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系统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96.36 KB
- 文档页数:8
《新手炒股快速入门与操盘技法》阅读札记目录一、第一部分 (1)1. 第一章 (2)1.1 股票基本概念 (3)1.2 股票市场参与者 (4)1.3 股票指数与行情分析 (5)2. 第二章 (6)2.1 图表基本知识 (7)2.2 K线图技法 (9)2.3 均线系统应用 (10)2.4 技术指标运用 (11)3. 第三章 (12)3.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3)3.2 风险控制策略 (14)3.3 理性投资心态培养 (15)二、第二部分 (16)三、第三部分 (18)一、第一部分我们需要了解股票市场的基本概念,包括股票、股票交易所、股票指数、市盈率、市净率等。
这些概念是投资者进行股票交易的基础,只有熟悉这些基本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投资。
在了解了股票市场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对股票进行分析。
常用的股票分析方法有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主要关注公司的财务报表、行业地位、竞争优势等因素,以判断公司的价值。
技术分析则通过研究股票价格走势、成交量等数据,寻找买卖信号。
掌握了股票分析方法之后,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制定选股策略。
选股策略主要包括价值投资、成长投资、指数投资等。
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选股技巧,如如何筛选优质公司、如何把握买入时机等。
在股票投资过程中,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者需要学会如何控制风险,避免因一次失误而导致的巨大损失。
止损策略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设定止损点,可以有效遏制亏损扩大,保护资金安全。
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操盘技巧,如如何制定交易计划、如何把握市场节奏、如何利用杠杆等。
我们还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避免因贪婪、恐惧等情绪影响投资决策。
1. 第一章在我初次踏入股市的迷茫与好奇中,我选择阅读这本《新手炒股快速入门与操盘技法》。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股市的基本概念与背景知识,为我这位股市新手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框架。
通过这一章节的阅读,我对股市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意识到股市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均线的两两组合使用在均线的实际应用中,不同周期的均线搭配使用,比单根均线的效果好得多。
今天就讲一下均线的两两组合使用情况,也是对理论的一种应用,欢迎拍砖。
一、通常两两组合在一起使用的均线为:1、5日均线和10日均线,判断短期买卖点;2、30日均线和60日均线,判断中期买卖点;3、120日均线和250日均线判断长期买卖点。
二、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组合使用的具体方法1、5日上穿10日线后,股价回落至10日线附近时,如果10日线上拐,则形成短线买点;2、5日线与10日线平行向上时,股价回落至10日线附近是买点,特别是第一次回落至10日线附近。
3、5日线与10日线低位向上,同时具备下凸形态时,为股价短线起飞点。
4、5日线与10日线在股价盘整末期如果形成一条线,要注意一旦分开向上,是较有爆发力的起飞点。
三、30日线与60日线的组合使用的具体方法30日均线与60日均线的配合使用主要用在中期趋势的判断上。
1、30日均线上穿60日均线后,如果60日均线也拐头向上,股价跌至60日均线处再次向上时是很好的中级买点。
2、30日线与60日线平行向上时,股价回落至60日线附近再次向上时是中线买点,特别是第一次回落至60日线附近.3、30日线与10日线低位向上,同时具备下凸形态时,为股价中线起飞点.为什么前段时间我提出准备操作中国化学(601117),就是因为它具备这个形态,当然主力吸货被我发现也是一个原因.4、60日均线向上,30日均线接近60日线,距离极近时,30日线又再次向上,如果股价此时股价再向上,则为中线买点。
四、120日均线和平250日均线组合使用的具体方法1、120日线上穿250日线后,如果两线平行向上,则该股为长线牛股。
股价每次跌至两条均线之一再次向上时,都是极好的长线买点。
2、120日线与250日线低位向上,同时具备下凸形态时或者距离极近成一线,为股价长线起飞点。
3、如果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则该股不是一般的牛,会反复向上,是多年的牛股。
均线实战应用技巧1、操作中要首先观察移动均线排列状况。
分清多头排列,还是空头排列。
多头排列说明多方控制局面,操作中可高看一线。
但要注意股价与均线偏离程度,注意短线回落,空头反之亦然。
2、预测短期走势,应以5日、10日线为主。
在强势市场或者强势股中,股价一般不会跌破5日、10日线。
假若跌破,短期趋势可能改变。
弱势市场股价或者指数一般以5日、10日为压力线。
短期均线也有以3日、7日线为主要参考均线。
一般来说,短线高手一般以3日、7日为短期参考指标。
3、预测中期走势,一般以30日、60日线为主要参考均线指标。
30日线一直是衡量中期强弱的重要标志,30日均线被有效突破,中期趋势看好,但市场主力容易以均线为震仓选择。
就中期买卖信号来看,60日均线效果更好。
60日均线对中短期走势有明显助涨助跌作用。
据沪市历史数据显示,每一次突破60日均线基本都有一波中级行情。
另外,21、34、55日线等也是中期研判常用均线。
特别是21日均线一般可视为主力生命线,55日均线为护盘线。
4、预测中长期走势,120日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均线位置。
股价走势明显受到120日线支撑或者压力,在研究沪深股市中长期走势有相当的准确性。
120日均线不仅仅用于大盘的研判,对个股走势研判也有重要意义。
一般跌破半年线,主力已经出逃。
5、年线250日均线主要用来预测长期走势,有很多投资者以年线为牛熊分界线。
250日线与基本面的全面分析,才能决定长期走势是不是真正的牛熊。
股市常用定理及原则投资的素质定理:在实战中,投资者应具备的关键素质:第一,具有冒险精神。
在遇到对自己有利的时机时,敢于重仓出击;第二,思维理性。
不受市场气氛影响,有根据实际操作的能力;第三,逻辑推理性强。
能够根据一些表象,分析到股价波动的实质目的;第四,本能性反应快。
见多识广、数学速算能力强;第五,有乐观的工作生活状态,对理性投资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
行情性质判断定理:大盘行情时间跨度判断定理:短线行情炒消息,中线行情炒题材,长线行情炒业绩。
均线系统指标及应用第一节一、均线指标概述:在技术分析中,市场成本原理非常重要,它是趋势产生的基础,市场中趋势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市场成本的推动力,例如:在上升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上升的,下降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下移的。
成本的变化导致了趋势的延续。
均线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变化。
所谓移动平均线,是指一定交易时间内(日、周、月、年)的算术平均线。
如以5日均线为例,将5日内的收盘价逐日相加。
然后除以5,得出5日的平均值,在将这些平均值在图纸上依先后次序连起来,这条绘出的线就叫5日移动平均线。
其它的均线也是以此类推。
(图1当中:MA5为5日均线、MA10为10日均线、依此类推)二、均线计算方法: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实际上它是一个个计算结果数值的连线,其计算方法就是连续若干天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
举例:某股连续十个交易日收盘价分别为:(单位:元)8.15、8.07、8.84、8.10、8.84、9.10、9.20、9.10、8.95、8.70以五日短期均线为例:第五天均值= (8.15+8.07+8.84+8.10+8.40) / 5= 8.31第六天均值= (8.07+8.84+8.10+8.40+9.10) / 5= 8.50第七天均值= (8.84+8.10+8.40+9.10+9.20) / 5= 8.73第八天均值= (8.10+8.40+9.10+9.20+9.10) / 5= 8.78第九天均值= (8.40+9.10+9.20+9.10+8.95) / 5= 8.95第十天均值= (9.10+9.20+9.10+8.95+8.70) / 5= 9.01将上述数据在图表中相连成线,就形成了以五日为基期的均线MA5。
三、均线种类:(1)短、中、长期均线的分类:把5日、10日均线称为短期均线。
经典的21日均线系统:“21操盘线”经典的21日均线系统:“21操盘线”均线,是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价格的连线,它既代表了市场的成本,更代表了市场的趋势。
在技术分析中,市场成本原理非常重要,它是趋势产生的基础,市场中的趋势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市场成本的推动力,例如在上升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上升的,在下降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下移的。
成本的变化导致了趋势的延续。
均线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变化,从而形成了一段时期内市场的运行趋势。
研究均线的运行规律是判断市场趋势的基本方法,也是指导我们决定买卖的重要依据。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均线划分为短期均线、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三种趋势。
其中短期均线我选择了5日均线,它代表的是市场短期的运行趋势,中期均线我选择了21日均线,它代表的是市场中期的运行趋势,长期均线我选择了99日均线,它代表的是市场长期的运行趋势。
笔者用这三条均线综合组成了一套即简单又非常实用的均线系统,基于21均线的重要性,就命名为“21操盘线”。
但我设置的均线参数选择的是EMA的平均方法,即EMA5、EMA21、EMA99,这是因为EMA相对要比一般软件默认的MA更具平均价值,能准确地表现出长期趋势的确立和变化,尤其在周线中,EMA发出的信号更具有稳定可靠的特性,EMA一般不形态交叉,一旦形成交叉就要果断出击。
一、“21操盘线”的意义和应用法则“21操盘线”中的三条均线是通过实践试验出来的相当理想的均线,我们必须要彻底了解它们的市场意义,才能根据K线突破或跌破均线时顺势而为。
简单地说,99日均线就是市场的多空趋势线,以它来判断多头市场和空头市场;21日均线就是进出决策线,以它来把握进场时机和止损位置;5日均线就是涨跌动能线,以它来涨跌动能的强弱变化。
尤其是21日均线,它是市场涨跌速度的变速线,从空头市场要想转向多头市场,K线必须要先成功突破21日均线才能形成一波上涨行情,当21日均线上穿99日均线之后就进入了多头趋势;从多头市场要想转向空头市场,K线必须要先有效跌破21日均线才能形成一波下跌行情,当21日均线下穿99日均线之后就进入了空头趋势。
月、周、日、60分均线系统的综合运用看势,周线看底,日线看波,60操作选股先从月线看起,先看月KDJ线的J是否已经底部向上,月K图上股价是否已经上了或即将上5月成本线,再看周线是否近期已经有过上20周线痕迹,20周线是否已经开始走平.从日线上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每个波次的上升与下跌,基本可以按照日KDJ线判断大波次,底部向上进入,顶部下穿离开。
但是,日线不可能包含详细操作细节,因此,具体操作使用60分钟线是最好的,做好了,可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前提是,必须有时间看盘,看起非常简单,但真的要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周线选股一、用十周线判断上升还是下降通道:(1)十周均线趋势向下的股票,不应该买入。
十周均线趋势向下代表下降通道走势,特别是在30周线压制下的十周线下的股票。
(2)十周均线趋势向上的股票,可以在十周均线附近介入。
十周均线趋势向上的股票,表示庄家想把这只股票做上去。
当股票价格接近十周线的交易价格时,庄家的资金就象火柴一样点燃股价向上涨。
二、操作点:A、选股:选十周均线趋势向上的个股。
坚决回避十周均线趋势向下的个股;B、介入点:1.强势股5,10,20,30周线正排列向上时(弱势股:负排列向下)并周线排列开口不大时,2.介入点:股价回档5周均线附近;C、介入点2:十周均线趋势向上,股价回档十周均线附近。
D、介入点3:横盘股,选择10,20,30周线粘合的个股E、介入点4:十周均线趋势向上,如果股价跌破十周均线,可在二十,三十周均线之上考虑介入,但如果跌破三十周均线,跑。
F、跑--股价上涨后,从上向下跌破十周均线且十周均线有拐头向下的趋势,快跑。
三、股价与30周线(1)股价要上30周线,进入上升通道(2)大涨从30周线开始,买入(3)股价跌破30周线,卖出(4)寻找良好底部形态的个股:10,20,30周线粘合的个股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买卖时机的把握首先要分析周K线是否安全,然后再分析日K线的组合和量价关系配合是否合理,最后才能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操作方向。
移动平均线应用技巧之20日均线20日均线是股票往前20天的平均收盘价格,反映这支股票20天的平均成本。
20日均线是短期均线系统中参数最大的一种移动平均线,与10日均线相比,其注重趋势性变化的程度要大得多。
一、20日均线技术含义1、20日均线由于选取的周期参数相对要大一些,故其尽管属于短期均线的范畴,但已经开始接近中期均线了,所以在实战中,使用20日均线研判市场走势时,应考虑中短期走势,不能只考虑短期变化,否则将会出现操作上的失误。
2、20日均线的趋势研判仍为上升代表中短期趋势向上,下行则表示趋势向下,所以在使用20日均线来分析走势时,还可以用其来判断市场的支撑或压力的位置,但同时一定要关注20日均线作为支撑或压力的有效性,否则将导致错误性止损。
3、20日均线在行情箱形运行过程中将会相对平稳,即若行情的波动幅度不大,20日均线则可能出现接近平行的运行状态。
4、上升浪中如果股指或者股价跌到20日线附近得到支持、能够企稳,则属于选股买进的时机。
牛市中回调到20日线附近企稳、再次启动,是又一次介入的时机,关键是能否企稳。
上升浪中如果股指或者股价跌到20日线附近得不到支持、无法企稳,则可能属于有效跌破20日线,可能发生波段性的转势。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重大利空配合的话,更要注意“转势”的问题。
具体操作上,可以在反抽20日线、无量通过、可能失败的时候,逢高出局。
二、20日均线作用1、20均线在低位拐弯向上,经常意味着股票价钱走势是中线上升高趋势。
20日均线在高位拐弯向下,时常意味是中期调整趋向。
2、20日均线作用:①肯定中期动向。
20日均线低位拐弯,中期趋势向上。
②肯定买入点。
股价低位放量上升冲破20日均线,缩量回抽20日均线是买入点。
③肯定卖点。
大多数情形下(除急庄爆涨外)在股价远离20日均线20%-30%之间获利了结是个不错的卖点。
④肯定止损点。
大幅上升后20日均线拐弯向下时,应短期止损离场出局。
3、20日均线是判断行情的“强弱线”,是个股操作“攻防线”——强市中是进攻线,弱市中是防守线,震荡市是调仓线。
CYC无穷成本均线的应用指标原理:CYC指标分5日、13日、34日及cyco(无穷成本均线)四条线,前三条线是大盘或某只个股最近日内买入股票者的平均建仓成本,cyco线是大盘或某只个股所有持筹者的平均建仓成本。
图形特点:一、短期成本均线在上,长期成本均线在下称多头排列,反之为空头排列;二、成本均线的多头及空头排列比MA均线稳定的多,在行情反转之前,假交叉要比移动均线少得多。
均线作用:一、区别大盘的牛、熊转折;二、跟据主力在成本均线之上或成本均线之下吸货,判断后市行情发展的缓、急程度;三、预测股价上涨或下跌过程中的压力或支撑;四、区别主力震仓、整理或出货;五、上升过程中,指示上升后下跌的止损、止赢位置。
使用方法:一、成本均线相当于市场上多空交战的分界线。
成本均线以下是多方的阵营,股价在成本均线以下时,是空方侵入了多方阵营,使持股的多头处于亏损状态。
股价在成本均线以上时,是多方侵入了空方的阵营,使持币的空头处于不利地位;二、不同的成本均线可以看作是不同级别的多空交战的战线,无穷成本均线是市场整体上多空交战的战线,各短期成本均线是短期多空交战的局部战线。
股价对无穷成本均线乖离的程度,是侵入对方阵地的程度,乖离越大侵入越深;三、庄家在成本均线之下吸货吸的是割肉盘,表明庄家在考虑建仓成本,吸货还不太迫切,上涨一般会慢;四、如庄家在成本均线之上吸货,则表明庄家愿意发给原持股人一定利润,以便尽快拿到筹码,这样的股票未来上涨会比较快、比较猛;五、对平台吸货的庄家其刚一拉抬股价5日成本均线与无穷成本均线就相差10—20%左右,如庄家高度持仓则差的还要大些(相差20%就可界定为庄家高度持仓);六、股价上涨中成本均线发散上行是庄家巨量持仓,这种庄通常会以慢牛的行式将涨幅做的很大,出货时间也持续较长,做这种股可从容跟庄,做足波段待其实在不涨,庄家出货迹象明显时再离场;七、密集上行为庄家轻仓短炒。
但短炒庄有时也会将涨幅做得很大,往往一上一下做了很大幅度,到顶后立即反手向下掼压。
60分钟均线系统的修改和应用
可在60分钟的系统设置中将各均线(原参数5、10、20)修改成4、12、20、40、80、120、240。
成为1、2、3、4、5、6、7号线。
MACD参数,快速EMA由12改成4,慢速EMA由26改成20。
成交量均线可以设置成4、20和40。
也就构成1、2、3号均量线。
均线和MACD的用法与所讲用法一致。
其中60分钟的1、2、3号线将是短线必须关注的,4、5、6号线将依此构成中线压力。
向上突破1号线才有望上涨,特别是1号线勾头向上时,站稳1号线才有机会向上,2、3号线将是短线压力。
上升通道时,跌破1号线,将在2、3号线一次获得支撑,4、5、6号线将是中线支撑。
1号线将是决定去留的关键。
MACD和KDJ要运用底背离和顶背离判断短底和短顶。
股价上涨时,成交量能在1、2、3号均量线之上,则上涨有基础。
能在1、2号均量线之上,且1号均量线在2号均量线之上,则有一定的反弹,只要在3号均量线之下都只有反弹。
成交量在2号均量线之下,则反弹力度很弱,这就是能量不够的问题。
大家可以运用60分钟的系统对大盘个股和权证进行研判。
8.6。
【学堂】天策:多均线系统应用关键点之一2017-08-06天策
我们上学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观感:考卷上的知识点好像书本上并没有啊?呵呵,书本上其实不是没有,而是没说得那么深入!同样我们学习股票知识的时候——容天策轻浮的傲娇一下,朋友们感觉到天策讲的比别人清楚一点,其实只不过天策就是把别人舍不得说的那层窗户纸捅破给大家看了而已。
天策用两个月的时间分开讲了每一条均线,今天合并起来用就简单了,所以今天就讲其中的关键点——捅一捅窗户纸。
我们用西藏天路前面的走势举例,我们常常说均线上穿、多头排列、向上发散等等词汇,但关键点是什么呢?图一,K线先上穿144天均线,之后21天均线上穿144天均线,最后等到55天均线上穿144天均线……是不是终于等到多头排列了呀?可是后面涨了么……并没有!还是横盘震荡。
这就是今天要说的关键点:所谓均线多头排列,必须是K线和多条均线在同一个节点上交叉向上发散!如图二,这才是要大涨的节奏。
当然,之后,同样不要忘记突破后先来个回踩,再弹起,别着急。
7日均线和13日均线指标公式摘要:一、引言二、7 日均线指标公式1.计算方法2.应用场景三、13 日均线指标公式1.计算方法2.应用场景四、7 日和13 日均线结合应用1.判断市场趋势2.确定买卖信号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在股市技术分析中,均线指标是一种重要的趋势判断工具。
其中,7 日均线和13 日均线是常用的短期和中期均线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均线指标的计算公式及应用场景。
二、7 日均线指标公式1.计算方法7 日均线(MA7)是一种短期趋势指标,其计算方法为:将过去7 天的收盘价相加,再除以7,得到的是过去7 天的平均收盘价。
然后将计算出的平均收盘价连成一条线,就形成了7 日均线。
2.应用场景MA7 主要用于捕捉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的短期趋势。
当MA7 上升时,表示市场短期趋势向上;当MA7 下降时,表示市场短期趋势向下。
投资者可以利用MA7 指标来判断买入、卖出的时机。
三、13 日均线指标公式1.计算方法13 日均线(MA13)是一种中期趋势指标,其计算方法与MA7 类似,只是将计算的时间周期改为13 天。
将过去13 天的收盘价相加,再除以13,得到的是过去13 天的平均收盘价。
然后将计算出的平均收盘价连成一条线,就形成了13 日均线。
2.应用场景MA13 主要用于捕捉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的中期趋势。
当MA13 上升时,表示市场中期趋势向上;当MA13 下降时,表示市场中期趋势向下。
投资者可以利用MA13 指标来判断中线投资的买入、卖点。
四、7 日和13 日均线结合应用1.判断市场趋势当MA7 上穿MA13 时,表示市场短期趋势向上,中期趋势向下。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关注市场是否出现底部反转信号,适当买入。
当MA7 下穿MA13 时,表示市场短期趋势向下,中期趋势向上。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要关注市场是否出现顶部反转信号,适当卖出。
2.确定买卖信号在市场上涨过程中,如果MA7 上涨且MA13 上涨,表示市场趋势良好,投资者可以持有或加仓。
均线系统应用
移动平均线定义:
简称MA,原本的意思是移动平均,由于我们将其制作成线形,所以一般称之为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
它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之和除以该周期。
比如日线MA5指5天内的收盘价除以5 。
均线算法:N日移动平均线=N日收市价之和/N
基本特点:
1)追踪趋势。
注意价格的趋势,并追随这个趋势,不轻易放弃。
2)稳定性。
因为MA的变动不是一天的变动,而是几天的变动,一天的大变动被几天一分摊,变动就会变小而显不出来。
3)滞后性。
4)助涨助跌性。
5)依靠性。
6)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
葛兰维尔法则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短期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5.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移动平均线愈来愈远,说明内购买股票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持股。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7.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移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8.股价反弹后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徘徊,而移动平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均线的一般含义:
3日均线,寻找超级短线介入点。
5日均线,一周交易天数,短线。
10日均线,短线止损位。
20日均线,一月交易天数,波段止蚀位。
30日均线,行情由盛而衰,由弱转强的转折点。
60日均线,中线牛熊分界。
120日均线,半年线,中线多空。
250日均线,年线,长线多空。
均线的常见形态:
1.均线蛟龙出海与断头铡刀
2.均线烘云托月形乌云密布形
3.均线快速上涨形与快速下跌形
4.均线加速上涨形与加速下跌型
5.逐浪上升形与逐浪下降形
7.均线上山爬坡形和下山滑坡形
8.首次交叉向下发散形
9..首次粘合向上或向下发散形
10.均线交叉向上发散形
11.均线银山谷与均线死亡谷
12.均线黄金交叉与黄金死叉
13.均线多头排列
图例分析:
均线与金叉的信号:
均线的死叉信号:
根据历史数据进行观察,可以看出金叉与死叉在趋势判断中具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出现大级别的趋势行情时,均线交叉信号具有比较好的判断价值,其原理主要在于:均线数值由价格决定,价格波动的速率高于均值波动的速率,而短周期均值的波动速率又快于长周期均值,所以当形成新的趋势时,价格快于均线进行反映,而短周期均线又快于长周期均线进行反映,所以当新趋势形成时,会发生短周期均线对长周期均线的穿越。
在由振荡市或下跌趋势转变为上涨趋势时,会发生短周期均线从下往上穿越长周期均线,即发生所谓的"金叉",而由振荡市或上涨趋势转变为下跌趋势时,则会发生短周期均线从上往下穿越短周期均线。
在实际使用时,均线交叉法也有很大的弊端:均值的波动相对价格波动而言具有滞后性,价格波动的速度远快于均值,而交叉法是建立在均线与均线的对比上,是价格波动的二重衍
生指标,与价格相比具有更大的滞后性,所以当均线发出交叉时,价格可能已经顺着趋势运行了很大一段行情,错过了最佳的建仓时机,同时交叉方法的滞后性可能导致出现指标刚交叉价格发生大幅的反复,而均线还不能及时地进行对应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交叉信号进行交易会发生大幅的浮动亏损。
交叉信号具有滞后性:
葛兰维尔均线法是由美国技术分析大师葛兰维尔根据价格与均线关系设计的一套交易判断方法,其主要的原则是:
第一,当移动平均线从下转为盘整或上升,价格从移动平均线下方上移并突破均线时,进行买入交易。
第二,价格连续上升并运行在平均线之上,或远离平均线又突然下跌,但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涨,进行买入交易。
第三,价格一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均线之上,此时移动平均线仍然持续上升,进行买入交易。
第四,价格突然暴跌,跌破并远离移动平均线,如果这时价格开始回升,再趋向平均线,则是买入时机。
第五,当平均线由上升转平或逐渐下跌,价格从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平均线时,进行卖出交易。
第六,价格在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然后向平均线回升,未突破平均线又立即反转下跌,进行卖出交易。
第七,价格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后又立即跌回到平均线以下,此时平均线仍继续下跌,进行卖出交易。
第八,价格急剧上升突破平均线并远离平均线,上涨幅度相当可观,随时可能反转回跌,进行卖出交易。
葛兰维尔均线法买卖信号:
葛兰维尔均线法是用单条均线与价格的关系进行判断的交易方法,在实战中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其背后的原理正如前文所述的价格与均线的波动关系。
但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关注三点:一是均线时间参数的选择。
通过历史数据测试发现,时间周期越长的均线,对大趋势的展开过程把握性越好,但在行情启动和结束阶段存在越高的滞后性,而周期参数越短的均线,在趋势启动和结束阶段反映越灵敏,但在行情展开阶段容易发生价格的多次穿越,导致交易误判,而且周期参数越短的均线,在行情启动和结尾阶段容易发生价格与均线的反复穿越,发出太多的伪信号。
二是在突破临界点,价格在当日交易中也会对均线发生多次的上下穿越,如果僵硬地按照该方法进行交易,会发生很多次的止损交易,积累不必要的亏损。
三是在行情振荡期价格与均线可能发生较长时间的纠缠,从而发出众多的伪入市信号。
对于趋势交易而言,移动平均线是一个实用价值比较高的工具,可以很有效地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状态以及制定交易策略。
在使用移动平均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运用移动平均线作为评估市场的工具,而非预测价格的指标。
在趋势行情中,价格与移动平均线具有特定的排列关系,对于上涨趋势,价格与均线呈现多头排列,价格排列在移动平均线之上,短周期移动平均线排列在长周期移动平均线之上;而对于下跌趋势,价格与均线呈现空头排列,价格排列在移动平均线之下,短周期移动平均线排列在长周期移动平均线之下。
依据价格与移动均线的排列特征可以判断市场的整体趋势,当处于多头排列时,可以判断价格处于一个上涨的大趋势中,相反处于空头排列时,可以判断价格处于一个下跌的大趋势中,而价格、短周期均线与长周期均线处于长时间的纠缠状态时,可以判断市场处于振荡的氛围中。
价格与均线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
第二,价格对均线的突破可看作试探性建仓的信号。
在经过一轮下跌或盘整之后,价格从下往上突破一个短周期均线,可以进行试探性的买入。
如果价格持续上涨并突破长周期均线,则可加仓买入,当价格、短周期均线与长周期均线呈现了多头排列后,可以判断上涨趋势确立,进行主力仓位的买入,当价格经过较大的上涨以后,价格出现回调,连续跌破所使用的两条均线,则可以卖出平仓,结清多头获利头寸。
而对空头交易,则是在经历过一轮上涨或盘整以后,价格从上往下突破短周期均线,可试探性卖出建立空头头寸;如果价格持续下跌并突破长周期均线,则加仓卖出,当价格与均线呈现空头排列以后,可进行主力仓位的卖出,当价格经过较大幅度的下跌以后,价格出现反弹,连续冲破两条均线,则可逐步买入平仓。
在实际运用中建议短周期均线可使用30日均线或60日均线,长周期均线则使用60日均线或120日均线。
利用价格与均线关系的交易
第三,结合关键点位突破法,交易更加安全。
一是体现在建仓时期,如果价格穿越均线,同时配合阶段性的阻力或支撑位的突破,则建仓的安全性更高。
二是在趋势展开过程中,价格向均线进行回归运动,再重新顺原来的趋势变动,当价格突破回归前的高点或低点时,进行加仓交易比较合适。
第四,注意振荡期间的伪信号影响。
均线指标在趋势行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振荡市中很容易发生价格对均线的反复穿越,在这个阶段会出现很多的伪入市信号,造成交易的损失。
震荡市的伪信号:
特别提示:任何技术分析都有自身的局限,都是一个概率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