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尹姐)
- 格式:doc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36
会计学第一章总论(一)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的概念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基本特征:①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尺度作为辅助性补充。
②准确完整性、连续系统性。
(本质特征)2.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会计职能基本职能核算职能: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初始确认和再确认)、计量(计量属性选择和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和报告(财务报表)。
确认: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交易事项实质、会计要素、是否列入财务报告计量:计量属性选择和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报告:形成财务报表监督职能: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其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使之达到预期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目标的功能。
国家监督: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各有关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等实施的监督检查。
社会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中介机构等实施的监督活动。
关系: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会计目标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达到不断提高企业事业单位乃至经济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的目的和要求。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财务报告使用者:外部使用者:投资人——关注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债权人——关注企业偿债能力政府管理部门——关注企业纳税情况潜在投资人/债权人——关注投资方向内部使用者:经营管理者——关注经验管理所需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
第1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一、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二、会计基本假设注意区分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法律主体,是指在法律上的独立的主体。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母子公司都是独立的,都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就有必要将整个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单选题】甲公司2×14年12月20日与乙公司签订商品销售合同。
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2×15年5月20日前将合同标的商品运抵乙公司并经验收,在商品运抵乙公司前灭失、毁损等风险由甲公司承担。
甲公司该项合同中所售商品为库存W商品,2×14 年12月30日,甲公司根据合同向乙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于当日确认了商品销售收入。
W商品于2×15年5月10日发出并于5月15日运抵乙公司验收合格。
对于甲公司2×14年W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恰当性判断,除考虑与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的符合性以外,还应考虑可能违背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2016年)A.会计主体B.会计分期C.持续经营D.货币计量『答案』B『解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其中,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分期的意义在于,可以反映企业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
甲公司在合同中规定,在商品运抵乙公司以前发生的损失风险由甲公司承担,故不应在12月30日就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此行为会导致本来应该在2×15年确认的收入,提前确认在2×14年,违背了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
上海开放大学2024年秋会计实务专题形考作业1(第1-3章,权重20%)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1.存货的账面价值是指各个存货科目的借方科目余额(账面余额)合计数减去()后的净额。
A.可变现净值B.历史成本C.现值D.存货跌价准备2.A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21年10月11日外购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万元。
支付原材料运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的初始入账金额为()万元。
A.114.09B.100C.113D.1023.20×1年11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商品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2年1月15日按每件2万元向乙公司销售W产品100件。
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产品100件,每件实际成本和市场价格分别为1.8万元和1.86万元。
甲公司预计向乙公司销售该批产品将发生相关税费1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批产品在20×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为()万元。
A.176B.180C.186D.1904.下列各项中,属于累计原始凭证的是()。
A.领料单B.发生材料汇总表C.限额领料单D.工资结算汇总表5.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9年9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00元;9月7日购入甲材料35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10元;9月21日购入甲材料4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90元;9月28日发出甲材料500千克。
9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为()元。
A.145000B.150000C.153000D.1550006.()存货计算可变现净值的方法是采用存货加工完成后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自当前状态加工到可销售状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麦职&金本事】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1-4节课后作业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在校区: [单选题] *○柳市校区○乐成校区第一节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一.单项选择题1.衡量不同单位经营业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选取()进行计量。
[单选题] *A.货币(正确答案)B.实物C.时间D.劳动答案解析: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货币计量便于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是()。
[单选题] *A.收入的计算B.财务成果的计算C.资本、基金的增减D.会计计划的制定(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单选题] *A.会计控制与会计决策B.会计预测与会计控制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正确答案)D.会计计划与会计决策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4.下列不属于会计拓展职能的是()。
[单选题] *A.预测经济前景B.会计反映职能(正确答案)C.参与经济决策D.评价经营业绩答案解析:选项B,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为会计反映职能,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范畴。
5.会计目标要求会计信息应能充分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单选题] *A.上级部门B.企业管理层(正确答案)C.企业财务人员D.企业各部门答案解析:会计目标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019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1v1直播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课程概述市政公用工程实务科目的考查偏重于解决施工现场的实际问题。
考试题目一般体现为以技术为基础,以法律法规、施工及验收规范为依据,从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合同与招投标、施工现场等几个角度对市政公用工程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考查。
建议考生学习中以技术部分为基础,配合管理科目进行重点学习,法规及经济部分作为辅助学习内容。
试题题型及时间安排案例题目考查类型【概念问答、分析改错、计算分析、图片识别、现场管理】案例题目考查类型2018年案例题目考查内容分析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技术部分章节分析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管理部分章节分析招投标、造价合同、成本施工组织设计管理部分现场管理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竣工验收备案1K411000 城镇道路工程考纲知识体系1K411010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1K411020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1K411030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1K411040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1K411010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思维导图一、城镇道路分类二、城镇道路分级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一)按路面结构类型分类(二)按力学特性分类【例题1·多选】下列属于柔性路面的是()。
A.水泥混凝土路面B.沥青混凝土面层C.沥青碎石面层D.布设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E.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答案】BCE【解析】柔性路面主要代表为各种沥青类路面,因此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为典型的沥青路面。
【例题2·单选】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的路面是()路面。
【2016】A.沥青混合料B.次高级C.水泥混凝土D.天然石材【答案】C【解析】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1K41101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一、结构组成(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的细粒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
2024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汇总一、存货。
1.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 存货的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 存货的确认条件: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 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 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 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 存货的期末计量。
-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 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 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二、固定资产。
1.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 固定资产的定义: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 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 外购固定资产: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初级会计实务-47(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企业从应付职工工资中代扣的职工房租,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 应付职工薪酬B. 银行存款C. 其他应收款D. 其他应付款2. 企业销售商品时代垫的运杂费应记入( )科目。
A. 应收账款B. 预付账款C. 其他应收款D. 应付账款3. 某企业于2002年9月接受一项产品安装任务,安装6个月;合同总收入20万元,年度预收款项9万元,余款在安装完成时收回,当年实际发生成本6万元,预计还将发生成本4万元。
则该企业2002年度确认收入为( )万元。
A. 8B. 12C. 20D. 04. 企业建造办公大楼领用生产用原材料时,相关的增值税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 管理费用B. 生产成本C. 在建工程D. 其他业务成本5.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20元。
企业购入甲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1000元,增值税额3570元。
企业验收入库时实收990公斤,短缺的10公斤为运输途中定额内合理损耗。
该批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
A. 1200B. 1000C. -1200D. 2006. 某企业2002年6月28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18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
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 300B. 258.33C. 500D. 291.677. 某公司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还生产了某种副产品。
该种附产品可直接对外出售,公司规定的售价为每公斤200元。
6月份主要产品和副产品发生的生产成本总额为100万元,副产品的产量为300公斤。
假定该公司按预先规定的副产品的售价确定副产品的成本。
则副产品的成本为( )元。
A. 940000B. 0C. 60000D. 10000008. 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属于( )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024年中级实务三色笔记一、教材知识点梳理。
1. 第一章:总论。
- 中级实务的基本概念,例如会计的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可以用表格对比记忆各质量要求的含义和体现。
-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 资产:定义、确认条件(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入、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分类(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 负债:类似地,定义、确认条件、分类。
-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内容,理解其来源和相互关系。
- 收入:定义的新变化(按照新准则),确认和计量五步法(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履行各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 费用:定义、分类(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等)。
- 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计算。
2. 第二章:存货。
- 存货的初始计量。
- 外购存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注意特殊情况,如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计入存货成本,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可以抵扣则不计入。
- 自制存货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 存货的后续计量。
-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理解不同方法下存货成本的计算和对利润的影响。
- 存货的期末计量,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要考虑存货的持有目的(直接用于出售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工)。
3. 第三章: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初级会计实务基础知识点笔记整理一、会计概念与职能。
1. 会计概念。
-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2. 会计职能。
- 基本职能。
- 核算职能。
- 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 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会计要确认购买的金额、数量,计量其成本,记录相关的会计分录(借记“原材料”,贷记“银行存款”等),并在财务报表中报告该笔交易对资产等项目的影响。
- 监督职能。
- 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 真实性审查,例如检查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发生;合法性审查,查看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如企业是否依法纳税;合理性审查,如企业的费用支出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铺张浪费的情况。
- 拓展职能。
- 预测经济前景,如根据企业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预测未来的销售收入。
- 参与经济决策,会计人员提供相关财务数据,辅助管理层决定是否投资新项目等。
- 评价经营业绩,通过财务指标(如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二、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1. 会计基本假设。
- 会计主体。
- 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 例如,甲公司是一个会计主体,它要核算自身的经济业务,不能把甲公司股东的个人收支作为公司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 持续经营。
-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 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企业的固定资产才可以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在其使用寿命内分期计提折旧。
- 会计分期。
-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荷载——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力,习惯上亦称为荷载。
●荷载的分类:1.永久作用。
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焊接变形等。
2.可变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
如装载荷、屋面与楼面活载荷、雪载荷、风载荷、吊车载荷、积灰载荷等。
3.偶然作用:例如爆炸力、撞击力、雪崩、严重腐蚀、地震、台风等。
●按载荷作用面大小分类:1.均布面荷载Q。
2.线荷载,建筑物原有的楼面上或屋面上的各种荷载传到梁上或条形基础上时,可简化为长度上的分布荷载,称为线荷载q。
3.集中荷载。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种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X=0和∑Y=0。
见P2图1.●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还要加上力矩的平衡,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某点取矩时,顺时针之力之和等于反时针力矩之和。
所以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Y=0和∑M=0。
●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
一个物体,重量为W,通过两条绳索AC和BC吊着,计算AC、BC拉力的步骤为:首先取隔离体,作出隔离体受力图。
然后再列平衡方程,∑X=0和∑Y=0,求未知力T1、T2。
见P2图2●了解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P3图2。
弯矩M的正负号规定为截面上的弯矩使所取隔离体下侧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剪力V的正负号规定为截面上的剪力使所取隔离体有顺时针方向转运趋势时为正,反之为负。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极限状态通常可分为:承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力极限状态包括:1.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2.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推动平衡(如倾覆、滑移)3.在反复荷载下构件或连接发生疲劳破坏等。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1.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面。
2.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
3.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振幅等。
●材料强度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对有屈服点的钢材,还有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的区别。
●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荷载变动主要有:1.在楼面上加铺任何材料属于对楼板增加了面荷载;2.在室内增加隔墙、封闭阳台属于增加的线荷载;3.在室内增加装饰性柱子,特别是石柱,悬挂较大的吊灯,房间局部增加假山盆景,这些装修做法就是对结构增加了集中荷载。
●梁的变形主要是弯矩所引起的,叫弯曲变形。
●P7公式。
影响位移因素除载荷外,还有:1.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棤E成反比;2.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如矩形截面梁,其截面惯性矩( P7);3.构件的跨度:与跨度l的n次言成,此因素影响最大。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等级: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临时性结构5年;2.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25年;3.普通房屋和构筑物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100年。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1.室内正常环境。
2.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b.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3.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4.海水环境。
5.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物质影响的环境。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要求:1.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它不仅关系到构件的承载力和适用性,而且对结构构件的耐久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P8●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要求:1.纵向受力钢筋2.箍筋3.弯起钢筋4.架立钢筋●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按其受弯情况,又可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按支承情况分,还可分为简支板和多跨连续支板。
●两对边支承的板是单向板,一个方向受弯;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
●连续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
●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将板面上的集中载荷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拉力。
●钢筋混凝土柱子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受压构件。
对实际工程中的细长受压柱,破坏前将发生纵向弯曲。
因此,其承载力比同等条件的短柱低。
●砌体结构的特点:1.容易就地取材,比使用水泥、钢筋和木材造价低。
2.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
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
4.施工方便,工艺简单。
5.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
6.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7.抗震性能差。
8.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用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来进行墙、柱稳定性的验算。
P12公式。
●受压是砌体结构构件最常见的受力开工。
若墙体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可以采取增加墙厚度或提高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等措施来保证。
●当梁端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常采用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的方法。
●墙体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伸缩缝,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分开。
2.沉降缝。
设有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
3.圈梁: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同时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防止因振动(包括地震)产生的不利影响。
●多层砖房抗震构造措施。
1.多层砖房设置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
2.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连接。
3.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
4.构造柱可不必单独设置柱基或扩大基础面积,构造柱应伸入室外地面标高以下500mm。
5.对于纵墙承重的多层砖房,当需要在无横墙处的纵墙中设置构造柱时,应在楼板处预留相应构造柱宽度的板缝,并与构造柱混凝土同时浇灌,做成现浇混凝土带。
现浇混凝土带的纵向钢筋不少于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6构造柱的竖向钢筋末端应作成弯钩,接头可以采用绑扎,其搭接长度宜为35倍钢筋直径。
在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抗震墙层间高度。
7.斜交抗震墙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且构造柱有效截面面积不小于240mm*180mm。
在斜交抗震墙段内设置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抗震墙层间高度。
●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层数,6度时7层、7度时6层及以上、8度时5层及以上,在底层和顶层的窗台标高处,沿纵横墙应设置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抗震)。
●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超过0.5m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墙顶京戏设置压顶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mm。
●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大于24的单层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4.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还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
●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
临空窗台低于0.80m、住宅窗台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设置防护栏要求: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主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砌体墙应在室外地面以上,位于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
●室内光环境:1.自然采光,公共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水上于外窗总面积的30%;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
2.人工照明●光源的选择:开关频繁、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等场所,宜采用热辐射光源。
有高速运转物体的场所宜采用混合光源。
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必须选用能瞬时启动的光源。
●室内声环境:1.音频范围,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20~20000Hz,称为音频范围,低于300Hz的声音为低频;500~1000Hz的声音称为中频,2000Hz以上的声音为高频;人耳对2000~4000Hz的高频最敏感。
2.声压级。
室内外环境允许噪声级用A声级dB(A)表达。
●等效声级施工阶段噪声LAeqdB(A)不得超过下列限值:1.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入地等;昼间75dB(A);各种打桩机等,昼间70 dB (A);夜间禁止施工:3.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昼间7- dB (A),夜间55 dB(A);4.装修、吊车、升降机等,昼间65 dB(A),夜间55 dB(A)。
●建筑物的高度相同,其平面形式为圆形时体形系数最小(最节能),依次为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他组合形式。
●间歇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内保温;连续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外保温。
●钢材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的字母Q、屈服强度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4个部分按顺序组成。
●钢结构用钢主要是热轧成形的钢板和型钢等。
型钢是钢结构中采用的主要钢材。
钢板规格表示方法为宽度*厚度*长度(单位为mm)。
钢板分厚度(厚度>4mm)和薄板(厚度≤4mm)两种。
●P21表——HRB属于普通热轧钢筋。
其中的HRB335和HRB400是钢筋混凝土用的主要受力钢筋。
HRB400又常称新Ⅲ级钢,是我国规范提倡使用的钢筋品种。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等。
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
●反映建筑钢材拉伸性能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钢材的塑性指标通常用伸长率表示。
●水硬性胶凝材料如各种水泥。
●石灰——生石灰(CaCO3)的石灰石在适当温度下煅烧,所得的以氧化钙(CaO)。
●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又称消石灰)。
石灰浆体的硬化包括干燥结晶和碳化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石灰耐水性差,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石膏胶凝材料是一种以硫酸钙(CaSO4)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常用的是以β型半水石膏为主要成分的建筑石膏。
●石膏浆体中的自由水分因水化和蒸发而逐渐减少,浆体渐渐变稠,可塑性逐渐减小,这一过程称为凝结。
其后,浆体继续变稠,逐渐凝聚为晶体,并不断增长,直至完全干燥,这一过程称为硬化。
●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性水泥三类。
P24表——名称代号对应●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1.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