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区幼小衔接现状与对策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使儿童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生活,减少因两种教育的差异给儿童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德国的哈克教授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着关系人、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这些“断层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入学后的学习与生活。我国于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小学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地处山区的我县,虽然县城拥有三所省级示范园,学前教育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乡镇学前教育发展相对十分薄弱。近年来,为解决县域内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公办园数量过少,农村幼儿园严重短缺等现象,三年来,共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新建各类幼儿园22所,保障全县每个乡镇建成了1所公办幼儿园,同时,补充幼儿教师189人,使在编教师达到335人。这些乡镇幼儿园的建成和教师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现象,但由于乡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且多为新建园和新补充的教师,所以依然存在师资跟不上、教育观念难转变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幼小衔接教育严重脱节。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山区幼小衔接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了解掌握我县乡镇幼小衔接的具体情况,探寻有效对策,促进幼小教育的有效衔接,并以此为突破口,提高乡镇学前教育水平,促进县域内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山区: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与平原相比,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基础比较工落后,信息相对闭塞,从而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局限,也比较落后。旬阳县正是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319个村(社区),总人口45万人。县境地貌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因此,具有一定的山区代表性。

2.幼小衔接: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在本课题研究中,指幼儿阶段的教育与小学阶段教育的衔接,其实施者不仅仅是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还包含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甚至是社区的影响。

3.现状:即当前的状况。

4.幼小衔接现状:指当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现实状况,包括当前教育者(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理解,以及幼儿园、家庭、学校在促进儿童从“幼儿”步入“小学生”的过程中,为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所做的一系列工作情况。

5.对策:即对付的策略或办法。具体地说,是为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方法、途径、方式、策略等的总和。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关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在发达国家进行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重在让幼儿在入学前接受一二年的预备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掌握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他们进入小学后的负担。例如:在美国,基本上都是将幼儿园附设在小学里,接纳4-6岁儿童,作为“小学阶梯”。在英国,儿童从5岁开始实行义务教育,经过两年预备教育后再入初级学校。日本则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待幼小衔接,文部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是培养儿童上小学后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

在国内,从90年年代至今,幼教工作者们对幼小衔接也有一些研究。他们认为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师重视知识衔接,忽视能力培养;2、衔接追求形式,浅层次、表面化;3、衔接形式单一;4、衔接单向性,形成一边倒。这些衔接问题,导致幼儿在入学后,产生各种不适应。提出的对策主要有:1、以能力为重点,做到全面而系统;2、重视合作与协作,双向靠拢;3、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4、在幼儿园开展社会适应性教育,并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研究在内容上泛泛而谈,而且多源于发达地区,对于地处山区、发展比较落后的我县乡镇幼儿园,难以有效借鉴与直接运用。因此,在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地处山区的我县乡镇进行幼小衔接现状调查,同时探讨研究出有效对策,势在必行。

(二)选题意义

1.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德国的哈克教授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着关系人、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这些“断层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入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全面调查了解当前我县乡镇幼小衔接现状,分析寻找问题背后的成因,探寻解决对策,促使幼小衔接工作顺利实施,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持续发展。

2.有利于促进我县乡镇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

目前,虽然我国的幼教工作者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些研究,但现实中的我县乡镇很多家长、幼儿园及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认识不到位,对主要内容界定不清,致使幼小衔接工作仍旧不容乐观。本课题的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访问、讲座等各种形式,扩大幼小衔接宣传,有利于传播幼小衔接正确理念,为解决现实存在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3.为我县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决策提供调研依据。

本课题着眼于我县乡镇幼小衔接的现状,针对幼儿园、小学的教师、家长、幼儿展开问卷调查与访谈,从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以及对幼儿的评价等方面,还有幼儿的心理、能力、习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这种全面反映我县幼小衔接实际情况的调研报告,将会很好地为我县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决策提供具体有效的

依据。

4、全面贯彻落实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要求的需要。

从90年代至今,在颁布的各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如《规程》、《纲要》和《指南》中,都强调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因此,如何协同家长、幼儿园、学校,一同做好我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研究价值

我县县城三所公办幼儿园均为省级示范园,师资队伍水平比较高。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步伐加快,以及各地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近年来在各乡镇也都建立了公办幼儿园,为补充师资短缺,还大量招聘代理教师和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任教,这些教师的涌入,致使我县学前教育城乡差别大,出现了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乡镇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幼小衔接工作更是难以开展实施,幼小断层问题,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成长。

通过本课题研究,发挥县城省级示范园的带头引领作用,对我县乡镇幼小衔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寻对策,有利于促进全县乡镇幼儿园整体其办园水平的提高,实现全县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本课题研究若取得一些成效,也可为其他山区幼小衔接提供可借鉴经验。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和假设

(一)理论依据

1. 国家政策法规文件依据

(1)《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分别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与小学的事,而应该是幼儿园、家庭、小学和社区共同的事。

(2)“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的通知”指出:要“抓好幼小衔接。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教育内容,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严禁小学一年级以任何理由压缩课程或加快课程进度。积极探索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为《指南》的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条件。”所以,针对目前幼儿园和小学课程随意超前和压缩的现象,急需制定一套衔接机制加以制止。

(3)“教育部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记者问”中提出:“要积极探索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幼儿园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重点做好语言表达、初步逻辑思维等学习适应能力的准备,以及主动性、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准备。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教育内容。小学要重点做好入学后的过渡和适应教育,有针对性地缩小两个阶段在环境、课程、班集体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差异,减缓学习的坡度和难度。严禁小学一年级以任何理由压缩课程或加快课程进度。”幼儿园和小学要认清各自的职责,切实缩小幼小差异,减缓幼小过渡的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