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属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5
红豆杉简介
红豆杉“果实”(严格说是种子,裸子植物没有果实,被子植物才有果实)成熟时红果满枝,艳丽多姿,因酷似南方"相思豆"而得名。
归属于裸子植物门、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
红豆杉属全世界有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
中国有5种,分别是: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
一般的人若分不清楚到底是红豆杉属哪个物种的时候,就将该植物笼统地称为“红豆杉”,平时我们非专业人士所说的红豆杉可能是指红豆杉这个种,也可能是指红豆杉属的某一种。
教师节一(5)班家长送给外小的那株红豆杉也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赤柏松,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我国将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从其树皮中提取出的紫杉醇,因治疗癌症有奇效而拥有远高于黄金的身价,素有"植物黄金"之称,
用红豆杉制作的盆景置于室内,文雅美观,不仅可以起到观赏及美化环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释放出的气体可以起到杀菌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并可预防癌,对预防脑中风及老年心血管疾病有较好效果。
民间对红豆杉应用经验表明:红豆杉对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皮肤病、烫伤等诸多病种都有很好疗效。
用红豆杉枝和叶泡水饮用,对肾炎、浮肿、小便不利、糖尿病等效果显著,经常饮用能清除口腔异味儿,对吸烟者有明显的润喉、清肺作用。
苗木百科介绍――云南红豆杉科中文名:红豆杉科科拉丁名:Taxaceae属中文名:红豆杉属种中文名:云南红豆杉种拉丁名:TaxusyunnanensisChengetL.K.Fu其它俗名:紫杉、神木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云南红豆杉是我国4种红豆杉之一,为高大的常绿乔木,枝叶茂盛,生命力强,单株树龄可达千年以上,被当地少数民族誉为“神木”。
在云南威信县罗布乡的一棵红豆杉,树高72米,胸径202厘米,已经有800岁了。
一般高可达30米,雌雄异株,果期10~11月,果如豆状,具假种皮,红色。
云南红豆杉是以云南为中心分布区的地方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滇西的保山市、腾冲县,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维西一带。
常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亚热带山地。
生境在荫坡、半荫坡的中山、亚高山缓坡、沟谷、溪流两岸暗针叶林、中山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中散生或块状生长,常成为下层乔木。
云南红豆杉是云南省级珍贵树种,也是云南省一级重点保护树种。
树皮含紫杉醇,三尖杉酯碱等成分。
科学家近年发现,红豆杉的有关成分是治疗多种癌症的有效药物;红豆杉又是传统中药材,其种籽入药,种籽含淀粉和糖,假种皮可食用。
云南红豆杉是我国生产紫杉醇药物的主要树种。
依据多年来对云南红豆杉林木样品中的紫杉醇以及半合成原料巴卡亭(包括10-去乙酰巴卡亭Ⅲ和巴卡亭Ⅲ)含量的测定数据,并与其他红豆杉属树种进行比较,说明云南红豆杉是上述3种有效成分的高含量树种。
在云南红豆杉天然林木中,树皮的紫杉醇含量为0.02%左右,最高为0.0304%。
小枝叶中紫杉醇的平均含量为0.0102%,最高为0.0217%,巴卡亭的合计含量可达到0.0808%(树皮)和0.0845%(枝叶),均具有优良的工业利用价值。
人工种植的云南红豆杉林木,其药物成分的含量并不显著减少。
在人工林木根系中出现紫杉醇含量为0.0421%~0.0460%和巴卡亭含量为0.103%的高含样品,均已达到世界著名紫杉醇原料树种曼地亚(杂种)红豆杉和欧洲红豆杉中紫杉醇和巴卡亭的高含量水平。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我国是红豆杉属植物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拥有丰富的红豆杉属植物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采伐、砍伐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红豆杉属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生态功能退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功能日益减弱,对于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
因此,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是当务之急。
针对目前红豆杉属植物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建立红豆杉属植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整理红豆杉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红豆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二、加强红豆杉属植物保护区建设,划定和管理红豆杉属植物保护区,保护其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红豆杉属植物的保育与繁育;
三、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深入了解红豆杉属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规律和环境适应性等,为红豆杉属植物的保护和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红豆杉属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红豆杉属植物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共同保护和传承红豆杉属植物这一宝贵的生物遗产。
- 1 -。
红⾖杉属国家I级保护植物,⾮法出售构罪!南⽅红⾖杉,优良珍贵树种,为国家⼀级重点保护野⽣植物。
巴东男⼦朱某在⼭中发现被他⼈砍伐的红⾖杉原⽊后运回家并在⽹上叫卖。
殊不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不容擅⾃买卖,⼀桩交易还未来得及兑现即被公安机关查获。
近⽇,巴东法院⼀审判决朱某犯⾮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免予刑事处罚。
2014年10⽉,朱某在巴东县溪丘湾乡⼩地名仙⼥⼭处寻找雕刻材料时,发现⼤量被他⼈砍伐的红⼼杉原⽊,便“顺⼿牵⽺”将27件原⽊运回并存放于家中。
2014年12⽉,朱某以“醉⽣梦死”的⽹名加⼊⼀崖柏拍卖群,并在群⾥发布其捡到的红⼼杉原⽊照⽚,群⾥有⼈称是红⾖杉,可能很值钱。
朱某便在群⾥发布售卖消息,其中⼀个叫“⽼刘”的群成员意欲购买。
朱某便给“⽼刘”发送了红⾖杉原⽊的详细照⽚,并与对⽅谈妥价格。
朱某向其出售⼀段约100余公⽄的红⾖衫原⽊,价格为⼈民币3000元,由“⽼刘”⾃⼰到巴东县溪丘湾乡取货。
2014年12⽉3⽇,朱某发布的红⾖杉照⽚及其与“⽼刘”的聊天记录被恩施州森林公安局⽹络监控发现,并将案件移交巴东县森林公安局处理。
12⽉5⽇,巴东县森林公安局侦查⼈员在朱某家中查获红⾖杉原⽊27件,并予以扣押,后移交给湖北巴东⾦丝猴⾃然保护区。
经检尺,上述红⾖杉原⽊材积共计0.7819⽴⽅⽶,折合活⽴⽊蓄积为1.359⽴⽅⽶,经恩施鑫森野⽣动植物司法鉴定所鉴定,涉案原⽊属南⽅红⾖杉,别名美丽红⾖杉,属于国家I级保护植物。
法院审理后认为,朱某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法出售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其⾏为构成⾮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朱某与“⽼刘”的交易⾏为因公安机关的查处未果,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系犯罪未遂,可以⽐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朱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的罪⾏,坦⽩认罪,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朱某配合公安机关退缴了全部⽊材,亦可酌情对朱某从轻处罚。
朱某虽已构成犯罪,但其认罪、悔罪,有法定、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其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红豆杉研究报告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是一种乔木,属红豆杉科,是濒危的珍稀植物资源。
由于红豆杉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因此一直被广泛研究和利用。
本篇报告主要介绍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以及其在抗癌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红豆杉是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树冠呈圆锥形。
红豆杉喜欢湿润的环境,通常生长在山麓溪谷、森林边缘或石砾山地。
红豆杉的整个植株均具有毒性,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
红豆杉的雄花和雌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树上,但都带有较强的芳香气味。
其次,红豆杉的树皮、树叶和树皮碎片等都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红豆杉碱(Taxol),这是一种天然的抗癌化合物。
红豆杉碱是一种倍半萜类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此外,红豆杉还含有红豆杉醇、红豆杉酮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这些化合物也具有抗癌活性。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抗癌作用方面。
研究表明,红豆杉碱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如卵巢癌、乳腺癌、大肠癌等。
红豆杉碱通过与癌细胞的微管蛋白结合,抑制细胞内微管的动态,从而阻止癌细胞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此外,红豆杉碱还可以增强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疗效,减轻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由于红豆杉碱的抗癌作用,红豆杉已经成为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人们通过红豆杉的培养、繁殖以及红豆杉碱的提取和合成等途径来应用和开发这一植物资源。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红豆杉碱的产量,以满足临床的需求。
总结起来,红豆杉作为一种濒危的珍稀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其具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尤其是红豆杉碱具有强大的抗癌作用。
红豆杉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抗癌药物的研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同时也需要保护好红豆杉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其药用成分,为人类健康科学服务。
红豆杉红豆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中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
中文学名:红豆杉拉丁学名: Chinese yew别称:紫杉,赤柏松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柏纲目:红豆杉目科:红豆杉科属:红豆杉属分布区域:福建尤溪、四川、广西等地学名: Taxus mairei形态[1]红豆杉为常绿乔木,种植下的树可以高达14米。
小枝到秋天变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冬芽鳞片背部圆或有钝棱脊;镰刀形叶子,二列式,长1.5~3厘米,比其他红豆杉属的更阔,末端尖而细小,叶底有两道黄间;花腋生,雌雄异株,雌花只有一个胚珠,下托鳞片数枚;扁卵形种子,两侧各有一不明显的棱脊,围有红色杯状假种皮。
分布广泛分布在高达海拔900米,中国甘肃南部、湖北西部以至四川等地。
[2]红豆杉已经不属于濒危植物。
物种概述红豆杉业大县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山区的新阳镇龙上村,方圆几十公里的村落分布有上百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野生天然南方红豆杉群落,实属稀有少见。
笔者前往新阳镇龙上村眼见为实。
这些野生天然南方红豆杉有的单株生长,有的三三两两地分布在村落里的半山腰或山路旁。
树姿优美,树干结实粗壮,枝繁叶茂,苍劲挺拔,色泽美观,四季常青,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
当地的农民说,整个村落大大小小的野生天然南方红豆杉有上百株之多,树龄达上百年的有二三十株,最长树龄的有千年了,成了广大农民的“风水神树”。
野生天然南方红豆杉,属常绿针叶乔木树种,多为林中散生林。
由于分布较为广泛,多属鸟类取食传播繁殖,故很分散、零星。
据考证,红豆杉是第四世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也是恐龙时代的植物,在地球上已生长了250多万年,享有植物王国里的“天然活化石”之誉。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环境的恶化,我国红豆杉属植物的生存状况越来越严峻。
为了保护和发展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在科学研究、管理和保护方面需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红豆杉属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了解其生态特征、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红豆杉属植物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限制或禁止采伐、砍伐和破坏其生存环境,保护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物种多样性。
3.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的人工种植和引种,增强其种群数量和保护能力,同时可为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4.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的管理和监管,发挥法律、行政和市场等手段,加强保护力度和监测力度,防止非法采伐和恶意破坏。
5.推广红豆杉属植物的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其保护和价值的认识和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氛围。
总之,保护和发展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需要多方合力,包括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文明的良性循环。
- 1 -。
红豆杉全身是宝红豆杉的功效与作用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也因此红豆杉的功效与作用也非常珍贵,那么红豆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1、预防癌症预防癌症是红豆杉最重要的功效,因为人们在室内养殖红豆杉时,它不但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以及尼古丁,还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和,甲醇以及苯等有害气体,有效减少这些有害气体对人类身体的伤害,能防止人体细胞发生癌变,从而也就减少了癌症的发生。
2、减肥瘦身红豆杉不单能供人观赏,还能供人食用,它含有丰富的活性酶类成分,能加快人体脂肪的燃烧与代谢,而且能让人体深层脂肪快速分解并能抑制人体对热量的吸收,可以阻止身体力之力,不知道合成,平时经常食用能减肥瘦身也能防止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常见疾病发生。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1、治疗失眠红豆杉是一种能治疗失眠的特有植物,僵尸把它摆放在室内,它散发出的香气就能调节神经,放松心情能有效防止失眠发生,另外它的果实和叶子入药以后还能直接服用,对人类高发的失眠和头晕目眩,以及身体疲劳等症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在治疗的时候,可以把红豆杉的叶子和果实加清水煎制后服用。
2、治疗妇科炎症红豆杉入药以后,具有超强的消炎功能,而且能抑制多种病毒的活性,它对女性经常出现的妇科炎症有良好治疗作用,在治疗时可以把红豆杉切碎一步间水服用,也可以用红豆杉煎出的药液熏蒸外阴,都能让女性身体内炎症很快消退能促进女性身体尽快康复。
温馨提示:红豆杉对生长环境并无太大的要求,主要的就是,不能被阳光直射,夏天不能对着空调吹,冬天不能靠近暖气,更不能随意向养殖盆内丢烟头,茶叶等杂物,会对红豆杉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红豆杉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然而,由于过度采伐、自然灾害等原因,其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红豆杉属植物资源的调查,建立完善的资源数据库,了解其种类、分布、数量、生态特征等信息,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的保护与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园,控制采伐和砍伐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红豆杉属植物种群的复壮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3.推广红豆杉属植物的种植和人工培育,培育优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加强技术研究,提高栽培技术和成活率,实现人工培育与自然保护相结合,保护和利用两不误。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红豆杉属植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红豆杉属植物保护与利用中来。
总之,保护和发展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是我国环保事业、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 1 -。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由于其树皮、树枝、树叶、树果、树根等各部分均含有一种叫做“红豆杉碱”的有效成分,故被誉为“天然药库”。
但由于采伐过度、树龄老化、生长环境恶劣等原因,红豆杉资源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红豆杉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一、加强红豆杉资源的保护1.建立红豆杉自然保护区红豆杉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红豆杉资源的重要手段。
应根据红豆杉的分布情况,建立一批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加强对这些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红豆杉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2.加强红豆杉的种质资源保护应建立红豆杉的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红豆杉的种子、幼苗、成树等各个发育阶段的植物材料,为红豆杉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3.加强对红豆杉的监测和调查应建立红豆杉的监测和调查系统,对红豆杉的生长状况、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等进行定期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红豆杉资源的状况,为科学保护红豆杉资源提供依据。
二、加强红豆杉的人工培育和种植1.加强红豆杉的人工繁殖应加强对红豆杉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掌握红豆杉的繁殖规律,开展红豆杉的人工繁殖工作,以增加红豆杉的种植面积和数量。
2.加强红豆杉的种植应根据红豆杉的生态特点,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加强对红豆杉的种植工作,形成一定规模的红豆杉种植基地,以满足市场需求,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依赖。
三、加强红豆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1.加强对红豆杉药用价值的研究应加强对红豆杉药用价值的研究,探索红豆杉在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应用,提高红豆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加强红豆杉的产业化开发应加强对红豆杉的产业化开发,发展红豆杉相关产业,如红豆杉树脂、红豆杉木材、红豆杉花卉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推动红豆杉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
总之,红豆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对红豆杉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红豆杉的作用与功效红豆杉,学名种子量产美国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植物,属于珍稀保护植物。
红豆杉是一种树龄可达上千年的珍稀树种,被誉为“活化石”,在植物学、生物学以及药学领域享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红豆杉具有广泛的医药用途,拥有许多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成分,被世界各地广泛研究和应用。
一、红豆杉概述红豆杉又名水杉、神木、法国枫杉等,是一种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40米,带有浅灰褐色的树皮。
红豆杉的叶子生长在枝干两侧,呈单珠状排列,长椭圆形至卵形,全缘或略呈锯齿状。
红豆杉的果实为球形的球果,无毒,可食用,味道有点像松子。
红豆杉原产地在北美洲东部和南部,主要分布在美国东部,包括佛罗里达、乔治亚、阿拉巴马等地。
而在亚洲,红豆杉也广泛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
红豆杉的生长环境要求高,对土壤要求严格,通常生长在湿润的沼泽地或河岸边。
二、红豆杉的营养成分红豆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红豆杉碱、萜烯类化合物、多糖、植酸酯、黄酮类化合物等。
其中,红豆杉碱是红豆杉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癌和抗肿瘤的药理作用。
此外,红豆杉还含有一定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三、红豆杉的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红豆杉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在治疗某些恶性肿瘤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研究发现,红豆杉碱可以通过调节癌细胞的自噬过程,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同时还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遏制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2.抗炎作用红豆杉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损伤和疼痛。
研究发现,红豆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
3.抗氧化作用红豆杉富含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红豆杉是什么树
红豆杉是一种常绿乔木或灌木植物,植株可高达30米,它是一种典型的阴性树种,一般散生长在林冠下乔木第二、三层,基本无纯林存在。
在西方,红豆杉被称为献给死神的“死亡之树”,植物的枝叶、木材、种子均含有毒物质,若误食,会引起致命的伤害。
红豆杉又称紫杉、赤柏松,是我国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
红豆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的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由于红豆杉树种耐荫性强,在天然林中生长缓慢,分布星散,野生树木日渐减少。
惟木材优良,宜选用造林,加强抚育管理,可促进其加速生长,以生产优良木材。
红豆杉只有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灰棕壤、黄壤、黄棕壤中生长,喜荫、忌晒;其种子种皮厚,自然状态下经两冬一夏种子才能萌发,天然更新能力非常弱。
1。
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
化学成分:紫杉醇,要用机理:微管是真核细胞的一种组成成分,它是由两条类似的多肽(a和p)亚单位构成的微管二聚体形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微管和微管蛋白二聚体之间存在动态平衡。
紫杉醇可使二者之间失去这种动态平衡,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聚合,防止解聚,稳定微管。
这些作用导致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和纺锤丝,抑制了细胞分裂和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体外研究表明,紫杉醇浓度依赖性的、可逆性地结合在微管上,尤其是结合到N端微管蛋白的P亚基上,这一作用降低了聚合所需的微管蛋白的浓度,使动态平衡向着微管装配的方向移动,增加微管聚合的速率和产量。
紫杉醇诱导形成的微管较短,并且比不用紫杉醇时正常形成的微管屈曲性约大十倍。
紫杉醇以1:1的比例结合到微管上,表明药物在微管上只有一个结合部位。
另外,紫杉醇抑制有丝分裂所必需的微管网的正常动态再生,防止正常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的断裂,并抑制细胞的复制。
1.5~5.(Vg/L紫杉醇与CHO和A2780卵巢癌细胞系孵育24 h,99%的细胞死亡,其中进人分裂期的细胞占57%,并发生广泛的细胞核损伤。
紫杉醇改变了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使有丝分裂持续时间从0_5 h增加到15 h,并抑制细胞质分裂,导致形成多核细胞。
这些多核细胞继续回复到& 期,然后试图再次进行有丝分裂,但是在有丝分裂中没有阻止细胞(arresting cells) 0在许多细胞中还观察到微核。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似乎与这种不正常的有丝分裂有关。
体外低浓度的紫杉醇(小于8. 5 pg/L)阻断细胞周期中期向后期转变,阻止细胞增殖,而不增加微管多聚体的量或形成微管纺锤体。
紫杉醇抑制细胞增殖与阻断细胞分裂中期的程度平行。
较高浓度的紫杉醇(大于8.5 fig/L)增加微管多聚体的量,在282 pg/L时,比对照水平高500%,并导致形成微管的大块纺锤体。
白血病细胞与85 pg/L或更大浓度的紫杉醇孵育24 h,使40%的细胞收缩,染色体浓缩。
红豆杉-有关红豆杉的知识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
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
红豆杉在中国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
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
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
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
原产地年均气温2摄氏度到7度,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
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
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25摄氏度,属阴性树种。
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红豆杉的盆栽养护方法1、针对新购的红豆杉盆景刚萌发新芽时叶面尽量不要喷施肥液,因为这时红豆杉盆景还没有真正成活或叶片太嫩,如果这时施肥会使嫰叶或嫩芽萎缩卷曲。
从而影响新根的正常萌发,叶面喷酒清水量不要太多,以叶面上能看见喷酒的水珠但不往下滴为度。
下午在天黑前两小时前喷,在晚上不能留有水珠(量较多时更不行),否则会影响嫩叶的正常生长或叶片会发黄,影响植株健康生长。
(叶片的反面可比正面多喷些,因叶片正面有一层蜡质保护膜,会阻碍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而叶片的背面则没有蜡质层,气孔较多,吸收水肥能力较强。
所以背面比叶片表面吸收的快而且多)。
视情况和气温一天一次或一天两三次。
注意室内需经常通风换气。
2、对新购进的红豆杉盆景,由于从种植基地移栽到花盆中时会使-部分根系造成伤害,从而使根和枝叶间的养分供给失衡,特别是那些枝叶茂盛的盆景,叶面的蒸发量要大于根系的吸收量,在盆土保持湿润的情况下顶叶产生卷曲干枯的现象,这时最好对枝叶进行适当的修剪,以减少枝叶对水分.养分的过多消耗尽快恢复根系的生长,同时要控制浇水,保持盆土略干,以利根须尽快生长,加快恢复正常供应养分。
红豆杉红豆杉是红豆杉属的植物的通称。
该属约11种,分布于北半球。
中国有4种1变种。
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红豆杉属于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条片脱落;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绿色,秋季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灰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脱落或少数宿存于小枝的基部。
叶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长1-3(多为1.5-2.2)厘米,宽2-4(多为3)毫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常微急尖,稀急尖或渐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形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稀色较浅。
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多为5-6)。
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间或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长5-7毫米,径3.5-5毫米,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稀上部三角状具三条钝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三角状圆形。
红豆杉的适应性较强,在我国的南北方均可以种植,它喜欢凉爽的气候,可以耐寒,也可以耐阴。
喜欢湿润,但是怕涝。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并要排水性良好,以沙质土壤为佳。
红豆杉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及东南部、贵州西部及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黄山),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
江西庐山有栽培。
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