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课 第二节 集体的力量教案 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团队的力量》教案教案:团队的力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团队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团队合作的成功案例,引起学生对团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团队的探索欲望。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团队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团队的重要性;2. 分析团队合作的优势和作用,使学生明白团队合作比个人行动更具竞争力。
Step 3:团队合作技巧(15分钟)1. 提供几个团队合作案例,指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2. 介绍各种团队合作技巧,如有效沟通、协作分工、互相支持等;3.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团队合作场景,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
Step 4:团队合作原则(15分钟)1. 解释几个团队合作中的基本原则,如互相信任、充分交流、共同目标等;2. 与学生一起分析一些案例,让他们理解团队合作原则的重要性。
Step 5:团队合作体验(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完成一个团队任务;2.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团队合作体验和感悟。
Step 6:总结与思考(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团队合作知识,并与课前展示的成功案例进行比较;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团队合作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体验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了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类团队活动,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2. 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成功的企业或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3. 通过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课《我与我们》集体的力量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团结就是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掌握基本的合作方法。
3、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懂得团结产生力量;了解团结与竞争的关系。
学习重点体验“团结就是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习难点正确处理团结与竞争的关系。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认真阅读本课教材内容,并用笔勾划出知识点,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
同时独立完成导学案“预习自测”和“我的疑问”。
2、针对完成的内容进行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预习时的疑问和学习重难点小组内交流讨论。
教材助读本部分内容首先列举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明确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并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团结能够产生力量的道理,再用一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团结的含义和方法。
“竞争与合作”部分主要阐释:为了集体,怎样相互帮助,各尽所长;遇到问题时如何共同解决。
并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竞争与合作。
预习自测1、团结就是__________。
2、“独木不成林”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体的力量和发展,有赖于。
4、敢于竞争意味着对自己________。
竞争意味着________。
5、______________是一个集体成功的重要保证.我的疑问课内探究质疑探究1、阅读蜂窝的“暖气设备”。
思考: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阅读:P15《几个同学踢球的故事》回答:(1)什么是真正的团结?(2)如果我们班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3、为什么既要善于竞争,又要善于合作?4、怎样竞争才能实现共赢?5、怎样善于合作?(如何发挥团队精神?)当堂检测1、“沙是散的,堆积起来就是无垠的沙漠;水是散的,积聚起来就是辽阔的海洋;风是散的会合起来就是威力无边的风暴。
”由此可见,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①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②个人与集体互不相干③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④个体只有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谚语说明()A、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B、只有维护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C、维护集体利益必须以获得个人利益为前提D、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队员马林、王励勤、王浩三名队员战胜对手,为中国男子乒乓球团体赛迎来了第一个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