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实务讲义】运输管理实务教案讲义四“运输合同、零担、整车”(第四次课)
- 格式:doc
- 大小:28.04 KB
- 文档页数:8
《运输实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2)掌握货物运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
(3)熟悉运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2. 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能够独立完成货物运输的基本操作。
(3)具备运输合同的拟定和执行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2)提高学生对运输行业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铁路运输(1)铁路运输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2)铁路运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
(3)铁路运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2. 第五章:公路运输(1)公路运输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2)公路运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
(3)公路运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货物运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运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运输实务的具体操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运输实务》教材。
2. 案例资料:各种运输方式的案例资料。
3. 网络资源:相关运输行业的新闻、资讯和数据。
六、教学内容3. 第六章:水路运输(1)水路运输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2)水路运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
(3)水路运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4. 第七章:航空运输(1)航空运输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2)航空运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
(3)航空运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货物运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运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2024年运输管理实务合同目录第一章:合同概述1.1 合同目的与适用范围1.2 合同的法律依据1.3 合同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合同双方2.1 甲方基本信息2.2 乙方基本信息2.3 双方权利与义务概述第三章:运输服务内容3.1 服务范围与标准3.2 运输方式与路线3.3 货物的装卸与存储第四章:合同价格与支付4.1 价格构成与计算方式4.2 支付条款与时间4.3 价格调整机制第五章:运输管理与监控5.1 运输计划的制定与执行5.2 货物追踪与信息反馈5.3 运输风险管理第六章:合同变更与终止6.1 合同变更的条件与程序6.2 合同终止的条件6.3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第七章:违约责任7.1 违约责任的界定7.2 违约赔偿的范围与计算7.3 争议解决机制第八章:附加条款8.1 保密协议8.2 知识产权保护8.3 不可抗力条款第九章:合同生效与签字9.1 合同生效条件9.2 签字栏9.3 签订时间与地点第十章:附则10.1 合同解释权10.2 附加文件与附件10.3 其他约定事项合同编号______第一章:合同概述1.1 合同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合同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运输服务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运输服务的顺利进行,并适用于双方约定的货物运输及相关服务。
1.2 合同的法律依据本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争议解决等,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
1.3 合同的基本原则双方应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二章:合同双方2.1 甲方基本信息甲方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______。
2.2 乙方基本信息乙方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______。
2.3 双方权利与义务概述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运输费用,提供必要的运输信息和协助。
乙方应提供符合约定的运输服务,保证货物安全、准时到达。
第三章:运输服务内容3.1 服务范围与标准乙方应根据甲方要求,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货物的接收、运输、交付等全程服务,并保证服务质量符合行业标准。
教案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课程:运输实务任课教师:第一章物流运输概论知识目标:1.了解运输的概念、地位与作用,理解运输的特点。
2.知道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及技术经济特征。
3.理解运输市场及运输合理化。
4.运输成本的构成及掌握降低运输成本的措施。
5.理解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含义,了解运输产品质量的特征及提高运输质量的意义。
能力目标:1.能描述出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2.能画出运输系统构成图;3.会分析判断运输活动是否合理。
教学课时:课时第一节物流运输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运输的概念、了解运输的功能及原理;2、能够描述运输与物流的关系;3. 了解运输的地位及作用;4. 掌握运输的分类及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析,思考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运输的概念,运输与物流的关系,运输的功能及原理。
2.难点:运输与物流的关系,运输的特点。
一、运输的概念运输是指人或者物借助于运力创造时间和空间效应的活动。
简单的说指“物”的载运与输送(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一个大企业内部相距较远的车间间等)。
我们这么课程研究的对象是货物运输,包括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物料搬运)的运输。
当产品因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价值增加时,运输就创造了空间价值,时间效应则是指这种服务在需要的时候发生。
所谓运力,是指由运输设施、路线、设备、工具和人力组成的,具有从事运输活动能力的系统。
关于人的运输称为客运,货物的运输成为货运。
二、运输的功能及原理(一)运输的功能1.产品转移。
运输的主要功能就是使产品在价值链中来回移动,即通过改变产品的地点与位置,消除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空间位置上的背离,或将产品从效用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用价值高的地方,创造出产品的空间效用。
另外,因为运输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少时间完成从原产地到规定地点的转移,使产品在需要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创造出产品的时间效用。
2.产品储存。
如果转移中的产品需要储存,且在短时间内又将重新转移,而卸货和装货的成本费用也许会超过储存在运输工具中的费用,这时,可将运输工具作为暂时的储存场所。
【买卖合同实务讲义】运输管理实务教案讲义四“运输合同、零担、整车”(第四次课)
运输管理实务教案讲义四“运输合同、零担、整车”(第四次课)
【运输合同】
一、运输合同的概念
?合同: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运输合同: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
二、运输合同的特点
?1.当事人是货主和承运人双方。
?2.运输合同是义务有偿合同,作为当事人的双方要互相承担义务,所承担的义务根据合同规定。
?3.国家提供基础平台的运输领域(例如铁路运输、航空货运等),运输合同是有固定格式的标准合同,例如运输的速度、运输路线、运输标准等。
?4.对于构成国家物流平台一部分的运输部门,作为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货物运输,一般都明示合同文本。
?5.如果承运人是一般运输企业,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合同的
确立则需要进行协议、谈判,双方共同约定协议条款。
三、运输合同的分类
?1、运输合同可分为:客运合同、货运合同、多式联运合同。
?2、货物运输合同的分类
?(1)按所运货物不同,可分为普通货物运输合同,危险货物运输合同与鲜活货物运输合同;?(2)按运输过程中运输部门是否有协作关系可分为一般货物运输合同与联运货物运输合同
?(3)按运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水路货物运输合同,航空货物运输合同与管道货物运输合同。
四、运输合同的订立程序
?1、要约: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
希望对方能完全接受此条件的意思表示。
发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受领要约的一方称为受要约人。
?2、承诺
五、货物运输合同主要条款
?①托运人、收货人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②承运人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发站(港)、到站(港)名称。
③托运货物的品名、数量、重量、件数等。
④托运货物的包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