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六队2014年小措施增油上产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4
采油六⼚优化CO2驱注采管柱实现增产增效⾃采油六⼚开展CO2驱提⾼采收率项⽬以来,针对CO2的腐蚀特性,采油六⼚技术⼈员经
过长期研究与实践摸索,不断优化CO2驱注采管柱配套,保证了项⽬的平稳推进。
⽬前已有4⼝注⼊井与1⼝采出井正常⽣产,累计增油223吨,为我⼚稳产增油做出了贡献。
针对⼆氧化碳驱注⼊井管柱防腐难的问题,该⼚在认真调查井史井况的基础上,按照⼀井⼀策的⼯作思路优化注⼊管柱。
对于井况复杂的注⼊井采取下顶封保护套管技术,注⼊前以纯液态⼆氧化碳替换出井内液体,实现了消除导电介质防⽌电化学腐蚀发⽣的⽬的;对于井深井斜⼤不适于下封的注⼊井,使⽤光管注⼊管柱,并配合采⽤预膜防腐技术进⾏防腐,即通过在注⼊前替⼊环空保护液在管柱表⾯形成保护膜,防⽌⼆氧化碳与管柱接触对其本体进⾏腐蚀。
截⾄⽬前,该技术施⼯⼯艺实现了⼊井⼯具节约成本21万的良好效果;对于对应采出井采⽤井下液⽓分离防腐技术,在采出管柱上下⼊⾼效防⽓装置配合使⽤多级阴极保护器,⼤⼤降低了⼆氧化碳对管柱的腐蚀速率,延长了检泵周期。
推行“六化”管理助推稳产上产xxxxxxxxx始建于2012年6月,管理着xx口油水井(其中油井xx口,水井xx口),年原油产量xx万吨,天然气产量xxxx万立方米。
现有员工xx名。
x年度荣获油田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
管理提升活动和三基工作开展以来,xxxxx紧密结合活动内容和要求,在基础工作和油水井管理过程中实施“六化”精细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实施“六化”管理的背景xxxx年年初,xxxx原油产量由日产xxx吨下滑到xxx 吨,xxxx作为作业区原油生产的主力单位,为扭转产量下滑的被动局面,结合管理提升和三基工作的开展,以提高油水井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稳产上产为目标,认真结合作业区开展的“夺油上产、稳步踏线”会战和“每人精细管理一口井”活动,群策群力向精细油井管理要产量,以老井挖潜促上产,在采油工区实施了“六化”精细管理,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参与精细油水井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采油工区基础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3年来,通过开展“六化”精细管理,细化管理内容和措施,保证了原油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实现了原油产量逐年箭头朝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实施“六化”管理的主要做法“六化”管理主要是对管理提升活动和三基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的细化、量化,通过“六化”精细管理,全面促进各项管理的提升,助推稳产上产,其主要做法是:1、站点目视化。
对各计量站进行目视化建设、管理。
xxx共有计量站xx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目视化建设标准,对xx座计量站进行目视化建设,站点目视化达100%,使岗位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提升了岗位基础管理。
2、井场规格化。
对所有在生产井场进行规格化建设、管理。
按照集团公司及油田公司井场管理标准和规范,按照科学、实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井场规格化改造,共平整改造井场xx个。
3、操作标准化。
对工区所有岗位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定进行规范、梳理,严格落实操作卡制度,使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杜绝违章。
提高采油井产量的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油田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油井的管理,不断提高单井的产量,才能更好地完成油田开发的任务,保证油田生产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及时调节油井的生产运行参数,保证合理的生产压差,维持油井长期的高产稳产。
关键词:采油井;压裂;检泵;措施引言采用油井压裂施工成为油田增产的重要途径,成为后期增产挖潜的重要手段。
但是油井压裂低效,即油井压裂初期日增油量低或者不增油,影响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采油井压裂效果主要受压前选井选层、压裂施工原材料优选、压后管理等因素影响。
下面对具体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1油井增产措施概述为了提高采油井的产量,采取最佳的技术措施,如对油井实施水力压裂作业,提高储层的渗透性,达到增产的效果。
改变油井的工作制度,通过修井检泵的形式,改变抽油泵的性能参数,提高油井的产量。
油井生产中,需要具有充足的供液能力,才能保持油流入井,之后采取最佳的开采技术措施,将油流从井底开采到地面上来,获得最高的单井产量,满足油田开发对产量的要求。
二次采油阶段,依靠注水开发的方式,通过注入水的驱替作用,提高油井的产量。
三次采油阶段,依靠注聚合物的方式,扩大注入剂的波及体积,开采出更多的剩余油,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技术措施进行优化,实施各种增产挖潜的技术措施,提高油层的渗透能力,促使油井增产。
对油层进行水力压裂施工,优化各种压裂技术措施,如体积压裂技术措施的应用,使井下的油层部位形成裂缝网络,大大提高储层的渗透性,达到增产的目的。
2提高采油井产量的措施2.1提高压裂施工质量要想有效的提升压裂施工的质量,并且对预压裂井段的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应该使用科学合理的压裂施工办法,以达到最佳压裂成效。
经过对之前的压裂经验进行借鉴,对其相关的标准进行全面的研究,对适合压裂技术的办法进行优先的选择,保证其成效。
经过对压裂液体系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支撑剂进行选择,对排液与替喷的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防止把支撑剂被替喷,避免出现压裂成效减弱的情况。
油田优化措施上产引言随着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产量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
油田的优化措施对于提升油田的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油田优化措施,以帮助提高油田的产量。
1. 油田勘探技术的改进油田勘探是发现和确定潜在油气资源的关键步骤。
通过改进油田勘探技术,可以提高勘探效率和勘探准确性,从而为油田的优化措施提供更多的信息。
1.1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传统的二维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油田勘探的需求。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通过记录地下振动波的传播路径和到达时间,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油气藏的位置和边界,从而提高油田勘探的准确性。
1.2 重力勘探技术重力勘探技术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场强度变化,可以检测到地下油气藏的存在。
该技术可以帮助勘探人员更好地了解油田的地质结构,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2. 油井建设与管理的优化油井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油田的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化油井的建设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
2.1 油井位置和布置优化在油田建设过程中,合理的油井位置和布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井的产量。
通过使用先进的地质和工程技术,可以找到最佳的油井位置,并进行合理的油井布置,从而增加油井的开采效率。
2.2 生产技术与设备优化优化生产技术和设备是提高油田产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采用最新的生产技术和高效的设备可以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和生产量。
例如,通过使用水平井和压裂技术,可以更好地开采油井中的油气资源。
2.3 油井生产管理系统优化油井生产管理系统对于油田的产量优化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优化油井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油井的生产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的产量。
3. 人员培训与技术创新人员培训和技术创新是实施油田优化措施的关键因素。
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并鼓励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油田优化的效果。
3.1 专业人员培训为了有效地实施油田优化措施,需要培训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
通过提供培训课程和培训机会,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更好地实施油田优化措施。
实行“四三二一”管理模式提升班组标杆管理水平项目负责人:戚涛主要参加人:赵苹赵奉江石广欣殷红霞刘馨徐德玲申报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申报日期:二零一四年三月目录一、“四三二一”管理模式的选题背景二、“四三二一”管理模式的管理内涵(一)“四三二一”管理模式的提出(二)“四三二一”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三、“四三二一”管理模式的实施(一)因地制宜,使用四种工具1、用活“油井生产运行表”2、用实“月度单井指标排名表”3、用精“单井管理手册”4、用好“井站管理手册”(二)落实职责,实现三项突破1、实现员工思想的突破2、实现用人机制的突破3、实现考核机制的突破(三)、对症下药,突出两个重点1、以指标为重点,督促班组发现问题2、以班组为重点,引导员工开展工作(四)、规范运作,完善一项体系四、实施效果及效益评价采油六队成立于1976年,管理着临盘油田盘二断块中东北部13个开发单元189口油水井,含油面积7.7km2,地质储量1846万吨,储层胶结疏松易出砂,为中高渗常规稠油出砂断块油藏。
近年来,采油六队围绕精细管理的主题,以“敢为人先、实绩至上”团队精神为引领,以“强素质、上水平、增效益、创一流”为目标,积极进行管理创新,探索实施了“四三二一”班组管理模式,提升了班组管理水平,为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一、选题背景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采油六队充分意识到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采油厂标杆管理的试点单位,采油六队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向同行采油队的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以此为基准与本队进行比较、分析和改进,2012年取得了经济技术指标在采油厂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随着标杆管理的不断推进,在班组管理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及时、人员能力的限制、单井承包落实不到位、班组管理重点不清楚等。
这些矛盾和问题,决定了我们必须要依靠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探索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增强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油田补产计划方案一、现状分析。
咱这油田啊,最近产量有点不太给力,就像一个跑步的人突然慢了下来。
经过一番查看,发现有些油井就像上了年纪的老黄牛,工作效率变低了;还有一些设备呢,就像生了点小毛病的机器猫,偶尔会出点小岔子影响工作。
二、目标设定。
咱得让油田重新精神起来,像打了鸡血一样提高产量。
比如说,在接下来的[具体时间段]内,争取把产量提高[X]%。
这个目标就像挂在驴眼前的胡萝卜,虽然有点挑战,但只要努力就能吃到。
三、具体措施。
# (一)油井方面。
1. 给老油井做个“体检”就像人定期要去医院检查一样,油井也得好好检查一番。
请那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带着各种高科技的仪器,下到油井里,看看地层是不是有啥变化,油管有没有堵塞之类的问题。
要是发现有堵塞的地方,那就得像疏通下水道一样,把它弄通畅。
2. 油井增产作业。
对于那些产量下降比较厉害的油井,可以给它们来点“特殊照顾”。
比如说进行压裂作业,这就好比给油井做个按摩,让地下的油层受到刺激,然后油就能更顺畅地流出来了。
还有酸化作业,就像是给油层吃点“开胃药”,让它更有“胃口”出油。
# (二)设备方面。
1. 设备维修与升级。
那些有点小毛病的设备,得赶紧找维修师傅来修。
就像汽车坏了要去修理厂一样,把设备的各个部件都检查一遍,该换的零件就换掉,让设备重新生龙活虎起来。
而且啊,有些设备可能比较老旧了,我们可以考虑给它们升级一下,就像给老人换上一副新假牙,咬东西更带劲。
2. 设备日常保养。
设备就像咱的宝贝宠物,得天天照顾着。
制定一个详细的设备保养计划,每天让工作人员给设备擦擦油、紧紧螺丝,检查一下运行状态。
这样设备就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会动不动就闹脾气了。
# (三)人员管理方面。
1. 激励员工。
咱得让员工们有干劲儿。
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比如说如果某个班组负责的油井产量提高了,就给他们发奖金,奖金就像一块大蛋糕,大家都想分一块,这样就会更努力地工作。
还可以评选优秀员工,在公司里大力表扬,就像给他们戴上大红花一样,让他们觉得倍儿有面子。
石油开采中的增产技术与方法在当前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石油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传统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如何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实现石油产量的可持续增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不断涌现出各种增产技术与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的几种主要技术。
一、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近年来最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增产技术。
传统的垂直井开采方式只能在垂直方向上开采油藏,而水平井则能够在地层中水平延伸较长距离,增大了与油藏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石油的开采效率。
此外,水平井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增加压裂作业,通过在井筒中注入高压液体,打破油层中的岩石,增加石油流动性,从而提高开采效果。
二、注水增产技术随着石油开采的进行,油藏中的原始能量逐渐耗尽,石油的开采难度逐渐增加。
而注水增产技术则通过向井底注入水以维持油层的压力,使石油能够更加容易地流入井筒中。
此外,注水还能够稀释油层中的黏稠物质,减少油藏阻力,提高开采效率。
然而,注水增产技术也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供应以及水质对油层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二次采油技术二次采油技术是指在油田开采初期利用常规手段开采后,通过进一步注入压力、注入溶剂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等方法,继续开采未被开采的石油。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油田资源,提高油田的开采利用率。
常见的二次采油技术包括注蒸汽、注聚合物、注水驱和注气等。
通过对油藏特性和开采工艺的深入研究,可以选择合适的二次采油技术,并且结合现代仪器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实现增产。
四、化学增油技术化学增油技术是指通过向油藏中注入特定的化学剂,改变石油与岩石、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石油更容易流入井筒中。
化学增油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油藏特性选择不同的增油剂,常见的增油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聚合物驱等。
这些增油剂在注入油藏后,与石油和岩石表面发生相互作用,降低石油与岩石之间的粘附力,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采油工程压裂增油措施摘要:增加油田实际产能属于开发阶段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应用提高产油量的基础措施,能够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增强,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社会稳定添砖加瓦。
压裂增油技术属于采油工程较为常用的方案之一,通过对其相关信息进行探究,可以明确主要实施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采油工程实际产量,使油田能够轻松完成预期目标,为后续开发与满足差异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采油工程;压裂增油措施;影响因素;引言油田开发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油井生产能力,为油田生产企业创造最佳效果。
如果油井产量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潜在增加产量,以提高油井产量。
因此,采用压裂增产技术措施,达到了预期的生产效率,满足了油田不同开发时期的需要。
一、背景因素低渗透油田主要开发XX油层,地层渗透率低,孔隙率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最佳压裂技术。
改造开始时,我国优选区块的储层特征主要是储层厚度大,砂岩岩层清洁,地层能量丰富,优选随着储层条件恶化,储层能量下降,储层改造难度增大,经过科学研究,但随着反复裂缝井数的增加,裂缝控制区剩余流量不足,总增产效果逐年下降。
为了提高重复裂缝改造效果,对单井裂缝改造技术及提高效率进行现场试验。
通过优化压裂井储层、适度扩大压裂规模、优化压裂方案、提高压裂效率、改善压裂效果的方法,提高压裂效率,为低渗油田有效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影响压裂增油效果的因素(一)地层高压水层的影响如果水力压裂后油井产量没有明显增加或增产,只有增产液体,那么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进行压裂作业时,施工项目可能是高压含水层,井涌增加,但石油产量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另一种可能是,压裂时相邻的油井含水层相互连通并循环,从而使油井进入大量的水。
因此,如果油井产能过大,生产成本会增加。
在大量压裂工程上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最终没有形成增产,这意味着主要是低效压裂工程。
(二)压裂作业完成后下泵质量的高低油井压裂作业完成后,按照程序进行第二次泵,但泵质量对位移的影响也较小。
油气上产实施方案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有效地实施油气上产方案,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勘探工作,以确定油气资源的储量和分
布情况。
通过地质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手段,我们可以获取到地下资
源的详细信息,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在确定了油气资源的储量和
分布情况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开发方案,确定开发的
方式和时间节点,以及投资规模和预期产量等重要参数。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油气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引进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油气的开采效率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生产。
此外,我们需要加强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油气开发
和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
周围的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油气上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油气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我们需要加强对生产设施和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综上所述,油气上产实施方案需要从勘探、开发、技术、环保和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生产。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实施油气上产方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采油队工作计划范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油田开发与采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采油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高效地开采油田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采油效率: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注水采油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油井产能,实现稳产增产。
2. 加强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确保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率的最小化。
3. 优化设备管理:对采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运行稳定性。
4. 提升团队素质: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队员技术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三、工作计划1. 优化注水采油系统- 检查注水井管道、阀门,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管件和密封件。
- 完善注水井运行参数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及时干预。
- 对注水泵站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水压和泵送效率。
2. 提高油井产能- 对老旧油井进行修复和改造,清理井筒和配套设备,提高产液能力。
- 完善油井检测分析系统,实现对油井产量和压力的实时监控和调整。
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井口安全防护、液压系统安全使用等方面。
-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及时处理安全生产隐患,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出现事故。
4. 设备管理与维护- 制定设备定期检修计划,包括油田设备、注水泵站、油井泵等。
- 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检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
5. 提升团队素质- 举办技术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队员技术水平。
- 加强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四、工作流程1. 每月初对注水采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2. 每周定期检查油井产量和井下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每季度对设备进行大规模检修和保养,提高设备可靠性。
4. 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和技术学习,提高员工素质。
采油厂一季度上产活动方案标题:第一季度采油厂产能提升行动方案一、前言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并提升我厂第一季度的原油生产能力,确保年度生产目标顺利达成,特制定本季度上产活动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设备维护、提升员工技能以及落实安全生产等措施,全面推动我厂产能的稳步增长。
二、主要任务与目标1. 产能提升:以现有设备为基础,通过科学调度和合理配置,计划在第一季度内提高原油日产量5%,力求实现产能的最大化利用。
2. 设备优化与维护:对所有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预防性维修与更新改造相结合,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运行效率。
3. 技术创新与应用:引进和推广先进的采油技术,组织技术培训,提升员工操作技能,降低单井能耗,提高采收率。
4. 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安全教育与演练活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产能提升创造稳定安全的环境。
三、具体实施步骤1. 第一步(1-2月):进行设备检修与维护,启动技术改造项目,同时进行全员安全生产培训。
2. 第二步(2-3月):完成设备改造升级,引入新工艺并进行现场调试,同步推进员工技能提升专项培训。
3. 第三步(3月):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及新工艺效果,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全力冲刺第一季度产能目标。
四、监督与考核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对整个活动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督与评估,并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按期、保质完成。
五、结语本季度上产活动方案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我们达成短期的产能提升目标,更长远地看,也将对我厂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产生深远影响。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增油实施方案增油是指油田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手段,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过程。
在实施增油项目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调查和分析,确定增油的可行性和优先领域。
下面是一个针对增油项目的实施方案。
一、前期调查和分析阶段:1.收集油田的地质、地质、地球物理和岩心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油田的主要特征和油藏特点。
2.调查油田的原油品质和产量趋势,分析石油市场需求,评估增油项目的经济效益。
3.深入了解油田的开发历程、开采工艺和生产设备,评估现有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是否适用于增油项目。
4.开展与油企、矿产局、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各方的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增油技术设计阶段:1.根据前期调查和分析结果,确定适合油田的增油技术,包括水驱、聚合物驱、聚合物碱驱、溶解气驱、气驱和火碱驱等。
2.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每种增油技术的预测效果,比较其增油效果、成本和风险,选择最佳的增油技术组合。
3.设计合适的注采方案,确定注水井和采油井的位置、井距和注采比。
4.制定增油方案,包括调整采油工艺、改造井筒和配套设施、调整生产井活动等。
三、增油工程设计阶段:1.根据增油方案,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包括井口设备、注水设备、采油设备等的选型和布置。
2.开展地质勘探工作,确定油藏的储量和分布,确定井位和井间距。
3.设计注采井的完井方式和完井参数,包括井眼直径、封堵方式、封隔区大小等。
4.确定注采工艺参数,包括注水量、注水压力、注水浓度、注气量等。
四、实施阶段:1.招标采购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进度。
2.组织人员进行施工,包括井筒钻井、井口设备安装、井下设备安装等。
3.进行试水试采,测试井筒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4.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注采参数和工艺,优化增油效果。
五、调试和运行阶段:1.对增油设备和系统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监测生产数据和地质数据,评估增油效果,提出调整建议。
3.培训运行人员,确保油田正常运行。
夺油上产劳动竞赛方案夺油上产劳动竞赛方案一、背景分析石油是现代工业的支柱资源之一,它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全球石油资源的供应量有限,并且越来越稀缺。
为了满足国内产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国家的石油自给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石油产量。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通过夺油上产劳动竞赛,提高各地油田的开采效率,增加国家石油产量,提高石油自给率。
2. 任务:a. 鼓励油田工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减少生产成本。
b. 提供先进的采油设备和技术支持,优化油田开发的工艺流程。
c. 提供奖励机制,激励油田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d. 加强油田开发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安全环保。
三、技术支持1. 提供先进的采油设备和技术支持:为各油田提供需要的开采设备,包括钻井机、采油泵等。
同时,提供技术人员对油田开采过程进行指导和支持,确保油井的高效开采。
2. 优化工艺流程:针对各个油田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如复合采油、水驱采油等,以提高采油效率。
四、奖励机制1. 奖励制度设计:设立奖项,包括个人奖励、团队奖励和油田奖励等,用以激励和奖励在夺油上产劳动竞赛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个人、团队和油田。
2. 奖励内容:a. 个人奖励:根据个人所贡献的油田增量和技术进步所给予的奖励,如奖金、晋升和荣誉称号。
b. 团队奖励:根据团队整体表现给予奖励,如团队奖金、奖杯和集体荣誉称号。
c. 油田奖励:根据油田的石油产量和技术进步给予奖励,如补贴、设备更新等。
五、监管与管理1. 加强监管:建立夺油上产劳动竞赛的监管机构,负责对竞赛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2. 强化培训与评估机制: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油田工人的技术能力。
同时,建立评估机制,对参赛人员和油田进行评估,为进一步提高石油产量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3. 安全环保措施:夺油上产竞赛需要参赛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作业,以确保安全和环保。
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对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油田六小措施油田六小措施“六小措施”,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制定的、保障原油正常生产的六项措施的总称。
六小措施包括:碰泵、蹩压、校防冲距、调参、热洗和加药。
一、碰泵杆式抽油泵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地层出砂,油管油杆偏磨,或者铁锈掉落等原因,会造成抽油泵产生漏失现象,造成泵效降低,这时候就可以采取碰泵措施,字面理解,就是将抽油泵轻微提起,然后再下放,使其轻微撞击,以期能将碎屑等物质由泵筒内排出,恢复油井的产能。
碰泵只能解决轻微的卡或者磨问题,如果发生卡泵现象,碰泵就无能为力,只能转小修作业。
二、蹩压井口蹩压法即是通过关闭生产闸门,让抽油机正常运转,在井口强制性的蹩压,而根据井口蹩压时压力和时间的关系绘制出的曲线来判断井下生产状况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因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校防冲距防冲距是为防止深井泵工作过程中柱塞与固定阀发生碰撞,在下泵时下放柱塞直至座于固定阀上,然后在地面上提抽油杆柱的距离。
其值必须大于杆柱自重伸长与冲程损失之和。
当油井产量降低时或检泵交井后,根据情况重校防冲距以提高抽油井泵效。
抽油机井调防冲距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穿戴好劳保用品。
2、方卡子一副,375、300毫米活动扳手各一把,600毫米管钳、400毫米中平锉,0.7公斤榔头各一把,钢卷尺一只,划笔一支,绝缘手套一副。
3、检查调整刹车,保证灵活好用。
二、操作规程:1、根据实际情况定出调大或调小防冲距。
2、停机,将驴头停在接近下死点的合适位置,刹紧刹车,切断电源。
3、在盘根盒上方卡好方卡子,盘车使驴头卸掉负荷,当需要调小时,以悬绳器上的方卡子上平面为基准向上量出应调尺寸,做好标记,将悬绳器上的方卡子卸掉。
松刹车使方卡子上平面缓慢上升到标记位置,装好方卡子。
当需调大时,以悬绳器上的方卡子下平面为准,向下量出应调的尺寸,做好标记,盘车或松刹车使悬绳器上平面到标记位置,卸下方卡子,将其重新装在悬绳器上方。
挖潜汴河油田剩余油提高措施增油量目录一、小组概况二、选题理由三、确定目标1、目标设定2、目标可行性分析四、原因分析1、因果分析2、要因验证五、制定对策六、对策实施七、效果评价1、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八、巩固措施九、体会及下步打算前言:汴河油田1967年发现,为仙湖盆地麒麟凹陷的一个构造岩性油藏,地质构造处于仙湖盆地麒麟凹陷北部,在断裂带上;包括北部麒一区和南部麒二区两个含油区块,南北两部分构造不同,北部麒一区为背斜构造,南部麒二区为断层切割的单斜。
含油层系为古近系麒麟组,油田含油面积约8.02×104km,石油地质储量510×104t。
油藏类型主要受构造控制。
北部油藏以岩性控制为主,形成构造-岩性油藏;南部为断层遮挡的构造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
有三个含油层段分别为麒一段、麒三段、麒四段,麒一段和麒三段为中高渗透油藏,麒四段为低渗透油藏。
油田于1970年8月投入试采,一套开发层系,采用300m 井距正方形和不规则三角形井网布井,1973年油田见水,1976年8月投入全面开发,开发初期有部分自喷井,后转入机械生产,注水方式为边缘加点状注水。
一、小组概况(表1、表2) 表1 小组简介小组名称 QC 小组成立时间2011年1月课题名称 挖潜汴河油田剩余油 提高措施增油量 课题类型 现场型组长顾问 活动日期 2011年1月-2011年9月 注册时间2011年1月小组成员 6人注册编号活动次数共计活动9次,完成课题目标表2 小组成员概况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小组职务备注1女本科技术员组长制定活动方案及措施,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2女本科技术员技术顾问审批小组措施意见,为活动提出针对方案3女本科技术员副组长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4男本科队长成员协商、制定活动方案与方案实施5女本科技术员成员参与活动的实施,收集、整理资料6女本科技术员成员负责油井现场管理小组成员登记二、选题理由汴河1队作为南区夺油大队,2011年产量任务艰巨(日配产249吨/天),在确保有效控制自然递减率的情况下,距离这个产量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只有通过新井、措施等进攻性手段上产才能确保任务的完成。
采油六队2014年上产增油方案
采油六队2014年夺油上产帷幕已经拉开,根据英台采油厂3月3日会议精神。
为保证我队上产任务顺利完成,成立会战上产领导小组,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李晓明,负责总体指挥协调,人员和物资保障。
付组长:刘喜岩、尹鹏飞、邹辉
组员:潘立伟、田秀艳、张光友、刘勇吉、王淑艳、王世和、刘军、包德峰、王成、宋均平、鲁伟成、高大为、孙国辉、石磊、王红武、赵起涛、何勇军、罗秀英、王佰和、陈耀志、潘建华、聂明超、宫振海、罗浩、高立峰、曹世君、王佰和、滕晓宇、刘英平
二、各组分工:
1.资料录取组:
组长:尹鹏飞
副组长:王淑艳、田秀艳
组员:王成、刘勇吉、包德峰、陈耀志、王世和、刘军、宋均平、高大为、石磊、王红武、赵起涛、何勇军、罗秀英、王佰和、聂明超、宫振海、高立峰、曹世君、王佰和、滕晓宇、刘英平
职责:负责措施选井和效果分析,油井资料录取,分析,上报。
2.设备维护组:
组长:邹辉
副组长:潘力伟、张光有
组员:王洪武、刘军、宋均平、鲁伟成、付国辉、王世和、赵起涛、何勇军、时雷、高立峰
职责:负责参数调整,设备及电力设施的维护检修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3.地面抢修组:
组长:刘喜岩
副组长:潘力伟、张光友
组员:刘军、刘应平、宋均平、鲁伟成、包德峰、王红武、赵起涛、何勇军、付国辉、潘建华
职责:负责不正常井道路抢修,管线漏失处理,收油接油。
4.修井质量组
组长:邹辉
副组长:辛福林
组员:刘军、刘应平、宋均平、鲁伟成、包德峰、王红武、赵起涛、何勇军、付国辉、潘建华、刘勇吉、宋均平、潘立伟、石磊、周磊、高立峰
职责:负责不正常井诊断,修井质量监督,延长油井免修期。
5. 后勤保障组
组长:刘平
副组长:庞建威、李小梅
组员:李小梅、陈耀志、刘锐、王成、
职责:负责后勤服务安全保障
三、上产目标
2014年力争使我队日产油量通过上产调整,收放油,长停井恢复等日增油0.5吨以上,提高油井生产时率,加强不正常管理,完成产量任务,其中3月份基础日产17吨,目标18吨;12月份基础日产14吨,目标15吨。
四、增油上产实施内容:
1、恢复水淹长停井6口:(2013年发水民坝开,管线冲走被迫而停井)
2、换泵井4口:
3、调参井8口:
4、捞油放油井6口:
井号日产液日产
油
含水
%
动液面
功图充
满
下部措施
预计日
增油
备注
方96 捞油 1 探井
方东+4-4 放油 2 2009年新井未投产方东20-14 放油 2 死井
方东6-2 放油 2 死井
方东6-01 放油 1 死井
方东4-4 放油 1 死井
5、恢复注水井12口:
采油六队
2014.03.03 网络版权号;CN106245M25FA5EVC2X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