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3.2内能
- 格式:pptx
- 大小:637.55 KB
- 文档页数:63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第2节《内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和质量。
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整体运动的能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内能的影响因素。
2. 让学生掌握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感觉很冷,而夏天则感觉很热?引导学生从内能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讲解内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和质量。
(3)讲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整体运动的能量。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内能的影响因素,如两个质量相同的水球,一个放在热水里,一个放在冷水中,放在热水里的水球内能较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和质量。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整体运动的能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感觉很冷,而夏天则感觉很热?2. 两个质量相同的水球,一个放在热水里,一个放在冷水中,为什么放在热水里的水球内能较大?答案:1.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感觉很冷,是因为外界温度低,人体内能减少,感觉冷;夏天则感觉很热,是因为外界温度高,人体内能增加,感觉热。
第2节 内能一、内能1. 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_________,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________。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以上两种能量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
【答案】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焦耳。
【解析】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之和就是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 .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 .没有被举高的物体没有内能D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答案】D 。
【解析】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就是物体的内能,所有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大小除了和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质量大小及物体内分子间距离的大小有关,但是内能与物体的宏观运动状态、位置无关。
所以选D 。
3.小勇根据“宏观世界中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的知识,类比得出:微观世界中组成物体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
①请写出小勇得出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的依据是:分子具有 且分子在 。
②类比宏观世界中物体的动能有大小,微观世界中的分子动能也有大小。
(a )如图表示不同时刻某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情况(箭头越长代表分子运动越快), 图的分子动能较大。
(b )如果要衡量某一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大小,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 来反映。
A 0℃B 100℃【答案】①质量,运动;②(a)B;(b)温度。
【解析】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的依据是:分子具有质量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a)根据图8表示不同时刻某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情况,因为B中分子运动越快,所以B图的分子动能较大。
(b)因为B图分子的温度高,分子的动能大,所以如果要衡量某一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大小,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温度来反映。
第2节内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复习复习机械能的知识。
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二)、情景导入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出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入新课——内能。
【自主预习案】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于。
2、分子动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在不停地做,像所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一样,物体内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称为分子动能。
3、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这种作用力好似分子间连着一个看不见的弹簧一样,在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时,弹簧具有。
当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时,分子间的“无形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具有的势能叫。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5、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内能的单位是。
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有关。
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的动能和势能。
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课堂探究案】1、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演示实验: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红墨水,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水扩散的快慢。
13.2 内能1.内能(1)分子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同理,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分子由于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2)分子势能: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而使分子所具有的能叫分子势能。
(3)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①“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含义,是指所研究物体内部的全部分子,而不是该物体内部的一部分分子。
②“总和”的含义,这里的总和指的是该物体内部全部分子所具有的动能和全部分子具有的势能之和。
(4)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5)内能与温度的关系①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
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不能为零。
②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谈重点内能的大小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它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因此分子的动能变大,导致物体内部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增加。
例如,一个铁块在烧红时的内能比它冷却时的内能大。
对于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不能错误地理解为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内能的大小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内能的概念较难理解,我们得出物体具有内能时使用了什么方法?类比法!我们可以将运动的分子和具有动能、势能的物体进行类比,得出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自由下落的物体和地球相互吸引,物体具有势能,相互吸引的分子具有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相互排斥,弹簧具有势能,相互排斥的分子具有势能。
【例1-1】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小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例1-2】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错解:A、C、D正解:B错解分析:误以为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容易错选A;误以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容易错选C;误以为温度是决定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容易错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