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蒙太奇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48.25 KB
- 文档页数:9
《蒙太奇》电影影评影片《蒙太奇》以其深刻的主题、扣人心弦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引发了观众对于罪与罚、法与情的深入思考。
本文将对该电影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论。
影片围绕着一起绑架案展开,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和时间线的交错,逐渐揭示出背后的真相。
罪犯终将为罪行付出代价,这一中心思想贯穿始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电影中的逻辑线索清晰,情节紧凑,让观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和关注。
然而,在逻辑上有一处令人困惑的地方:爷爷在按照绑匪指示进行活动时,是否意识到这是十五年前自己实施绑架的方式。
这一情节引发了观众的思考:是爷爷的失忆,还是另有隐情?真相最终揭示,十五年前的受害者变成了现在的犯罪者,而警察选择保留这个秘密,是因为他们理解受害者妈妈在十五年间所经历的痛苦和折磨。
她的复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罪犯的惩罚,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解脱。
这种以犯罪来平衡伤痛的方式,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
电影中还探讨了法与情的关系。
男警察知道了真相,但并没有严格依法行事,而是选择让秘密保守下去。
他认为,罪犯因情犯罪,且没有造成真正的伤害,而受害者作为始作俑者,也应该得到救赎。
这一观点引发了对于法律公正性的思考:忠诚地履行法律义务是否就能实现完全的公正?在健全的法律下,是否也存在着不公平的情况?电影似乎在暗示,世间万物是相互平衡的,痛苦和欢乐、犯罪和救赎,都是守恒的。
《蝙蝠侠前传之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曾说过:“混乱同时也意味着公平的出现。
”这句话在电影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也许,案件的十五年未侦破只是一种偶然,法律的存在并不能完全消除罪恶。
即使没有母亲的复仇,凶手也终有一天会被发现,受到应有的惩罚。
母亲的行为虽然是出于情感的驱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法律的公正。
此外,电影还让我们思考:如果没有十五年的限制,案件是否会更早侦破?母亲是否会更早地进行复仇?这些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影片的主题,让观众对人性、法律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蒙太奇》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它通过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探讨了罪与罚、法与情之间的复杂关系。
浅析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摘要】蒙太奇是电影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剪辑技术,通过快速剪辑和镜头过渡,将不同场景、时间或情节连接起来,创造出独特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本文将从剪辑技术、声音、画面与音频的融合等方面分析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
通过对经典蒙太奇作品的分析,探讨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本文还将探讨现代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及其未来趋势。
蒙太奇对电影艺术的影响和在未来电影发展中的应用也将作为结论部分进行讨论。
蒙太奇的独特魅力将继续影响着电影制作,并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蒙太奇、电影艺术、剪辑技术、声音、画面、音频、融合、经典作品、现代电影、影响、应用、未来趋势、历史、定义、作用。
1. 引言1.1 蒙太奇的定义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剪辑技术,通过将不同的画面、声音和动作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和情感。
蒙太奇的定义最早由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提出,被认为是电影艺术中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蒙太奇可以用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时间的流逝、情节的发展等,通过快速剪辑和转场技术,营造出影片中的节奏感和张力。
蒙太奇的核心在于对画面和声音的变换和组合,让观众在不同画面间产生联想和对比,从而加深对影片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蒙太奇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可以带给观众截然不同的视听体验,让他们在电影中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和思考。
在现代电影中,蒙太奇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表达手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影作品中。
1.2 蒙太奇的作用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创作手法,更是一种表现方式。
蒙太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造节奏和节奏感:蒙太奇通过对画面、音频等元素的剪辑和组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节奏感,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流畅、连贯的视听体验。
2. 引导观众的视听焦点:通过巧妙的剪辑和画面排列,蒙太奇可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集中在电影的核心内容上,起到强化情感和主题的作用。
电影艺术的语言--蒙太奇一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
正是因为有了蒙太奇,电影才从机械的纪录(包括影象声音和色彩)转变为创造性的艺术。
蒙太奇一词,原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
这本是一个建筑学上的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引申在电影方面,就是剪辑和组合。
这是电影导演或剪辑师将拍在胶片上的一系列镜头及录在声带上的声音(包括对白、音乐、音响)组成影片的方法与技巧。
在电影制作中,首先需要按照剧本的要求,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剧本的艺术构思,把这些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加以组织剪辑,使之产生连贯、呼应、对比、暗示、联想、衬托、悬念及形成特定的节奏,从而组合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场面,直到成为一部为广大观众理解、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影片。
然后,又按照剧本的艺术构思,为这部影片配上声带。
这种声音的构成,是按照音响蒙太奇的组接方法,与画面组合的。
即使是同期录音拍摄的影片,也主要是同期录制对白。
此外,还有色彩蒙太奇。
这些都可以称为外部蒙太奇。
而在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则又可称为内部蒙太奇。
苏联电影艺术大师普多夫金普指出?quot;把各个分别拍好的镜头很好地联接起来,使观众终于感觉到这是完整的、不间断的、连续的运动——这种技巧我们惯于称之为蒙太奇。
英国人对它的称呼则更为简单、粗糙——Cutting,亦即切开。
"(《论蒙太奇》)在国际上,习惯的称呼,以英美为代表的称电影剪辑(编剪)。
(电影剪接:Film Cutting电影剪辑:Film Editing)以苏法为代表的称蒙太奇,中译意为镜头的组接或剪辑(电影蒙太奇:Film Montage)。
借用montage这样一个法国建筑学上的名词,意思是:将各种个别的建筑材料,根据一个总的设计,分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提到比原来个别存在时更高的作用。
好象在建筑方面,若干块砖头砌起来,便不是砖,而是墙了。
四堵墙加上其他材料组接配合起来,便成为房子,房子的作用与性质,又不同于墙。
浅议电影《盗梦空间》中蒙太奇的运用《盗梦空间》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一部科幻悬疑电影,于2010年上映,以其复杂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广受好评。
在这部电影中,蒙太奇技法被广泛运用,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扭曲,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角色的思维和情感状态。
本文将浅议电影《盗梦空间》中蒙太奇的运用,探讨它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心理的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蒙太奇。
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剪辑和组合不同镜头来营造一种连续流畅的表现效果的技术手法。
它使得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情节之间产生某种关联,从而呈现出一种新的意义或情感。
在《盗梦空间》中,蒙太奇技法被广泛应用,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角色心理更加立体丰满。
影片中的时间跳跃是蒙太奇技法的一个典型应用。
在电影中,主人公们需要在梦境中穿梭,而每个梦境都有不同的时间流逝速度,因此在不同层次的梦境和现实世界之间频繁出现时间的错位和跳跃。
这种时间跳跃的处理方式呈现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感受,让观众在影片中时而感到如同梦境一般的虚幻和扭曲,时而又回到现实世界的清醒和理性。
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增加了观众的视觉感受,也让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和紧凑。
影片中的空间错位也是蒙太奇技法的一个重要运用。
在梦境中,人们可以创造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场景和景观,这些场景和景观的错乱和扭曲都需要通过蒙太奇的手法来进行展现。
通过对梦境中的空间错位的刻画,影片展现了一种超现实的感受,让观众感到如同置身于无限的幻境之中。
这种空间错位的表现形式不仅增加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也给故事情节注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悬念。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蒙太奇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也让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
通过时间跳跃、空间错位和情节交错的处理方式,影片呈现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观影体验,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角色的思维和情感状态。
蒙太奇技法在电影《盗梦空间》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影片的成功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通过剪辑和组织不同镜头的画面,来表达特定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下面简单讲解一下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几个主要类型:
连续蒙太奇: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蒙太奇形式,它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将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以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种手法在常规的电影中非常常见,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故事的发展。
对比蒙太奇:这种手法通过将相反或相对的镜头组合在一起,来创造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
比如在电影中,一方面展现了家族的温馨和幸福,另一方面又展现了家族的争斗和暴力,从而强调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象征蒙太奇:这种手法通过将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元素、色彩、形状等画面组合在一起,来创造一种象征性的效果。
比如在电影中,凯恩的“玫瑰花”与他的冷酷无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象征了他复杂的人性和情感。
叙事蒙太奇:这种手法通过将不同的镜头按照特定的叙事逻辑组合在一起,来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
比如在电影中,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不同的镜头按照不同的时间顺序组合在一起,从而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效果。
抽象蒙太奇:这种手法通过将不同的镜头抽象地组合在一起,来创造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比如在电影中,采用了
大量的抽象画面和音乐来表现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宇宙的神秘。
总的来说,蒙太奇手法是一种非常自由和灵活的电影表现形式,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同时,蒙太奇手法还可以帮助导演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提高电影的艺术价值。
《蒙太奇》电影影评最近,我观看了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韩国悬疑片《蒙太奇》。
这部电影以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和深刻的主题,给我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
影片围绕着一起横跨 15 年的儿童绑架案展开。
15 年前,西珍被绑架并杀害,凶手一直逍遥法外。
15 年后,凶手再次犯案,警方将目标锁定为当年的嫌疑人吴青浩。
在调查过程中,负责此案的警察吴青浩发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线索,这些线索将他带向了一个更加复杂的谜题。
影片的剧情紧凑,充满了悬念和转折。
导演巧妙地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将过去和现在的场景交织在一起,让观众在时间的穿梭中逐渐拼凑出真相。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金相庆饰演的吴青浩警官,在面对案件的重重困难和内心的挣扎时,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金允珍饰演的西珍妈妈,更是将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的痛苦和复仇的决心演绎得淋漓尽致。
其他演员也都在各自的角色中发挥出了出色的水平,共同营造出了一个真实而可信的世界。
此外,影片还深入探讨了人性、正义、复仇等深刻的主题。
吴青浩警官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不仅面对着凶手的狡猾和警方内部的压力,还面临着自己内心的道德抉择。
西珍妈妈为了给女儿报仇,不惜采用极端的手段,这种复仇的行为引发了人们对于正义和道德的思考。
影片通过这些主题的探讨,让观众在欣赏紧张刺激的剧情的同时,也能够对人性和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影片也并非完美无缺。
在剧情的一些细节上,可能存在一些逻辑上的疑问,这让人在观看时不免有些困惑。
此外,影片对于凶手内心世界的展现可能不够充分,导致在最后真相揭示时,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突兀。
《蒙太奇》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韩国悬疑片。
它以其引人入胜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和深刻的主题,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忘的观影体验。
如果你喜欢悬疑片,那么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它将让你沉浸在一个充满悬念和惊喜的世界中,直到最后一刻才揭示真相。
《蒙太奇》电影影评在视频平台观看《你是凶手》,播放不到一分钟,弹幕大军开始刷起“韩版《抓住那个家伙》”,对于这种行为,我没有什么感觉,不管是原版还是翻拍,我都完全没有了解过,但是我很有空,可以两部都看看。
(有剧透)- 01 -电影的故事主线:十年前/十五年前,绑匪需要一大笔钱为女儿做心脏手术,无计可施的绑匪绑架了女主的女儿。
接到勒索电话,女主选择报警。
警察给出的方案是:女主背着一袋假钞到绑匪的指定地点放下钞票,绑匪一出现,警方立刻逮捕绑匪。
很遗憾,绑匪成功在人群中换走了钞票。
第一步方案失败,调查组领导认为绑匪会立刻消费到手的钞票,把该调查组的全部警员调离原岗位,全力追踪假钞去向。
警察男主提出异议被无视,一个人返回女主家中,发现绑匪已经再次联系女主,协商真钞交换地点。
警察男主意识到救女心切的女主已经带着真钞到指定地点,立刻出发帮忙。
结果:真钞被绑匪带走,女主的女儿死了。
十年后/十五年后,警察男主发现有人在案发地点给女主的女儿上香/送花,悬案再次有了线索,警察男主激动不已,终于可以破案了!事情进展并不顺利,经历了重重阻碍,警察男主不得不再次放弃。
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警察男主没有什么进展,女主却因为一把雨伞顺藤摸瓜找到当年绑架女儿的真凶。
经过一段复杂的心理挣扎,女主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私自带走绑匪的孙女,重现当年的犯罪手法,为自己的女儿报仇。
- 02 -对比中韩两版在豆瓣上的评分,我可以非常清楚的感受到网友支持原版的一边倒立场。
我并不完全认同这种支持,因为我感受到很多人对于国产翻拍的抵制和敌意。
1. 我先看的是国产翻拍的《你是凶手》,电影播放还不到一分钟,弹幕就一直在刷:怎么和韩国的那个完全一样呢?还不到一分钟,是能看出什么?第二,我在完全不知道是翻拍的情况下观看了这部电影,对于弹幕君的提醒,我是感激的,毕竟补充了我的知识盲区。
但是明明知道是翻拍片,还要导演拍摄出完全不一样的一部电影,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很多小说 IP 被影视化,小说党为什么一直抱怨“翻拍和原著完全不一样”?2. 吐槽的 bug 在原版中同样存在,并不是翻拍的问题,而是故事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解析蒙太奇手法是电影中常用的一种特殊的叙事技巧,通过不同场景、时间和情节的交替呈现,将碎片化的片段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下面将会介绍几部使用蒙太奇手法的经典电影,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一、《无间道》1. 开场镜头:电影开场时,警察和黑帮两个阵营的人物同时亮相,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并通过交叉剪辑的方式不断切换画面,形成对比和悬念。
2. 线索的揭示:通过多个时间线的交替切换,逐渐揭示了主人公卧底和黑帮头目之间的关系,营造出紧张和悬疑感。
3. 冲突的对比:通过对比黑帮成员和警察部门的活动,展现他们之间的冲突,并通过交错的剪辑手法加强紧张感。
二、《恋恋笔记本》1. 回忆与现实的交替:主人公的回忆和现实生活交替出现,将两个时间段的情节交错呈现,使观众同时感受到两种情感的碰撞和反差。
2. 场景的变化与连接:通过场景的变化和连接,展现主人公和女主角之间的爱情进展,将不同的场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富有诗意的叙事效果。
3. 对话的剪接:将主人公的不同对话场景剪辑在一起,形成一种纷乱而又连贯的叙事节奏,加强了情感的表达。
三、《无敌破坏王》1. 不同游戏世界的交叉:将不同游戏世界中的角色和情节进行交叉剪辑,展示了游戏世界内外的关联和影响。
2. 时空的转换:通过游戏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切换,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和人生经历,通过时空跳跃加强了故事的节奏感。
3. 游戏视角的切换:通过切换不同角色的视角,展示游戏内的互动和多样性,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
以上只是几部使用了蒙太奇手法的电影例子,每个电影都有独特的叙事方式和风格。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电影的艺术性,还能够加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这些电影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和影片整体结构的构建。
电影蒙太奇解析
蒙太奇,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有构成、组装的含义。
借用到电影、电视理论中来,有剪辑、组合、连接的意思。
电影蒙太奇方法,就是把两个或者多个元素合成一个具有全新内容的方法。
一、蒙太奇的功能
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一部影片通常由500~1000个镜头组成。
每个镜头的画面内容、运动形式,以及画面与音响组合的方式,都包含着蒙太奇因素。
可以说,一部影片从拍摄镜头时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了,而蒙太奇的作用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括与集中通过镜头、场景、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可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选取并保留主要的、本质的部分,省略烦琐、多余的部分。
这样一来,就可以突出画面重点,从而强调特征显著且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以达到高度概括和集中画面内容的目的,
2、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在编排影视节目之前,视频素材中的每个独立镜头都无法向人们表达出完整的寓意。
然而,通过蒙太奇手法将这些镜头进行组接后,便能够达到引导观众注意力、影响观众情绪与心理,并激以逐渐放大的方式突出主体发观众丰富联想力的目的。
这样一来,便使得原本无意义的镜头成为观众更好理解影片的工具,此外还能够激发观众的参与心理,从而形成主客体间的共同“创造”。
二、创造独特的画面时间
通过对镜头的组接,运用蒙太奇的方法可以对影片中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任意的选择、组织、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独特的表述元素——画面时空。
1、形成不同的节奏
节奏是情节发展的脉搏,是画面表现形式与内容是否统一的重要表现,也是对画面情感和气氛的一种修饰和补充。
它不仅关系到镜头造型,还涉及影片长度与分配问题,因此其发展过程不仅要根据剧情的进展来确定,还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和摄像机的运动方式来确定。
在后期编辑过程中,蒙太奇正是通过对镜头的造型形式、运动形式,以及影片长度的控制,实现画面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密切配合,从而使画面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2、表达寓意,创造意境
在对镜头进行分切和组接的过程中,蒙太奇可以利用多个镜头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含义,从而产生一种单个画面或声音所无法表述的思想内容。
这样一来,创作者便可以方便地利用蒙太奇来表达抽象概念、特定寓意,或创造出特定的意境。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蒙太奇创作试验的著名例子,同样是三个镜头,采取不同的剪辑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一个人在笑。
2、手枪直指。
3、惊恐的脸。
如此的顺序组接的镜头,给观众的是人物的怯懦和惶恐。
1、惊恐的脸。
2、手枪直指。
3、一个人在笑。
如此组合的镜头,则表现人物的勇敢。
艾森斯坦对这个试验曾经加以概括,他说:“通过剪辑把两个不相干的问题并列起来,不是等于一个镜头加上另一个镜头――它导致了一种创造,而不是各个部分的合并。
因为这种并列的结果和分开地看各个组成部分是有着质的不同。
” 构思影视作品时,常常要用到下列五种蒙太奇手法:
复现蒙太奇
亦称反复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让一些重要的物件、场面,反复多次在影视文学剧本中出现,一方面起强调的作用,引起读者对他们的注意、重视;另一方面,在作品结构上起理清脉络、划分层次的作
用。
如苏联《乡村女教师》中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用的教具--地球仪,她任教之地小丘上的三棵松树,就是反复多次出现的物件,场景。
对比蒙太奇
又称对照蒙太奇。
运用这种手法组接的镜头之间,存在相互衬托、比较的逻辑联系。
这种蒙太奇不仅可以用在普通镜头的场景、人物表情之间,也可以用来组接长镜头。
如《白毛女》里的喜儿被蹂的片段:
佛堂小院里,月光花影异常静穆。
佛堂里,神桌前,喜儿非常圣洁的形象,在往神灯添油。
黄世仁解下腰带,鬼祟地疾走着。
喜儿在添油,黄世仁打门缝里进来,走到喜儿身后,一把捉住她的两手。
喜儿挣着回身,黄把她推倒下去。
黑暗里听到喜儿叫二婶子。
“大慈大悲”的横匾,佛像。
黄家正厅,“积善堂”的横匾。
佃户林(专门埋葬佃户的乱坟岗),狂风吹得草木啸鸣。
恶霸地主黄世仁,正厅里高悬着“积善堂”的横匾,居然在佛堂里干下了禽兽不如的坏事,凌辱了喜儿。
这是圣洁与邪恶的对比!是标榜与恶性的对比。
对比蒙太奇在这里起了鞭笞黄世仁的伪善的作用。
平行蒙太奇
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有关事件、场面连接起来,让它们有条不紊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剧情得以平行发展,强化观众的悬念心态。
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里,成功地运用了这种组接方法:一个无辜的工人被误判了死刑,当绞索套在他脖子上时,他的妻子带着州长的赦免令赶到,这就是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我国影片《铁道游击队》里,刘洪飞马营救芳林嫂,也是运用蒙太奇的范例。
隐喻蒙太奇
也称比喻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相似蒙太奇、联想蒙太奇。
它要求所连接的镜头,场面之间,存在某种微妙的类比联系,通过“相似点”、“具象点”和“寓意点”,突出事物之间的有关特征,促使观众领会其中内在的、深层的含义。
苏联影片《十月》里,有一组隐喻蒙太奇的手法:
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大炮开始轰击;
冬宫华丽的枝形吊灯在晃动;
阿芙乐尔巡洋舰的大炮又一次轰击;
冬宫华丽的吊灯轰然落地。
用冬宫华丽的枝形吊灯由晃动而轰然落地,来象征俄国资产阶级政权被十月革命推翻,既形象又耐人寻味。
杂耍蒙太奇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蒙太奇,既有画面的分解,又有画面的集中;既有全景,又有特写;节奏快,有紧张感。
爱森斯坦在其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里,在举世闻名的“敖德萨阶梯”那个段落里,成功地运用了杂耍蒙太奇,突出了沙皇军警屠杀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和平居民的血腥暴行。
(全景)阶梯口。
乱跑的人群。
广场上的警察,哥萨克骑兵。
(中景)军队从与孩子一同死去的母亲身旁走过。
(全景)阶梯的拐弯处。
乱跑的人群。
(中景)在阶梯上乱跑的人群。
(中景)栅栏。
一个老人在尸体旁边。
人们从栅栏里滚出来。
(中景)在柱子附近的群众。
被杀死的人们。
其中有一个老太婆。
(特写)断起枪齐射。
(中景)在柱子附近的群众。
倒在柱子旁边的人们。
(中景)军队的行列。
(脚)
(中景)一个妇女推着婴儿车。
人们从车旁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