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案例篇------案例01---分批法
- 格式:ppt
- 大小:8.95 MB
- 文档页数:60
(一)基本情况某企业属单件小批多步骤生产企业,按购货单位要求小批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分批法,该企业9月份的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各生产批别产量、费用资料(1)901号甲产品50件,7月份投产,本月全部完工,7、8两月累计费用为:直接材料4000元,直接人工1000元,制造费用1200元。
本月发生费用:直接人工400元,制造费用500元。
(2)902号乙产品100件,8月份投产,本月完工60件,未完工40件,8月份发生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60000元,直接人工15000元,制造费用13000元。
本月发生费用:直接人工7000元,制造费用6000元。
(3)903号丙产品7件,本月份投产,尚未完工,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20000元,工资福利费5600元,制造费用4800元。
2、其他资料(1)三种产品的原材料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2)902号乙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在批内所占比重较大(60%),根据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其原材料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分配外,其他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二)成本计算过程1、901号成本计算901号产品,本月全部完工,7、8、9三个月份累计生产费用全部为完工产品成本,除以完工产品数量,为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表8—1 901号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901 产品名称甲投产日期:7月份购货单位:××批量:50件完工日期:9月份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71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71002、902号产品成本计算902号本月完工60件,尚有40件未完工,属于是跨月陆续完工,且完工产品数量在批内所占比重较大,生产费用应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因原材料一次投入,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相同,按产品数量分配。
其余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项目的约当产量=60+40×100%=100直接人工项目约当产量=60+40×50%=80制造费用项目约当产量=60+40×50%=80(2)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生产费用合计÷约当总产量 直接材料项目单位成本=60000÷100=600 直接人工项目单位成本=22000÷80=275 制造费用项目单位成本=19000÷80=237.5(3)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项目=600×60=36000 直接人工项目=275×60=16500 制造费用项目=237.5×60=14250(4)月末在产品成本=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总成本 直接材料项目=60000-36000=24000 直接人工项目=22000-16500=5500 制造费用项目=19000-14250=4750表8—2 902号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902 产品名称 乙 投产日期:8月份借:库存商品 6675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66750 (3)903号产品成本计算903号产品本月未完工,发生的费用均为在产品成本。
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核算实例及流程一、分批法的特点1、含义: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特点:(1)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2)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
(3)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二、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按产品批别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2、分批法条件下,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是单件生产,产品完工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的生产费用都是在产品成本;产品完工时,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的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成本,因而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2)如果是小批生产,一般也不存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3)如果是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这时就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三、分批法的应用【例题4:教材例9-2】甲工厂按照购货单位的要求,小批生产C产品,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厂7月份投产C产品50件,批号为701,8月份全部完工;8月份投产D 产品40件,批号为801,当月完工30件,已交货,还有10件尚未完工。
材料在生产时一要求:将701批和801批产品成本计算单填写完整表1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701产品名称:C产品开工日期:7月15日【解析】:结转产成品成本=7月末成本余额+8分月发生生产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成本/50件表2: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801产品名称:D产品开工日期:8月1日【解析】: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实际数量进行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进行分配四、简化分批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1、每月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不是按月在各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是将其分别累计后,在产品完工时,按照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因此,这种方法也叫“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有的还称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分批法”。
(一)基本情况某企业属单件小批多步骤生产企业,按购货单位要求小批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分批法,该企业9月份的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各生产批别产量、费用资料(1)901号甲产品50件,7月份投产,本月全部完工,7、8两月累计费用为:直接材料4000元,直接人工1000元,制造费用1200元。
本月发生费用:直接人工400元,制造费用500元。
(2)902号乙产品100件,8月份投产,本月完工60件,未完工40件,8月份发生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60000元,直接人工15000元,制造费用13000元。
本月发生费用:直接人工7000元,制造费用6000元。
(3)903号丙产品7件,本月份投产,尚未完工,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20000元,工资福利费5600元,制造费用4800元。
2、其他资料(1)三种产品的原材料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2)902号乙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在批内所占比重较大(60%),根据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其原材料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分配外,其他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二)成本计算过程1、901号成本计算901号产品,本月全部完工,7、8、9三个月份累计生产费用全部为完工产品成本,除以完工产品数量,为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表8—1 901号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901 产品名称甲投产日期:7月份购货单位:××批量:50件完工日期:9月份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71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71002、902号产品成本计算902号本月完工60件,尚有40件未完工,属于是跨月陆续完工,且完工产品数量在批内所占比重较大,生产费用应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因原材料一次投入,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相同,按产品数量分配。
其余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项目的约当产量=60+40×100%=100直接人工项目约当产量=60+40×50%=80制造费用项目约当产量=60+40×50%=80(2)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生产费用合计÷约当总产量 直接材料项目单位成本=60000÷100=600 直接人工项目单位成本=22000÷80=275 制造费用项目单位成本=19000÷80=237.5(3)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项目=600×60=36000 直接人工项目=275×60=16500 制造费用项目=237.5×60=14250(4)月末在产品成本=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总成本 直接材料项目=60000-36000=24000 直接人工项目=22000-16500=5500 制造费用项目=19000-14250=4750表8—2 902号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902 产品名称 乙 投产日期:8月份借:库存商品 6675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66750 (3)903号产品成本计算903号产品本月未完工,发生的费用均为在产品成本。
做账实操-分批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实例一、案例背景某机械制造企业接受客户订单生产两种不同规格的机械零件,分别为A 零件和B 零件。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二、A 零件生产情况及成本计算1. 订单信息及生产投入:A 零件订单数量为100 件。
本月为该订单投入原材料费用50,000 元,生产工人工资20,000 元,制造费用10,000 元。
2. 完工情况:本月A 零件全部完工。
3. 成本计算过程:总成本= 原材料费用+ 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50000 + 20000 + 10000 = 80000(元)。
单位成本= 总成本÷订单数量= 80000÷100 = 800(元/件)。
三、B 零件生产情况及成本计算1. 订单信息及生产投入:B 零件订单数量为150 件。
本月为该订单投入原材料费用75,000 元,生产工人工资30,000 元,制造费用15,000 元。
2. 完工情况:本月B 零件完工120 件,月末在产品30 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40%。
3. 成本计算过程:(1)计算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30×40% = 12(件)。
(2)计算总成本:总成本= 原材料费用+ 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75000 + 30000 + 15000 = 120000(元)。
(3)计算单位成本:单位成本= 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120000÷(120 + 12) = 923.08(元/件)。
(4)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数量×单位成本= 120×923.08 = 110769.6(元)。
四、总结通过分批法,该机械制造企业能够准确计算出不同订单产品的成本。
对于A 零件,由于全部完工,直接将投入的成本平均分配到每件产品上得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对于B 零件,由于存在未完工产品,需要通过计算约当产量来合理分配成本,从而确定完工产品的成本。
成本 会 计典型分批法的应用举例二下面通过第二个例题进一步阐明典型分批法的特点:企业多步骤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的多步骤生产应对多步骤生产的费用先合计,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分配本月完工品和在产品成本【例8-2】假定某厂根据客户的定单组织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厂设有机械加工和装配两个基本生产车间。
2015年12月有关资料如下:产品批别 产品名称 开工时间 批量(台)完工产量(台)本月耗用工时 11月 12月 机械加工 装配 9807 甲11月 30 10 20 5 000 4 600 9808 乙12月 20 20 3 500 2 400 9809 丙 12月 15 2 500 1 000表8-9 2015年12月份某厂各批产品的产量和工时(1)各批产品的生产情况如表8-9所示:【例8-2】(2)12月份各批产品耗用材料情况如下:●9807批甲产品耗用原材料20 580元;●9808批乙产品耗用原材料60 400元;●9809批丙产品耗用原材料16 900元。
(3)12月份根据“工作通知单”和“工序进程单”计算的直接工资费用为51 360元,具体如下:●9807批甲产品:机械加工车间10 500元,装配车间6 000元;●9808批乙产品:机械加工车间8 860元,装配车间9 500元;●9809批丙产品:机械加工车间12 000元,装配车间4 500元。
(4)12月份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制造费用为:机械加工车间13 750元,装配车间13 200元。
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各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5)该厂对于定单内跨月分次出货、先完工的产品按计划成本转出,待定单产品全部完工后再重新计算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
(6)9807批甲产品11月份投产30台,11月份先完工10台,按计划成本进行结转,其中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3 000元,直接人工单位计划成本为2 000元,制造费用单位计划成本为750元。
第二节分批法的计算程序及应用实例二、分批法举例东风公司按照购买单位的要求,小批生产甲、乙、丙等产品,则可采用分批法计算各批产品成本。
该企业4月份投产甲产品15件,批号为03401,5月(本月)份尚未完工。
4月份投产乙产品10件,批号为03402,5月份全部完工,经验收入库。
5月份投产丙产品20件,批号为03501,分批交货,5月完工8件,管理上要求计算已完工产品的成本。
月末在产品之间,直接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实际数量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它费用均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程度为50%)。
三批产品的成本明细账如表8-1、8-2、8-3所示。
表8-1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03401 产品名称:甲开工日期:4/20 订货单位:精通公司批量:15件完工日期表8-2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03402 产品名称:乙开工日期:4/13订货单位:中发公司批量:10件完工日期:5/28表8-3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03501 产品名称:丙开工日期:5/4订货单位:恒顺公司批量:20件完工日期:5/25完工8件在上列丙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计算为: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168500÷(8+12)=8425 产成品直接材料费用=8425×8=674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8425×12=101100(元)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2×50%=6燃料及动力费分配率=19300÷(8+6)=1378.5714 产成品燃料及动力费=1378.5714×8=11029(元) 月末在产品燃料及动力费=19300-11029=8271(元) 直接人工分配率=17800÷(8+6)=1271.43 产成品直接人工=1271.43×8=10171(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17800-10171=7629(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65000÷(8+6)=4642.8571 产成品制造费用=4642.8571×8=37143(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65000-37143=27857(元) 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乙产品 180340 ——丙产品 125743贷:基本生产成本——03402——乙产品 180340 ——03501——丙产品 125743上例只列示了三批产品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格式和金额,表面看来其计算程序和计算工作都比较简便。
成本 会 计典型分批法的应用举例一典型分批法attention一般情况下,材料费用为各批次产品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各批次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而工资、动力费用以及制造费用为各批次产品间接费用,应采用合理的标准在各批次之间进行分配。
产品成本计算的典型分批法使用“当月分配法”分配间接费用,即不论各批次产品当月是否完工,均将各批次共同发生的间接费用(主要包括工资和制造费用)在不同批次之间进行分配。
【例8-1】某企业只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根据客户订单小批量组织产品生产。
该厂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2015年5月份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情况如下:●上月投产A产品10台,批号2001,本月全部完工。
●本月投产B产品 6 台,批号2033,月末只完工2台。
●本月投产C产品 2 台,批号2018,月末尚未完工。
●本月投产D产品 2 台,批号2015,月末尚未完工。
鉴于B产品当月完工品的比例较低,公司使用计划成本转出。
其中,单台B产品的计划成本为:直接材料1 500元、工资600元、动力费用200元、制造费用120元,共计2 420元。
本月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定额工时见表8-1所示。
工时费用产品名称定额工时(小时)直接材料(元)直接工资(元)直接动力(元)制造费用(元)A 10 000B 5 600 9 000C 1 400 1 000D 3 000 2 400合计20 000 12 400 12 000 4 000 2 400 表8-1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费用与定额工时上月末A产品的在产品成本资料见表8-2所示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动力制造费用合计耗费数额 5 000 1 200 500 900 7 600 表8-2 上月末A产品在产品成本根据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进行分析:(一)按批别或订单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本月应按产品批次设置2001批、2033批、2018批以及2015批4张“产品成本明细账”,分别见表8-4,表8-5,表8-6以及表8-7所示。
分批法例题
【原创版】
目录
1.分批法的定义和作用
2.分批法的实施步骤
3.分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4.分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正文
一、分批法的定义和作用
分批法是一种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按照产品或服务的批次进行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能够精确地掌握各个批次的成本信息,以便进行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产品结构。
二、分批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批次:首先,企业需要根据生产和经营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批次划分方式。
一般来说,批次可以是按照生产时间、生产数量、订单等划分的。
2.收集成本数据:在确定了批次之后,企业需要收集各个批次的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间接成本则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计算成本:根据收集到的成本数据,企业可以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如直接成本法、吸收成本法等),计算出各个批次的成本。
4.成本控制:在计算出各个批次的成本后,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如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以实现成本最优化。
三、分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分批法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批次,计算出各个批次的成本,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产品结构。
在餐饮业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菜品批次,计算出各个菜品的成本,以便进行菜品调整和优化。
四、分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分批法能够精确地掌握各个批次的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分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特点进行调整。
单元三分批法典型案例教学要求1.理解分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掌握分批法的计算程序。
3.熟练运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教学重点分批法的特点;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通过学习能够运用会计核算资料,采用分批法计算出产品成本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一般分批法的基础上,了解简化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成本计算程序及核算方法课时安排本章安排8课时教学内容任务一一般分批法的认知一、一般分批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1.一般分批法的概念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产品批别在成批组织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是按照一定品种、一定批量产品划分的。
2.一般分批法的适用范围简单来说,一般分批法适用于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
二、一般分批法的特点1.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
以产品批别(订单或生产通知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或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2.成本计算期不固定。
一般来说,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的,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
与各批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3.一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
单件生产,月末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
二、一般分批法成本计算程序1.按批别开设成本计算单或生产成本明细账2.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3.计算并结转各批完工产品成本任务二一般分批法的应用一般分批法的核算程序如下:(1)根据生产计划下达的生产任务通知单。
为每一订单或批别开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并按生产车间和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用以归类各订单、各批别产品的生产耗费。
(2)根据“直接费用,直接登记;间接费用,分配登记”的原则,分别归集本月生产耗费。
(3)月末根据完工批别产品的完工通知单,将已完工的该批产品的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加以汇总,计算出该批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4)对各批内跨月陆续完工并已销售或提货的产品,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各批已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分批法实训案例一、基本情况新民公司是一个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的中小型企业,成本核算方法采用分批法。
该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企业生产计划部门依据客户订单下达生产任务,按生产批号组织生产,以生产批号为成本计算对象。
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机修辅助生产车间。
该公司设有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费用按月汇总,产品成本是在一张订单的全部产品完工后才进行结算。
如一张订单有分月陆续完工情况,则按计划成本转出,待该产品全部完工后,再重新结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
二、2012年10月该企业的有关资料1、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见表2.1表2.1 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2012年10月单位:元2、各生产批号的有关资料0701号甲产品20件,8月份投产,本月全部完工。
0802号甲产品30件,9月份投产,本月完工10件,未完工20件。
0903号乙产品40件,10月份投产,计划11月份完工。
0904号乙产品20件,10月份投产,本月全部完工。
3、批号为0802号的甲产品的计划成本资料见表2.2表2.2 甲产品单位计划成本表2012年10月单位:元4、各部门领料情况见表2.3表2.3 领料凭证汇总表2012年10月单位:元5、各部门的工资情况见表2.4。
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人采用计件工资,直接计入各生产批号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
各生产批号产品的计件工资见表2.5,甲产品的非计件工资,按计件工资额分配计入各生产批号产品成本,乙产品的生产工人采用计时工资,按生产工时分配计入各生产批号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
表2.4 工资结算汇总表2012年10月单位:元表2.5 甲产品各批号的计件工资及工时2012年10月单位:元6、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见表2.6表2.6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2012年10月单位:元7、10月份由银行支付电费18 160元,水费22 000元,各车间、部门本月耗用的水电量见表2.7。
成本管理分批法案例案例一:某公司的原材料采购成本管理分批法某公司生产某种电子产品,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来进行生产。
为了管理原材料采购成本,该公司采用了分批法。
1. 第一批采购原材料:该公司根据过去的销售数据和预测的市场需求,决定采购第一批原材料。
预计此批原材料可以支撑公司未来3个月的生产。
2. 期间控制:在第一批原材料到货后,公司开始生产。
在生产期间,公司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使用量和实际生产成本,以确保成本的可控性。
3. 实际销售情况:在此期间,公司持续监控市场销售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原材料采购计划,以避免库存积压或原材料供应不足的情况。
4. 第二批采购原材料: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和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公司决定第二批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和时间。
此次采购可以支撑公司未来3个月的生产。
5. 循环重复: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周期性地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以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并控制成本。
通过成本管理分批法,该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原材料采购计划,避免原材料库存积压或供应不足的情况,并且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案例二:某餐饮连锁店的食材采购成本管理分批法某餐饮连锁店需要大量的食材来为顾客提供美食。
为了管理食材采购成本,该连锁店采用了分批法。
1. 食材库存管理:该连锁店根据过去的销售数据和预测的顾客需求,制定了食材库存的管理目标和指标。
根据库存的参数,设定食材的警戒线和订购点,以便及时补充库存。
2. 第一批采购食材:根据库存的警戒线和订购点,连锁店及时采购第一批食材。
此批食材可以支撑店内顾客需求的预期时间。
3. 期间控制:在第一批食材到货后,连锁店开始生产和销售。
在期间,店内需要严格控制食材的使用量和实际成本,以确保供应链成本的可控性。
4. 实际销售情况:连锁店持续监控销售情况和顾客的反馈,及时调整食材采购数量和时间,以避免库存积压或食材供应不足的情况。
5. 第二批采购食材: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和未来顾客需求的预测,连锁店决定第二批食材的采购数量和时间。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例1:某工业企业根据购买单位订货单小批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厂下设零部件加工、装配两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企业管理部门。
20××年5月份的生产情况和生产成本支出情况的资料如下:1.本月份生产产品的批号:101号甲产品100台,4月21日投产,本月20日全部完工。
102号甲产品200台,4月23日投产,本月末尚未完工。
110号乙产品100台,本月15日投产,计划6月完工,本月提前完工10台。
2.各批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见下表3-17所示:表3-17 月初在产品成本3.原材料耗费:本月生产101号订单产品领用原材料6 000元,生产102号订单产品领用原材料5 000元,生产110号订单产品领用原材料10 000元。
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4.人工耗费:本月零部件加工车间生产工人工资10 000元,零部件加工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 000元;装配车间生产工人工资6 000元,装配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 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5 000元,企业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5.制造费用:根据制造费用明细帐,本月零部件加工车间发生制造费用20 000元,装配车间发生制造费用9 000元。
6.产品工时记录:见下表3-18所示:表3-18 产品工时记录8.该企业规定,如一张订单有跨月陆续完工情况,则按计划成本转出,待该批产品全部完工后,再重新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与单位成本。
110号产品每台计划成本5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0元,直接人工150元,制造费用180元。
例题解答:1.开设成本计算单。
该企业以全厂某生产周期生产的101批号、102批号、110批号产成品分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其格式见后面。
2.生产费用的汇集与分配①材料费用的分配:根据领、退料等原始凭证,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略),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01批(直接材料)6 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02批(直接材料)5 0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10批(直接材料)10 000贷:原材料21 000 ②工资费用的分配:根据工资结算单、职工福利费计算表,编制“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见下表3-19所示:表3-19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上表中,零部件加工车间生产工人工资10 000元,按产品实耗工时比例在101批、102批、110批产品之间分配如下:零部件加工车间工资费用分配率=10 000÷(1 000+2 000+1 000)=2.5(元/小时)101批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1 000×2.5=2 500(元)102批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2 000×2.5=5 000(元)110批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1 000×2.5=2 500(元)同样,装配车间生产工人工资6 000元,按产品实耗工时比例在101批、110批产品之间分配如下:装配车间工资分配率=6 000÷(1 000+500)=4(元/小时)101批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1 000×4=4 000(元)110批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500×4=2 000(元)根据“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应付工资的分配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01批(直接人工)2 5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02批(直接人工)5 0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10批(直接人工)2 5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装配车间—101批(直接人工) 4 0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装配车间—110批(直接人工) 2 000制造费用—零部件加工车间 3 000制造费用—装配车间 2 000管理费用 5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6 000 (2)应付福利费的分配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01批(直接人工)35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02批(直接人工)7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10批(直接人工)35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装配车间—101批(直接人工)56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装配车间—110批(直接人工)280制造费用—零部件加工车间420制造费用—装配车间280管理费用70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3 460③制造费用的分配根据实例所给出的资料5,将本月汇集在“制造费用”账户借方的金额(零部件加工车间的20 000元;装配车间的9 000元),按实际工时比例在各批次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编制的“制造费用分配表”见下表3-20所示:表3-20 制造费用分配表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的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01批(制造费用)5 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02批(制造费用)10 0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零部件加工车间—110批(制造费用)5 0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装配车间—101批(制造费用) 6 0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装配车间—110批(制造费用) 3 000贷:制造费用—零部件加工车间20 000 制造费用—装配车间9 0003.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的资料,登记各批产品成本计算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