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燃烧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1
1、什么叫燃烧?答: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者)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2、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ABC )答: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引火源)3、燃烧的充分条件是什么?( ABC )答:A、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B、一定的氧气含量 C、一定的点火能量4、空气中含有大约多少的氧?答: 21%5、什么叫火灾?答: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6、火灾分为哪几类?答:火灾分为 A、 B、C、 D 四类。
7、A 类火灾是指哪种火灾?答: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花、麻、纸张火灾等。
8、 B 类火灾是指哪种火灾?答: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9、C 类火灾是指哪种火灾?答: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10、 D 类火灾是指哪种火灾?答: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等火灾。
11、热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ABC )答: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12、当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时,什么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答:热对流。
13、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什么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答:热辐射。
14、灭火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方面?( ABCD )答: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15、同系物的闪点随其份子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其沸点升高而(升高)。
16、同系物中异构体比正构体的闪点(低)。
17、低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低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
18、爆炸可分为哪几类?( AB )答: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19、气体的燃烧可分为哪几类?( AB )答: A、扩散燃烧 B、预混燃烧。
20、固体燃烧的方式有哪些?( ABCD )答: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21、燃烧产物主要有那些?( ABC )答: A、气体 B 热量 C 可见烟22、什么是最典型的未彻底燃烧产物?答:一氧化碳。
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燃烧的定义(氧化学说):燃烧一般是指某些物质在较高的温度下与氧气化合而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的现象.2、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污染排放物?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其次还有CO,CO2等其他污染物。
3、燃素学说;燃素学说认为火是火是由无数细小且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的微粒即可愿意与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可以以游离的方式存在,大量游离的火的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变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便是燃素。
第二章燃料1.什么叫燃料?它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热量,该热量又能经济、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物质作为燃料的条件:(1)能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热量;(2)能方便且很好的燃烧;(3)自然界蕴藏量丰富,易于开采且价格低廉;(4)燃烧产物对人类、自然界、环境危害小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那些燃料?(煤,石油,天然气)3.燃料分类方法?燃料按物态分类及其典型代表燃料(1 固体燃料(煤炭)2 液体燃料(石油、酒精)2气体燃料(天然气、氢气)4.燃料的组成,固液体燃料的元素组成都有那些?固体燃料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混合物的元素组成为:C、H、O、N、S、A、M 液体燃料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
其元素组成亦为:C、H、O、N、S、A、M5.气体燃料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气体燃料是由若干单一可燃与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物:CO、H2、CH4、CnHm、CO2、N2、H2O、 O2等。
6.燃料分析有几种,分别是什么?(1)工业分析组成(测定燃料中水分(M)、挥发分(V)灰分(A)和固定碳(FC)等4种组分的含量)。
;(2)元素分析组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燃料中主要化学元素组分碳(C)、氢(H)、氮(N)、硫(S)和氧(O)以及灰分(A)和水分(M)的含量); (3)成分分析组成(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气体燃料各组分的体积或质量百分比)7.燃料的可燃与不可燃部分各包含哪些主要成分?可燃成分:(碳(最主要的可燃元素,氢(发热值最高的可燃元素)硫(有机硫、黄铁矿硫:可燃烧释放出热量,合称为可燃硫或挥发硫。
化工安全试题-(1)28、什么叫做燃烧?答: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
9、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答: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10、什么叫做爆炸?答: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
11、爆炸分为哪两种?答: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12、氨的爆炸极限是多少?乙炔的爆炸极限是多少?答:氨的爆炸极限是15.7%~27.4%;乙炔的爆炸极限是2.5%~80%。
14、什么情况下应使用空气呼吸器而不能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答:凡在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体积比),有害气体含量高于2%(体积比)的作业场所,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应使用空气呼吸器。
15、滤毒罐的型号答:4#16、事故的概念及特性是什么?答: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有目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预料道的意外事件,它能造成财产损失、生产中断、人员的伤亡。
事故的特性:事故是一种意外事件,它同其他事物一样,也具有本身特有的一些属性,掌握这些特性,对于我们认识事故,了解事故及预防事故具有指导性作用。
(1)因果性:是指事故是由相互联系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随时性(偶然性):是指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
(3)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
(4)可预防性:现代事故预防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即是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17、事故的分类是什么?答:(1)按照伤害程度分:A 、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轻度伤害的事故;B 、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事故;C 、一般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D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E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0~29人的事故;319、液氨泄露造成人身伤害后的急救措施是什么(皮肤接触和眼睛接触)?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一、燃烧基本知识16、什么是燃烧、自燃、燃点、自燃点?燃烧是放热发光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三者必须同时进行。
自燃是指某些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的情况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生物、物理或化学作用的过程而产生热,由于自行发热与散热处于不平衡状态,使热量积蓄下来,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的自动燃烧的现象。
所谓自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的燃烧热,能使该物质挥发出足够量的可燃蒸汽来维持燃烧的继续。
此时加热该物质所需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
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自燃点。
17、影响自燃点的因素有哪些?(1)、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2)、催化剂分为活性催化剂、纯性催化剂。
活性催化剂能降低物质的自燃点。
纯性催化剂能提高物质的自燃点。
(3)、可燃性气体的自燃点随其组成而变。
当混合物的组成符合于反应当量浓度时,自燃点最低。
混合气体中氧浓度增高,也将使自燃点降低。
(4)、温度升高,则析出挥发物愈多、自燃点愈低。
固体粉碎的愈细、自燃点愈低。
18、什么是闪点、闪燃?闪点是指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与燃点不同,闪点略低于燃点。
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而成可燃混合气,遇明火,即自行着火而发生瞬时燃烧,这一现象称为闪燃。
19、物质的比重、闪点和自燃点有何关系?液体燃料比重愈小,则闪点愈低,而自燃点愈高。
液体燃料的比重愈大,则闪点愈高,而自燃点愈低。
20、什么是加热自燃?可燃物质与空气共存,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能自行着火,继续燃烧的现象叫做加热自燃。
421、燃烧的三个因素是什么?可燃物——能与氧气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
助燃物——能帮助或支持燃烧的物质。
氧气或各种强氧化剂。
火源——具有一定温度和能量的能源。
这三种因素必须同时存在,互相作用、并具有一定量时燃烧才能进行。
22、燃烧过程如何进行?燃烧是一个氧化还原的过程。
《燃烧学》复习题2011版第一章 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 什么叫燃烧?答:燃烧标准化学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2、 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正确的表达方法?答:浓度:单位体积内所含某种物质的量 1.分子浓度 ni =Ni /V Ni 为分子数 1 /m3 2.摩尔浓度 Ci =Mi /V Mi 为摩尔数 mol / m3 3.质量浓度 ρi=Gi /V kg / m34.相对浓度 摩尔相对浓度:p p c c n n x i ii ii i =∑=∑=质量相对浓度:i iii i G G f ρρ∑=∑=燃烧的反应速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消耗的燃料量或者氧量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度既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来表示,也可以用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 示。
但均取正值。
W=±d C / dτ3、 什么是简单反应、复杂反应、总包反应?答:简单反应:由反应物经一步反应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也叫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不是经过简单的一步就完成,而是通过生成中间产物的许多反应步骤来完成的反应,其中每一步反应也称为基元反应。
总包反应,也称为总的化学反应,整体化学反应,是一系列若干基元反应的物质平衡结果,不代表实际的反应历程,是经过各个基元反应过程后的终极结果。
4、 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答:①反应应为简单反应②严格讲,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理想气体。
③对于多相反应,仅考虑气相物浓度,对于固相或液相物质蒸汽分压不考虑。
按质量作用定律,如果反应方程式是aA+bB=cC+dD(简单反应)则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A][B]成如下关系: W =k[A]a [B]b即:当温度不变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与该瞬间各反应物浓度的幂的乘积成正比,如果该反应按照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一步完成(简单,基元反应),则每种反应物浓度的方次即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比例常数。
管式加热炉56个基础知识解答与综合反平衡热效率简化计算方法1、什么叫燃烧?燃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燃烧是物质相互化合而伴随发光、发热的过程。
我们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可燃物燃烧时需要有一定的温度,可燃物开始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
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一是可燃物,如燃料油、瓦斯等;二是要有助燃剂,如空气、氧气;三是要有明火或足够高的温度。
三者缺一就不能发生燃烧,这就是“燃烧三条件”或“燃烧三要素”。
2、燃烧的主要化学反应是什么?燃烧产物中主要成份是什么?答:主要化学反应:C+O2→CO2+热量;2H2+O2→2H2O+热量;S+O2→SO2+热量;燃烧产物(烟气)中主要成份: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水蒸汽(H2O)、氮气(N2)、多余的氧(O2)。
3、什么是辐射传热、对流传热?答:辐射传热是一种由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过程,所传递的能量叫做辐射能,辐射具有微粒性(光子)和波动性(电磁波)两重性质。
对流传热是液体或气体质点互相变动位置的方法将热量自空间的一部分传递到其他部分。
4、什么叫管式加热炉?它有哪些特性?答:管式加热炉是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化学、化纤工业中使用的工艺加热炉,它具有其它工业炉所没有的若干特点。
其基本特点:具有用耐火材料包围的燃烧室,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将物质加热的一种设备。
管式加热炉特性:1)被加热物质在管内流动,故仅限于加热气体或液体;2)加热方式为直接受火式;3)只烧液体或气体燃料;4)长周期连续运转,不间断操作。
5、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是:燃料在管式加热炉的辐射室(极少数在单独的燃烧室)内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主要通过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传递给炉管,再经过传导传热和对流传热传递给被加热介质,这就是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
6、管式加热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与炼油装置的其他设备相比,管式加热炉的特殊性在于直接用火焰加热;与一般工业炉相比,管式加热炉的炉管承受高温、高压和介质腐蚀;与锅炉相比,管式加热炉内的介质不是水和蒸汽,而是易燃、易爆、易裂解、易结焦和腐蚀性较强的油和气,这就是管式加热炉的主要特点。
燃烧三要素是指什么
燃烧三要素是指:可燃物、助燃物与点火源。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极其复杂,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进行的快速放热和发光的氧化反应,并以火焰的形式出现。
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主要热能动力的来源。
近世对能源需求的激增和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流体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传热传质学的结合,使燃烧学科有了飞跃的发展:另一方面以消灭燃烧为目的的防火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燃烧理论的研究。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氧气和燃烧产物三者之间进行着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形成火焰这种有多组分浓度梯度和不等温两相流动的复杂结构。
火焰内部的这些传递借层流分子转移或湍流微团转移来实现,工业燃烧装置山则以湍流微团转移为主。
探索燃烧室内的速度、浓度、温度分布的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从流体力学角度研究燃烧过程的重要内容。
由于燃烧过程的复杂性,实验技术是探讨燃烧工程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燃烧学,通过建立燃烧过程的物理模型对动量、能量、化学反应等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从而使对燃烧设备内的流场、燃料的着火和燃烧传热过程、火焰的稳定等工程问题的研充取得明显的进展。
2、什么是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火灾。
3、燃烧所应具备哪几个条件?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个条件。
4、什么是蓄热自燃?可燃物在没有直接火源作用下,由于自身内部的物理、生物、化学反应,温度不断聚集升高,达到燃点发生燃烧称为蓄热自燃。
7、柴灶、煤灶与液化气灶能在同一房内使用吗?为什么?不允许在同一房间内同时使用,因为一旦液化石油气灶泄漏遇明火就会造成火灾。
8、灭火的四种基本措施是什么?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
10、当你发现液化石油气瓶、灶具漏气时应当怎么办?首先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使可燃气体散开。
严禁打开任何家用电器以及一切火源,立即找液化石油气站工作人员及时维修。
11、使用液化石油气炉为什么要先点火,后开气?如果先开气再点火,先喷出的大量液化石油气就有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气体,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因此应当先点火先开气。
12、液化石油气初起火灾如何扑救?用湿布保护好手,迅速关好气瓶阀门,然后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13、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先拨掉保险插销,一手握住喷嘴对准起火点火焰根部,一手压下压把。
14、手提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应一手握提环,一手抓底圈,把灭火器颠倒过来,轻轻抖动几下,泡沫便会喷出。
15、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手轮式:应把手提提把,翘起喷筒对准火源,打开启闭阀,即可喷出二氧化碳。
鸭嘴式:应拔出保险销,握住喷筒根部,将上鸭嘴往下压,二氧化碳即可从喷筒喷出。
注意事项:在窄小的空间使用后应迅速撤离,同时切勿逆风使用,此外还要防止冻伤。
(因液态的二氧化碳气化时需吸热)。
16、烟头为什么容易引起火灾?因为烟头虽小,但其表面温度一般都在200至300摄氏度,中心温度可以高达700至800摄氏度。
而一般的可燃物(如纸张、棉花等)的燃点都在130至350摄氏度,所发烟头很容易引发火灾,乱扔烟头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17、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哪些?(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和电弧;(5)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电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压热;(7)涡流热18、高层建筑火灾有哪些特点?一是蔓延快;二是逃生困难;三是扑救困难。
第一部分消防基础知识1. 什么是燃烧?答: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 无焰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3. 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和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4. 什么是可燃物?答: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
5. 什么是引火源?答: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称为引火源。
6. 什么是火灾?答: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7. 根据GB/T4968-2008《火灾分类》规定,火灾根据可燃物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哪几类?答:A类火灾即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即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即气体火灾;D类火灾即金属火灾;E类火灾即带电火灾;F类火灾即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8.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火灾等级划分为哪几类?答: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9.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特别重大火灾的等级标准是什么?答: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10.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重大火灾的等级标准是什么?答: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1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较大火灾的等级标准是什么?答: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12.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一般火灾的等级标准是什么?答: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第一部分防火灭火基础1.什么是燃烧?答: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燃烧反应在本质上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燃烧反应具有哪些特征?答:燃烧反应的特征是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这三个特征是区分燃烧和非燃烧现象的依据。
3.什么是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着火源?答:凡是能在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
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叫做助燃物质。
凡是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量来源,叫做着火源。
4.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燃烧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可燃物质、充足的助燃物质和一定能量的火源,而且三者相互作用。
5.燃烧有哪些类型?答:燃烧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四种类型。
6. 请分别叙述气体燃烧有哪两种燃烧形式。
答:气体燃烧有扩散燃烧和混合燃烧两种形式。
可燃气体与空气边混合边燃烧的方式叫做扩散燃烧,亦称稳定燃烧。
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就已混合,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着火源立即燃烧或爆炸,这种燃烧方式叫做混合燃烧。
7. 请分别举例说明固体燃烧有哪几种形式。
答:固体可燃物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形式。
蒸发燃烧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或升华,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气体(或蒸汽)而燃烧。
例如:硫、磷、钾等单质固体物质、沥青、石蜡、松香等化合物、热塑性塑料等高分子材料、萘和樟脑等具有升华性质的物质,在烧热后会蒸发成可燃性气体(或蒸汽)而发生燃烧。
分解燃烧是指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在受热时发生分解,这些分解的产物再进一步发生燃烧的现象。
例如:木材、棉、麻、毛、丝等天然高分子材料、热固塑料、合成橡胶、纤维等合成高分子物质的燃烧通常属于分解燃烧。
表面燃烧是指固体可燃物难于蒸发或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
其特点是表面发红而无火焰。
例如木炭、焦炭以及铁、铜、钨的燃烧均属表面燃烧。
阴燃是指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可燃物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发生的只冒烟、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1.什么叫燃烧?答: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2. 说出两种遇水燃烧的物质?答:钾、钠、镁。
3. 燃烧有几种类型?答:有四种类型: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4. 什么是闪燃?答: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发生一闪即逝的燃烧叫闪燃5. 什么叫闪点?答: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6. 什么叫燃点?答: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7. 按易燃可燃液体闪点的划分,其火灾危险性可分为类?答:可分为三类,28℃以下为甲类;28℃-60℃为乙类;60℃以上为丙类。
8. 试写出三种以上常见可燃物的燃点?答:纸张130℃;棉花210℃;赛璐珞100℃;松节油53℃;煤油86℃;布匹200℃;麦草200℃;橡胶120℃,木材295℃。
9. 物质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10. 什么叫着火?答:可燃物在空气中受到火源作用而发生的持续燃烧的现象。
11. 举例说明什么是不完全燃烧?答:燃烧后所生成的仍具有燃烧性的物质叫不完全燃烧。
如一氧化碳。
12. 在一定温度和有空气条件下,能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什么物质?答:可燃物。
13. 在没有明火的作用下,可燃物被加热到一定温度而引起燃烧的现象叫什么?答:受热现象。
14. 什么叫蓄热自燃?答:可燃物在没有直接火源作用下,由于自身内部的物理、生物、化学反应,温度不断集聚升高,达到燃点发生燃烧的现象叫蓄热自燃。
15. 粮食会自燃吗?答:粮食自身和依附在粮食上的微生物的呼吸湿度受到水分的影响较大。
在含水较高的条件下,微生物呼吸湿度显著增大,放出大量的热量。
当温度升高到38℃-40℃时,发生霉变,继续蓄热,逐渐由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最后达到自燃点,引起自身燃烧。
16. 某单位购置了一汽车生石灰,堆放在一栋木板房旁边,生石灰上面又放了草袋和木料等可燃物。
有一天下了一场雨,雨过天晴不久,草袋和木料突然起火,并将木板房烧毁,这次着火的原因是什么?答:生石灰遇火(或受潮)会立即分解,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可达到700℃左右,而草袋和木板的燃点都很低(草袋约200℃,木板约300℃),因而被引着起火。
17. 某村场院上,有几个占地5平方米、堆高10米的稻草垛,相距很近。
有一天突然着火,经调查,既不是因纵火所致,也没有外来的火源,这是什么原因?答:这是自燃。
18. 爆炸形式有几种?答: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核爆炸。
19. 什么是爆炸浓度极限?答: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着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浓度极限。
20. 现已发现有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都是那些?(说出三种以上)答:(1)金属(如镁粉、铝粉);(2)煤炭(如活性炭和煤);(3)粮食(如小麦、淀粉);(4)饲料(如血粉、鱼粉);(5)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6)家副产品(如棉花、烟草);(7)林业品(如粉纸、木粉)。
21. 什么叫可燃粉尘?答:凡是遇到火源能发生燃烧和爆炸的颗粒微小的固体物质都叫可燃粉尘。
22.1986年3月15日,黑龙江省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特大爆炸火灾事故,有177人受伤,58人死亡,损失折款650万余元。
问爆炸原因?答:是粉尘爆炸。
23. 举出三种以上在生产中常用的爆炸物品。
答:梯恩梯;硝化甘油;硝铵炸药;黑色火药;苦味酸。
24. 什么叫可燃气体?答:凡在常温下呈气体状态的可燃物均称可燃气体。
如氢、一氧化碳、甲烷、丙烷、乙烯等。
25. 人们都知道氧气属助燃气体,请再说一种?答:氯、氧化氮。
26. 为什么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答:因为比空气重可燃气体在空间下浮,不易挥发,并且易和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再加上接触地面火源的机会多,很容易燃烧或爆炸,所以火灾危险性大。
27. 常见的易燃液体有哪些?举出五例。
经常遇到的可燃气体有哪些?举出五例。
答: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苯、乙醚、甲醇、乙醇等。
常遇到的可燃气体有氢、一氧化碳、甲烷、丙烷、乙烯等28. 为什么白酒着火?并说出酒的度数与火灾危险的关系。
答:因白酒中含有乙醇。
酒的度数越高,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29. 火灾可分为A、B、C、D四类,A、B、C、D分别指的是什么?答:A指可燃固体;B为可燃液体;C为可燃气体;D为轻金属。
30. 为什么家用冰箱不适宜存放易燃液体?答:因易燃液体蒸发的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爆炸浓度时,遇冰箱内继电器打火会发生爆炸起火。
31. 柴灶、煤灶与液化石油气灶能在同一房内使用吗?答:不允许放在一个房间内同时使用。
这是因为一旦液化石油气灶漏气遇明火就会造成火灾。
返回首页生活常识部分32.可以用汽油做煤油炉的燃料吗?答:不行。
33. 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是什么?答:四种。
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34. 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做什么?在带电时,可用什么灭火器扑救?答:切断电源。
二氧化碳、1211、干粉。
35. 现生产的干粉灭火器有哪几种?答:有ABC、BC、BCD三种。
36. 发生火灾拨通“119”后,应向“119”台报告哪些情况?答:应报告失火部位所在的区县、街道、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37. 当你发现液化石油气瓶、灶具漏气时应怎么办?答:1.首先关闭气瓶角阀,并开窗通风,使可燃气体散开;2.严禁动用电器和一切火源;3.立即找液化石油站及时修理或更换38. 消防队扑救火灾收费吗?答: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不收费。
39. 液化石油气瓶超量灌装有什么危险?答:液化石油气如果灌装过量,当遇到热源或阳光直射时,瓶内的液化石油气液体将随温度的升高,体积膨胀,对气瓶产生很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气瓶的设计压力时,瓶体就会变形或爆炸。
因此,液化石油气罐装量不得超过容器体积的85%。
40. 液化石油气钢瓶为什么不能用火烘烤或其他方式加热?答:液化石油气本是气体,采用增加压力的方法,才变成液体,所以钢瓶内的饱和蒸汽压比一般液体的大,而且随温度的升高,瓶内液体迅速气化,压力更会急剧增加,当超过气瓶的耐压强度时,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41. 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为什么不能卧放?答:因为当钢瓶立放时,瓶内的下部是液体,上部是气体,当打开角阀时,冲出的是气体,随气体的逸出,下部液体又逐渐气化,使瓶内上部气体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
如果钢瓶卧放,则靠近瓶口处多是液体,当打开角阀时,冲出的是液体迅速气化,体积大约扩大250倍,这样多的气体,大大超过灶具的负荷,一种可能是,窜起很大很高的火焰,引着附近可燃物,另一种可能是,气体来不及安全燃烧,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42. 使用液化石油气炉为时为什么先点火,后开气?答:如果先开气后点火,先喷出的大量石油七,就有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气体,这时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危险,因此必须先点火后开气。
43. 液化石油气初起火灾如何扑救?答:用湿布保护好手迅速关好气瓶的截门,然后再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44. 发胶能不能燃烧?答:能。
45. 进入油区的汽车,拖拉机应采取什么措施?电瓶车是否能进入油区?答:汽车、拖拉机在进入油区时,应加防火罩。
电瓶车不能进入油区。
46. 为什么一时不用的汽车应将电瓶线拆下来?答:电瓶线若老化容易连电起火,电线连触不牢,容易发热起火,所以一时不用的汽车,应将电瓶线拆掉,以确保安全。
47. 有一个地方着火后,一个同志扛起泡沫灭火机就跑去救火,他这做行吗?为什么?答:不行。
因为:当他扛泡沫灭火机后,灭火机筒内的化学药剂发生化学反应生产二氧化碳气体的泡沫,并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这样就达不到灭火的目的。
48. 泡沫灭火机不能扑救什么火灾?答:1、不能扑救电器火灾;2、不能扑救忌水性物品火灾;3、贵重物品、仪表火灾。
因为泡沫中含百分之九十七的水分,因此不能扑救电器火灾(水有导电性)和忌水物质火灾(与忌水性物品连触能燃烧),和贵重物品、仪表火灾(留有污迹)。
49. 怎样使用干粉灭火机?答:先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点,另一手压下压把。
50. 为什么不能把消防器材挪作它用?答:因为消防器材是专用器材,是用来扑救火灾的。
火灾什么时候发生,人们无法预先知道,所以要随时做好准备。
51. 使用电褥子怎样注意防火?答:(1)电褥子不能长时间通电,人员离开后必须切断电源;(2)电褥子严禁折叠使用,防止电热丝损坏发生事故;(3)沙发床不宜使用电褥子,而且电褥子开关必须放在不易碰触的地方;(4)电褥子通电后如果产生过热现象,就应停止使用。
52. 临时使用蜡烛照明,怎样防止火灾事故?答:(1)仓库内严禁使用蜡烛照明;(2)使用蜡烛照明时,不准放在可燃物上;远离可燃物;(3)使用蜡烛照明时,人员离开后必须将蜡烛熄灭。
53. 预防森林火灾的几不准是什么?答:(1)不准在山林地区上坟烧纸。
(2)不准在山林地区烧荒开地,烧茬子,燎地边。
(3)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狩猎,动用明火等。
54. 烟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答:因为烟头虽小,但其表面温度一般在200—300°C,中心温度可达700—800°C左右,一般可燃物(如纸张、棉花、柴草、木材等)的燃点都在130°C—350°C,都低于烟头的温度。
所以乱仍烟头很容易发生火灾。
55. 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几种?(至少说出三种)答:(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和电弧;(5)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电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电压;(7)涡流热。
56. 家庭用电短路有几种可能?(至少说出三种)答:短路的主要原因是:(1)绝缘选择得不合适,如电压等级高,绝缘等级低;(2)受高温、潮湿、腐蚀作用失去绝缘能力;(3)用金属丝捆扎导线或把绝缘挂在金属物上;(4)日久天长绝缘层磨损或机械损伤、老化;(5)油浸设备油脂老化变质或含水份、杂质等;(6)雷击过电压、线路空载时的电压升高等,也会使导线绝缘薄弱的地方造成绝缘被击而发生短路。
57. 家庭装修喷漆应注意什么防火问题?答:(1)喷漆操作应在单独房间内,并设有排风设备;(2)喷漆时应禁止使用明火,禁止吸烟;(3)喷漆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以导除静电荷;(4)房间内的漆料与溶剂的存量不宜过多,一般以当天用量为限,剩下的漆料应退回存放。
58. 防止汽车火灾应注意哪些问题?(能说出三条就行)答:(1)行车前要认真检查油路、电路、排除故障,不要带“病”出车;中途发现油路故障要停车检查排除,不准“勾油”行车;(2)用汽油清洗汽缸体时,一定要断绝电源,不准使用36伏以上电压工作灯照明;(3)装载可燃、易燃物品时,应苫盖好,车辆行驶中司机、装卸工不准在车上吸烟;按有关规定中途不准停车的,一定不要停车,必须停车时,应有人看守;(4)车辆入库或停放车场时,应将车内的烟灰盒倒净;检查电位表是否复位,然后切断电源锁好车门;(5)原则上汽车库内不应采用明火取暖,需用炉火取暖时,炉火与车辆至少保持1.5—1米距离,并应增设火档和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