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抽样习题课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
高一数学新授课课时安排表课程内容:高一(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8课时(包含习题课)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6课时(包含习题课)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4课时(包含习题课)3.1 函数与方程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小结:总结+习题 2课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4课时(包含习题课)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4课时(包含习题课)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6课时(包含习题课)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四章圆与方程 6课时(包含习题课)4.1 圆的方程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3 空间直角坐标系小结:总结+习题 2课时高一(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 4课时(包含习题课)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 4课时(包含习题课)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 6课时(包含习题课)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小结+习题 4课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 8课时(包含习题课)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 8课时(包含习题课)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4课时(包含习题课)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小结+习题 4课时。
孙山泽抽样调查答案【篇一:北京大学数学教学系列丛书(本科生)】t>本科生数学基础课教材《抽象代数Ⅰ》赵春来徐明曜编著《高等代数简明教程》(上册)(第二版)蓝以中编著《数学分析》(第一册)伍胜健编著《数学分析》(第二册)伍胜健编著《数学分析》(第三册)伍胜健编著《高等代数简明教程》(上册)(第二版)蓝以中编著《高等代数简明教程》(下册)(第二版)蓝以中编著《金融数学引论》吴岚黄海编著《概率论》何书元编著《随机过程》何书元编著《抽样调查》孙山泽编著《应用多元统计分析》高惠璇编著《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何书元编著《测度论与概率论基础》程士宏编著《偏微分方程》周蜀林编著《偏微分方程数值解讲义》李治平编著《寿险精算基础》杨静平编著《非寿险精算学》杨静平编著《复变函数简明教程》谭小江伍胜健编著《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郭懋正编著《概率与统计》陈家鼎郑忠国编著【篇二:社会库存数理统计模型设计】西省白酒销售公司近三年的白酒销量分别为10.31万箱、10.73万箱、11.31万箱(1箱=250瓶)。
6个主要营销城市,分别为西安市、咸阳市、汉中市、铜川市、延安市和宝鸡市,白酒主要通过以下7类零售户进行销售:便利店、服务业、商场、其他、超市、烟酒店和食杂店。
各类零售户总量在各个市区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为了了解各个市区合计2万多个零售户的白酒库存情况,公司让各地区130多名经理在不同的零售户类型中分别对大中小经营规模的10-15个零售户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数据见附录,包括被调查的零售户的经营规模、其总库存量以及主要11种白酒的相应库存量。
问题:1)抽样的方式是否合理?样本数量是否足够,能否达到95%的置信区间?2)建立数学模型或提出一种算法,用给出的数据估计出每个市区、每种经营规模、每类零售户的总库存量。
(即采用什么样的计算模型推测总体)3)能否用当前的数据预测出下个月(3月份)各市区库存量?(可不做)4)如果需要开发一个程序,输入部分零售户的调查数据(总量和各个规格数量),输出为所有零售户的整体库存,(输出结果可以转换为excel文件),你会怎么做或有什么建议?要求1)首页信息:2)双面打印3)论文不要超过15页,按照数模论文格式和内容书写。
抽样技术课后习题_参考答案_金勇进第二章习题2.1判断下列抽样方法是否是等概的:(1)总体编号1~64,在0~99中产生随机数r,若r=0或r>64则舍弃重抽。
(2)总体编号1~64,在0~99中产生随机数r,r处以64的余数作为抽中的数,若余数为0则抽中64.(3)总体20000~21000,从1~1000中产生随机数r。
然后用r+19999作为被抽选的数。
解析:等概抽样属于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具有一些几个特点:第一,按照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第二,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者是可以计算的。
第三,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该样本被抽中的概率。
因此(1)中只有1~64是可能被抽中的,故不是等概的。
(2)不是等概的【原因】(3)是等概的。
2.2抽样理论和数理统计中关于样本均值y的定义和性质有哪些不同?2.3为了合理调配电力资源,某市欲了解50000户居民的日用电量,从中简单随机抽取了300户进行,现得到其日用电平均值y?9.5(千瓦时),s2?206.试估计该市居民用电量的95%置信区间。
如果希望相对误差限不超过10%,则样本量至少应为多少?解:由已知可得,N=50000,n=300,?9.5,s2?2062?)?v(N)?N21?fs2?50000V(Yn1?300*206?1706366666 300v(??41308.19 该市居民用电量的95%置信区间为[[Ny?z?(y)]=[475000±1.96*41308.19]2即为(394035.95,555964.05)由相对误差公式u?2v()≤10%可得1.96*?n*206?9.5*10% n即n≥862欲使相对误差限不超过10%,则样本量至少应为8622.4某大学10000名本科生,现欲估计爱暑假期间参加了各类英语培训的学生所占的比例。
随机抽取了两百名学生进行调查,得到P=0.35,是估计该大学所有本科生中暑假参加培训班的比例的95%置信区间。
9.1.1 简单随机抽样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多选题)下面抽样方法属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是( )A.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抽取5个点作为样本B.某饮料公司从仓库中的1 000箱可乐中一次性抽取20箱进行质量检查C.某连队从200名战士中,挑选出50名最优秀的战士去参加抢险救灾活动D.从10台手机中逐个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台进行质量检验(假设10台手机已编号,对编号进行随机抽取)答案:BD解析:选项A中,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无数个点,这与要求总体中的个体数有限不相符,故错误;选项B中,为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符合要求;选项C 中,50名战士是最优秀的,不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等可能性,故错误;选项D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2.从全校1 200名五年级女生中用随机数法抽取300名调查其身高,得到样本平均数为148.3 cm,则可知该校五年级女生的平均身高( )A.一定为148.3 cmB.高于148.3 cmC.低于148.3 cmD.约为148.3 cm答案:D解析:由于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故可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从而可知该校五年级女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48.3cm.3.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调查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答案:C解析:要了解节能灯的使用寿命,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所以宜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要调查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由于人数较少,宜采用普查的方式;对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的调查宜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选C.4.总体由编号为1,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法选取5个个体,小明利用计算器生成的随机数如下:78 16 65 72 8 2 63 1472 43 69 97 28 1 98第一个数是78,这5个个体就在这一组随机数中,若从左到右选,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 )A.8B.7C.2D.1答案:D解析:符合条件的编号依次为16,8,2,14,1,故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1.故选D.5.先从某批零件中随机抽取50个,再从抽取的50个中随机抽出40个进行检查,发现合格品有36个,则估计该批产品的合格率为( )A.36%B.72%C.90%D.25%答案:C×100%=90%.解析:由题意,估计合格率为36406.小明从10 000个个体中,利用随机数法抽取了100个数据,计算得样本平均数为5,小希用同样的方法抽取了200个数据,计算得平均数为5.3,则估计总体平均数为( )A.5B.5.2C.5.3D.6答案:B解析:一般地,样本量越大,估计值越精确,因此估计总体平均数为100×5+200×5.3=5.2.3007.设某公司共有100名员工,为了支援西部基础建设,现要从中随机抽出12名员工组成专项工作小组,请写出利用随机数法抽取该样本的步骤. 解:第一步,将100名员工进行编号:0,1,2, (99)第二步,利用随机数工具产生0~99范围内的整数随机数;第三步,把产生的随机数作为抽中的编号,使与编号对应的员工进入样本,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抽足样本所需要的人数.如果生成的随机数有重复,即同一编号被多次抽到,可以剔除重复的编号并重新产生随机数,直到产生的不同编号个数等于样本所需要的人数.能力提升1.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1+x1,1+x2,1+x3,…,1+x n,若其平均数是10,则样本2+x1,2+x2,…,2+x n的平均数是( )A.10B.11C.12D.13答案:B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的是( )A.调查全国高一男生的身高情况B.调查全市高一学生的学习压力情况C.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D.调查高一(3)班的所有同学观看某体育节目的人数答案:D3.小明从个体数为100的总体中用随机数法抽取一组数据6,7,x,9,5,计算平均数是2x,则估计总体平均数为( )A.6B.5C.4D.3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得6+7+x+9+5=2x,解得x=3,则这组数据为6,7,3,9,5,其平5均数是6,因此估计总体平均数为6.4.从一群玩游戏的小孩中随机抽出k 人,一人分一个苹果,让他们返回继续游戏.过了一会儿,再从中任取m 人,发现其中有n 个小孩曾分过苹果,估计参加游戏的小孩的人数为( ) A.knmB.k+m-nC.km nD.k-m+n答案:C解析:设估计参加游戏的小孩有x 人,则kx=nm ,得x=km n.5.某校高一共有10个班,编号1至10,某项调查要从中抽取3个班作为样本,现用抽签法抽取样本,每次抽取1个号码,共抽3次.设五班第一次被抽到的可能性为a,第二次被抽到的可能性为b,则( ) A.a=310,b=29B.a=110,b=19C.a=310,b=310D.a=110,b=110答案:D解析:由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知,每个个体在每次抽取时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故五班在每次抽样中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110.6.为举办秋季运动会,某高校从报名的20名志愿者中选取5人组成志愿小组,请用抽签法设计抽样方案.解:(1)将20名志愿者编号,号码分别是1,2, (20)(2)将号码分别写在20张外观、质地等无差别的小纸片(也可以是卡片、小球等)上作为号签;(3)将所得号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里,充分搅拌;(4)从盒中不放回地逐个抽取5个号签,并记录下上面的编号;(5)所得编号对应的志愿者就是志愿小组的成员.7.从甲、乙两种玉米的苗中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各抽取10株,分别测得它们的株高(单位:cm)如下:甲:25 41 40 37 22 14 19 39 21 42乙:27 16 44 27 44 16 40 40 16 40试估计这两种玉米的苗哪种长得高?解:因为y甲=110×(25+41+40+37+22+14+19+39+21+42)=110×300=30(cm),y 乙=110×(27+16+44+27+44+16+40+40+16+40)=110×310=31(cm).所以y 甲<y乙,估计乙种玉米的苗长得高.。
《抽样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Sampling inspection课程代码:01010222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专业总学时数:48 其中讲课学时:48 总学分数:3编写人:罗金华审核人:谢恒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抽样检验》是管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研究产品抽样检验原理和应用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抽样检验的基本知识,具有进行抽样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产品质量检验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知识、常用的抽样检验标准,了解产品抽样检验的发展趋势。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抽样检验概述、计数调整型抽样系统(GB/T 2828.1)、孤立批的抽样检验(GB/T 2828.2)、周期计数抽样检验(GB/T 2829)、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GB/T 13262)、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验(GB/T 13264)、挑选型抽样检验(GB/T 13546)、跳批抽样检验(GB/T 2828.3)、计数序贯抽样检验(GB/T 8051)、流水作业线上的抽样检验(GB/T 8052)、产品质量核查(监督)抽样方案(GB/T 2828.4)、计量标准型抽样检验(GB/T 8054)、计量调整型抽样系统(GB/T 6378)。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标准化工程。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分配建议表学时分配建议表(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于振帆.产品质量抽样检验(第二版).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年4月2、参考书目(1)陈晋美.国内外企业常用抽检与测量技术.中国质检出版社.2006年6月。
(2)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统计方法应用国家标准汇编抽样检验卷.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年1月。
(3)徐艳秋,产品检验抽样技术,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年8月。
高三数学习题课教案(通用10篇)高三数学习题课教案 1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认识了角及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教学的。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点较大的一个知识点。
上节课学生第一次认识量角器,第一次学习用量角器量角,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还不是特别熟练,学习这部分内容为学生牢固掌握角的度量,为后面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三、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熟练的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1、测量不同方位角,量角器的正确摆放;2、量角时正确选择内外圈刻度,找准度数。
四、教具准备:教师用的量角器、课件学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画图铅笔、尺子五、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六、预设教学过程:(一)复习:交流怎样用量角器量角?师课件动画演示,重现巩固方法。
板书:两重一看(设计意图:第一节课学生练习量不够,量角方法没有得到巩固,知识回生快,用课件动态的演示,可加深对量角方法的理解,为本堂课的练习打下基础。
此环节的设计,符合人的遗忘规律。
)(二)基本练习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说出各个角的度,完成P20第4题。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想想说说:这个角是多少度?怎么看的度数?让不同意见学生发表意见。
明确量角时把与0刻度线重合的边作为始边,始边对的0刻度在内圈,另一条边就看内圈刻度,始边对的0刻度在外圈,另一条边就看外圈刻度。
学生说出另两幅图上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本题练习主要是解决量角时读准另一条边的度数。
学生交流不同的读法,在讨论中加深印象,巩固方法。
)2、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完成P20第5题。
先照着图中量角器的摆法量出不同方向的角的度数,初步感知调整量角器量角。
绪论习题一、最佳选择题1、抽样研究中的样本是:A、研究对象的全体B、总体中特定的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随意搜集的一些观察对象2、总体是由: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3、检验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资料,属于:A、等级资料B、计数资料C、计量资料D、等级或计量均可4、概率等于0的事件称为:A、小概率事件B、必然事件C、不可能事件D、偶然事件5、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对照、重复、随机化B、重复、随机化、设置对照C、处理因素、试验单位、设置对照D、均衡、重复、随机化二、简答题:1、什么是变异2、什么是随机化3、简述对照组常用的干预方式4、简述随机化的意义及主要作用5、简述医学测量结果的分类(数据类型)三、是非题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重复、对照、随机化2、等级资料较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精确3、搜集资料时常采用的方法有实验4、某医生欲研究加锌牛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将某小学校10岁儿童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喝加锌牛奶,另一组喝普通牛奶,此属于标准对照5、概率为1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调查设计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
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实验设计可随机分组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2.nS xS /=表示( )抽样时均数的抽样误差。
A .整群 B.系统 C .分层 D .简单随机 3.所得到的样本量最小的为( )。
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分层随机抽样4.调查用的问卷中,下面的四个问题中,( )是较好的一个问题。
A . 你和你的妈妈认为女孩几岁结婚比较好____。
B . 如果只生1个孩子,你希望孩子的性别是:1.女;2.男;3.随便C . 你1个月工资多少_____。
D . 你一个月吃盐____克。
5. 在( )中,研究者可以人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而在( )中则不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学业水平训练]1.(2014·太原检测)将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两次,记事件A =“第一次出现正面”,事件B =“第二次出现正面”,则P (B |A )等于( )A .1 B.12C.14D.18解析:选B.两次抛掷硬币的结果共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P (A )=24=12,P (AB )=14. 由概率公式得P (B |A )=P (AB )P (A )=12. 2.(2014·开封高二检测)将3颗骰子各掷一次,记事件A 表示“三个点数都不相同”,事件B 表示“至少出现一个3点”,则概率P (A |B )等于( )A.91216B.518C.6091D.12解析:选C.事件B 发生的基本事件个数是n (B )=6×6×6-5×5×5=91,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基本事件个数为n (AB )=3×5×4=60.∴P (A |B )=n (AB )n (B )=6091. 3.一个袋中装有6个红球和4个白球(这10个球各不相同),不放回地依次摸出2个球,在第一次摸出红球的条件下,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A.35B.25C.110D.59解析:选D.第一次摸出红球的情况下袋中有5个红球4个白球,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59. 4.抛掷一枚骰子两次,在第一次掷得的点数是偶数的条件下,第二次掷得的点数也是偶数的概率为( )A.14B.13C.12D.23解析:选C.设“第一次掷得的点数是偶数”为事件A ,“第二次掷得的点数是偶数”为事件B ,在第一次掷得的点数是偶数的条件下,第二次掷得的点数也是偶数的概率为P (B |A )=P (AB )P (A )=36×3636=1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B |A )=P (AB )B .P (B |A )=P (B )P (A )是可能的 C .0<P (B |A )<1D .P (A |A )=0解析:选B.∵P (B |A )=P (AB )P (A ),1P (A )≥1,∴P (B |A )≥P (AB ),则A 不正确;当P (A )=1时,P (B )=P (AB ),则P (B |A )=P (B )=P (B )P (A ),所以B 正确;而0≤P (B |A )≤1,P (A |A )=1,∴C 、D 不正确.6.由长期统计资料可知,某地区在4月份下雨(记为事件A )的概率为415,刮五级以上风(记为事件B )的概率为715,既刮五级以上风又下雨的概率为110,则P (A |B )=________,P (B |A )=________.解析:P (A |B )=P (AB )P (B )=110715=314, P (B |A )=P (AB )P (A )=110415=38. 答案:314 387.5个乒乓球,其中有3个新的、2个旧的,每次取一个,不放回地取两次,则在第一次取到新球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到新球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设A =“第一次取到新球”,B =“第二次取到新球”,则在第一次取到新球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到新球即为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也发生.因第一次取到了新球,所以第二次抽取时除去“已抽取”的1个新球,还有2个新球、2个旧球供选取,所以P (B |A )=24=12. 答案:128.从编号为1,2,…,10的10个大小相同的球中任取4个,已知选出4号球的条件下,选出球的最大号码为6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令事件A ={选出的4个球中含4号球},B ={选出的4个球中最大号码为6}.依题意知n (A )=C 39=84,n (AB )=C 24=6,∴P (B |A )=n (AB )n (A )=684=114. 答案:1149.把一副扑克的52张(去掉大、小王)随机均分给赵、钱、孙、李四家,A ={赵家得到6张草花},B ={孙家得到3张草花}.(1)计算P (B |A );(2)计算P (AB ).解:(1)四家各有13张牌,已知A 发生后,A 的13张牌已固定,余下的39张牌中恰有7张草花,将这39张牌随机分给钱、孙、李三家,求孙家得到3张草花的概率,于是P (B |A )=C 37C 1039-7C 1339≈0.278. (2)在52张牌中任选13张牌有C 1352种不同的等可能的结果.于是Ω中元素数为C 1352,A 中元素数为C 613C 739,利用条件概率公式得到P (AB )=P (A )P (B |A )=C 613C 739C 1352×0.278≈0.012. 10.抛掷红、蓝两颗骰子,记事件A 为“蓝色骰子的点数为3或6”,事件B 为“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大于8”.(1)求P (A ),P (B ),P (AB );(2)当已知蓝色骰子的点数为3或6时,问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大于8的概率为多少? 解:(1)掷两颗骰子共有36种不同的情况,它们是等可能的.故P (A )=26=13, P (B )=1036=518, P (AB )=536. (2)P (B |A )=P (AB )P (A )=53613=512. [高考水平训练]1.(2014·高考课标全国卷Ⅱ)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A .0.8B .0.75C .0.6D .0.45解析:选A.已知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那么在前一天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前提下,要求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可根据条件概率公式,得P =0.60.75=0.8. 2.(2014·海口高二检测)抛掷骰子2次,每次结果用(x 1,x 2)表示,其中x 1、x 2分别表示第一、二次骰子的点数.若设A ={(x 1,x 2)|x 1+x 2=10},B ={(x 1,x 2)|x 1>x 2},则P (B |A )=________.解析:P (A )=336=112,P (AB )=136, ∴P (B |A )=P (AB )P (A )=136112=13. 答案:133.一只口袋内装有2个白球和2个黑球,那么(1)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2)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解:(1)设“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为事件A ,“再摸出1个白球”为事件B ,则“先后两次摸到白球”为AB ,先摸一球不放回,再摸一球共有4×3种结果.故P (A )=2×34×3=12,P (AB )=2×14×3=16. 因此,P (B |A )=P (AB )P (A )=1612=13, 即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为13. (2)设“先摸出一个白球放回”为事件A 1,“再摸出一个白球”为事件B 1,两次都摸到白球为事件A 1B 1.P (A 1)=2×44×4=12,P (A 1B 1)=2×24×4=14,故P (B 1|A 1)=P (A 1B 1)P (A 1)=1412=12, 即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为12. 4.现有6个节目准备参加比赛,其中4个舞蹈节目,2个语言类节目,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节目,求:(1)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2)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3)在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解:设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A ,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B ,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AB .(1)从6个节目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的事件数为n (Ω)=A 26=30,根据分步计数原理n (A )=A 14A 15=20,于是P (A )=n (A )n (Ω)=2030=23. (2)因为n (AB )=A 24=12,于是P (AB )=n (AB )n (Ω)=1230=25. (3)法一:由(1)(2)可得,在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为P (B |A )=P (AB )P (A )=2523=35. 法二:因为n (AB )=12,n (A )=20,所以P (B |A )=n (AB )n (A )=12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