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参考书目
- 格式:ppt
- 大小:259.50 KB
- 文档页数:15
一、《美学》课程所涉基本文献目录(一)美学理论与批评1、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三联书店,20092、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10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4、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5、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6、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7、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9、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0、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1、伍蠹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12、施太格缪勒:《现代西方哲学主潮》,商务印书馆,198613、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4、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15、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17、柏格森:《笑与滑稽》,乐爱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8、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伊夫·瓦岱:《小说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20、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21、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二)推荐作品22、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3、梭罗:《瓦尔登湖》,王家湘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24、萨缪尔·贝克特尤金·尤奈斯库等:《荒诞派戏剧选》,施咸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25、卡夫卡:《城堡》,高年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6、加缪:《局外人》,郭宏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8827、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8、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朱生豪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29、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0、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1、鲁迅:《故事新编》,《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2、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3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二、《美学》课程学业评价标准(课程论文)本课程主要从三个方面评量课程目标达成度:美学意识自觉、美学思维与分析能力、美学论文的逻辑性。
一、重点书目1、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2、阿多诺《美学理论》3、豪塞尔《艺术史的哲学》4、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5、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6、瓦莱里《文艺杂谈》7、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8、汉?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9、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10、马尔库塞《审美之维》二、必读书目A、理论1、约翰?雷契《敲开智者的脑袋》2、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3、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4、华勒斯坦《开放现代社会》5、马克?爱德蒙森《文学对抗哲学》B、思想1、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2、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3、费孝通《乡土中国》4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5、尼采《看哪这人》C、方法1、索洛维约夫《西方哲学的危机》2、怀特海《观念的冒险》3、威?詹姆斯《宗教经验之解释》4、蒂利希《政治期望》5、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D、知识1、罗?休斯《新艺术的震撼》2、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3、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4、康拉德?洛伦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5、卡普拉《物理学之道》6、卡西尔《人论》三、参考书目A、视野1、尼采《超善恶》2、格尔兹《文化的解释》3、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4、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5、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6、马尔库塞《单面人》7、卢克斯《个人主义》8、沃林《存在的政治》9、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10、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B、专业1、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2、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3、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4、帕克《美学原理》5、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6、阿恩海姆《视觉思维》7、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8、里德《现代绘画简史》9、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10、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四、推荐书目A、经典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3、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4、康德《判断力批判》5、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6、歌德《谈话录》7、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8、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9、巴特《罗兰? 巴特自述》10、纳博科夫《文学讲稿》B、现实1、顾准《顾准文集》2、何清涟《我们仍在仰望星空》3、秦晖《问题与主义》4、朱正《 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5、季羡林《牛棚杂忆》6、胡平《千年沉重》7、遇罗克《遗作与回忆》8、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9、卡夫卡《卡夫卡日记》10、吴思《潜规则》。
旅游美学参考书目
以下是一些关于旅游美学的参考书目:
1.《旅游美学导论》—黄天平
2.《旅游美学研究》—黄天晟
3.《旅游美学》—张亚平
4.《旅游哲学:精神旅程的意义与滋养》—陈平原
5.《旅途的意义》—杜可风
6.《锦囊世界:旅行见闻与人文思考》—凯夫卡
7.《旅行的艺术》—阿尔贝·卡缪
8.《旅行与生命:毕加索的阿尔卑斯山旅行》—雨果·劳斯
9.《危地马拉笔记》—偉士·卡寧安
10.《世界游记》—马可·波罗
11.《意大利中古城市之旅》—李约瑟
12.《托斯卡纳游记》—鲁福
13.《梦之旅人:一个摄影师的世界旅行》—斯蒂夫·麦科里
14.《一千零一夜的旅行》—佩特拉·哈马赫科娃
15.《游记·夏洛特·勃朗特》—夏洛特·勃朗特
以上书目涵盖了旅游美学的理论、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美学原理》课程参考书目.
1、王朝闻《美学原理》
2、李泽厚《美学四讲》、《美的历程》
3、朱光潜《谈美书简》
4、叶秀山《美的哲学》
5、宗白华《美学散步》
8、(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9、(法)丹纳《艺术哲学》
10、(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11、(英)克莱夫·贝尔《艺术》
12、(美)H.帕克《美学原理》
13、(日)今道友信《作为美和爱的哲学思考》
14、(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15、(德裔美籍)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作为艺术的电影》
16、(英)鲍桑葵《美学史》
17、(英)利斯托维尔:《近代美学史述评》。
18、张法:《现代西方美学史》
19、张世英:《哲学导论》
20、王德峰:《哲学导论》
21、曾志:《西方哲学导论》。
美术鉴赏教学常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目一、常用工具书1.一般工具书《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卷—10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2.专业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1、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美术》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美术术语与技法辞典》,(美)拉尔夫·迈耶著,邵宏、杨小彦等译,岭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宗教词典》,宗教词典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神话辞典》,(苏联)鲍特文尼克等编著,黄鸿森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中国名胜词典》,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世界名胜词典》,新华社国际资料编辑组编,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西方艺术事典》,(英)丁·霍尔著,迟轲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外美术史大事对照年表》,奚传绩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雕塑编:原始社会至战国雕塑、秦汉雕塑、魏晋南北朝雕塑、隋唐雕塑、五代宋雕塑、元明清雕塑、敦煌彩塑、麦积山石窟雕塑、炳灵寺等石窟雕塑、云冈石窟雕刻、龙门石窟雕刻、四川石窟雕塑、巩县天龙山响堂山安阳石窟雕刻,共13册。
自考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美学基本理论、美学史、艺术美学以及美学应用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美学知识。
二、考试内容1. 美学基础理论- 美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美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美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体系- 美的范畴:美、丑、崇高、滑稽等2. 美学史- 古代美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观念- 近现代美学思想的演变- 东西方美学思想的比较3. 艺术美学- 艺术的美学特征和功能- 不同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电影等)的美学特点- 艺术创作与美学的关系- 艺术欣赏与美学的关系4. 美学应用- 美学在日常生活、设计、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美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美学与个人修养的关系- 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5. 当代美学问题- 当代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美学与科技的结合- 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学问题三、考试形式与题型本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包括但不限于:-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简答题:考察学生对美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论述题:评估学生对美学理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案例分析题:通过具体艺术作品或美学现象,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四、考试范围与参考书目考试内容覆盖美学的各个方面,参考书目包括但不限于:- 《美学原理》- 《西方美学史》- 《中国美学史》- 《艺术美学》- 当代美学研究的相关论文和专著五、考试准备建议- 系统学习美学基础理论,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阅读美学史,了解不同时期美学思想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研究艺术美学,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美学特点- 关注美学应用,思考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意义- 阅读参考书目,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六、考试注意事项- 考试时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准考证- 遵守考试规则,不得携带任何与考试无关的物品进入考场- 考试期间保持安静,不得交头接耳或抄袭他人答案- 考试结束后,按照监考老师指示交卷并离开考场通过本考试大纲,学生应能够全面了解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美学的分析方法,并能够在实际中运用美学知识进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附表:中国美术学院(10355)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导师计划数考试科目(含初、复试)主要参考用书050403 美术学中国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王冬龄朱青生2名1、命题论文2、书法基础3、命题书法创作4、外语(英、日、德、法任选)5、综合面试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2、《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3、《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4、《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祝遂之1名1、《说文解字》许慎著,中华书局。
2、《观堂集林》王国维著,中华书局。
3、《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书法史图录》沙孟海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5、《印学史》沙孟海著,西泠印社出版社。
6、《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7、《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出版社。
陈振濂1名1、《大学书法创作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学院派书法创作理论大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现代中国书法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王赞尉晓榕何加林林海钟闵学林范景中6名1、命题论文2、专业技法3、创作与阐述4、外语(英、日、德、法任选)5、综合面试1、《画学集成》王伯敏、任道斌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思嘉室集》任道斌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
4、《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
5、《古画品录》、《历代名画记》、《画史》、《宣和画谱》、《画禅室随笔》、《石涛画语录》(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画全书》)。
雕塑形态学龙翔曾成钢孙振华2名1、命题论文2、专业技法3、创作与阐述4、外语(英、日、德、法任选)5、综合面试1、《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接受美学”基本参考书目
H·R·姚斯,R·C·霍拉勃,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H·R·耀斯,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费什,读者反映批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W·伊泽尔,周宁,金元浦译.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伊瑟尔,怎样做理论.朱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卡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陆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瑙曼等,作品、文学史与读者.范大灿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拉曼·塞尔登编,刘象愚,陈永国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金元浦.范式与阐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张廷琛编.接受理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丁宁.接受之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刘月新.解释学视野中的文学活动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陈文忠.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曾军.接受的复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文艺学美学专业参考书目一、美学原理: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4. 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8日)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6.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1959年5月18日)7. 列宁:《哲学笔记》8.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
9.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 亚理斯多德:《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1. 柏克:《论崇高与美》,上海,三联书店。
12. 莱辛:《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3. 鲍姆嘉通:《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4. 歌德:《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5.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6. 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7. 席勒:《秀美与尊严》,文化艺术出版社。
18. 黑格尔:《美学》(第一-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981年版。
19.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
20. 尼采:《悲剧的诞生》,青海人民出版社。
21.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和美学》,人民出版社。
22.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2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
24. 荣格:《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工人出版社。
25. 克罗齐:《美学原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6.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7. 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8.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29.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共计50本,仅供参考:一、美学原理教材类1.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2.彭富春主编(武大),《美学》3.朱立元主编(复旦),《美学》4.蒋孔阳主编(复旦),《美学原理》5.张玉能主编(华师),《美学教程》6.易中天著(厦大),《破门而入》,复旦大学出版社7.周宪著(南大),《什么是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8.陈望衡著(武大),《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9.张法著(人大),《美学导论》,人大出版社10.杨辛主编(北大),《美学原理》,北大出版社二、美学史类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3.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5.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三、西方经典:1.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2.亚里士多德《诗学》3.鲍姆嘉通《美学》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5.席勒《审美教育书简》6.谢林《艺术哲学》7.黑格尔《美学》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9.尼采《权力意志》及《悲剧的诞生》10.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及中晚期论文四、中国经典:哲学:1.《论语》2.《孟子》3.《老子》4.《庄子》5.《坛经》文论:6.《文心雕龙》7.《沧浪诗话》8.《人间词话》9.《美的历程》或及《华夏美学》10.《美学散步》五、其它重要书目1.(法)丹纳,《艺术哲学》2.(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3.(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4.(德)卡西尔,《人论》5.(德)莱辛,《拉奥孔——论诗与画的区别》6.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或及《谈美书简》7.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8.林庚,《西游记漫话》9.李长之,《重迅的批判》或及《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
美学参考书目:
[1]《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著
[2]《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著
[3]《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4]《美的历程》李泽厚
[5]《美学》黑格尔
[6]《1844政治经济学手稿》马克思
[7]《人间词话》王国维
[8]《艺术问题》苏珊·朗格
[9]《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英伽登
[10]《美的现实性》伽达默尔
[11]《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
[12]《诗学》亚里士多德
[13]《判断力批判》康德
[14]《美学新论》蒋孔阳
[15]《美学散步》宗白华
[16]《美学与意境》宗白华
[17]《红楼梦评论》王国维
[18]《美学与哲学》杜夫海纳
[19]《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姚斯
[20]《审美经验论》彭立勋
[21]《美学原理》帕克
[22]《文艺对话录》柏拉图
[23]《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24]《美育书简》席勒
[25]《美学原理》克罗齐
[26]《文心雕龙》刘勰
[27]《华夏美学》李泽厚
[28]《诗艺》贺拉斯
[29]《论教育之宗旨》王国维
[30]《美育与人生》蔡元培
[31]《谈美感教育》朱光潜
[32]《悲剧的诞生》尼采
[33]《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34]《美学》朱立元主编
[35]《中国美学史教程》王振复
[36]《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主编
[37]《美学》杨春时
[38]《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易中天。
美学参考书目《美学》主要参考书目1、《老子》。
2、《论语》。
3、《周易》。
4、《孟子》。
5、《庄子》。
6、《墨子》。
7、刘勰:《文心雕龙》。
8、陆机:《文赋》。
9、钟嵘:《诗品》。
10、曹丕:《典论?论文》。
11、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1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13、孙过庭:《书谱》。
14、严羽:《沧浪诗话》。
15、郭熙:《林泉高致》。
16、王夫之:《姜斋诗话》。
17、叶燮:《原诗》。
18、李渔:《闲情偶寄》。
19、《王国维文学论着三种》,王国维着,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0、《悲剧心理学》,朱光潜着,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1、《美学散步》,宗白华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2、《谈艺录》,钱钟书着,中华书局,1984年版。
23、《美学四讲》,李泽厚,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版。
24、《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25、《论美是和谐》,周来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6、《美学》,邢建昌、姜文振主编,昆仑出版社,2004年版。
(备注: 教材)27、《美学导论》,张法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美学原理》,王旭晓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美学原理》,王德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0、《审美原理》,杨辛、甘霖、刘荣凯编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1、《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2、《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33、《中国美学史》,张法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4、《中国美学思想史》,敏泽着,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5、《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成复旺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36、《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
美学专业参考书目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艺术、审美、美的本质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美学专业的参考书目,这些书籍涵盖了美学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以及相关的艺术理论等方面:1.《美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Roger Scruton:•作者Roger Scruton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该书对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
2.《美的批判》(Critique of the Aesthetic Judgment)-Immanuel Kant:•康德是美学领域的重要思想家,这本书是他对美学的经典著作,探讨了审美判断的原则。
3.《漫谈艺术》(Art as Experience)- John Dewey:•约翰·杜威是一位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艺术体验的哲学意义,强调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4.《艺术的领域》(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PierreBourdieu:•皮埃尔·布迪厄是一位社会学家,他的这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艺术领域的结构和运作机制。
5.《艺术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MartinHeidegger:•马丁·海德格是德国哲学家,该书探讨了艺术作为存在的一种方式,对美学有深刻的影响。
6.《反对解释》(Against Interpretation)- Susan Sontag:•苏珊·桑塔格是一位美国文学评论家,她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对解释艺术的批判性见解,主张直接体验艺术。
7.《美学的焦虑》(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Harold Bloom:•哈罗德·布鲁姆是文学评论家,该书探讨了文学创作中的影响力和创新问题,对美学领域有启发性的见解。
这些书籍代表了美学领域的一些重要思想和理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术需求选择阅读。
336艺术基础考研参考书目考研是每个艺术专业考生必须经历的一场考试,而其中的“336”考试更是艺术考研的一块重要拼图。
针对“336”考试,考生经常会问到哪些书可以用作参考。
以下将围绕着“336艺术基础考研参考书目”展开阐述。
第一步:明确艺术考研“336”考试的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美术史、美学、艺术概论。
因此,“336”考试的参考书也应分为这三个方面。
第二步:美术史类书籍。
美术史部分,考生需要掌握的主要是各个时期的流派和代表作品,以及相关的艺术家和创作背景等。
相关书籍推荐:《中国美术史纲要》、《世界美术史》、《艺术的故事》等。
第三步:美学类书籍。
美学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艺术哲学的理解和掌握。
书籍推荐:《西方美学史纲》、《美的历程》、《美学概论》等。
第四步:艺术概论类书籍。
艺术概论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艺术理论和方法的掌握。
书籍推荐:《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艺术评论学》等。
第五步:在选择参考书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选择内容单一、体系结构不清晰、陈旧过时的书籍,而应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籍。
同时,需要针对每个书籍进行认真的阅读和理解,掌握书中的核心知识点。
最后,虽然这些参考书对于艺术考研“336”考试会有很大的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掌握了基础的知识点和理论,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
因此,在通过阅读这些参考书籍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实践和反思。
只有内化为己有,才能真正的应对艺术考研中的各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