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59.69 KB
- 文档页数:32
社会保障总复习一、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提供,以及有子女家庭补贴的提供。
二、社会保障产生的理论基础:(1)、英国古典学派的反社会救济思想,代表人物:李嘉图、马尔萨斯和萨伊;(2)、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思想,代表人物:施穆勒;(3)、庇古的“经济福利”思想,代表人物:庇古;(4)、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国家干预思想,代表人物:凯恩斯;(5)、《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国家思想,代表人物:贝佛奇。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1、救助型保障制度,代表国家:发展较为迟缓的非洲国家;2、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代表国家:起源于德国,随后为西欧、美国、日本所仿效;3、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代表国家:英国;4、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代表国家:原苏联;5、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代表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社会救助——公民;2、社会保险——劳动者;3、社会福利——生活福利;4、社会优抚——军人及其眷属。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19世纪末,在德国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一边沁、约翰·密尔、亚当·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的自由放任主义。
六、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特点: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其研究的核心;2、理论研究内容逐步扩大并系统化;3、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研究对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产生了导向作用。
七、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中的几个关系问题:1、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问题;2、关于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主义或国家干预主义的关系问题;3、关于社会保障与福利的关系问题;4、关于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的关系问题;5、关于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
考试内容:单选10*2分多选5*2分名词解释2*5 简答5*6 案例3*10 合计100.名词解释预测:第一章与第三章各一个共10分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由于年老、疾病、伤残、伤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成意思:(1)社会保证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2)社会保障的受益者是社会成员中因意外遭遇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者、失业者以及鳏寡孤独等生活无依无靠着(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4)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相应的社会立法。
必考。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劳动者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有权要求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年老、疾病、生育、死亡、工伤等原因造成正常的谋生能力中断或永久性丧失,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时,根据法律,本人及其所供养的家属可以享受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必要的物质帮助和社会照顾。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帮助社会成员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与需要而实行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和举办的事业统称。
它是在劳动报酬和基本生活保障之外的给付与服务。
社会优抚:社会优抚属于社会保障中的特殊保障。
其对象包括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退伍、复员、专业军人,军队离退休人员,牺牲或病故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及其特殊时期的特殊对象。
他们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因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提供的保障金比较高,而且还提供服务。
4考1。
简答第4、5、6、7、9章各一个。
第四章P96思考题中3选1,第一小题概率最大。
小题答案分别在P82/79/93。
第五章P119前4选1。
小题答案分别在P100/107/104/109~111第六章P158第一题答案自P125页始。
最全社保资料(给普及下知识,别一天糊里糊涂的,切身利益呢)具体的社保构成比例为: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以上,这么算下来,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21%+9%+2%+0.5%+0.8%+8%=41.3%你自己每个月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8%+2%+10块+1%+8%=19%+10块暂时去掉你交的10块钱不谈,单位缴纳的比例和你缴纳的比例应该为413:190,这就是说如果你每个月为自己的社保缴纳了190块钱,那么单位会往你的社保帐户上打进去413块钱,每个月你的社保帐户上增加的钱就应该是413+190=603块钱。
所以说在你看不见的情况下,单位交的社保费用其实是你的2倍还多,所以你每个月交社保费的时候千万别心疼呀~你要知道单位比你交的多得多了呢,心疼的其实是单位。
话说回到那三险一金和五险一金,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了,其实江湖上所说的三险一金完全就等于五险一金,只是三险一金是从你个人交的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公积金)来说的,五险一金是从你单位交的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公积金)来说的。
把三险一金说成五险一金其实只是说起来好听而已。
除了单位能为你交社保,其实没工作但有收入的人员或者有单位但单位不交社保的人员也可以自己交社保,不过个人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呀生育呀失业呀公积金呀,你个人都交不起来的。
下面介绍下什么是社会保险缴纳基数?刚才大家已经知道了每个月单位缴纳的社保比例和你缴纳的比例差不多是413:190了,那么现在又出来一个问题:自己每个月交的社保费和这个比例有什么关系呢,社保费到底是怎么确定的呢?大家可能没注意过,各个省市每年都会在7月初发布一个“社会保险最低缴纳基数”,这个基数是根据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福利+各种补贴等杂七杂八的费用经过统计和计算以后确定的,若今年7月公布的最低基数是1189元,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只要是正规为职工缴纳社保的单位,每个月为每个职工交的钱最少为1189×41.3%=491元,而职工每个月最少要交1189×19%+10=236元,这样你和单位每个月应该交的社保费就出来了。
社保培训资料社保是指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为了加强对社保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大家的社保意识和管理能力,特别准备了社保培训资料。
本资料将全面介绍社保制度相关的内容,包括社保的定义、种类、缴费和享受待遇等。
希望通过学习本资料,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社保制度。
一、社保的定义和意义社保是指由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的用于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的一种制度。
它包括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多个方面。
社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为了解决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困境,保护其合法权益,提供经济和社会的保障。
二、社保的种类和覆盖范围1.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因疾病或其他因素所需医疗费用的保险制度。
它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报销。
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包括住院费用、门诊费用和特定药品费用等。
2.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退休后获得养老金的一种制度。
它通过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的方式进行资金积累,为退休人员提供持续的经济来源。
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3.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为在失业期间提供一定经济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它旨在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积极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失业登记、失业救助金的申领和再就业培训等。
4.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为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而导致的意外伤害提供一定经济赔偿和医疗救助的保险制度。
它保障了劳动者在工作期间的权益,并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补偿金。
5. 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为女性劳动者在生育期间提供生育津贴和其他相关福利的保险制度。
它关注孕产妇的健康和福利,为其提供经济援助和医疗服务。
三、社保的缴费制度和规定社保的缴费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通过个人和单位的缴费来积累社保基金,以保证社保待遇的支付和提供。
一般来说,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的比例是固定的,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规定执行。
社保培训资料一、社保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保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障机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
社保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益,并提供医疗、养老、工伤等方面的保障。
在我国,社保制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广大劳动者带来了诸多福利。
二、社保培训的重要性社保制度相对复杂,需要劳动者了解相关政策和要求。
因此,进行社保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保培训有助于提高劳动者对社保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依法享受相应的权益。
其次,社保培训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风险防范意识,预防因社保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
最后,社保培训还可以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社保培训内容1. 社会保险种类及相关政策在社保培训中,应介绍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险种类,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要求。
劳动者需要了解每种社保险种的适用范围、缴费标准和福利待遇。
2. 社会保险的缴费和报销社保培训还应重点介绍社会保险的缴费方式和程序,以及报销流程。
劳动者需要了解如何缴纳社保费用以及如何办理社保报销手续,避免因不熟悉操作而引发问题。
3. 社会保险的权益与义务社保培训应当明确指出劳动者享受社保待遇的权益和相应的义务。
劳动者需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包括养老金的领取、医疗报销等;同时也需要了解自己的义务,如按时缴纳社保费用等。
4.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趋势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改革与完善,劳动者需要了解最新的社保政策和趋势。
社保培训应重点介绍当前的社保制度改革举措,帮助劳动者把握政策动向,更好地规划个人的社保保障。
四、社保培训方法1. 线下培训线下培训可以选择在企业内部或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通过讲座、讨论等形式进行,可以使劳动者更好地理解社保政策和要求。
2. 线上培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社保培训也是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课程等,劳动者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培训,提高培训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3. 定期更新社保制度不断变化,需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
社保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社会保险的定义:社会保险是一种由政府组织的、以保障公民或居
民在特定的意外事件或风险发生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社会保障和福利的
制度。
2. 社会保险的种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
保险和生育保险。
3. 社保缴费: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比例共同缴纳。
具
体缴费比例和基数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规定确定。
4. 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如退休、生病、
失业等可以获得相应的保险金、医疗费用报销、生育津贴等福利。
5. 社会保险参保条件:根据不同的保险种类和地区的具体规定,参保
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以劳动者为主要对象,需年满16周岁、具有劳动能力、在用人单位工作等。
6. 社会保险待遇计算方法:不同保险种类的待遇计算方法也不同,一
般以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年龄等因素为主要指标。
7.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变革等原因,社会保险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包括提高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
延迟退休年龄、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等。
以上是社保基础必学的一些知识点,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
了解社会保险制度,为自己的个人权益提供保障。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出品人:林勇(老师)导演:胡东雷监制:黄展涛主演:欧秀菊(04秋)、葛春艳、刘翠华、胡东雷、黄展涛感谢以上同学们的努力付出!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提供,以及有子女家庭补贴的提供。
二、《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国家思想四条基本原则:1、普遍性原则;2、满足最低需求原则;3、充分就业原则;4、费用共担原则。
三、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可分为: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型和自助型等五种模式。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部分组成的。
1、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需求。
2、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后仍能享有基本生活。
3、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五、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1、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2、个人帐户和社会保障基本问题;3、就业与失业问题;4、城镇的贫困人口问题;5、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6、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问题。
六、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社会福利津贴;6、其他福利津贴。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中最为活跃的三大流派:1、民主社会主义学派;2、自由主义学派;3、中间道路学派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理论的论述:1、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2、阐明保险基金的来源;3、阐述社会保障的分配;4、阐释社会保险的功能;5、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
培训材料培训内容分为九个部分:1、丧葬费及遗属待遇。
2、养老保险。
3、工伤保险。
4、医疗保险。
5、失业保险。
6、生育保险。
7、公积金支取手续一、丧葬费及遗属待遇1、辽劳字〔1996〕196号文件(部分讲解,下发文件)根据辽劳字〔1996〕196号文件规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时,按本市上一年度3个月的月社会平均工资发给丧葬补助费;按上一年10个月的月社会平均工资发给其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费。
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其丧葬补助费(不按年龄划分)均按本市上一年1个月的月社会平均工资发给。
2、现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标准(讲解)根据朝劳社发〔2009〕146号文件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市企业退休(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生活救济费标准调整为:朝阳市城区291元/月,县(市)区政府所在镇255元/月,农村居民225元/月。
3、辽劳险字〔1992〕141号文件《企业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管理暂行办法》(讲解)根据辽劳险字〔1992〕141号文件规定,职工的直系亲属无经济收入,其生活费用主要依靠职工供给,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列为该职工的供养直系亲属:(1)父(包括养父)夫年满60周岁或虽未满60周岁但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2)母(包括养母)妻年满50周岁或虽未满50周岁但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3)子女(包括遗腹子女、养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年未满18周岁或虽已满18周岁但在校读书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
(4)弟、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弟、妹)年未满18周岁或虽已满18周岁但在校读书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
4、办理丧葬费和一次性救济费所需材料(1)、死亡证明、火化证明、火化收据、户口注销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享受遗属待遇人员填写生存认定表。
工商银行卡开卡底联,身份证与卡号在一起的复印件。
(3)、在校学生须提供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二胎人员提供二胎准生证,(原件及复印件)(4)、死亡职工与遗属不在同一户口本的,需提供结婚证或民政部门出具的夫妻关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社保专业知识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的社保专业知识培训旨在帮助员工提高对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社保业务知识水平,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效能,同时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业务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社保管理水平,确保公司社保政策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二、培训对象公司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和相关岗位的员工。
三、培训内容1.社保法律法规1)社保法规的概念和分类2)《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3)社保政策的最新变化和解读2.社保业务知识1)社会保险制度的概念和分类2)社会保险种类及其作用3)社会保险费的计算和缴纳4)社会保险待遇的领取条件和申领流程5)社保业务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3.社保管理1)企业社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2)社保资料的管理和保密3)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和保值增值4)社保风险的防范和应对四、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讲解社保法律法规、社保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案例操作、模拟业务操作,增加员工对社保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互动学习:利用讨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员工的学习互动,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2至3天的培训时间。
2. 培训地点:公司内部培训室。
3. 培训方式:结合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互动学习。
4. 培训内容:第一周:社保法律法规的理论学习第二周:社保业务知识的理论学习第三周:社保管理知识的理论学习第四周:实际案例操作和模拟业务操作六、培训考核与评价1. 培训考核方式:1)理论学习考核:采用笔试形式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员工对社保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操作考核:通过实际案例操作和模拟业务操作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训评价方式:将员工的培训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作为员工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汇总:1、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2、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5、致伤: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9、失业给付:被保险人本人所不能控制的社会或经济因素影响而造成失业时,由保险人给付失业保险金以维持被保险人基本生活水平。
10、“福利国家”:在“混合经济”的条件下,由政府采取大规模行动来强调社会利益,实行国民“从摇篮到坟墓”的门类齐全的社会保险和福利项目,以保障公民在其生存期间能享受到最低生活水准的国家。
★11、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指保证投资本金及时、足额地收回,并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
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来说,安全原则是根本原则。
12、优待:优待是指从政治上和物质上给予良好的待遇,它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内容。
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一、定义:【童星】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和采取行政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社会消费基金的形式,向由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不幸遭遇发生而是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措施、制度和活动的总称。
【郑功成】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措施的总称。
二、特征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2、社会保障的对象(客体)是全体社会成员;3、社会保障的实施以立法为基本依据,其效力是靠最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来保证的;4、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实施;5、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水平)。
三、考察社会保障的几个不同视角运用经济学手段,通过社会管理,解决社会问题,实现政治目标。
1、经济学视角:经济范畴;2、社会学视角:解决社会问题;3、政治学视角:国家和社会的责任;4、管理学视角第二节社会保障的学科与理论框架社会保障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即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
第三节社会保障的目标和功能一、社会保障的目标【童星老师】直接目标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通过改善民生,扩大执政基础化解社会问题,预防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确保社会长治久安【郑功成老师】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满足国民生活保障需求,改善和推进国民的福利;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二、社会保障的功能1、社会功能社会稳定功能:从社会保障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看,社会保障的直接政治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减少社会冲突;社会公平功能:就社会公平本身而言,一是起点公平,二是过程公平,三是结果公平。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这三个层次的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