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代科学技术概论
- 格式:docx
- 大小:18.28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 按照研究过程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发研究。
2. 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亚历山大时期的___________,他的不朽著作_____________,把前人的数学成果用公理化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______、印刷和______。
4.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________创立的日心说为开端,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的___________一书,揭开了医学领域的革命序幕。
5. 拓扑学是用________研究几何图形在_____________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6.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础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创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量子力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和______,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 广义相对论表明: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弯曲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也大,空间的弯曲也__________。
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 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匈牙利数学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思想设计而成的。
12.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总线结构、环形结构、___________和树形结构。
13. 对应于研究的种基本类型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古希腊成就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被誉为“力学之父”,他在静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逻辑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发现浮体定律、提出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等,这在当时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考点一、科学和技术的概念一、科学的根本概念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2、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3、第三,科学是社会开展的实践力。
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社会开展的实践力量。
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开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二、技术的根本概念1、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的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2、广义的理解,那么把技术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
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开展所进展的实践活动中,为了到达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展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那么方法的集合。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答复"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答复"怎么做"的问题。
二者既有原那么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根底。
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表现在:A、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根底,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作好了各种知识准备。
B、技术的开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根底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A、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
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历、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
B、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提醒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技术的任务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提纲第二章1.现代物理学包括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与基本粒子理论。
2.两朵乌云:第一朵是黑体辐射问题;第二朵是关于光速的迈克耳逊-莫雷实验。
3.牛顿力学把绝对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称为“惯性系”。
4.爱因斯坦采取的态度是:先确定宇宙中相互联系的基本过程——光速,这是一个宇宙常数,然后定义异地时间。
5.时间间隔与空间距离的相对性:两事件的时间间隔相对性、空间距离的相对性。
6.广义相对性原理:惯性系与非惯性系不可区分。
7.等效原理: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无法区分。
8.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把广义相对论称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一方面是由于这个理论的立论基础如此简单与完美,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引起了人类思想的全面变革。
9.霍金与广义相对论:他被认为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专家和宇宙论家,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10.霍金代表作《时间简史》11.黑洞面积:随时间增加,面积不变12.相对论的意义(论述)13.如果说迈克耳逊-莫雷实践等引起的光速之谜导致了相对论的提出,那么,关于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则导致了量子力学的创建14.所谓“绝对黑体”指的是百分之百吸收照射到其上的物体15.绝对黑体内高于某一频率的无限多的驻波,其能量总和将必然是无限的!这就是著名的“紫外灾难”16.老三论:世界系统结构的科学(解释名词)●信息概念与信息论●“可能性空间”与控制论●整体性与系统论17.申农的“最小努力量原理”——人们总是力图用最小的力量来完成既定事件18.传播信息的通道称为信道。
某一信道1秒内能够通过的信息量(比特)是信道的传播速率,称比特率19.用信息论的观点来分析事物、理解事物和改造事物的方法,称为“信息方法”20.控制论的最基本的思想要素是“可能性空间”。
维纳—“可能性空间”21.负反馈(课本71页图)22.“新三论”又称“自组织理论”23.耗散结构理论—普利高津、哈肯的协同学理论、艾根的超循环理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一、填空题1、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从型转变为型。
2、复合材料中一种材料作为,另一种材料作为。
与第一、二代复合材料相比,第三代复合材料主要是在方面作了改进。
3、激光器主要由、和谐振腔构成,它主要是解决问题。
4、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对的敏感依赖性,外界微小的扰动都将导致解的巨大变化,有时甚至会面目全非,即洛伦兹提出所谓效应。
5、19世纪末由物理学领域所谓“两朵乌云”引发的革命,最终产生了和两大理论。
6、按是否随它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日益减少来划分,能源可分为和。
7、是标志集成电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即指在一定面积的硅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元件的。
8、2005年10月我国的号飞船顺利升空和安全着陆,首次进行了多人多天的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出重要一步。
9、以光谱或温度为横坐标,光度或绝对星等为纵坐标的图谱叫图。
处在该图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狭窄带区内的恒星为星。
10、在距地面约36000千米的赤道上空等间隔放置颗卫星就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信。
11、在系统实现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仅是依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来达到,这种系统称之为。
12、基因是分子上具有效应的特殊片段。
13、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从还原论到;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从决定论思维方式到非决定论思维;从精确思维到思维。
二、关联题1物质波 a 普朗克 5阿基米德 a《天体运行伦》2能量子假说 b伽莫夫 6赖尔 b《地质学原理》3宇宙大爆炸 c哈勃 7 林耐 c《自然系统》4星系红移定律 d 德布罗意 8哥白尼 d《论杠杆》9 维纳 a 系统论 13 STM a全球定位系统10 贝塔朗菲 b 原子论 14 GPS b 扫描隧道显微镜11道尔顿 c 控制论 15 ES c胚胎干细胞12申农 d信息论 16 HGP d人类基因组计划三、单项选择题1、分形与混沌是()的。
第一章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作用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等)1.基础科学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和各种基本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起着指导作用。
2.技术科学在基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某类技术的特殊规律,并解决工程技术中普遍性问题的科学。
3.工程科学具体研究把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和工艺流程的原则和方法。
4.实验技术为了科学认识而探索自然客体所采用的技术,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的基础。
包括力学实验技术、物理实验技术、化学实验技术、生物实验技术。
5.基本技术既可以为实验技术提供仪器、设备来推动其发展,又可以通过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来推动产业技术的进步。
按照人工自然过程的四种基本形式,基本技术可分为四类:广义的机械技术、物理技术、化工技术、生物技术。
6.产业技术由不同劳动过程中的各种不同技术组成。
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技术、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技术。
基本技术的开发必然会促进产业技术的巨大发展。
7.大科学(对比小科学P21)是相对于小科学而言的,是指在按指数规律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科学已经成为全社会范围内的、以集体合作形式有计划地进行研究的事业。
诞生标志:1942年美国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
8.高技术指那些与基础科学理论的前沿紧密相连,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并能形成产业的技术群。
标志事件:1942年12月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运行。
9.高技术产业指把产生过程和产品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所形成的产业。
是一项技术密集度高、技术创新速度快、具有高附加值、节约资源并能对相关产业产生辐射效果的新型产业。
10.可持续发展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危害”,即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扩大对再生资源的利用,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理(简答、填空、判断等)1.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要点:参考图1-1叙述即可。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科学的概念和特征: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2、科学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3、科学是⼀种社会建制;4、科学是⼀种知识形态的⽣产⼒。
⼆、技术:就是⼈类对⾃然和社会进⾏有⽬的的改造和控制活动。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就相同点⽽⾔,科学与技术都是⼈类的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反映了⼈对⾃然的对象性关系,都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2、就不同点⽽⾔,如果说科学更多地体现着⼈对于⾃然的认知和理解,更侧重于认识⾃然;技术更多地反映着⼈对于⾃然的改造和控制,更侧重于为了特殊的⽬的⽽改造⾃然。
四、近代⾃然科学发展的年代和地点:14—15世纪,欧洲。
五、近代⾃然科学发展的原因:1、⽂艺复兴的思想解放;2、宗教改⾰;3、⼿⼯⼯场的出现4、远洋航海和探险事业应运⽽⽣;5、东西⽅⽂化的交流。
“⽂、宗、⼿、远、东”六、天⽂学⾰命:1、地⼼说:在托勒密的地⼼说看来,地球处于宇宙的中⼼,静⽌不动,太阳及其他⾏星围绕着地球运⾏。
2、⽇⼼说:⽇⼼说认为,地球并⾮静⽌不动,也不处于宇宙中⼼,地球是⼀颗普通的⾏星,它既有绕⾃转轴的⾃转,⼜与其他⾏星⼀起围绕宇宙中⼼—太阳旋转。
3、哥⽩尼的⽇⼼说的⾰命性作⽤:(1)建⽴了“⽇⼼说”;(2)⽇⼼说的发表是近代跨时代的发展;(3)近代天⽂学诞⽣的标志;(4)⽇⼼说动摇了神学宇宙观的⽀柱。
“建、跨、⽂、宇”七、⽜顿⼒学定律包含:⼒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定律。
⼋、第⼀次产业⾰命:1、时间地点:17世纪中叶,⾸先从英国开始。
2、第⼀次⼯业⾰命产⽣的原因:(1)宗教改⾰;(2)⽣产的发展;(3)圈地运动;(4)城市化运动;(5)殖民扩张。
“宗、⽣、圈、城、殖”九、⾏星:按照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太阳系及其⾏星都有⼀个历史的演化过程,它们是由原始弥漫物质星云逐渐凝聚⽽成的,不断收缩星云的中⼼部分凝聚成太阳,⼤体上在同⼀平⾯上的环状弥漫星云物质收缩凝聚成了⾏星。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00353适用湖北)速记宝典一、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科学”的三个层面?答:(1)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创造性的智力活动;(2)一种知识体系——知识的动态系统;(3)社会发展的实践力——起着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考点2:简述科学的基本特征?答:1.科学知识——高于普遍的常识、经验知识的知识体系。
2.科学方法——行之有效且具有普遍性的方法,包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两大类。
3.科学精神——彻底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精神,具有普遍意义,是从事探索和研究取得成功的保证。
考点3:简述狄德罗关于“技术”的定义?答:(1)技术是一种有实际目的的活动。
(2)技术的实现要通过社会协调完成。
(3)技术的物质体现是手段、工具。
(4)技术的非物质形式是方法、规则等。
(5)技术本身由许多元素组成。
考点4:简述技术的特征?答:中介性;自然性;社会性。
考点5:简述现代技术的三大体系?答:1.物质变化技术体系;2.能量转换技术体系;3.信息控制技术体系。
考点6: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答:①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②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③科学与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不同;④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过程不同;⑤科学与技术的劳动特点不同;⑥科学与技术的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
考点7:简述古希腊的科学技术?答:(1)毕达哥拉斯发现和证明了著名的勾股定理。
(2)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3)柏拉图的“理念论”。
(4)亚里士多德的“地球宇宙中心论”。
浅谈科学技术对现代
生活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它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科技的进步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主体是积极的、正面的。
但在现实社会中,科学技术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
人类由于使用了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趋于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消耗、低能耗,技术含量高,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
科学技术为一个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第二,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
首先,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其次,提高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水平。
人类基因工程的业已完成,使得科学家对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人类借助生物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技术生产的药品,可以治疗许多常规疗法不能治疗的疑难疾病甚至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不治之症;治愈疾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
康。
再次,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
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
例如,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功,可以使人们看到几十亿光年乃至更遥远的太空,从而为探索人类所不知的太空的奥秘提供了方便。
第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迅速发展。
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促进社会的科学化,这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的奋斗目标。
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出现的人口科学、现代医学、遗传科学、生理科学、心理科学等,能够帮助人类把握人口增长的规律,协调人口与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确立人口发展战略,科学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效而合理地开发人力资源,使人口与社会进步很好地协调起来。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还能改善人类的衣、食、住、行、身体健康、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状况,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有效地增强人民的体质,提高社会成员的品德素质,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正如一切事物一样,科学技术既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
它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人们只有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才能使它能造福人类,而免受其害。
一般说来,科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白色垃圾”大量产生。
先进的科技研制出了方便人民生活的塑料,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与日俱增。
目前,废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体。
“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空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严重。
现代科学技术致使人类工业和交通的无限扩展,烟尘、工业气体、汽车尾气的排放已经超过了自然自我净化的界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特别是城市居住人群,深受空气污染以及
噪音污染的困扰。
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等,长期处于噪音中,会使人的大脑皮层维持亢奋状态,失去自我调节功能,条件反射异常,更严重的会使人精神错乱。
第三、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关于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问题和隐患。
“试管婴儿”这项技术的成功,是人类在生命科学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克隆技术的成功再次将生物技术推向人类生命伦理的极限,一旦将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自身,改变人类以往的繁衍模式,必将引起诸多灾难性的伦理问题。
第四、科学技术让我们的个人信息不再安全。
电脑及网络等新的通讯方式的出现,将我们带入信息时代,与信息资源共享相伴而生的是信息的安全问题。
四通八达的信息网很容易就可以致使我们的个人隐私泄露。
总之,科技并不是单向地决定着社会,它同样也受社会的影响,我们要正确认识科技同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
只有对科学技术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因此,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要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充分、有效地使用能源,树立科发展观,努力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忌单一考虑、鼠目寸光。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
我们应该在学好掌握科学技术的同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正确认知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去完成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利的使命,这样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而不是为人社会造成更深的伤害。
通过掌握和科学应用技术来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利用它来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