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原理城市交通
- 格式:pptx
- 大小:10.63 MB
- 文档页数:20
【城市规划考研参考书目】【同济大学】专业考试科目(详见考纲):1、城市规划原理(含中外城市建设史) 2、城市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1、城市规划原理(赵民、彭震伟、吴志强、唐子来、周俭、孙施文等)1)《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2)《同济大学规划系教师论文集》3)《城市规划汇刊》、《城市规划》、《规划师》等杂志4)同济版专业教材:《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彭震伟)《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城市规划法规读本》(孙施文)5)《中外城市建设史》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阮仪三、王景慧、王林)7)《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阮仪三)8)最好在看看同济大学出版的《注册规划师考试复习指南》2、城市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徐循初、潘海啸)1)《道路工程》(徐家钰)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及讲解材料(徐循初等)3)《城市规划汇刊》中徐循初先生的“四论”文章(四篇)《城市管线综合》(戴慎志、陈践)附:1.同济大学规划专业历年考研试卷2.城市规划原理大体包括:区域规划、远景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开发、城市功能与结构、城市设计、控制性规划、居住区规划、名城保护、社会心理学以及近年来城市规划的热点、难点。
【湖南大学】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第二版),陈志华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史》(第四版),潘谷西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知识综合(含建筑技术、建筑历史、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等):《外国建筑史》(第二版),陈志华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同济大学编;《中国建筑史》(第四版或五版),潘谷西编;《建筑构造(一、二)》(第三版),刘建荣编;《外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版),沈玉麟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版),董鉴泓编;有关设计规范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天津大学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同济大学等编;《城市道路与交通》,同济大学等编,1999(以上参考书均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本)【天津大学】1、《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外国城市建筑史》,沈玉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城市道路与交通》,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区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城市规划》杂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编辑部6、《外国城市规划》杂志,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外国城市规划》编辑部7、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指定参考用书(2002-2004年)8、《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王建国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1、《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3、《景观设计学》,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二节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单选题]1.下列对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2018年真题] (江南博哥)A.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小,最右侧的车道最大B.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小,最右侧的车道次之,二者中间的车道最大C.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大,最右侧的车道最小D.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大,最右侧的车道次之,二者中间的车道最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城市道路一条车道的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1800辆/h。
多条机动车道上的车辆从一个车道转入另一个车道(超车、转弯、绕越、停车等)时,会影响另一车道的通行能力。
因此,靠近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大,右侧同向车道通行能力将依次有所折减,最右侧车道的通行能力最小。
假定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为1,则同侧右方向第二条车道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80~0.89,第三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0.65~0.78,第四条为0.50~0.65。
[单选题]2.城市道路中,一条公交专用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为()车辆/小时。
[2013年真题]A.200~250B.150~200C.100~150D.50~100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城市道路中,一条车道的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1800辆/h。
靠近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大,右侧同向车道通行能力将依次有所折减,最右侧车道的通行能力最小。
假定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则同侧右方向第二条车道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约为0.80~0.89,第三条车道的折减系数约为0.65~0.78,第四条车道的折减系数约为0.50~0.65。
因此一条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如表2-1-2-1所示。
表2-1-2-1一条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单选题]3.下列有关城市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2013年真题]A.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的宽度一般选用3.5米B.两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C.四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至少为3条D.行驶公共交通车辆的次干路必须是两块板以上的道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机动车道的宽度取决于通行车辆的车身宽度和车辆行驶过程中横向的必要安全距离。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40题)1、18世纪由于工业生产方式改进和()技术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
A.交通B.通信C.机械D.管理【答案】 A2、人文生态学认为,互相依赖和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 )因素。
A.根本性B.决定性C.理论性D.发展性【答案】 B3、在城市中,不属于决定土地租金的要素是()。
A.与中央商务区的距离B.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C.配套设施是否完善D.竞争者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答案】 C4、人文生态学认为,互相依赖和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因素。
A.根本性B.决定性C.理论性D.发展性【答案】 B5、综合规划方法论是建立在()基础之上,从某种角度来看,综合规划方法论所强调是,在思维内容上是综合,需要考虑各个方面内容和相互关系。
A.逻辑B.规划C.理性D.功能【答案】 C6、关于我国古代城市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 )A.夏代一些城市已经有了一定排水系统B.战国时期都城形成了大小套城布局模式C.宋开封城居住用地布局采用是坊里制D.元大都基本体现了《周礼·考工记》城市形制【答案】 C7、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阶段,不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是()。
A.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B.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C.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战略D.确定重点城镇用地规模和用地控制范围【答案】 D8、下列不属于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历史环境因素D.经济与技术因素【答案】 C9、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网络规划表述,错误是( )。
A.方格网式道路系统适用于平坦城市,不利于对角线方向交通,非直线系数较小B.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有利于市中心与外围城市或郊区联系,但容易把外围交通迅速引入市中心C.自由式道路系统通常是道路结合自然地形不规则状布置而形成,没有一定格式,非直线系数较大D.混合式道路系统一般是由同一个城市同时存在不同类型道路网组合而成【答案】 A10、不属于市政公用设施主要内容是()。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单选题]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大、中、小类,下列哪项分类数量是(江南博哥)正确的?()[2019年真题]A.3大类、4中类、8小类B.3大类、4中类、6小类C.2大类、4中类、8小类D.2大类、4中类、6小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第12.2.1条规定,按照城市道路所承担的城市活动特征,城市道路应分为干线道路、支线道路,以及联系两者的集散道路3个大类;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个中类和8个小类。
[单选题]2.快速路辅路的功能相当于()。
[2019年真题]A.Ⅰ级主干路B.Ⅱ级主干路C.Ⅲ级主干路D.支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第12.2.3条规定,城市道路的分类与统计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城市快速路统计应仅包含快速路主路,快速路辅路应根据承担的交通特征,计入Ⅲ级主干路或次干路;②公共交通专用路应按照Ⅲ级主干路,计入统计;③承担城市景观展示、旅游交通组织等具有特殊功能的道路,应按其承担的交通功能分级并纳入统计;④Ⅱ级支路应包括可供公众使用的非市政权属的街坊内道路,根据路权情况计入步行与非机动车路网密度统计,但不计入城市道路面积统计;⑤中心城区内的公路应按照其承担的城市交通功能分级,纳入城市道路统计。
[单选题]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2012年真题]A.道路附属设施设计B.交通管理设施设计C.沿道路建筑立面设计D.道路横断面组合设计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一般包括:①路线设计;②交叉口设计;③道路附属设施设计;④路面设计;⑤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其中,道路选线、道路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沿道路建筑立面设计属于建筑规划设计的范围。
城乡规划原理-其他主要规划类型-第一节居住区规划[单选题]1.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历年真题]A.周边式布局的街坊是典型的邻里单位B.(江南博哥)以小学的合理规模确定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C.邻里单位应避免外部车辆穿行D.邻里单位要求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邻里单位的六条原则包括:①邻里单位周边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②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以保持内部的安全和安静;③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是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3000~4000人;④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与其他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中;⑤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约合65公顷),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⑥邻里单位内小学周边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单选题]2.下列关于居住小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历年真题]A.居住小区规模主要用人口规模来表达B.因地块大小不同,而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C.居住小区是封闭管理的居住地块D.以一个居委会的管辖范围来划定居住小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居住小区的核心概念是按照配套设施的服务半径和城市干路网的间距,综合确定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对应一定的人口规模配建一套生活服务设施,并通过减少城市交通穿越,保证日照、通风和一定绿地等措施,保证较好的居住环境。
居住小区规模主要用人口规模来表达,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小区是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单选题]3.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历年真题]A.邻里单位的规模应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规模B.邻里单位的道路设计应避免外部汽车的穿越C.为邻里单位内居民服务的商业设施应布置在邻里的中心D.邻里单位中应有满足居民使用需要的小型公园等开放空间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佩理的论述,邻里单位由以下六个原则组成:①规模。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六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规划设计[单选题]1.下列对道路交通标志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2018年真题](江南博哥)A.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道路交通的标志B.警告标志的形状为圆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C.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D.禁止驶入标志形状为圆形,红底、白杠或白字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第3.3.1条规定,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作业区标志、告示标志7类。
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道路交通的标志;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第3.4条、3.5条、3.6条规定,警告标志形状为正等边三角形,边框黑色,衬边为黄色;禁止驶入标志和停车让行标志是红底、白杠或白字,是一种禁令标志,其形状为圆形。
[单选题]2.一般情况下,当主干路与支路相交时,可采用下列哪种交通控制方式?()[2011年真题]A.多路停车B.二路停车C.让路标志D.不设管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形式:①交通信号灯法;②多路停车法;③二路停车法;④让路标志法;⑤不设管制。
对道路按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分类,交叉口按交叉道路的类型选择交通控制类型,见表2-1-6-1。
表2-1-6-1不同交叉口的交通控制类型[单选题]3.在选择交通控制类型时,“多路停车”一般适用于()相交的路口。
[2013年真题]A.主干路与主干路B.主干路与支路C.次干路与次干路D.支路与支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多路停车法是指在交叉口所有引道入口的右侧(右侧通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停车标志。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类型:①主干路与支路交叉,二路停车;②次干路与次干路交叉,交通信号灯、多路停车、二路停车或让路停车;③次干路与支路交叉,二路停车或让路停车;④支路与支路交叉,二路停车、让路停车或不设管制。
2023-2024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知识集锦1、公共设施按其使用性质分为( )。
A.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六类B.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五类C.行政管理、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集贸市场五类D.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集贸市场五类正确答案:A2、下列关于城市交通调查与分析表述,错误是()A.货运调查常采用抽样发调查表或深入单位访问方法B.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调查,可以分析交通量在道路上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C.居民出行调查对象是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D.居民出行调查一般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正确答案:C3、在我国现行规划体系中,各级行政范围内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各个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可以看做是按照( )预测。
A.环境容量法B.门槛约束法C.类比法D.比例分配法正确答案:D4、城市噪声中()是影响住宅布置最重要因素。
A.施工噪声B.交通噪声C.商业噪声D.娱乐噪声正确答案:B5、《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提出环境保护基本任务是( )。
A.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B.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正确答案:D6、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属于镇区是( )。
A.市辖区和不设区市(包括不设区地级市和县级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居民委员会地域B.市辖区中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C.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驻地村民委员会地域D.城区以外镇和其他区域中,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正确答案:D7、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出现了一些以( )为出发点规划模式。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历年经典题含答案单选题(共180题)1、在盆地地区城市布置工业用地时,应重点考虑()影响。
A.静风频率B.最小风频风向C.温度D.太阳辐射【答案】 A2、《雅典宪章》提出功能分区思想,对当时城市中出现各种问题解决起到了缓解和改善作用。
这些问题不包括()。
A.人口增长B.工业污染C.工业与居住混杂D.环境卫生恶化【答案】 A3、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是对城市()解释。
A.道路结构B.开放空间结构C.土地使用和空间状况D.生态环境结构【答案】 C4、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中,( )法是指国家和地方城市规划法律法规,是对城市规划本身界定,城市规划作用范围以及社会系统与城市规划系统之间关系规范。
A.主干B.从属C.专项D.相关【答案】 A5、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通知》,对村庄规划表述,错误是()。
A.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详细规划B.村庄规划是“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C.村庄规划可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编制D.所有行政村均需编制村庄规划【答案】 D6、对于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关系,表述错误是()。
A.区域是城市增长、发展核心B.区域是城市存在与支撑其发展基础C.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中心,都有其相应经济区域作为腹地D.区域发展产生了城市,城市又在发展中反作用于区域【答案】 A7、随着郊区化进一步发展,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更大外围区域迁移,出现了大都市区人口负增长局面,人们通勤半径甚至可以扩大到( )千米左右。
A.30B.50C.60D.100【答案】 D8、下列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中心城市外围建设一系列的小镇,将中心城市的人口疏解到这些小镇中B.中心城市进行结构性的重组,形成若干个小镇,彼此间以绿地进行隔离C.中心城市之外的小镇应当强化与中心城市的有机联系,并承担中心城市的某方面功能D.整个城市地区应当保持低密度,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应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答案】 B9、在民用机场的选址中,下列哪项原则是错误的?( )A.在城市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应考虑设置各城市共用的机场B.在满足机场自身选址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城市与机场的距离C.城市和机场之间应设置轨道交通D.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越城市区【答案】 C10、全市性()中心是显示城市历史与发展状态、城市文明水准及城市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地域。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与“交通规划”课程衔接性的教学改革思考孙智源,严海,杨洋(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北京100124)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与交通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的衔接性。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教学改革思考。
针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彭博等从教学素材、科研动态、专业案例等方面研究了教学改革问题[1];张媛媛等在教学改革中考虑了多课程的衔接特征[2]。
针对交通规划课程,姚荣涵等探索了问题驱动和案例主导融合的教案设计问题[3];马丹等探讨了实践教学法的地位与作用[4];陈茜等研究了课程实践与理论教学协调统一的教学改革方法[5]。
本文作者分析了大数据给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如何适应新时期交通规划课程教学要求[6]。
本文分析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从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两个方面,提出了考虑课程衔接性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与交通规划课程一体化教学思考。
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一)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分析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高等教育必须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在从事高等教育专业教学时,必须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1号)。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多规合一”“交通强国”给规划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问题分析1.教学衔接性有待进一步关注。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所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本科生基础选修课,交通规划课程属于本科生基础必修课。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镇规划的工作范畴包括()A.为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适应并满足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B.镇的现状等级层次一—行政体系C.镇的规划等级层次一一规划体系D.县城关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规划的工作范畴E.一般建制镇(县城关镇以外的其他建制镇)规划的工作范畴正确答案:B、C、D本题解析:镇规划的工作范畴包括:(1)镇的现状等级层次——行政体系;(2)镇的规划等级层次——规划体系;(3)县城关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规划的工作范畴;(4)一般建制镇(县城关镇以外的其他建制镇)规划的工作范畴。
2.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新兴产业B.城市文化C.全球化D.科学技术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基本要求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城市道路应成为划分城市各组团的分界线B.城市道路的功能应当与城市道路的用地性质相协调C.城市道路系统要有适当的道路网密度D.城市道路系统应当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①满足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要求:a.城市各级道路应成为划分城市各组团、各片区地段、各类城市用地的分界线;b.城市各级道路应成为联系城市各组团、各片区地段、各类城市用地的通道;c.城市道路的选线应有利于组织城市的景观,并与城市绿地系统和主体建筑相配合形成城市的“景观骨架”。
②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a.道路的功能必须同毗邻道路的用地性质相协调;b.城市道路系统完整、交通均衡分布;c.要有适当的道路网密度和和道路用地面积率;d.城市道路系统要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e.城市道路系统要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f.城市道路系统应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
2019年城乡规划师考试《城乡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31-40
31、下列不属于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内容的是(D)
A.研究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B.预估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水平
C.提出市级公路骨架的发展战略和调整意见
D.优化配置城市干路网结构
32、下列关于铁路在城市中布局的表述,错误的是(B)
A.铁路客运站布局要考虑旅客中转换乘的便捷
B.铁路客运站布局在城市外围,用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区相连
C.在城市的铁路布局中,场站位置起着主导作用
D.铁路站场的位置和城市规模,自然地形等因素有关
33、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A)
A.城市的不同区位,不同地段均要采用“小街坊密路网”
B.不同等级的道路有不同的交叉口间距要求
C.城市道路系统是组织城市各种功能用地的骨架
D.城市道路系统应有利于组织城市景观
34、下列关于城市机场布局的表述,错误的是(D)
A.城市密集区域可设置共用的机场
B.一个超大城市周围,可布置若干个机场
C.机场选址要满足飞机起降的自然地理和气象条件
D.机场选址要尽可能是跑道轴线方向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20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城乡规划原理》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城市概念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城市是人类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B.城市是工商业活动集聚和从事工商业活动人群聚居的场所C.城市是以人造景观特征,包括了自然环境的聚落景观D.城市是经济、社会和空间上有机联系的居民点集合【答案】D【解析】A选项,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是由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是由商品交换(市场)而产生的。
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B选项,城市功能的定义:城市区别于农村不仅在于人口规模、密度、景观等方面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
城市是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群聚居的场所。
C 选项,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它包括了自然环境却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D选项,乡村也是一种经济、社会和空间上有机联系的居民点集合。
2.下列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不属于当代城市发展主要动力的是()。
A.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B.灾害抵御和风险劝阻C.全球化和新经济D.科技革命和创新【答案】B【解析】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力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力量主要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经济作用(全球化与新经济)、政治因素、社会结构(城市文化特质)、技术条件(科技革命与创新)等。
3.下列关于城市发展阶段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农业社会的城市一般以经济中心的职能为主B.工业社会的城市成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C.在农业社会中,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或宗教D.在后工业社会的城市中,经济呈服务化【答案】A【解析】AC选项,城市发展的阶段: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第七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城市交通系统子系统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7年真题]A.城市道路、铁路、公路B.自行车、公共汽车、轨道交通C.城市道路、城市运输、交通枢纽D.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答案】D【解析】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的功能关系。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2.下列关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2012年真题]A.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应从城市层面进行研究B.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应把城市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结合起来综合研究C.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应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关系D.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应确定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答案】A【解析】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就是将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内的各类交通与城市的发展和用地布局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综合研究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密切相结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目前在一些城市,为配合城市交通的整治和重要交通问题的解决而单独编制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也应密切与用地布局规划相结合。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要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并分别对市域的“城市对外交通”和中心城区的“城市交通”进行规划,并在两个层次的研究和规划中处理好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的衔接关系。
3.下列关于城市交通调查与分析的表述,错误的是()。
2023年-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5题)1、在我国西北部贫困地区,制定城市规划时应()。
A.对总体规划中基础设施规划深度要求较高B.更注重城市环境保护、治理与城市景观规划内容C.更注重城市交通内容D.对总体规划中人口和用地指标严格要求【答案】 B2、()不是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条件。
A.历史建筑集中成片B.在所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有两个以上历史文化街区C.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D.保存有大量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答案】 D3、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 )。
A.一种独具特色、由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交通系统B.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系统C.城市交通主体,分布在城市每个地方D.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各种交通形式【答案】 D4、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用地建设条件分析中地形条件分析”是()。
A.对场地高度、坡度、坡向进行分析,选择可建设用地,研究地形变化对用地布局、道路选线、景观设计影响B.分析可保留自然、人工及人文要素、重要景观点、界面及视线要素C.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规划场地开发城市建设因素、市民生活习惯及行为意愿等进行调研D.调查建筑建设年代、建筑质量、建筑高度、建筑风格,提出建筑保留、整治、改造、拆除建议【答案】 A5、下列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是()。
A.市域内水源保护区地域范围B.城市人口规模C.城市燃气储气罐站位置D.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保护范围和界限【答案】 B6、罗西(A.Rossi)城市空间类型学中的类型要素不包括()。
A.城市街道B.城市平面C.重要纪念物D.郊野公园【答案】 D7、不属于村庄整治规划主要项目中基本整治项目是( )。
A.排水工程设施B.文化遗产保护C.给水工程设施D.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答案】 B8、下列属于居住区防灾措施是()。
(2012年真题)A.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5%B.尽端道路长度不宜大于120米C.居住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D.建筑山墙之间宽度最小为14米【答案】 C9、下列各项中,属于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