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几种常见的酸教学设计3
- 格式:doc
- 大小:84.80 KB
- 文档页数:7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疑点:不同生长时期的水果和蔬菜pH是否相同,建议测不同生长时期番茄pH进行了解。
观察头发光泽需要哪些条件,建议增强光线和利用放大镜观察。
头发耐拉力,用手拉能否准确感知?建议用测力计去测更科学。
为使测出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可引导学生取几次的平均值。
重点和难点:测试方法。
活动方式:学生主持;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①分组准备: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为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
②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③洁厕精、醋、洗洁精、石灰水、牙膏、西红柿、牛奶、鸡蛋、萝卜、纯碱溶液、草木灰水、泡菜水、橘子、苹果、造纸厂排放的废水、点滴板、pH试纸、玻璃棒、镊子、小刀、纱布、放大镜、弹簧秤等。
教学过程:师:先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师:再请同学们看61页内容,回答,我们从书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溶液的pH<7显酸性,ph>7显碱性,pH=7显中性。
生2: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反思: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主持,本身就是对能力的训练,把讲台让给学生,同学们相互理解与支持,合作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行为和表达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点。
但主持人和同学们是处于同一知识平台,随时需要老师的指点,老师在课前要帮助主持人理好提纲。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小结、阅读教材了解浓盐酸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用途,并掌握浓盐酸的挥发性和保存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思考交流、归纳小结认识浓硫酸特性。
3、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联系应用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并知道浓硫酸的保存方法。
4、认识到实验规范操作及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腐蚀性,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浓硫酸的腐蚀性课后适当练习题,不要太难,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少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白雾C.氯化钠溶液敞口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会增加D.浓硫酸敞口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2.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利用浓硫酸的()A.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氧化性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4.将浓硫酸滴在石蕊试纸上,可观察到试纸()A .变红B.变黑C.先变红再变黑D.变黑后变红5、如图所示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1)写出上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水”或“浓硫酸”)。
(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____________。
【联系与拓展】某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里误将装在酒瓶中的浓硫酸当成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
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家中存放或使用药物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响了整个流程。
常见的酸和碱(三课时)单元分析本课题在知识结构上分为三部分:首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会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和碱,并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能够用花瓣、果实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试验它们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
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总结酸碱的腐蚀性等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回忆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第三部分在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以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并能从解离的角度简单了解酸碱的定义。
重点分析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通过本段教学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从而说明酸和碱属于不同类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另一个重点内容是酸、碱各自的化学性质,这同样是教学中的难点。
难点分析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以及酸、碱的化学性质与上述两种粒子的关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从酸碱各自的化学性质中找出规律,以及它们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因为溶液导电性的教学内容和酸碱的定义相比于老版教材都有所删减,所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定夺讲课的方式和内容的深度。
教学建议(1)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能使蔗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失水碳化,并不是因为浓硫酸吸取了有机物内部所含有的水分(结晶水),而是把组成有机物成分里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率(水的组成比)从有机物里夺取出来,形成硫酸的水合物,同时剩下有机物组成中的碳。
对浓硫酸来说,它起了脱水作用,对有机物来说,则发生了碳化现象。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10-3】时,一定要事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实验应在玻璃片上做,做完后也应将物品放在玻璃片上。
化学教案-几种常见的酸:盐酸课程名称:化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几种常见的酸:盐酸教学目标:1. 了解盐酸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盐酸的制备方法;3. 了解盐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盐酸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模型;2.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氯气、氢气、盐酸。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酸的概念,以及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
第二步:讲解盐酸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盐酸的化学式HCl和分子结构模型,解释盐酸是一种单质酸。
2. 引导学生回顾盐酸的性质:a. 盐酸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 盐酸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氯化物和氢气;c. 盐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 盐酸可以与金属碱土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反应。
第三步:讲解盐酸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示范盐酸的制备实验过程。
2. 介绍盐酸的两种主要制备方法:a. 通过氢气和氯气的直接反应制备盐酸:H2 + Cl2 → 2HCl;b. 通过氯气和水的反应制备盐酸:Cl2 + H2O → HCl + HClO。
第四步:讨论盐酸的应用(15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介绍盐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a. 在实验室中用作酸碱中和反应的试剂;b. 在冶炼和电镀过程中用作脱氧剂和氧化剂;c. 在制药工业中用于制备药物;d. 在清洁卫生产品和消毒剂中的应用。
第五步:小结和课堂练习(5分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问学生盐酸的性质和应用,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扩展:提供实验机会,让学生进行盐酸制备实验,进一步巩固对盐酸性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
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2. 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进行作业;3. 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价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能力。
几种常见的酸一.知识教学点1.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2.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和用途.3.浓硫酸的稀释及一些特性。
二.重、难、疑点1.重点:盐酸的性质及用途。
2.难点:教会学生学习酸知识的基本学习思路。
3.疑点:(1)为什么锌与浓硫酸反应时不产生氢气?(2)为什么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酸倒入水中?三.教学过程:由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一.盐酸(HCl):演示实验出示一瓶纯净浓盐酸和浓硫酸,并分别打开瓶盖。
:请同学们思考:1.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2.通过观察,你能得出盐酸有哪些物理性质?:1.盐酸的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具有刺激气味的液体,是挥发性的酸。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盐酸的化学性质:做实验8-6,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两种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变色规律。
结果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给各物质进行分类,由此得出规律: :(2)与金属反应(盐酸+活泼金属=盐+氢气)2HCl+Zn=ZnCl2+H2↑生绣的铁钉放到盐酸溶液,此实验中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最后经过学生讨论加上教师提示,请学生自己写出化学方程式。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盐酸+金属化合物=盐+水)6HCl+Fe2O3=2FeCl3+3H2O 2HCl+CuO=CuCl2+H2O: 跟碱反应(颜色的变化能否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4)跟碱反应(盐酸+碱=盐+水)2HCl+Cu(OH)2= CuCl2+2H2O HCl+NaOH=NaCl+H2O:4.盐酸的用途重要的化工材料及金属表面的除锈等。
二.硫酸(H2SO4)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做实验8-11,学生观察现象及分析讨论其本质,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腐蚀性,脱水性,氧化性;常用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84g/ml。
几种常见的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熟悉盐酸和稀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认识强酸的腐蚀性、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认识盐酸和硫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
(2)通过几种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几种酸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3)通过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教学过程】。
《几种常见的酸》教学设计作者:高建全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13期教材说明《几种常见的酸》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
本节课用盐酸和硫酸作代表,教给学生探究酸类物质的科学方法和具体的学习过程的一个示范。
教会学生学习酸碱盐的基本科学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掌握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盐酸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2.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3.介绍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及其特性。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创造性、总结归纳等能力。
并对学生进行共性、个性及相互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设计理念1.在课堂教学中,以趣味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中。
2.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自己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体现新课改理念。
教学流程一、利用实验,导入新课用趣味实验作为新课的开始。
教师在前面贴上一张用石蕊写好盐酸、硫酸的纸,再喷洒稀盐酸,奇特的现象便出现了。
学生兴趣高涨。
师:可以看出同学们非常兴奋,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类新的物质——酸(板书课题)。
二、新知识探索(一)盐酸1.物理性质演示〔实验10-2〕并提问:(1)打开瓶塞,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2)对比硫、磷的燃烧是怎样描述现象中的烟、气、雾的?(3)通过观察与思考,你能得出盐酸有哪些物理性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归纳盐酸的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常用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7%~38%,密度为1.19g/ml,有挥发性,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师:前面我们讨论了盐酸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它的化学性质。
7.2常见的酸和碱(一)常见的酸 ------黄晓菊一、常见的酸1、生活中常见的酸胃酸:蓄池中的酸:食醋:酸雨:汽水(一)浓盐酸1、浓盐酸是色,有味液体。
(闻)2浓盐酸有很强的性。
敞口放置,会观察到瓶口出现_________这是盐酸挥发出与空气中的结合成(浓盐酸保存)注意:稀盐酸(有或者无)挥发性,所以用稀盐酸制出的二氧化碳混有的杂质是,但稀盐酸敞口(填有或无)白雾产生。
3.盐酸的化学性质(1)盐酸可以与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使无色酚酞试液。
应用:用可以检验氢离子2.盐酸与反应用盐酸鉴别暖气片上的银粉是铝不是银的方程式补铁麦片补铁的原理:现象:应用:用可以检验溶液中的氢离子,当观察到,则此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3.盐酸溶液与反应(1)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现象:应用:工业上可用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2)氧化铜和盐酸的反应现象:(3)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现象:应用:用检验溶液中的氢离子,当观察到,则此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4.盐酸与反应(1)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2)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3)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2)(3)现象:(4)氢氧化铜与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现象:应用:I.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碱是,但不能用的碱是II.用检验溶液中的氢离子,当观察到,则原溶液含氢离子。
5.盐酸与反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现象:应用:①补、②除(2)纯碱与稀盐酸的反应(3)小苏打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应用:I.治疗胃酸过多也可用的盐,但注意胃溃疡病人不宜服用。
II.用可以检验溶液中的氢离子,当观察到,则原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4)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方程式:现象:拓展练习题1.鉴别稀盐酸和稀硝酸的方法是:,分别加入适量的,如果,则此溶液为稀盐酸,否则为稀硝酸。
2.除去稀硝酸中的稀盐酸的试剂是3.用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二)、浓硫酸1、浓硫酸为色味、状液体,(有、无)挥发性。
教案一: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及常见的酸和碱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的酸和碱的名称和性质;3.能够运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1.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的酸和碱的名称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1.运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中学化学中有关酸和碱的知识,与学生一起讨论酸和碱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现象引入:举例说明常见的酸和碱对生活的影响,如酸雨、碱性洗涤剂等。
Step 2:酸的基本概念及常见的酸(30分钟)1.酸的定义和特点:讲解酸的基本概念,以及酸的性质和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2.常见的酸的种类:介绍常见的酸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如盐酸、硫酸、醋酸等;3.酸性物质的检验:讲解酸性物质的常见检验方法,如酸碱指示剂的使用,红蓝试纸的原理等。
Step 3:碱的基本概念及常见的碱(30分钟)1.碱的定义和特点:讲解碱的基本概念,以及碱的性质和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2.常见的碱的种类:介绍常见的碱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铜等;3.碱性物质的检验:讲解碱性物质的常见检验方法,如酸碱指示剂的使用,红蓝试纸的原理等。
Step 4:酸碱中和反应(20分钟)1.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中和反应方程式;2.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中性化处理酸性土壤、使用碱性物质中和酸性物质等。
Step 5:小结与拓展(10分钟)1.小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2.拓展:布置拓展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更多常见的酸和碱的应用案例,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场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酸和碱的名称和性质,并能够运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几种常见的酸》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一等奖《《几种常见的酸》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几种常见的酸》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掌握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了解它们的用途。
2.了解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3.理解复分解反应重点和难点1.重点(1)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2)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变化。
(3)复分解反应。
2.难点书写有关酸的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以实验、讲解为主,配合一定的练习。
第二课时以学生的.阅读、自学为主,由学生发现、归纳并总结出其他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投影1.什么是酸?2.写出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方程式。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这在它们的化学性质上能否也表现出相同之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学习几种常见的、重要的酸。
【板书】一、盐酸(HCl)【实验】观察浓盐酸注意观察打开盛放浓盐酸的瓶塞时的现象(为增加实验效果可在瓶口轻轻呵气)。
注意闻气味时的操作。
【阅读】课本。
并回答下列问题:投影:1.盐酸有什么物理性质?2.瓶口的白雾是什么?3.白雾是怎样产生的?它说明了盐酸的什么性质?4.生产浓盐酸时管理不当为什么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板书】1.盐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的无色液体。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投影】讨论:浓盐酸应如何保存?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其质量和浓度各有什么变化?【板书】2.盐酸的化学性质(1)盐酸跟紫色石蕊、酚酞等物质的反应[学生实验]盐酸与指示剂反应,注意滴管的使用。
【板书】紫色石蕊溶液遇盐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盐酸不变色。
【投影】练习:现有盐酸和水两种无色液体,如何用化学方法检验它们?【板书】(2)盐酸跟金属的反应【提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是什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说出反应的现象。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第3课时)《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研究酸的性质的大致顺序、通过实验探究酸的性质,根据酸的性质思考其用途的科学方法。
2.通过酸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回忆、类推,归纳和小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探究酸的性质的有关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根据实验归纳酸碱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紫色石蕊试剂、两种待测液、稀盐酸、稀硫酸、带锈的铁钉等。
五、教学过程环节化钠溶液,如何区分?[小结]:NaCl溶液中有Cl-,而NaCl溶液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那么也不是Cl-的作用;应该是酸中的H+使石蕊溶液变红。
[提问]:你能否将这种方法推广一下,区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为什么?实验得出:稀盐酸和稀硫酸与碳酸一样,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学生猜想:可能是盐酸中的Cl-、H+、水使其变色,讨论交流后首先排除水的作用,石蕊溶液本身含有水。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讨论出方案:1.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2.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放入洁净小铁钉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讨论区分两种物质的方法,归纳总结出酸具有相似性质是因为酸中的H+使石蕊溶液变红。
学生亲身感受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大脑中生成了酸的印象。
通过猜想、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将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提升到认识方法。
[过渡]:除了上述性质,稀盐酸和稀硫酸还有其他共性吗?[提问]:根据同学们的表演,你能概括一下酸的这条性质吗?为什么具有相似的性质?[小结]:酸只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是酸中的H+与活泼金属发生了反应,放出氢气,另一种生成物的阳离子是相应的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的阴离子。
初中化学下学期几种常见的酸教案教案题目:常见的酸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酸的种类及其性质;2.能够分辨和识别常见的酸;3.掌握常见酸的化学式、名称和用途;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常见酸的种类;2.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3.常见酸的化学式和名称。
教学难点:1.学生辨别和识别各种常见酸的能力;2.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的理解。
教学准备:1.酸溶液的化学品(如:硫酸、盐酸、乙酸、柠檬酸等);2.酸的性质和用途的实验及展示所需的器材、材料;3.课堂展示所需的PPT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预估活动:请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有哪些?并列举出他们所知道的酸。
2.引入话题:根据学生预估活动的结果,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酸?酸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引导学生讨论。
Step 2 酸的种类及其性质(20分钟)1.酸的种类:通过PPT或黑板上的酸的种类分类表,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酸的种类和化学式,如:硫酸、盐酸、乙酸、柠檬酸等。
可结合物质的名称及图像给予学生强化记忆。
2.常见酸的性质:通过实验演示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引导,向学生介绍酸的常见性质,如:酸味、酸的酸性比较、酸和金属的反应等。
Step 3 酸的用途(15分钟)1.酸的用途:通过观察、实验演示以及生活实例,向学生介绍酸的广泛用途,如:硫酸可用于制造化肥、食品加工等;盐酸可用于清洗金属、除垢等;柠檬酸可用于食品添加剂等。
2.学生讨论:请学生结合自身生活,补充酸的其他应用领域,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Step 4 实验操作和展示(25分钟)1.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来加深学生对酸的印象,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酸的性质和用途。
比如,用硫酸与镁粉反应制氢气,并通过点燃集气瓶中的氢气等实验。
2.学生展示:学生根据自己文化课中所学习到的酸的相关知识,自行准备并展示酸的有关实验演示或研究成果。
Step 5 小结和拓展(10分钟)1.小结:通过概括,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还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本节课以构建主义理论、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积极创设以实验为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版本:北京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
2.教材地位:本节教学内容选取新北京版教材第十一章第二节几种常见的酸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等内容后,本节课主要主要通过探究活动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概括总结出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共性。
3.课标要求:本课时内容隶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中的二级主题“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基本要求是认识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4.教学价值:从学科价值来看,酸是认识物质化学变化规律最典型的物质。
通过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进一步强化研究一类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验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以及高中基于类别认识物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学生认识发展价值来看,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酸的认识将会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