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某县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9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2小题,总分50分)1.(4分)骑楼是一种近代城镇沿街商住的建筑,也是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即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
骑楼建筑形式以上楼下廊为主,骑楼的下廊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这种外廊式建筑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也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具有中西合璧的特有建筑。
下图为我国某地老街的骑楼素描图。
据此完成题目。
(1).我国的骑楼主要集中分布在()A.青藏高寒地区B.华南沿海地区C.东北季风气候区D.西北边疆地区(2).该地骑楼修建下廊主要是为了()A.改善营商环境B.防寒保暖C.躲避飓风D.遮阳避雨2.(4分)某快运公司推出“快件动态轨迹,看得见的快件旅程”服务项目。
只要输入订单号,就可直观地看到快件的最新状态。
下图示意某订单快件轨迹查询结果(图中粗实线为实时轨迹,粗虚线为预设轨迹)。
据此完成题目。
(1).在获得订单快件完整定位数据的条件下,为了绘制订单快件轨迹图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VR(虚拟现实)(2).该快运公司为了加强快件管理能力,借助GPS技术,可以()A.监测快件存放环境B.获得快件位置信息C.评估快件周转过程D.了解快件完好情况3.(4分)热带雨林是维持世界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以面积大、生态效益强闻名于世,但由于过度采伐,热带雨林遭到前所未有地破坏。
据此完成题目。
(1).当地国家政府下令有限度地开发热带雨林的主要原因是()A.热带雨林的土层十分浅薄B.地广人稀,开发成本太高C.保护热带雨林区的生态环境D.地处热带地区,物产充裕丰实(2).为了热带雨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应采取的保护性开发措施有()①开展生态观光旅游①引进国外资金,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①育林与采伐相结合,以育林为主①发展热带雨林生态农业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4分)全长562km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穿越了被称为“死亡之海”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地轴北极在自转和公转中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下图为甲地观测者夜晚观察北极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树位于乙树的()A.北方B.东方C.南方D.西方2.若夜晚在野外迷路,还可借助辨别方向的是()①罗盘②楼盘方向③树木年轮④地物影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各题。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下图为某半球地球自转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5.与乙地相比,甲地()A.有极昼极夜现象B.自转速度相同C.日出时刻比较晚D.地方时早6小时6.若阴影部分为10月6日,空白部分为10月5日,则北京时间为()A.10月5日2时B.10月5日14时C.10月6日2时D.10月6日14时7.若此时晨线与甲地所在经线重合,则乙地此时()A.位于昏线上B.地方时为0时C.太阳高度为50°D.公转速度变快下图为某日昏线图,a、c为昏线的顶点,b点为昏线的中点,昏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60°E。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昼长长于c点B.该日b点能被太阳直射C.世界时可能是14时D.c点地方时可能是12时9.一物体从c点过b点到a点作水平运动,其运动过程中的偏转方向为()A.向东—向西—向东B.向西—向东—向西C.向右—不偏转—向左D.向左—不偏转—向右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时30分在巴黎的塞纳河上开幕,并于8月11日顺利闭幕。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1~3章(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难度系数:0.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读下图,与②地相比,⑤地的地球自转速度()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D.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点递减,⑤地在30°S,②地在赤道上,因此⑤地比②地线速度小,AB错误;除南北极点外地球各地的自转角速度相同,⑤地和②地都未在极点,因此两地角速度相同,C错误,D正确。
故选D。
某国产科幻大片中的“太空电梯”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人类通过在外太空地球静止轨道上建设一个大型空间站,把空间站和地面用一根缆绳连接起来,宇航员通过竖直的箱体电梯直通空间站。
下图为“太空电梯”和空间站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在大型空间站上观察日出、日落时()A.晨线每小时15°向东倒退B.日出观察时间晚于对应球面C.昏线每小时15°向西倒退D.日落观察时间与对应球面一致3.与地球相比较,“太空电梯”()A.空间站线速度比地球小B.运行中箱体角速度不变C.运行中箱体线速度不变D.空间站角速度比地球大【答案】2.C3.B【解析】2.大型空间站上的海拔远高于对应地面,能更早看到日出,更晚的看到日落,BD错误;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反映出晨线和昏线都是以每小时15°向西倒退,C正确,A错误。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2021.0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黄河沿岸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窑洞有靠山窑和坑窑(地坑院)之分,居住在里面冬暖夏凉。
下图为山西芮城西侯度村窑洞和河南三门峡陕州窑洞景观及位置图。
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深6至7米的矩形深坑,窑院一角挖出一个斜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河南陕州与山西西侯度窑洞的类型及两者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 坑窑靠山窑水文B. 坑窑靠山窑地形C. 靠山窑坑窑土壤D. 靠山窑坑窑气候2. 普通砖瓦住房相比,窑洞绿色节能,其主要原因是()①窑洞建筑就地取材,节省建筑材料②窑洞的通风好,干燥舒适③窑洞建筑的寿命长,使用费用较低④窑洞保温隔热,天然节能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1. B 2. C【解析】【分析】【1题详解】西侯度地区地形崎岖,沟壑崖壁较多,当地居民依山体断崖水平掘进修建成靠山窑;陕州地区地形相对平坦缺少崖壁,当地居民在平坦的黄土塬面向下挖掘出矩形深坑,然后在四边土壁挖窑洞而形成坑窑(地坑院)。
B正确,ACD错误。
【2题详解】窑洞通风效果差,采光效果差,阴雨天气易受潮,通风效果差,空气不能快速循环,②不正确;窑洞建筑就地取材,节省建筑材料;窑洞建筑的寿命长,使用费用较低;窑洞保温隔热,天然节能。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物理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绕有线圈的铁芯直立在水平桌面上,铁芯上套着一个铝环,线圈与直流稳恒电源、电键相连,如图所示,线圈上端与电源正极相连,闭合电键的瞬间,铝环向上跳起.若保持电键闭合,则( )A .铝环不断升高B .铝环停留在某一高度C .铝环跳起到某一高度后将回落D .如果电源的正、负极对调,观察到的现象不变2. 一交变电流的电压表达式为u =100 sin120πt (V ),由此表达式可知( )A .用电压表测该电压其示数为100 VB .该交变电压的频率为60HzC .将该电压加在100Ω的电阻两端,则该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100 WD .t =1/480 s 时,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50 V3.满载砂子的总质量为M 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速度为0v 。
在行驶途中有质量为m 的砂子从车上漏掉,则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A .0vB .m M Mv -0 C .m M mv -0 D .Mv m M 0)(-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 和B ,A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为m B ,m A >m B .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 和B 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 )A .静止不动B .左右往返运动C .向右运动D .向左运动5.右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 ) A .25 A B .5AC .25.3 AD .3.5A6.图是街头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
变压器输入电压是市电网的电压,不会有很大的波动。
2023—2024学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成功发射,驻留太空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时长的记录。
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为返回舱安全着陆现场(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当日,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出现极夜B.酒泉日出东北C.澳大利亚昼逐渐变短D.北京昼短夜长2.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时,国际标准时间为()A.2022年4月16日1:56B.2022年4月17日10:56C.2022年4月16日2:56D.2022年4月17日11:563.航天员重返地面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A.小于1/3B.约为7/12C.约为3/4D.大于4/5重庆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为了探究日影的变化规律,某日在一平坦开阔的地面(30ºN,106ºE),垂直竖立了一支铅笔,并在铅笔影子顶端移动线路上,均匀摆放了8颗小鹅卵石。
阳光依先后顺序照到第5颗鹅卵石时,日影最短。
图为研学小组成员小明当日某时刻拍下的影子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小明同学拍照的时间及相机镜头的朝向分别是()A.下午东方B.正午西方C.上午西方D.下午北方5.依影子移动的先后顺序,当影子指向第2颗鹅卵石时,小明的手表时间为10:00。
当影子指向第8颗鹅卵石时,小明的手表时间应为()A.12:00B.14:00C.14:56D.15:52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景区每年有两次可以观看到天象奇观“卧佛含丹”,晴天的傍晚18时刚过,夕阳从约正西方缓缓落下,宛然嵌入卧佛口中,时间持续约三分钟。
下图为某游客于某日拍摄到的“卧佛含丹”奇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游客拍摄到“卧佛含丹”天象奇观的时间可能在()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10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7.游客拍摄到“卧佛含丹”天象奇观时,该日肇庆市的昼夜长短状况可能是()A.昼长夜短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D.出现极昼白垩岩是一种柔软、多孔的白色岩石、含有大量浮游生物的外骨骼化石。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1(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三章第二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难度系数: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示意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地形剖面。
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山脉的地质构造类型是()A.地堑B.背斜C.向斜D.地垒2.图1中盆地形成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B.冰川堆积C.板块挤压D.断层下陷3.花岗岩的形成对应图2中的地质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D3.A【解析】1.结合山脉的岩层形态,岩层向下凸出,为向斜,C正确;背斜岩层向上凸出,B错误;地垒、地堑岩层发生断裂、位移,AD错误。
故选C。
2.结合盆地处的地质构造可知,盆地与台地的交界处存在断层,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盆地,D正确;流水侵蚀、冰川堆积、板块挤压不是形成该处盆地的原因,ABC错误。
故选D。
3.花岗岩是岩浆岩(侵入岩),结合图2可知,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丙为沉积岩,丁为侵入岩、戊为喷出岩,花岗岩的形成对应图2中的地质作用是①,岩浆侵入,A正确,②是重熔再生,③是变质作用,④是外力作用,BCD错误。
故选A。
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发育有独特的喇叭状河谷,向上游方向敞开。
由于地壳运动剧烈,周边山体常有石块崩塌进入喇叭状河谷。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1(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1章~第3章第二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难度系数:0.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星轨是拍摄设备在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的轨道。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星轨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图为该地理兴趣小组所用设备(天文望远镜)调试角度图及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照片合成的星轨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星轨的运动方向为()①逆时针方向②顺时针方向③自西向东④自东向西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2.观测者于某日夜晚持续观测某恒星4小时,该恒星()A.自西向东移动60°B.自东向西移动60°C.自西向东移动40 D.在天空保持不动【答案】1.B2.B【解析】1.据题意可知,星轨图为长时间曝光拍摄得到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而星轨为自东向西运动,④正确,③错误;观测的是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天文望远镜朝北拍摄,所以星轨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①正确,②错误。
综上,①④正确,故选B。
2.以恒星为参照物,相对于地球的自转运动,恒星视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该恒星东升西落,ACD 错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每小时15°,持续观察4小时,故恒星自东向西移动60°,B正确。
故选B。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下图为“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滑雪场的描述,正确的是()A.滑雪赛道位于山地的阳坡B.服务大厅位于滑雪赛道区的北方C.由A到B为凹坡,可以通视D.B点看不到高速公路南端的E处2.关于四条赛道的描述,正确的是()A.Ll赛道落差可达240米B.L2赛道较适合初学者C.L3赛道主要沿山坡修建D.L4赛道先陡后缓再陡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 m),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A.从东流向西B.从西南流向东北C.从西南流向东南D.从西流向东4.若X数值为500 m,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为()A.B.C.D.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表示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均为3330km。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A.3:20B.8:20C.15:20D.20:20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8小时B.图中④点到⑤点的距离为3330kmC.图中③点与⑤点同时看到日出D.图中五个点最晚进入黑夜的是⑤点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胜利升空,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最接近于()A.立春B.立夏C.立秋D.立冬8.立春到立夏期间,丹阳市()A.正午太阳高度增大B.日出时间越来越晚C.日落时间越来越早D.正午旗杆影子变长9.与立冬节气相符的诗句是()A.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B.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C.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D.千杯浊酒吟风月,梅影疏香入栅栏2019年16日早上位于日本鹿儿岛县的樱岛火山大规模喷发,喷烟窜升至喷发的南岳山顶火山口上空约2800米(海拔约3900米)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