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表
- 格式:xls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2
通信工程是一门涵盖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其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学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复变函数等。
这些课程为学习通信工程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工具。
2. 物理课程:大学物理和电路分析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两门课程都涉及到电磁场、电磁波和电子线路等内容。
3. 电路与电子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涉及电路、电子器件和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知识。
4. 通信原理课程: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等。
5. 信号处理课程: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工程的重要基础,它涉及信号的时域、频域和复数域分析,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分析和设计。
6. 计算机网络课程: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它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协议,包括TCP/IP协议、互联网协议、路由和交换等。
7. 电磁场与电磁波:这门课程涉及电磁波的传播、散射和衍射等,是通信工程中无线通信和天线设计的基础。
8. 编码理论:编码理论是通信工程中信息安全和纠错编码的核心课程,涉及各种编码和译码算法。
这些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可能会因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此外,学习通信工程还需要实践操作和实验,因此参加相关实验和实践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信专业的主要课程涵盖了广泛的电信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培养学生在通信工程、网络通信、无线通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通信专业的主要课程,具体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和课程设置而有所不同:1. 电路原理与分析:学习基础的电路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续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基础。
2. 信号与系统:研究信号的表示、处理和传输,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3. 数字通信系统:学习数字通信原理,包括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技术。
4. 通信网络: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结构、协议、性能分析等,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
5. 无线通信系统:学习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信道特性、调制解调、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6. 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包括蜂窝网络、移动通信协议等。
7. 光纤通信:学习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包括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通信设备、光纤网络等。
8. 卫星通信:了解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卫星轨道、信号传输、地球站的设计等。
9. 通信系统设计:进行实际的通信系统设计项目,包括系统规划、硬件和软件的开发、性能测试等。
10.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11. 大数据通信:研究大数据通信的相关技术,包括大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处理。
12. 通信工程实践:进行通信工程实践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3. 项目管理:学习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对通信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14. 物联网技术:学习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等。
15.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研究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应用,了解大规模计算和存储的技术。
16. 人工智能与通信:探讨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如自动化调度、智能网络优化等。
17. 通信系统优化与性能评估:学习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优化方法,了解如何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通信专业主要课程该专业本科阶段专业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光通信技术基础、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等。
(课程根据院校不同有所差异)通信行业涉及领域广,可以说是跨了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当然所学的知识也相对复杂,主要涵盖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三个学科方面的知识。
如信息论基础、计算机网络等属于计算机类;电路原理、信号处理等属于电子类;通信原理等属于通信类专业基础课。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交换与通信网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培养从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分析、破页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通讯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等等。
主修课程1、公共课主要课程如下:图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理健康教育、体育。
2、专业课专业知识课程应包括数字通信、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交换技术、多媒体通信、无线通信、宽带接入与互联网通信、天线与电波传播、光通信与光网络、移动互联网与终端、射频技术、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知识领域,可根据学校情况进行选取和适当补充。
主要课程如下:图片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电路与电子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电路、模拟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通信网络基础、移动通信、射频与微波电路。
3、实验课实践教学要求学校在电路类、信号类、计算机基础、应用类、电磁场类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必须包括一定数量的实验。
通信工程培养方案(开课总表)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适应现代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迫切需求,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工程能力强,能在信息领域中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运营维护、技术管理、设备制造和技术支持的应用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工程应用、调测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和外语基础;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通信、电子等领域的工作;3.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4. 掌握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分析、设计和实验方法;5.掌握典型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备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维护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实践能力;6.掌握信息处理、传输和交换的一般原理与技术;7.具备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8.了解通信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的初步能力;9.初步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10.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
三、培养方式前两学年(1~4学期),学生按通信与信息大类专业(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须按照大类共同设置的教学计划及学分结构修满规定学分;后两学年(5~8学期),学生须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学分结构修满规定学分。
四、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电信传输原理、现代交换原理、通信信息网、移动通信原理等。
通信工程主要课程详解1、课程名称:电路分析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大规模电路分析方法;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二阶电路;交流动态电路;电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的能量和功率、三相电路;频率响应;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双口网络等。
2、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介:本课程在介绍了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和模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种线性放大器:基本放大组态、差动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反馈放大器、集成运放和选频放大器;同时也将介绍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数字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有:基本逻辑电路、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与模数转换器及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等。
4、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信号与系统概念;连续信号和系统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频域和Z域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时间序列分析简介等内容。
5、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微型机的基本组成和整机工作流程,80x86的指令系统及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x86的总线操作和时序,CPU与存储器的连接方法,输入与输出设备接口,80x86的中断原理及处理过程,A/D及D/A 的与CPU的接口及应用,串行数据通讯及其接口等。
6、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简介:本课程研究电磁场运动规律,使学生理解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宏观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实际介绍其工程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用场的观点对工程应用中的电磁现象和电磁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了解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电磁场理论的逻辑推理,培养正确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LC单片机通信工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信息论与编码电子信息工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CAD单片机原理与应用IC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系统雷达原理工程光学激光原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网络工程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原理、网络工程设计、分布式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安全原理、网络管理原理与技术、网络管理工程、网络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技术、无线网络、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等课程。
通信工程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信息网络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波传播、微波技术与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光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和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等。
回答:2007-03-26 00:03电子信息工程其实就是无线电无线电还分三个大方向:信息与信号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无线电和通信工程是在本科最接近的专业区别在后者更侧重于前者的应用而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分支计算机专业不是造计算机的,造计算机芯片的是微电子专业计算机是设计计算机思想和研究应用计算机的现在所说IT行业大多还是在说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职业电子和通信产业和 IT软件行业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其中电子技术又是通信和 IT软件的底层基石头没电子技术就没CPU,存贮器,计算机技术就只是设想没电子技术就没无线电等通信设备,通信也只是设想电子在大学教育里是指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又含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四个二级小学科其中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可以单独各自做为大专业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作为小专业,被包含在无线电这个大专业里通信多只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个一级学科:含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小学科。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内容
以下是 6 条关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内容:
1. 那信号处理课程就像魔法师手中的魔法棒一样神奇!嘿,你知道吗?把杂乱的信号变得清晰可用,就像把一堆乱麻整理得井井有条,牛不牛!比如在手机通讯中,就是它让你的声音清晰地传到对方耳朵里的哟。
2. 通信原理课程啊,那可是整个通信世界的基石呀!这就好比盖房子的根基,没它可不行呢!想想看,要是不懂通信原理,怎么能理解那些复杂的数据传输过程呢?像网络视频通话不就是靠它来保障顺畅的嘛!
3. 哇塞,编程语言课程简直是打开通信工程奇妙大门的钥匙!这就像战士手中的武器一样重要呀!没有它怎么去编写那些厉害的通信软件呢?你说对不对!比如我们手机上各种有趣的通信应用,可都离不开编程语言呀。
4. 电磁波课程,那可太有意思啦!就好像是看不见的信息小天使在空气中飞舞。
你想想啊,无线通信不就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吗?从广播到wifi,都是它的功劳呢!
5. 数字电路课程,这可是通信工程里超关键的一部分哦!就如同复杂机器里的精密零件。
你说没有这些精准的电路,怎么实现高效的通信呀?像电脑里的通信模块,不就是靠它来运作的嘛!
6. 光纤通信课程呀,那真的厉害得很呢!它就像一条超级信息高速公路。
哎呀,你想想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正是因为有它吗?那些大量快速的数据传输,可都是靠光纤通信哟。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真的丰富多彩,充满了神奇和奥秘,值得大家去深入探索和学习呀!。
通信工程课程方案一、课程名称:通信工程二、课程概述:通信工程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处理和交换的工程领域。
通信工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通信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通信系统设计、建设和运维方面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本课程涵盖通信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路设计、射频工程、网络通信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通信工程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具备通信系统设计、建设和运维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4.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课程内容:1. 通信系统原理- 通信系统基本原理- 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 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2.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数字信号的采样和量化- 数字滤波技术3. 通信电路设计- 通信电路基础知识- 信号放大与处理电路设计- 通信电路的参数测试与调整4. 射频工程- 射频通信系统原理- 射频信号放大与调制技术- 射频系统参数测试与调整5. 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技术概述- 传统网络与互联网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五、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教师介绍并讲解相关的通信工程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操作:设置实验室,进行通信工程相关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通信设备的使用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开展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探讨通信工程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六、课程评估:1. 期中考试:开展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前半段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课程设计评估:对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的评估,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