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下期第2次月考答题卡(1.2班)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
【高二】高二化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化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在化学网也会更多的为您发布更好的文章,感谢您对化学网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此文能给您带来帮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l.下列物质中,没有固定沸点的是A.聚乙烯B.氯仿C.甲苯D.异丁烷2.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
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叁键。
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A.卤代羧酸B.酯C.氨基酸D.醇钠3.4-甲基-2-乙基-1-戊烯经催化加成所得产物名称为 ( )A.4-甲基一2一乙基戊烷B.2、5-二甲基戊烷C.2-乙基-4-甲基戊烷D.2、4-二甲基己烷4.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酯类的是 ( )( )5. 0.1 mol某有机物的蒸气跟足量的O2混合后点燃,反应后生成13.2 g CO2和5.4 gH2O,该有机物能跟Na反应放出H2,又能跟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此有机物还可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该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6.盐酸乙哌立松片是一种骨骼肌松弛剂,能改善由肩周炎、腰痛症等引起的肌紧张其结构简式如下:关于盐酸乙哌立松片有下列说法:① 是芳香族化合物,② 含有N原子的六元环上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③ 能发生还原反应的官能团有两种,④ 是一种有机盐。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 == CO2+H2O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3COOH+Cu(OH)2 Cu2++2CH3COO-+2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 2C6H5OH+CO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 CO +2NH +2Ag+6NH3+2H2O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苯既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产物有两种C. 有机物A(C4H6O2)能发生加聚反应,可推知A的结构一定是CH2=CHCOOCH3D. 可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四氯化碳和乙酸.9.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药物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B.可与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 Br2发生反应D.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10.通式为CnH2n-2的某气态烃在密闭容器里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变(温度为150℃)此烃分子中的n值是( )A.2B.3C.4D.511.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发现有人将工业染料苏丹红I号非法用作食用色素。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因为它()①热稳定性差②增加甜味③产生二氧化碳④供应碳酸钠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金属钠可用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C.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上升生成Na2O的速率加快D.钠钾合金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铝、铁两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A.Fe3+ B.AlO2﹣ C.Al3+ D.Fe2+4、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⑤(NH4)2CO3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5、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加入100mL 1mol/L 的盐酸中,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 B.6:3:2 C.3:1:1 D.1:1:16、将物质X逐滴加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2)与所加X的物质的量(n1)的关A.X:NaOH,Y:AlCl3B.X:AlCl3,Y:NaOHC.X:HCl,Y:NaAlO2D.X:NaAlO2,Y:HCl7、下列反应结束后,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的是()A.铁锈与过量稀盐酸B.FeCl3溶液与过量铜片C.FeCl3溶液与过量铁粉D.FeCl2溶液与过量Zn粉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B.SO2、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想Fe与I2反应生成FeI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过量Na2O2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最终呈蓝色B.1 mol Na2O2与足量H2O完全反应,转移2 mol电子C.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D.用稀盐酸可以鉴别NaHCO3溶液与Na2CO3溶液10、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①FeCl2;②Fe2O3;③Zn;④KNO3。
高二化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测题2008.5.9满分150分时刻12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63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9小题共27分)1、张青莲是我国闻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纳为新的标准值。
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纳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
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11549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B.11549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C.11549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D.11549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2、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越爽朗的金属越难冶炼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工业上金属Mg、Al差不多上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3、现在含硒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则下列有关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为24 B.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C.非金属性比溴弱D.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4、下列性质中,能够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5、有关反应:4Al+3TiO2+3C=2Al2O3+3Ti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l是还原剂,TiC是氧化产物B.TiO2是氧化剂,TiC是还原产物C.生成1molTiC转移4mol电子D.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6、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1)C+CO2=2CO (2)C+H2O=CO+H2(3)CO+H2O=CO2+H2由此能够推断,在该温度下C 、CO 、H 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A .CO >C >H 2 B .C >CO >H 2 C .C >H 2>CO D .CO >H 2>C7.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低熔点 ②水溶液不能导电 ③融融状态能导电 ④晶体能导电 ⑤能溶于水 ⑥易溶于苯 A .①②③ B .③⑤ C .④⑤ D .③④⑤⑥ 8、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
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答案填图至答题卡中) 1、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纯净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 .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D .氮气难溶于水 2、某品牌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 ):硒:0.013; 锶:0.0596; 锌:0.00162; 钠:18.4; 钙:4.69。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 元素B. 原子C.单质D. 分子 3、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玻璃仪器洗干净时,内壁附着的水成股流下B .从蜡烛上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沉入水底C .将燃着的木条插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D .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C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会引起温室效应D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6、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 B. C. 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B .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C .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 .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8.2014年4月兰州发生了自来水苯超标事故,引起人们对水安全的关注.已知苯的化学式为C 6H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1:1B.一个苯分子是由6个碳元素和6个氢元素组成C.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 苯中碳、氢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9.学习化学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B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C .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少于4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元素D .氯化钠是由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10.南昌大学研发“硅衬底高光效GaN 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如图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镓的化学性质和铝的化学性质相似 C.镓是非金属元素D.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12.某学生称量药品时,错将药品和砝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平衡时砝码和游码加起来共5.4g (1g 以下用游码)如按正确的方法称量,此样品的质量为( ) A.4.6g B.5.0g C.5.4g D.6.4g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或类比正确的是( ) A . 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时,该原子化学性质稳定,则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B .化学变化都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发光放热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所有的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质子D .分解反应有多种生成物,所以有多种物质生成的都是分解反应二、填空题14.、用化学符号填空或者写出化学符号的意义(1)2个铁原子________; (2)4个硫离子_______; (3)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___;(4)Hg 的微观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图表示五种物质,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字母)由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是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16、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A 、B 、C 、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精心制作仅供参考鼎尚出品*********鼎尚图文2019学年度高二第2学期调研测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NH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B. σ键和π键比例为7:1C. C与O互为等电子体,1 mol O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 AD. 已知反应N2O4(l)+2N2H4(l)===3N2(g)+4H2O(l),若该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数目为3N A2.下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①乙醚的沸点②冰的密度比液态水小③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④水分子在高温下很稳定⑤氢化镁的晶格能高⑥DNA的双螺旋结构⑦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高A. ④⑥②B. ①④⑤C. ②⑤⑥D. ③⑤⑦3.化合物中,稀土元素最常见的化合价是+3 ,但也有少数的稀土元素可以显示+4价,观察下面四种稀土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显示+4价的稀土元素是(几种稀土元素的电离能(单位:KJ/mol))元素I1I2I3I4A.Se(钪) 633 1235 2389 7019B.Y(铱) 616 1181 1980 5963(镧) 538 1067 1850 4819D.Ce(铈) 527 1047 1949 3547A. AB. BC. CD. D4.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
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机理为:H2O2+I-= 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I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反应的速率与I-浓度有关。
高二化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共计100分。
考试时刻为90分钟。
考试终止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K 39 S 32卷Ⅰ(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8分)1、漂亮的“水立方”(Water Cube)是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设计灵感来自于有机细胞的天然图案以及肥皂泡的形成。
在那个中心的蓝色气泡墙之内,钢结构的差不多单位是一个由12个正五边形和2个正六边形所组成的几何细胞。
覆盖那个框架的是半透亮的气泡,称为PTFE膜(聚四氟乙烯),它能为场馆带来更多的自然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PTFE能够使溴水褪色B. PTFE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C. PTFE的单体是CF2=CF2D. PTFE化学稳固性、耐磨性良好2、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蛋白质溶液B.淀粉溶液C.蔗糖溶液D.硬脂酸钠溶液3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说明的是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4、重金属盐能使人体中毒,这是由于它使人体内的蛋白质A.发生了水解作用 B.发生了盐析作用 C.发生了变性作用 D.发生了分解反应5、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
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一般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专门状态 D.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6、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浸入流淌的温水中,相当一段时刻后,取出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浓HNO3(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无现象、无现象、显黄色; D.无现象、红色沉淀、显黄色7、葡萄糖、乙酸、甲酸和乙醇可用一种试剂加以鉴别,这种试剂是A.银氨溶液B. Na2CO3溶液C.水D.新制Cu(OH)2悬浊液8、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的有机物有①葡萄糖②蔗糖③麦芽糖④甲酸甲酯⑤一氯丙烷⑥甲酸乙酯A.①②⑤⑥B.②③⑤C.②⑥D.②③④⑥9、在离子晶体中不存在的相互作用是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范德瓦耳斯力10、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④润滑油⑤花生油⑥石蜡A.①②B.①⑤C.④⑤D.①③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不一定是羧酸B.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D.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三醇12、蔗糖3.42g与淀粉3.24g混合并完全水解,若生成mg葡萄糖和ng果糖,则m∶n为A.1∶3B.1∶5C.5∶1D.3∶113、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为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硝酸③向AgI 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14、下列晶体,每个原子都被相邻的4个原子包围,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并向空间进展构成网状结构的是A.甲烷晶体B.晶体硅C.石墨D.水晶15、下列物质中①(NH4)2S ②H2S ③Al(OH)3④AgNO3⑤甘氨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氨水反应的是A.①③B.②③C.④⑤D.①④⑤16、SF6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专门强的稳固性,可用于灭火。
新疆库尔勒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i—59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
5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1个小题,共42分)1.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B.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63s1→1s22s22p6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C.某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D.Ca2+离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答案】C是不正确的,这样排布违反了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应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所以C不正确;D.钙为20号元素,Ca2+离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是正确的。
2.对充有氖气的霓红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D.在电流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反应【答案】A【解析】氖灯发光是由于电子跃迁产生的现象,有光放出,说明有能量的释放,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但过程中并元新物质的生成。
3.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原子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5原子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1/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5的原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均是硅元素,A错误;B.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5的原子均是F元素,B错误;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是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的原子是钙,二者不是同一种元素,C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1/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5的原子均是溴,D错误,答案选C。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O3(g)=3O2(g) △H<0B.2CO(g)=2C(s)+O2(g) △H>0C.N2(g)+3H2(g)=2NH3△H<0D.CaCO3(s)=CaO(s)+CO2(g) △H>02.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CO2-3、K+、Cl-、Na+B.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1的溶液中:NO-3、Mg2+、Na+、SO42-C.在c(OH-)/c(H+)=1×1012的溶液中:NH+4、Fe2+、Cl-、NO-3D.=10-10mol·L-1的溶液中:Na+、HCO-3、Cl-、K+3.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 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0 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00 mL B.小于10.00 mLC.等于10.00 mL D.等于11.00 mL4.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Cl-、NH+4、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溶液中c(NH+4)=c(Cl-),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B.若溶液中c(NH+4)>c(Cl-)>c(OH-)>c(H+),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l和NH3·H2O[来源:学,科,网]C.若溶液中c(Cl-)>c(NH+4)>c(H+)>c(OH-),则溶液中可能含有NH4Cl或可能含有NH4Cl和HClD.若溶液中c(Cl-)>c(H+)>c(NH+4)>c(OH-),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4Cl和少量的HCl5.对于某酸的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B.在该盐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Y2-)>c(HY-)>c(OH-)>c(H+)C.若HY-能水解,水解方程式为:HY-+H2OY2-+H3O+D.若HY-能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Y-+H2OY2-+H3O+6.在25 ℃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
高二年级阶段检测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普通班)含答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K 39 S 32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反应C(s)+H2O(g) CO(g)+H2(g) ;Δ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B.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常数K不发生变化C.升高体系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D.增加C(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2.在1 000 K时,已知反应Ni(s)+H2O(g)NiO(s)+H2(g)的平衡常数K=0.059,当水蒸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此反应( )A.已达平衡状态B.未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C.未达平衡状态,反应逆向进行D.无法确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 k Pa时,1 mol C与适量H2SO4反应生成1mol CO时,放出110.5 kJ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B.在10l k Pa时,l 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H2燃烧热为—285.8KJ/molC.鉴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D.在稀溶,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4.工业上利用可逆反应N 2(g)+3H 2(g) 2NH 3(g)合成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其中催化剂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 .恒容通入氩气,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在t 1、t 2时刻,NH 3 (g)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NH 3 (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c 2-c 1t 2-t 15.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工业合成氨时使用催化剂B .配制FeCl 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盐酸C .在Na 2CO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 >1×10-7mol /LD .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g)+Y 2(g) 2Z(g),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 .T 1<T 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 .T 1<T 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 .T 1>T 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 .T 1>T 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7. 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 ΔH=Q kJ·mol -1(Q>0 ),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