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中暑是指由于高温天气或工作环境中过度暴露于高温和湿度下,人体对热量的消散能力失调,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
中暑不仅影响人体的健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中暑和及时进行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中暑的预防措施:1.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尤其是午后的高温时段,如果有必要在高温时段工作,也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防暑措施。
2.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在高温天气下,人体的排汗量增加,水分丢失加快。
因此,要适量增加水分的摄入,平时每天应该喝足够的水,每天至少2000毫升。
在高温天气下,工作或运动过量时还需增加水分摄入量。
3.合理饮食:在高温天气下,应多吃清凉、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油腻、辛辣及过热的食物。
4.穿着适当:在高温天气下,应选择透气性好、材质轻薄的衣物,避免穿着暗色、拥挤的衣物。
5.做好防晒工作:高温天气下,肌肤容易晒伤,因此在外出时应做好防晒工作,使用防晒霜、戴帽子、遮阳伞等。
6.注意室内通风:在高温天气下,室内的温度也会升高,应及时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二、中暑的急救措施:1.转移到阴凉处:如果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2.给予充足水分:为中暑者提供适量的清凉水,让其慢慢饮用,但不要强迫过量饮水。
同时可以给中暑者湿敷或用喷雾等方式进行降温。
3.降低体温:中暑者体温会急剧升高,需要采取措施将其体温降下来。
可以给中暑者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头部、颈部和腋窝处,帮助降低体温。
5.救护人员到来前: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可以给中暑者适度按摩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按摩。
6.急救人员到来后: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应向他们提供详细的中暑情况,协助他们进行后续的急救措施。
综上所述,预防中暑是最重要的,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增加水分摄入,合理饮食,穿着适当以及做好防晒工作等,可以有效减少中暑的发生。
中暑的预防及处理中暑是指由于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身体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的疾病。
中暑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肌肉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中暑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预防和处理中暑的方法:一、预防中暑的措施:1. 多喝水: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味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
因此,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要喝8杯水。
特殊是在户外活动时,应随身携带水瓶,并定时饮水。
2.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高温时段普通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这段时间内阳光强烈,温度最高。
如果没有必要,应尽量避免在这个时段外出,以减少中暑的风险。
3. 穿透气服装: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穿戴过于紧身或者不透气的衣物。
轻薄、宽松的衣物可以匡助散热,减少中暑的风险。
4. 遮阳: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可以选择佩戴宽檐帽、太阳镜,使用防晒霜等方式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伤害。
5.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导致身体过度出汗,增加中暑的风险。
在高温天气下,应该选择较为轻松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苦。
二、处理中暑的方法:1. 将患者移到阴凉处:如果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移到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以减少体温的上升。
2. 降低体温:可以用湿毛巾轻轻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和手腕等部位,以匡助散热。
也可以给患者用冷水擦洗身体,或者用冷水浸泡患者的手脚,以降低体温。
3. 补充水分:给患者喝一些温凉的水,以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
如果患者无法饮水,可以尝试给其口腔内喷洒一些水分。
4. 就医治疗: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如昏迷、抽搐等,应即将就医。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赋予相应的治疗,如静脉输液、药物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中暑尤其重要。
在高温天气下,人们应该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同时,要密切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状况,一旦浮现中暑的症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就医。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夏季高温天气,中暑成为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
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导致体温过高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为了预防中暑的发生,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急救,以下是一些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
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保持身体的水分和体温平衡。
以下是一些预防中暑的有效方法:1. 多喝水:在高温天气下,身体容易失水。
因此,要多喝水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最好选择清凉的饮料,如凉茶、果汁或电解质饮料。
2. 避免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在中午时分。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遮阳帽、太阳镜和轻便透气的衣物。
3. 寻找阴凉处: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寻找阴凉处休息,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如果没有阴凉处可供选择,可以使用遮阳伞或遮阳篷来遮挡阳光。
4. 适当锻炼:在高温天气下,减少剧烈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在烈日下进行剧烈运动。
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暑急救方法:1. 将患者移到阴凉处:如果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移到阴凉处,远离高温环境。
可以在室内或树荫下提供凉爽的环境。
2. 给予足够的水分:给中暑者喝足够的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可以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和手腕,以帮助降低体温。
3. 松开紧身衣物:解开中暑者的衣领、腰带和鞋带,以增加空气流通和散热。
4. 使用冷却物品:可以使用冷毛巾、冰块或冷水浸泡的毛巾敷在中暑者的脖子、腋下和腹股沟等部位,以帮助降低体温。
5.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中暑者的症状严重或持续,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可以根据病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和建议。
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通过预防和正确的急救措施,我们可以减少中暑的发生,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提高对中暑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确保夏季的健康与安全。
中暑急救知识点总结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脉搏加快、皮肤干燥热烫、体温升高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下面是中暑急救的知识点总结:
1.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 给患者解开衣领、松解腰带,使患者处于舒适的姿势。
3. 为患者提供适量的水和盐,帮助恢复体内水分和电解质。
4. 用冷毛巾或冰块敷在患者的额头、腋窝、脚踝等处,帮助降低体温。
5. 如果患者有意识丧失,要先将患者平躺,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
6. 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为了预防中暑的发生,下面是一些预防中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在高温天气下,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特别是在阳光最猛烈的时候。
2. 外出时穿着透气的衣服,戴上遮阳帽,佩戴太阳镜。
3. 饮食方面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钾的水果和蔬菜,保持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4. 适量补充水分,多饮水,避免大量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5. 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适当休息。
6. 注意室内空调的使用,保持室内的清凉和通风。
总之,中暑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于高温下工作或运动的人群来说,了解中暑的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预防中暑也是很重要的,大家要注意避免在高温下过度劳累,保持适当的饮食和水分摄入,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希望大家都能够注意中暑的危害,并且了解中暑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助自己或他人。
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一、预防措施1. 提供足够的水源在施工现场设置几个供应足够的饮用水的站点,并确保它们在整个工地范围内方便到达。
工人们应该被鼓励每小时饮用足够的水分来保持体液平衡。
2. 为工人提供防暑降温设施在工地上安装遮阳篷或遮阳棚,以减少工人直接暴露在太阳下的时间。
此外,可以提供一些降温设备,如风扇或冷却器,以帮助降低环境温度。
3. 设置工作时间限制对于高温天气,应当限制工人在高温时段的工作时间。
工人们可以在早上较凉爽的时候开始工作,并在中午到下午的高温时段进行休息。
这样可以避免工人在极端高温环境中工作。
4. 将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认识施工公司应该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向工人们传达中暑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该知道中暑的症状和急救方法,并知道何时应该寻求帮助。
二、中暑应急预案1. 监测工人健康状况在施工现场,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監測工人的健康状况。
这些人员可以定期测量工人的体温和心率,并观察他们是否出现中暑的症状,如头晕、呕吐或意识丧失。
2. 紧急救援如果发现有工人出现中暑的症状,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援。
首先,将工人迅速移到阴凉的地方,并立即通知急救人员。
同时,为患者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并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患者的额头和颈部,以帮助降低体温。
3. 紧急避难所在施工现场应该设置有避难所,以便工人们在高温天气下寻找避难。
这些避难所应该有足够的遮阳设施,并提供饮用水和休息的地方。
4. 急救设备和药品在施工现场上应该配备急救箱,里面应该包含拯救中暑患者的必要设备和药品,如冰袋、止血带和解暑药。
5.紧急疏散计划为了应对极端情况,如突发天气变化或其他紧急情况,施工现场应有一个完善的紧急疏散计划。
工人们应该知道疏散路线和集合点,并接受相应的培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是确保工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监测工人健康状况、紧急救援和设立紧急避难所,可以及时应对中暑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风险。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中暑是指由于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的一种热应激反应。
中暑可分为轻度中暑、中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个阶段,轻度中暑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口渴等,中度中暑症状会加重并浮现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重度中暑则可能导致昏迷、抽搐等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中暑的发生,并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急救,以下是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预防中暑的措施:1. 注意天气预报:在高温天气到来之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气温情况,以便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
2. 适当调整活动时间:避免在气温最高的中午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选择早晨或者傍晚时段进行运动或者工作。
3. 穿着合适的衣物:选择透气性好、材质轻薄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者厚重的衣物,以便身体更好地散热。
4. 避免阳光直射: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寻觅有阴凉的地方遮阳,如树荫下、遮阳伞下等。
5. 补充水分:多饮水是预防中暑的关键,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毫升以上。
6. 合理安排工作和歇息时间:避免长期连续工作或者剧烈运动,要合理安排工作和歇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中暑急救措施:1. 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如果发现有人浮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 赋予冷却措施:用冷水或者冰块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窝等处,以匡助降低体温。
3. 补充水分:给患者喝些凉开水或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匡助患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 松解衣物:将患者的衣物松解,以增加空气流通,匡助散热。
5.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浮现呕吐、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6. 就医就诊: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或者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就诊,以便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
总结:中暑是一种严重的热应激反应,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中暑的发生率。
在高温天气下,人们应该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穿着适合的衣物,避免阳光直射,并及时补充水分。
中暑预防及处理措施中暑是一种由于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的疾病。
中暑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中暑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暑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帮助您应对高温天气。
一、中暑的预防措施1.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在高温天气下,身体容易失水。
因此,要确保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建议每天饮用至少8杯水,并且在户外活动时要随身携带水瓶,随时补充水分。
2.避免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通常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长时间暴露在户外。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合适的服装,如宽松透气的衣物和帽子,以减少对阳光的直接暴露。
3.适当调整室内温度:在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来调节温度,使室内保持凉爽。
如果没有空调或风扇,可以使用湿毛巾敷在脖子和腕部,以帮助降低体温。
4.避免剧烈运动:在高温天气下,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劳累和过度出汗。
如果需要进行户外运动,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并且要适当休息和补充水分。
5.注意饮食:在高温天气下,应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
建议多食用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饮用含盐分的饮料。
二、中暑的处理措施1.及时转移到阴凉处:如果感觉头晕、头痛、恶心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并迅速降低体温。
2.补充水分:中暑后,身体会失去大量的水分。
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饮用含盐分的饮料、椰子水或淡盐水,以帮助恢复体液平衡。
3.使用冷敷物:可以使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额头、颈部和腋下,以帮助降低体温。
同时,可以用凉水擦拭身体,以加速散热。
4.休息和放松:中暑后,身体需要休息和放松。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躺下,保持身体平稳,以帮助身体恢复。
5.就医:如果中暑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输液、药物治疗等。
总结: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中暑的发生,并及时处理中暑症状。
如何预防处理体育课中中暑引言在夏季体育课程中,中暑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中暑不仅对身体健康有长期影响,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预防和处理体育课中的中暑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中暑的方法,以及如何在中暑发生时进行紧急处理。
预防中暑的方法1. 适应环境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必须适应环境温度。
如果天气酷热,应逐渐调整身体适应高温环境。
适应过程可以通过缩短训练时间、增加经常性的水分补给和避免在太阳下暴露的方式来实现。
2. 补水补水是预防中暑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在体育课程之前,要确保身体良好的水分储备。
在活动期间,应定期喝水,每15-20分钟喝一次。
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或含糖饮料,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脱水。
3. 穿着合适的服装穿着透气的运动服和头巾可以帮助散发汗水和保持身体凉爽。
应避免穿着黑色或紧身衣物,因为它们会吸收热量并导致体温升高。
4.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在高温天气条件下,应减小体育活动的强度和时间。
适度控制体育运动的强度可以减少身体的热量负荷,并降低中暑的风险。
5. 休息与阴凉在体育活动间隙,应选择在阴凉的地方休息。
避免在太阳下长时间暴露。
可以寻找树荫下或室内的地方休息,以降低体温上升的风险。
处理中暑的急救方法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中暑还是有可能发生。
在中暑出现时,及时采取紧急处理非常重要。
1. 将患者移到阴凉处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处。
可以选择阴凉的树荫下或室内,确保患者远离阳光直射。
2. 休息患者中暑后应尽量保持静止,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
休息有助于降低身体温度,减少进一步的热量累积。
3. 补充水分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清凉水,可以帮助恢复体温平衡。
不推荐饮用含有咖啡因或含糖饮料,因为它们可能导致更多的脱水。
4. 降温处理为了快速降低患者的体温,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使用冷湿毛巾轻拍患者的额头、颈部和手腕;•在患者腋窝、脖子后面和大腿内侧等处涂抹冷水或冷冻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冷水淋浴或冷水浸泡患者的脚。
中暑病人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中暑是指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而引起的疾病。
中暑病人需要紧急处理和适时的急救措施来保证其生命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中暑病人应急预案及程序的建议。
1. 发现中暑病人
当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冷静,立即向医疗人员报告。
- 将中暑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
- 让中暑病人躺下,并提高其脚部以促进血液回流。
2. 给予急救措施
在等待医疗人员的到来之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来减轻中暑病人的症状:
- 给病人喝足够的水,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 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病人头部,降低体温。
- 拆掉病人过多的衣物,以提高散热效果。
- 若病人有呕吐现象,将其侧翻头部向一侧,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3. 就医和进一步处理
当医疗人员到达后,他们将对病人做出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
- 配合医疗人员提供病人的相关病史和症状情况。
- 提供适时的援助,如协助抬担架、给予医疗器械等。
4. 预防措施和宣教工作
除了应对中暑病人的急救工作,我们还应该加强中暑的预防措施和宣教工作,以减少中暑病例的发生:
- 提供中暑预防的宣传资料,向公众普及中暑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 告知工作人员在高温天气中注意防暑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 增加防暑设施和设备,如遮阳棚、通风设施等。
以上是中暑病人应急预案及程序的建议,希望能为处理中暑病人的紧急情况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应对中暑事故时的紧急情况,保护被中暑者的生命安全,减少伤害,并为中暑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
下面是一份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示例:1. 预防措施- 在高温天气下,工作和户外活动尽量避免中午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
- 提醒员工或参与者注意中暑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如多喝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穿透气、宽松的衣物等。
- 配备足够的饮用水和防暑物资,如冰袋、冰毛巾等。
- 在必要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中暑事故救援培训和急救培训。
2. 事故紧急救援流程- 当发现有人中暑时,立即通知急救人员,并提供详细的位置信息。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 给中暑者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帮助其补充水分。
- 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中暑者的头部、脖子和腋下,以降低体温。
- 观察中暑者的症状,如呕吐、头晕、意识模糊等,及时记录,并告知急救人员。
3. 急救人员到达后的救援措施- 急救人员根据中暑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关的急救处理,如给予氧气、输液等。
- 若中暑者体温过高,急救人员可以给予降体温药物或用冷水擦拭皮肤,但要注意不要使中暑者过度降温。
- 急救人员应与中暑者保持沟通,提供安抚和支持。
4. 救援后的善后工作- 对中暑事故进行记录,包括中暑者的身份信息、发病过程、救援措施等。
- 评估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缘由,并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
- 给予中暑者适当的康复指导和关怀,帮助其恢复健康。
以上是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个示例,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在实际应急救援过程中,应确保急救人员具备相关的救援技能和知识,保障中暑者的安全。
同时,加强对员工或参与者的中暑预防宣传,提高其对中暑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中暑是指由于环境热应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中暑事故发生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为此,制定一份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模板非常重要。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一) 中暑的表现: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
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重度中暑:可分三型:
(1)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
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
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
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
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过程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
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
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 (或典型性)热射病。
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二) 中暑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对中暑患者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
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
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1、大量饮水。
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
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
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
4、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5、中午高温时应减少户外工作。
如必须进行户外工作,则应每小时饮用500ml及以上水或茶水。
6、虽然各种人群均可受到高温中暑影响,但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危险,应格外予以关注。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在高温天气应特别注意,及时观察是否出现中暑征兆。
7、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
(三)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如盐汽水等,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