度文明异常丰富、玄奥而神奇,凝聚着东方的智慧,散发着精神的魅力,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最早的印度文明发祥于印度河流域,史称印度河文明(约公元前2500-前1500年)。
早在印度河文明时代,印度土著居民就有了生殖崇拜和瑜伽观念,盛行母神、公牛(瘤牛)、男根(林伽)、圣树、蛇神崇拜。
世界古代的印度文明古老而辉煌的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绵延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印度文明以其独特的宗教、哲学、科学、艺术、文学和社会制度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宗教和艺术等方面来探讨世界古代的印度文明。
一、历史印度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哈拉帕文明时期。
哈拉帕文明是古代印度最早的城市文明,其遗址发现于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边界附近。
哈拉帕人善于城市规划和建筑,他们建造了许多庞大的城市和精美的宫殿。
此外,他们还开发了先进的排水系统和街道布局,这些创新为后世的城市建设提供了示范。
随着哈拉帕文明的衰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开始移居印度次大陆。
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的民族,他们带来了新的语言和宗教信仰,也为印度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在雅利安人时期,印度的宗教思想和社会制度开始形成,并为后来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印度文化是世界上最多元化和古老的文化之一。
印度人民以热情好客和宗教信仰为标志,他们尊重各种宗教和信仰,建立了一个多元和谐的社会。
宗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众多宗教信仰在印度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印度的宗教文化影响了整个南亚地区,甚至扩展到东南亚和其他地区。
印度文学也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古代文学作品如《摩诃婆罗多》等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这些作品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而闻名于世。
三、宗教印度是诞生佛教和印度教的重要地方。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一种宗教思想,它以释迦牟尼(佛陀)为中心,强调人的个人修行和达到解脱的境地。
佛教对印度以及全球的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是印度社会和文化的核心。
印度教强调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信徒通常会通过奉献、祷告和修行来追求解脱和达到内心的平静。
四、艺术印度艺术有着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风格。
印度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和建筑都因其独特的形式和主题而闻名于世。
八年级历史上册古印度文明的特点及对世界的影响古印度文明的特点及对世界的影响古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文明的地方之一,其独特的文化和制度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古印度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概述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哈拉帕文明,它是印度次大陆最早的城市化文明。
古印度文明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二、政治制度古印度社会主要由各个城市国家组成,这些城市国家相对独立,政治制度以君主制为主要形式。
君主是古印度社会的最高权威,但国家的治理也有赖于各级官员的协助。
古印度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君主与官员共同管理,体现了相对分权的思想。
三、经济发展古印度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其粮食产量世界上屈指可数。
同时,古印度也是亚洲最早的贸易国家之一,与其他古代文明展开了广泛的贸易往来。
古印度还以手工业和纺织业著称,出口的棉布在世界上广受欢迎。
四、社会结构古印度社会分为四个阶层,也被称为“吠舍罗”制度。
最高阶层是婆罗门,他们负责宗教和学问;其次是刹帝利,是统治者和军事精英;再次是维沙,居于中产阶级;最低阶层是苏达拉,主要是从事劳动的阶层。
吠舍罗制度对古印度社会的组织和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宗教与哲学古印度特色鲜明的宗教是古印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教和佛教是古印度的两大主要宗教,对世界宗教产生了深刻影响。
印度教强调轮回转世、命运和个人责任的观念,佛教则强调慈悲、禅修和超越个人欲望。
六、对世界的影响古印度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
首先,古印度的数学和天文学为世界所瞩目,他们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和“零”的概念,并在几世纪前就掌握了高度精确的天文学知识。
这些对后世的数学和天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古印度的文化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印度教和佛教传播到东南亚以及其他地方,成为当地重要的宗教信仰。
印度的文学、音乐、舞蹈和艺术形式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贡献。
古印度文明具体都有哪些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那么该文明的具体体现都有哪些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印度文明,希望大家喜欢!古印度文明:畜耕施肥灌溉古印度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了养活众多的人口,各个时期的统治阶级都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印度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也正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在公元7世纪西游印度,并居住多年。
他返回唐朝以后写成的《大唐西域记》中就记载了古印度繁荣的农业经济。
其实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北部的居民就已经开始了种植业。
在哈拉巴文化时期,农牧业生产都很发达。
考古发掘出的那个时期的城镇遗址中,发现了规模不小的谷仓。
那时人们已经发明畜耕,人们饲养了水牛、耕牛、山羊、绵羊、猪、狗和象等动物。
而且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制造的锄头和镰刀。
农作物品种也非常丰富,有小麦、大麦、水稻、豌豆、甜瓜、枣椰、棉花和胡麻等。
在吠陀时代,他们懂得了畜耕、人工灌溉和施肥。
到了吠陀时代后期,铁器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相对统一的孔雀王朝,政府设有高级官吏管理全国的水利事业,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到封建社会以后,即曷利沙帝国时期,古印度农业生产的水平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封建社会过于漫长,古印度虽然造了成熟的自然农业经济,最终也没有从内部产生出资本主义经济,到后来,印度农业发展越来越缓慢,变得越来越落后了。
但是,古印度的农业仍然构成了国家的经济基础,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古印度文明:千年铁柱在哈拉巴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广泛地使用铜或青铜制造的斧、锯、凿、锄、鱼钩、剑、矛头、匕首、箭镞等工具和兵器。
大量出土的兵器和生产工具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锻打、铸造和焊接等技术,而且可能已经应用了熔模铸法(一种精密铸造工艺)。
到了吠陀时代,古印度人已经能炼钢了,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印度还向亚历山大出口过约3吨的钢材。
古印度的文明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古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
1700年,其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头足动物时代:
此阶段又称为早古代文明,特征是古印度人以游牧为主,囤积粮食、
畜牧业发达,世居在河流谷地,发现了第一把石斧。
随后,印度马雅文明
开始出现,其文明以马雅河流、活动棚居、民俗活动为主,建立了复杂的
社会制度,发明了早期的铜器、石镐、刻痕陶瓷等,如公元前2600至公
元前1800年的马雅文明时期以及河谷文明时期,它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古婆罗门时代:
此时期,古印度文明出现了社会分层特征,印度社会出现婆罗门、梵
文等社会宗教,出现有记载的语言文字,如梵文,同时也出现了相对完善
的政治体系,如梵帝国、摩尼王朝等。
此阶段,古印度文明又称为印度文
明的先导时期,古印度文明的精神世界被梵经、摩尼经所构成,梵文把印
度文明教义写成书本,成为比较完善的社会、宗教、历史知识的记录体系。
三、公元前600年到公元320年:秦代与摩尼王朝时代:
此阶段,古印度又称为两河流域文明,指的是恒河流域与比婆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国西汉时称之为“身毒”,东汉时称之为“天竺”,唐玄奘取经归来以后始称之为印度。
从地理上说,古代印度与现在说的印度次大陆相当,包括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
发源于中国境内冈底斯山脉的印度河,在众多的支流汇聚中从东北向西南方向穿越巴基斯坦的领土,注入阿拉伯海;这里气候干燥,在河谷不远处就有沙漠。
东部的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丛中,它的条条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横贯雨量充沛、森林茂密的次大陆东北部,在孟加拉国境内注入孟加拉湾。
印度河和恒河所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依据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考古成果,印度河流域从公元前3000年中期已形成相当发达的农业文明。
这种文明的遗址首先发现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蒙哥马利县的哈拉巴,故称之为“哈拉巴文明”。
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点在公元前7000年就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那两座城市摩亨佐· 达罗和哈拉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
根据考证得知,哈拉巴文明自那以后便一面向内陆,一面在阿拉伯海沿岸传播开来。
随着人口的增长,印度河流域的居民开垦贫瘠的平原,并构筑河堤来保护城市,用以抵挡捉摸不定的含有大量泥沙的洪水。
作为存在着强大中央政府的明显证据,哈拉巴的城镇都是按照同一种周密设计用城墙围成的居住区,城内有整齐的街道和街区、粮仓、下水道,以及所有其他的文明设施。
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铜器,这表明古印度人已经掌握了对金银等金属的加工技术。
从出土的各种美妙绝伦的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中,可见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
制陶和纺织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部门,染缸的发现表明当时已掌握纺织品染色的技术,纺织业与车船制造业等也高度发达。
城市的繁荣使哈拉巴的商业盛极一时,不仅国内贸易活跃,国际贸易也特别频繁。
大量古迹遗址的发掘充分证明了它与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缅甸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和遗产古代印度文明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它的历史进程虽然漫长复杂,但却极具观赏性和思考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和遗产。
一、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1. 印度教文明的兴起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北部地区兴起一种新的文化,即维达文化。
这也标志着古代印度文明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和哲学著作,如《吠舍经》、《奥义书》等,这些作品被后人称为“吠舍经典”。
它们构成了印度教的经典,成为了印度人信仰和生活的指南。
2. 孟加拉古国的崛起公元前6世纪,孟加拉地区的迦毗罗卫国崛起,开始了孟加拉地区的主宰时代。
在这个时期,孟加拉的文化和艺术也开始繁荣发展,如雕塑、绘画、音乐等。
此外,在这个时期,孟加拉的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孟加拉的经济特色。
3. 婆罗门王朝的建立公元前4世纪,孔雀帝国灭亡后,一支名为马利雅的民族开始在印度南部崛起。
在这个时期,婆罗门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印度南部的统一。
在婆罗门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南部的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4. 佛教的兴起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出生在印度尼泊尔地区。
公元前5世纪,佛教开始在印度本土流传。
佛教的兴起,为印度的文化和宗教思想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它推崇的是心灵的清净和道德的修养。
5. 克罗沙战争公元前4世纪后期,克罗沙国王阿历山大一世入侵印度,发生了克罗沙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印度发扬了其极为出色的军事和技术能力,同时,对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印度文明的遗产1. 印度教文化印度教文化是印度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它凝聚了印度人民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它强调生命的神圣性,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内在的自由和尊严,提倡“八苦”,即正道、问题、群集、师傅、地位、得罪、痛苦和死亡,以帮助人们获得更高的生命境界。
2. 孟加拉文化孟加拉文化是印度古代文明的又一重要遗产,其中包括了音乐、雕塑、绘画等方面的艺术品,还有孟加拉地区独特的技术和手艺,如植绒、手绣、手工编织等。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大全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它创造了丰富神奇又辉煌灿烂的文明,并对亚洲各国或多或少都产生过影响。
此外,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也诞生于此。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古印度文明到底起源何处?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希望你喜欢。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
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局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
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古印度文明的特点经济以农为主,莫卧尔帝国阿克巴统治时,工商业比较发达。
政治德里苏丹国之前的各个阶段,国家政体都是中央集权制,上古时期的共和制小邦到笈多帝国时已不存在。
南印度的朱罗王国有较完备的行政制度和税收机关,各行政区还存在人民会议。
德里苏丹国时,苏丹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他是国家首脑和伊斯兰教教长,也是国家武装的最高统帅,是君权和神权二位一体。
苏丹在名义上仍奉阿拉伯哈里发为宗主,继位后要得到哈里发的封号,发行的货币要铸上哈里发的名字,但实际上完全独立,不受节制。
苏丹有一支以骑兵为骨干的庞大常备军。
中央设部,各部有大臣,大臣之上为首席大臣,称维齐尔(宰相),辅佐苏丹。
全国设23个行省,苏丹任命总督统治各省。
公社仍为基层政权组织,村长大多由印度教徒担任。
上层人物都是伊斯兰教教徒,出身于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的军事贵族家族,政府和军队中的高级职务均由他们充任。
印度教的封建主只能做低级官吏。
莫卧尔时的文武百官实行统一的军衔制度,竟多达33个级别。
封建制度笈多王朝统治下的印度,农村公社仍然是社会的基层组织,但奴隶制已走到尽头,出现了早期封建关系的萌芽。
笈多王朝的国王无条件地将土地、民户和耕牛封赠给官僚、贵族、僧侣和寺院,并发给铜牌赐地证书,受封者成为封建主,而被封赐给贵族和寺院的民户,则成了封建依附农民,他们必须向封建主交纳租税并服劳役。
第一节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
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
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
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
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
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
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一)主要知识点1、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
我国《史记》,《汉书》称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
印度作为地域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2、目前大体可以推测,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
(二)名词解释1、哈拉巴文化: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
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
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
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现的有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
该文化的创造者尚不清楚,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
对于该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
2、摩亨佐·达罗:古印度哈拉巴文化遗迹之一,位于现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是哈拉巴文化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从中可以了解到哈拉巴文化城市结构的特征,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城市规划良好;现代学者估计其人口约为35 000人,从城市建筑物的大小推断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差异;应该已经形成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组合而成的城市国家。
印度的悠久历史和文明印度是拥有世界上最悠久历史和文明之一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
这个古老的国家承载着许多世界级的古代文明遗址,见证了它丰富多样的文化、哲学和宗教传统。
本文将带领读者了解印度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探索其独特之处。
一、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上居住着一系列不同的部落。
约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了著名的哈拉帕文明和莫亚文明,这些文明中的杰出城市如哈拉帕和莫亚,以其精细的城市规划和先进的排水系统而闻名于世。
这些古代城市遗址的发现,为我们了解那个时期的文明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古代印度的历史王朝在古代印度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伟大的王朝和帝国。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莫卧儿帝国、孔雀王朝、玛扎布王朝等。
这些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例如,莫卧儿帝国的创建者巴布尔将波斯和印度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莫卧儿文化,这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印度是世界上几大宗教的起源地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有印度教和佛教。
印度教主要崇拜多神,信奉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概念。
佛教则由佛陀创立,倡导戒律、慈悲和智慧。
这两个宗教对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文化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印度社会的典范。
四、印度古代文学与艺术印度文明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学和艺术而闻名于世。
在古代,梵文成为印度的主要文学语言,一些重要的经典文献如《摩诃婆罗多》、《古兰经》等问世。
印度的古代建筑也非常壮观,著名的吉尔吉特金寺、泰姬陵等便是印度古代建筑杰作的典范。
五、现代印度的文化传承尽管印度在历史上经历了数个王朝和帝国的更迭,但其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仍对现代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印度仍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和文化习俗,如印度教祭祀、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
另外,印度的电影产业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剧情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成为印度文化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