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工作论文评选结果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10
湖南省家长学校研究会
湘家研…2013‟6号关于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材料评选结果的通报
各市州教育局关工委:
我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材料评选活动得到了各地教育关工委及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截止2013年9月15日,我会共收到各地提交的论文及课题材料478篇。
经评委会认真评审,评出获奖论文(材料)450篇,其中一等奖94篇,二等奖130篇,三等奖227篇。
现将获奖论文(材料)清单公布如下(见附件),特此通报。
附: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材料)评选结果
湖南省家长学校研究会
2013年9月24日
附件:
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材料)评选结果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2023年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优质课例和家校共育优秀案例评选结果的通报标题:2023年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优质课例和家校共育优秀案例评选结果的通报尊敬的各区县、各学校领导及教师们:大家好!根据《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2023年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优质课例和家校共育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我们经过区县初评推荐,专家组评审,现将评审结果予以通报。
一、家庭教育指导优质课例一等奖:1.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作者:XX老师2. 《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的角色定位》——作者:XX老师3. 《家庭沟通的艺术》——作者:XX老师二等奖:1. 《家有儿女,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作者:XX老师2. 《让孩子在家庭中建立自信》——作者:XX老师3.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作者:XX老师二、家校共育优秀案例一等奖:1. 《家长与学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案例提供:XX学校2. 《家校合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案例提供:XX学校3. 《家长参与,助力学校教育》——案例提供:XX学校二等奖:1. 《家长与学校共同打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案例提供:XX学校2. 《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案例提供:XX学校3. 《家长委员会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案例提供:XX学校在此,我们希望各区县、各学校能够继续提炼家校共育的经验成果,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推动我市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教师和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家校共育工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附件:[请在此处插入附件]1. 2023年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优质课例评选结果2. 2023年重庆市家校共育优秀案例评选结果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年6月20日。
关于公布2016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结果我校获奖情况: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分析:全市获奖率60.7%,我校送评获奖率36% 平湖市教育学会文件
平教会[2017]02号
关于公布2016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
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成校、局直属事业单位:
我会2016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工作已完成。
经学校推选,共收到论文980篇。
为了使评选工作做到公平、公
正、公开,评选领导小组组织兄弟县市有关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并经领导小组审核。
有595篇常规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98篇、二等奖196篇、三等奖301篇。
现予以公布。
附:平湖市教育学会2016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平湖市教育学会
二○一七年一月十八日主题词:论文评选结果
抄报:嘉兴市教育学会、平湖市教育局、平湖市科协、平湖市陶研会,平湖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附:
平湖市2016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98篇)
二等奖(196篇)
三等奖(301篇)。
家庭教育的议论文家庭教育的议论文1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家.当然,有的家庭是幸福美满的,而有的家庭却与赌场没有太大的区别--我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家,你首先可以看到一股乌烟瘴气--香烟的烟气,同时还能闻到异常浓的烟味--不过这不是我爸抽的,虽然我爸不抽烟,但是因为我爸把那些所谓的"兄弟"带到家里,使得他们在我们家大抽特抽.我爸把他们招呼进来打麻将,结果搞的我们家跟赌场一样.在一旁的妈妈不但不去劝阻,而且还跟着瞎起哄:"一万,红中~~"这一闹,弄得我无法在房间里学习.等到晚上,那些人总算走了,我本以为自己得救了,于是我便向数学一向很好的爸爸问数学问题.哪知爸爸看也不看,随便报出一个数字就说是答案.我刚问爸爸为什么,就被他骂了一顿:"哎呀!我怎么有你这么个笨儿子啊!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妈妈也说:"题目一做不来就找你爸爸那你别读书算了,快回房间学习!"我听后,生气地跑进了房间,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啊!怎么贪上这样一个家庭!贪上这样两个父母呀!他们成天除了赌还是赌,简直是两个赌鬼.而且还叫人来家里抽烟,难道他们不知道烟对闻烟者比对吸烟者更有害吗?还把家里搞成赌坊.再这样下去,我真的`要疯了啊!"再想想别人的家庭,父母每天辛勤地工作,还让子女上补习班,一回到家便不厌其烦地为子女讲解题目,辅导他们学习.学习完后.还带他们去旅游,散散心.相比之下,我真是上辈子作孽啊!两者简直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我不是生长在那样温馨美满的家庭,而是生活在"赌场"呢?我为什么不能贪上那样的父母呢?我真希望我的梦想能与事实调换,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能够改变啊!家庭教育的议论文2欧洲的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如果出门旅行,习惯于借个孩子一起去,使自己的孩子有个伴儿。
他们明白,再好的父母也替代不了同龄伙伴的魅力。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全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先进单位评估认定结果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全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先进单位评估认定结果的通知(教关〔2013〕906号)各省辖市教育局,省直管试点县(市)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有关家庭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厅关工委组织力量对各地申报的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先进单位进行了新的一轮检查评估,共评出郑州市等7个示范省辖市,驻马店市等6个先进省辖市,孟津县等54个示范县(市、区),新郑市等34个先进县(市、区),示范家长学校1223所,先进家长学校1407所,现予公布,本轮评估自公布日起有效期三年。
望被评上示范先进的单位,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再接再厉,进一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我省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附件:全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先进单位名单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10月9日附件全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先进单位名单示范省辖市(7个)郑州市周口市洛阳市济源市濮阳市安阳市信阳市先进省辖市(6个)开封市驻马店新乡市鹤壁市焦作市平顶山市示范县市区(54个)郑州市(8个)金水区管城区二七区惠济区上街区荥阳市登封市中牟县开封市(1个)顺河回族区周口(3个)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商丘(3个)夏邑县民权梁园区洛阳(8个)孟津县新安县洛龙区涧西区瀍河区嵩县宜阳县伊川县平顶山(3个)舞钢市郏县宝丰县南阳市(3个)宛城区唐河县淅川县驻马店(2个)遂平县西平县信阳(4个)浉河区潢川县光山县平桥区新乡(2个)卫辉市辉县市安阳市(5个)北关区殷都区文峰区内黄县汤阴县濮阳(3个)清丰县范县濮阳市油田焦作(2个)孟州中站区鹤壁市(2个)淇滨区淇县扩权县(5个)巩义市项城市固始县邓州市汝州先进县市区34个郑州市(4个)中原区航空港区新密市新郑市开封市(4个)杞县龙亭区开封新区尉氏周口(3个)沈丘县扶沟县西华县商丘(2个)柘城睢阳区洛阳(4个)偃师市吉利区汝阳县洛宁县平顶山(1个)新华区驻马店(3个)上蔡县汝南县正阳县信阳(4个)新县商城县息县罗山县新乡市(2个)红旗区封丘县安阳市(1个)安阳县濮阳(3个)濮阳县台前县华龙区焦作市(2个)解放区沁阳市扩权县(1个)永城市示范家长学校(1221所)省直1所郑州市182所洛阳市235所平顶山市32所南阳市54所驻马店市27所信阳市68所开封市24所周口市60所许昌市3所漯河市1所商丘市42所新乡市49所安阳市48所济源市8所鹤壁市34所濮阳市157所焦作市58所巩义市25所项城市20所三门峡市4所汝州市11所邓州市46所永城市14所鹿邑县3所兰考县1所固始县12所新蔡县2所先进家长学校(1407所)郑州市138所洛阳市299所平顶山市21所南阳市58所驻马店市82所信阳市71所开封市33所周口市75所许昌市8所漯河市6所商丘市43所新乡市26所安阳市34所济源市37所鹤壁市35所濮阳市180所焦作市56所巩义市27所项城市29所三门峡市15所汝州市48所邓州市34所永城市25所鹿邑县2所兰考县5所长垣县2所新蔡县3所固始县 15所省直管示范家长学校(1所)河南省实验小学郑州(320所)示范家长学校(182所)市直学校(29所)郑州市一中郑州市二中郑州市三中郑州市四中郑州市五中郑州市回中郑州市七中郑州市十一中郑州市十四中郑州市十六中郑州市十八中郑州市十九中郑州市二十三中郑州市二十六中郑州市三十一中郑州市三十四中郑州市四十二中郑州市四十四中郑州市四十七中郑州市四十九中郑州市五十一中郑州市五十二中郑州市六十一中郑州市六十二中郑州市六十三中郑州市一0二中郑州市一0七中郑州市荟萃路学校郑州市实验幼儿园金水区(15所)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一小学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三小学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小学郑州市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郑州市金水区金燕小学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郑州市金水区新建幼儿园郑州市郑州市76中学郑州市金水区农科路小学郑州市金水区实验小学管城区(34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商城幼儿园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实验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回民第二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关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三马路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港湾路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关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货栈街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十里铺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五里堡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逸夫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镇中心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镇马屯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镇八郎寨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镇大王庄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镇柴郭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镇小刘东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镇小李庄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南曹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七里河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XXX楼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郎庄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王司李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小李庄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野曹小学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郑州市第八十三中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中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三中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六中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尚庄小学中牟(15所)中牟县城东路小学中牟县百花路幼儿园中牟县人民路幼儿园中牟县实验中学中牟县大孟镇中学中牟县青年路小学中牟县官渡路小学中牟县第四初中中牟县新圃街小学中牟县东风路幼儿园中牟县文明路小学中牟县狼城岗镇瓦坡小学中牟县官渡镇中心小学中牟县官渡镇魏寨小学中牟县荟萃路小学荥阳(15所)荥阳市第一幼儿园荥阳市第一小学荥阳市第二小学荥阳市第三小学荥阳市第四小学荥阳市第五小学荥阳市第六小学荥阳市第七小学荥阳市双语实验小学荥阳市第一初级中学荥阳市第二初级中学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荥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荥阳市实验高中荥阳市乔楼镇第一中心小学新郑(8所)新郑市实验中学新郑市实验小学新郑市实验幼儿园新郑市新华路小学新郑市黄河路小学新郑市城关乡东郭寺完全小学新郑市市直初级中学新郑市苑陵中学登封(14所)登封市直属第一幼儿园登封市直属第二幼儿园登封市崇高路小学登封市商埠街小学登封市直属第一初级中学登封市直属第二初级中学登封市嵩阳办事处少林路小学登封市嵩阳办事处滨河路小学登封市嵩阳中心幼儿园登封市嵩阳实验幼儿园登封市君召乡中心幼儿园登封市唐庄乡初级中学登封市大冶镇第一中心小学登封市中岳街道办事处初级中学新密(17所)新密市实验幼儿园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新密市苟堂镇初级中学新密市西大街街道办事处前土郭小学新密市米村镇柿书湾小学新密市大隗镇孙沟小学新密市超化镇中心小学新密市曲梁镇实验小学新密市来集镇郭岗小学新密市刘寨永华双语实验小学新密市第一初级中学新密市第二初级中学新密市超化镇第一初级中学新密市来集镇第二初级中学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初级中学新密市尖山风景管理委员会初级中学二七区(12所)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学郑州市二七区龙岗实验小学郑州市二七区三李小学郑州市二七区建新街小学郑州市二七区实验小学郑州市二七区京广路小学郑州市二七区汉川街小学郑州市二七区永安街小学郑州市二七区邱砦小学郑州市二七区荆胡小学郑州市二七区陇海中路小学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中原区(5所)郑州市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郑州市中原区郑上路小学郑州市中原区外国语小学郑州市第六十八中学郑州市第八十中学惠济区(9所)郑州市惠济区胖庄小学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实验小学郑州市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郑州市惠济区东风路小学郑州市惠济区古荥小学郑州市79中郑州市惠济区第一初级中学郑州市惠济区老鸦陈中心小学郑州市惠济区八堡小学上街区(5所)郑州市第二外国语中学郑州市上街区实验初级中学郑州市上街区新建小学郑州市上街区铝城小学郑州市上街区实验小学航空港区(4所)郑州市航空港区第一小学郑州市航空港区外国语小学郑州市航空港区第三小学郑州市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先进家长学校(138所)郑州市直属学校(6所)郑州市四十八中郑州市六十中郑州市九中郑州市四十九中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郑州市金融学校金水区(5所)郑州市金水区纬一路小学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小学郑州市郑州市71中学郑州市金水区第一幼儿园郑州市纬四路幼儿园管城区(4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砖牌坊街幼儿园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二里岗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学街小学二七区(8所)郑州市二七区艺术小学郑州市二七区苗圃小学郑州市第二十二中学郑州市二七区政通路小学郑州市二七区棉纺路小学郑州市二七区解放路小学郑州市第十三中学郑州市二七区辅读学校中原区(5所)郑州市中原区绿东幼儿园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小学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学郑州市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惠济区(10所)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幼儿园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桥小学郑州市惠济区南王村小学郑州市惠济区木马小学郑州市惠济区贾河小学郑州市惠济区孙庄小学郑州市惠济区南阳小学郑州市惠济区双桥小学郑州市惠济区师家河小学郑州市惠济区固城小学上街区(3所)郑州市第一〇〇中学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郑州市上街区外国语小学航空港区(8所)郑州市航空港区第八小学郑州市航空港区第十七小学郑州市航空港区第七小学教学点郑州市航空港区第二小学郑州市航空港区第十一小学郑州市航空港区第二实验中学郑州市航空港区第十小学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郑东新区(5所)郑州市郑东新区康平小学郑州市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州大道小学郑州市第八十四中学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经济技术开发区(5所)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国语小学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东校区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朝凤路小学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所)郑州大学实验小学郑州高新区陈庄小学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流小学郑州中学附属小学郑州高新区长椿路小学中牟县(20所)中牟县青年路幼儿园中牟县刘集镇徐庄小学中牟县雁鸣湖杏街小学中牟县张庄镇宋庄小学中牟县职业中专中牟县黄店镇大路张小学中牟县郑庵镇寄宿制小学中牟县大孟镇中心小学中牟县九龙镇中心小学中牟县刁家乡孤儿岗小学中牟县官渡镇中心中学中牟县韩寺镇东营小学中牟县三官庙镇中心小学中牟县姚家镇初级中学中牟县黄店镇中心小学中牟县郑庵镇第一初级中学中牟县八岗镇初级中学中牟县白沙镇中心小学中牟县万滩李显吾小学中牟县刁家乡水沱寨小学荥阳市(13所)荥阳市第二幼儿园荥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附属小学荥阳市第三初级中学荥阳市汜水镇汜水中心小学荥阳市汜水镇第一初级中学荥阳市乔楼镇初级中学荥阳市索河西街小学荥阳市索河惠厂小学荥阳市贾峪镇王村小学荥阳市高村乡第一中学荥阳市高村乡第二小学荥阳市豫龙镇第四小学荥阳市广武镇第三小学新郑市(18所)新郑市第一中学新郑市第二中学新郑市外国语小学新郑市市直小学新郑市城关乡第三初级中学新郑市新村镇吴庄完全小学新郑市新村镇新村小学新郑市郭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新郑市郭店镇张辛庄完全小学新郑市郭店镇武岗完全小学新郑市观音寺镇南场小学新郑市观音寺唐庄完全小学新郑市梨河镇初级中学新郑市梨河镇七里堂小学新郑市梨河镇绰刘小学新郑市八千乡刘店完全小学新郑市龙湖镇林锦店小学新郑市龙王乡龙王完全小学登封市(14所)登封市第五高级中学登封市第三高级中学登封市大金店镇中心小学登封市宣化镇初级中学登封市大冶镇第二初级中学登封市告成镇中心小学登封市送表矿区初级中学登封市东华镇中心小学登封市石道乡初级中学登封市嵩阳初级中学登封市徐庄镇初级中学登封市中等专业学校登封市书院河路小学登封市少林办初级中学新密市(9所)新密市大隗镇中心小学新密市白寨镇中心小学新密市青屏街道办事处溱水路小学新密市平陌镇初级中学新密市袁庄乡初级中学新密市兴华公学新密市白寨镇第一初级中学新密市白寨镇第二初级中学新密市刘寨镇初级中学洛阳(534所)示范家长学校(235所)市直学校(27所)洛阳市第十一中学洛阳市第十二中学洛阳外国语学校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洛阳市第十九中学洛阳市第二十二中学洛阳市第二十三中学洛阳市第二十六中学洛阳市第三十六中学洛阳市第三十七中学洛阳市实验中学洛阳市第四十四中学洛阳市第四十七中学洛阳市第四十八中学洛阳市第五十中学洛阳市第五十一中学洛阳市第五十四中学洛阳市第五十六中学洛阳市第五十八中学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洛阳市实验小学洛阳市实验幼儿园洛阳市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洛阳市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孟津县(39所)孟津县第一实验小学孟津县第二实验小学孟津县县直中学孟津县双语实验学校孟津县县直机关幼儿园孟津县小浪底镇中心小学孟津县会盟镇中心小学孟津县会盟镇第一初级中学孟津县会盟镇雷河小学孟津县会盟镇小寨小学孟津县平乐镇中心小学孟津县平乐镇翟泉小学孟津县平乐镇张盘小学孟津县平乐镇初级中学孟津县送庄镇中心小学孟津县送庄镇朱寨小学孟津县送庄镇初中孟津县白鹤镇中心小学孟津县白鹤镇王良小学孟津县白鹤镇西霞院小学孟津县朝阳镇中心小学孟津县朝阳镇初中孟津县城关镇孟庄幼儿园孟津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孟津县城关镇第二初级中学孟津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孟津县城关镇城东小学孟津县城关镇保障小学孟津县横水镇第一初级中学孟津县横水镇中心小学孟津县横水镇会缠小学孟津县横水镇上院小学孟津县横水镇元庄小学孟津县横水镇铁楼小学孟津县麻屯镇任屯小学孟津县麻屯镇中心小学孟津县麻屯镇霍村小学孟津县麻屯镇水营小学孟津县常袋镇中心小学新安县(31所)新安县紫苑小学新安县五头镇尚庄小学新安县五头镇神堂小学新安县城关镇北关小学新安县城关镇工农小学新安县城关镇江庄小学新安县洛新产业集聚区磁涧小学新安县洛新产业集聚区寒鸦小学新安县仓头镇中心小学新安县仓头镇孙都小学新安县石寺镇上灯小学新安县石寺镇下灯小学新安县石寺镇中心小学新安县石寺镇第二初级中学新安县铁门镇崔家庄学校新安县西关小学新安县实验小学新安县外国语初级中学新安县实验初级中学新安县实验幼儿园新安县石井镇初级中学新安县石井镇中心小学新安县石井镇山头小学新安县石井镇介庄小学新安县南李村镇第一初级中学新安县南李村镇中心小学新安县正村镇正村小学新安县正村镇白墙小学新安县正村镇第一初级中学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新安县磁涧镇第一初级中学洛龙区(26所)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洛阳市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市洛龙区第三实验小学洛阳市洛龙区关圣街小学洛阳市洛龙区龙富小学洛阳市洛龙区龙祥小学洛阳市洛龙区龙和小学洛阳市洛龙区第五小学洛阳市洛龙区龙城双语小学洛阳市洛龙区第八小学洛阳市洛龙区第九小学洛阳市洛龙区龙泰小学洛阳市洛龙区第十一小学洛阳市洛龙区第十二小学洛阳市洛龙区第二十小学洛阳市洛龙区龙城双语初级中学洛阳市洛龙区第二初级中学洛阳市洛龙区第三初级中学洛阳市洛龙区第四初级中学洛阳市洛龙区古城中学洛阳市第十七中学洛阳市洛龙区第三实验学校洛阳市洛龙区孙村明德小学洛阳市洛龙区广利街小学洛阳市龙门第一小学洛阳市龙门第一实验学校涧西区(22所)洛阳市涧西区英语学校洛阳市涧西区中州西路小学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实验小学洛阳市涧西区东升第一小学洛阳市涧西区东升第二小学洛阳市涧西区东升第三小学洛阳市涧西区湖北路小学洛阳市涧西区天津路小学洛阳市涧西区实验小学洛阳市涧西区青岛路小学洛阳市涧西区珠江路小学洛阳市涧西区景华实验小学洛阳市涧西区芳华路小学洛阳市涧西区安徽路小学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小学洛阳市涧西区中信小学洛阳市涧西区南华实验小学洛阳市涧西区天香小学洛阳市涧西区东方第一小学洛阳市涧西区东方第三小学洛阳市涧西区大所学校洛阳市涧西区周山路小学瀍河区(3所)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九小学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巨龙小学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新建小学宜阳县(25所)宜阳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城关镇东街学校宜阳县城关镇中街学校宜阳县城关镇西街学校宜阳县城关镇光明学校宜阳县城关镇宜洛小学宜阳县锦屏镇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香鹿山镇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柳泉镇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蓝天希望小学宜阳县盐镇乡中心小学宜阳县韩城镇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高村乡初级中学宜阳县石村初级中学宜阳县三乡镇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张坞镇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花果山乡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上观乡初级中学宜阳县莲庄镇孙留小学宜阳县赵堡乡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宜阳县白杨镇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樊村乡第一初级中学宜阳县实验小学宜阳县实验幼儿园伊川县(24所)伊川县实验中学伊川县实验小学伊川县西场学校伊川县县直中学伊川县城关第三初级中学伊川县城关镇实验小学伊川县城关镇南府店小学伊川县鸦岭乡第一初级中学伊川县高山镇第三初级中学伊川县平等乡第二初级中学伊川县鸣皋镇第一初级中学伊川县鸣皋镇鸣皋村第二小学伊川县酒后乡和乐小学伊川县葛寨乡葛寨小学伊川县白元乡第一小学伊川县白元乡省元头学校伊川县水寨镇第二初级中学伊川县白沙镇第一初级中学伊川县白沙镇第二初级中学伊川县半坡镇第一初级中学伊川县江左镇王庄小学伊川县江左镇石张庄小学伊川县吕店镇第一初级中学伊川县文正中学嵩县(14所)嵩县第一实验小学嵩县第二实验小学嵩县大章镇中心小学嵩县大章镇一中嵩县实验中学嵩县闫庄镇第一初级中学嵩县闫庄镇中心小学嵩县县直第二幼儿园嵩县实验幼儿园嵩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嵩县城关镇新一小学嵩县大坪乡初级中学嵩县田湖镇第一初级中学嵩县田湖镇中心小学偃师市(5所)偃师市市直中学偃师市实验小学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偃师市实验中学偃师市邙岭乡第三初级中学吉利区(4所)洛阳市吉利区第一小学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五小学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六小学洛阳市吉利区吉利乡中心小学汝阳县(11所)汝阳县实验小学汝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汝阳县直属初级中学汝阳县城关镇西街小学汝阳县城关镇北街小学汝阳县小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汝阳县上店镇中心小学汝阳县城关镇东街小学汝阳县城关镇南街小学汝阳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汝阳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洛宁县(4所)洛宁县第一实验小学洛宁县县直幼儿园洛宁县回族镇王东小学洛宁县城郊乡王协小学先进家长学校(299所)市直学校(12所)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洛阳市第一中学洛阳市第三中学洛阳市第六中学洛阳市第八中学洛阳市第九中学洛阳市第十五中学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洛阳市第三十四中学洛阳市旭升中学洛阳市外语实验高中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孟津县(27所)。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32名)学校作者标题1.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张新娣浅析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2.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闫寒家校互动共育,学生全面发展3.赣榆县班庄镇中心小学柳金丽校讯通架起家校合作美丽的桥梁4.赣榆县城西镇中心小学孙伟刘兴春家校合作,和谐共赢——刍议家校教育结合新模式下如何开展生命教育5.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姜慧走出家校合作误区,再架桥梁筑希望6.灌南县北陈集镇杨圩小学杨磊家校合作——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7.灌南县第二实验小学万步亚家校合作,托起明天的太阳8.灌南县第二中学韩志友发挥沟通技巧共建家校教育9.灌南县第四中学蒋海霞家校合作教育的时间与思考10.灌南县第四中学卜广伟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11.灌南县堆沟港镇中心小学黄志远小小“校讯通”家校“中间人”12.灌南县堆沟港中学孙小芹利用网络环境优势优化班级管理和家校联系13.灌南县孟兴庄小学刘加芳关注细节品味成功14.灌南县汤沟镇中心小学赵继东家校互补,共育英才—家校合作管理的几点思考15.灌南县田家炳中学周永清建立家校之间的“统一战线”16.灌南县新集中心小学李林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拧成一股绳——浅谈学校、家庭、社会对促进教育的思考17.灌南县张店镇中心小学胡敏《相伴弱势儿童,笑看风雨彩虹》——家校结合关注弱势儿童德育案例18.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张大林家校联手双翼齐飞共育蓓蕾茁壮成长19.灌南县镇中小学张瑞家校合作,为孩子建造合谐的家园20.灌云县陡沟中学蒋鹏浅谈当前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21.灌云县实验小学杨勇家校结合,营造书香小学读书人22.灌云县实验小学顾阳莉用爱和孩子一起成长23.灌云县四队中学陈爱兵让“校讯通”成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24.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宋静家校合一是沟通孩子的心灵之窗25.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刘梅教师如何发挥桥梁作用--有效整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26.新海实验中学金黎黎见缝插针—适时把握家校结合中的情感教育契机27.连云区东港小学孙振娟架起一抹绚丽的彩虹桥28.新浦区岗埠中心小学李婷校讯通——家校互动的粘合剂29.新浦区解放路小学王菲“纽”着学校,“带”着家——浅谈信息时代下的家校教育结合30.新浦区浦南中心小学徐国曼校信通——一座美丽的彩虹桥31.新浦区浦南中学刘雅丽浅谈初中课程改革下的家校结合模式32.新浦区向阳小学石蕾以家校合作为依托,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二等奖(64名)1.东海县和平路小学陈学春用通讯元素打造家校的“通灵之光”2.赣榆黄海路小学唐玉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干预长效机制研究3.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秦荣放心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探讨家校结合的教育4.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柏纪荣班级QQ群,家校沟通的连心桥5.赣榆县教育局勤工办徐进胜家校教育中班主任的角色作用6.赣榆县宋庄镇中心小学李荣“家”“校”合作,共育“新苗”——浅谈农村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7.赣榆县宋庄镇中心小学樊胜家校合作,搭建教育“心桥梁”8.赣榆县柘汪镇第二中心小学黄刚携起“家校”手,共筑“中国梦”9.赣榆县柘汪镇第二中心小学王淑芳关爱留守儿童,传递爱的正能量10.灌南县北陈集镇中心小学朱兆喜加强家校合作,增强教育合力11.灌南县长江路小学吴燕青倾洒爱之甘露,浇注笑颜之花——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心得12.灌南县长茂镇中心小学尹如根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思考13.灌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张树芹家校结合,和风化雨14.灌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吉敏中国的家长怎么了!——有感于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大15.灌南县第二中学汪伟健梦断梦续16.灌南县第二中学孙中满用爱推开一扇心灵之窗17.灌南县第四中学李佳佳建立家校教育的统一战线18.灌南县第四中学冯艳萍家访架起了家校合作教育的桥梁19.灌南县花园乡金圩小学武海红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重要性20.灌南县李集小学潘广伟多元整合,优化家校合作策略思考21.灌南县孟兴庄小学刘升兵科学家访让沟通从“心”开始22.灌南县孟兴庄小学宋雅芹运用网络平台实现家校教育结合23.灌南县孟兴庄小学刘建梅家校协同实现教育最优化24.灌南县汤沟镇中心小学汤井亮灌南县汤沟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5.灌南县田家炳中学邱雁“宽带中国战略”开创家校教育新时空26.灌南县新安镇中心小学陈霞家校共撑教育天空——家校合作培养劳动能力27.灌南县新集中心小学吴宝华新教育形势下如何构建家庭学校的和谐发展?—浅谈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28.灌南县张店镇中心小学周再顺《与留守儿童风雨同行》——家校结合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29.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付海云浅谈农村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合作30.灌南县镇中小学刘莹莹关注“留守孩子”31.灌南县镇中小学袁慧玲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教育32.灌南县镇中小学陈林凝聚家校合力,构建和谐教育33.灌云县第一中学刘长霞凝聚家校合作正能量,为孩子指路引航34.灌云县高级中学张妍密切的家校联系,成功的教育效果——张同学成功转化之案例及启示35.灌云县杨集中学夏登飞由一个老师哑然的回答说起——浅谈农村中学生的早熟言行及应对措施36.灌云县沂北中心小学徐凯还一个完整的教育37.海州区宁海中心小学卞德磊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调查与实践38.连云港苍梧小学徐海珍家校携手,引领孩子健康成长39.连云港海州高级中学李如凤家庭与学校---学生的双飞翼40.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徐平别说“候鸟”的眼泪你无所谓41.连云区东港小学胡玲柔性管理班级建设新需求42.连云区东港小学金立桃同样的心情一样的期待43.连云区东港小学鲍桂林信任家校教育结合不可缺失的推手44.连云区墟沟小学武艳玲“浓妆”亦或“淡抹”下的“水墨丹青”45.连云区墟沟小学卢正梅家校合力提放情感缺失46.连云区院前小学孙丽萍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基石47.连云区院前小学卢宏执子之手与子偕“劳”48.连云区院前小学王华丽家校巧沟通,让逆行学习的学生走上自信的道路49.新浦区大庆路小学张凤莫让“狼来了”泯灭儿童的诚信50.新浦区海宁小学丁洁攻心为上,让家校合作之船破冰远航51.新浦区海宁小学杨舒涵家校结合,“顽”石为开——一个“顽童”的个案追踪52.新浦区建宁小学王成娟挽起家长的手,搭建成长的桥梁53.新浦区建宁小学潘欢欢家校教育,教育合力54.新浦区解放路小学张馨月期待关注型学生的家校结合教学解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纠偏的实践与思考55.新浦区南城中心小学孟祥斌浅谈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艺术——一位家长的以牙还牙56.新浦区南城中心小学万菁家校互动,为“导学断层”筑起“桥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中的学习引导策略的研究57.新浦区浦东小学刘芳零距离沟通——浅谈“家校互动平台”在家校中的体会58.新浦区浦南中心小学张来宁家校合力,共育成长59.新浦区浦南中心小学马金枝家校结合架桥梁,教育信息添动力60.新浦区浦南中学李小丫合作意识关系你和他——浅谈优化“校讯通”家校协同教育的思考与对策61.新浦区向阳小学李平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激活城乡集合部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新动力62.新浦区新浦中学史晓伟家校结合共创双赢63.新浦区新浦中学朱建中网络时代的家校教育及其变革64.新浦区云台农场中心小学舒春雨我们还应教给孩子什么三等奖(95名)1.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倪志业从女儿成成看家校结合教育的作用2.赣榆县班庄镇中心小学吴娜家校联手,托起明天的太阳3.赣榆县班庄镇中心小学姜海明育善在家,发智在师——家校联系在教育中的作用4.赣榆县城头镇中心小学韦有强依托班级博客,实现家校共育5.赣榆县赣马镇第二中心小学仲平让彩虹更艳丽6.赣榆县赣马镇第二中心小学张磊明天的花儿会更美7.赣榆县海头镇北朱小学王道健沟通——和谐家庭教育走出误区的良药8.赣榆县海头镇北朱小学于兆欣小学生成长家庭教育因素探究9.赣榆县海头镇兴庄小学李珍换种家长会模式,实现家校教育的双赢10.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陈丽建立家校“捆绑式”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11.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邵玉萍家校架桥,共育新苗12.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杨艳家校合作,互补双赢13.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姜文厚合理利用家校联系簿例谈14.赣榆县金山小学程惠家校合力,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15.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王绪才家校合力,提高农村低年级孩子的计算能力16.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蒋阳成利用家校结合进行经典诵读主题式学习的研究17.赣榆县青口镇第三中心小学张琨与家长真诚沟通,促进家校合二为一18.赣榆县石桥镇中心小学苏同双家校互动,让学困生的转化事半功倍19.赣榆县石桥镇中心小学刘荣家校开放教育共享双赢成果20.赣榆县宋庄镇中心小学王起娟家校携手,和谐育人21.赣榆县宋庄镇中心小学房春玲感悟“家校通”链接家长和老师的桥梁22.赣榆县宋庄镇中心小学王江铃校讯通——家校互动的彩虹23.灌南县百禄小学朱怀玉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24.灌南县北陈集镇中心小学相升慧家校协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5.灌南县北陈集镇中心小学吴敏家校合作,互补双赢26.灌南县北陈集镇中心小学刘波家校结合教育孩子的安全分析27.灌南县长江路小学周晓丽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艺术28.灌南县长江路小学王娥关于家校共建模式的探索29.灌南县长江路小学熊敏洁学校——孩子们的第二个家30.灌南县第二中学徐慧浅谈家校教育中老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31.灌南县第二中学左怀林架起家庭教育结合方式的桥梁32.灌南县第二中学王井志家校结合凝教育智慧提教育品质33.灌南县第二中学潘井亚开启家校教育结合之门三法34.灌南县第四中学陆荣任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35.灌南县第四中学杨柳风新课程下家校合作的几点建议36.灌南县堆沟港镇中心小学孙月玲关爱无处不在,沟通随时随地37.灌南县堆沟港中学丁通华共建和谐教育的桥梁---家校合作38.灌南县堆沟港中学陈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39.灌南县堆沟港中学张万刚感谢有你,我的教育更加丰富多彩40.灌南县花园小学郑泳民那一棵棵幼嫩的小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社会教育等相结合简析41.灌南县花园小学汪全才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42.灌南县李集小学王芹家校合作,让孩子快乐成长43.灌南县李集小学高静家校联系:沟通从“创新”开始44.灌南县李集中学阚晓艳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搭建教育的平台45.灌南县孟兴庄小学陆叶家校互动打开孩子的“心锁”46.灌南县孟兴庄小学王红艳家校牵手:架起心灵沟通桥梁47.灌南县孟兴庄小学孙芸家校结合架起孩子健康成长的桥梁48.灌南县孟兴庄小学徐新勇沟通从心开始49.灌南县孟兴庄小学王进波校讯通通什么?50.灌南县实验小学崔瑜家校携手,开启孩子预习之门51.灌南县实验小学王海波家校联系成就孩子轻松学习52.灌南县汤沟镇中心小学汤化波携手同心,成长共赢——家长对孩子学习管理的几点思考53.灌南县汤沟镇中心小学蒋娟娟如何搭建一座家园合作的桥梁54.灌南县五队中学左祥家校教育结合后进生转化的实践案例55.灌南县五队中学杜成楼家校合力培养学生规则意识56.灌南县小窑实验学校周在林家校协同,缔造未来57.灌南县新东小学司亚浅谈家校教育结合58.灌南县新集中心小学孙方方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探究59.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孔巍家校协同,共同促进学校发展60.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王慧敏浅谈学校如何配合家长做好德育工作61.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吴珊珊如何正确的进行家校沟通62.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刁山强沐浴爱心---留守儿童家庭教育63.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王绍祥让“校讯通”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64.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成红家校同心协力构建优质教育65.灌南县镇中小学周运梅家校结合,共育一片蓝天66.灌南县镇中小学辜静真诚沟通有效交流金石开花67.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曹红萍看不透你的笑容68.灌云县陡沟中心小学王必岭无声的滋润69.灌云县六一幼儿园李红运用家校通,促进幼儿园环境创设70.灌云县龙苴中心小学吴桂林对家庭教育的新思考71.灌云县侍庄小学张加娟农村家校结合浅谈72.灌云县图河七道沟益海小学魏琪家校教育结合,共筑孩子未来73.灌云县小伊小学舒华丽胡敏转角遇到爱——例谈单亲学生孤僻心理的转化74.灌云县杨集中学黄明高借力“校讯通”,“家校”更和谐75.灌云县沂北中心小学项链家校合璧浇灌鲜花朵朵76.连云区白果树小学冯兴方以学生评语为梁,架起家校教育之桥77.连云区东港小学陈波家校配合实现双赢78.连云区宿城小学章文来用智慧和耐心寻求孩子成才之道79.连云区墟沟小学周海燕沟通--家校联系的重要方式80.连云区墟沟小学张萍沟通:家校合作教育的有效策略81.连云区墟沟小学闻建彩真心交流家校合力82.连云区墟沟小学郭霞家校合作共踌感恩心83.新浦区岗埠中心小学刘秀英让我们的心串串门84.新浦区岗埠中心小学刁霞成学校家庭教育的研究85.新浦区岗埠中心小学李婷校讯通——家校互动的粘合剂86.新浦区岗埠中心小学王敏家校携手,哺育花朵87.新浦区岗埠中心小学张培好新课改下小学家校合作共育学生成长浅探88.新浦区岗埠中心小学张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晴空89.新浦区岗埠中心小学李秉坤共建家校联系的彩虹桥,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对农村小学家校联系工作的初探究90.新浦区海宁小学葛翠翠用心交流,家校合作的基础91.新浦区海宁小学谢长娟家校有约,给自卑孩子一个绿色的天空——外来务工子女家校合力的教育案例92.新浦区建宁小学王静静家校结合促发展,实现我的教育梦93.新浦区解放路小学吕琳琳家校教学模式新探——如何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策略与方法94.新浦区南城中心小学杨梅乡镇家校结合,共同搭建孩子成长阶梯95.新浦区浦南草舍小学王慧家校教育结合,架起学生成长的桥梁。
兰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兰州市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和案例评选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兰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0.12.02•【字号】兰教基〔2020〕470号•【施行日期】2020.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关于公布兰州市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和案例评选结果的通知各区县教育局、兰州高新区社农局,市属学校、事业单位办学校、市管民办学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导学校、教师和家长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家庭教育创新发展。
兰州市教育局于2019年7月组织开展了征集家庭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区县、学校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先后推荐报送143篇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和案例。
为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践与研究,组织专家对143篇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和案例进行了初评、复评和专家评审,最终评出一等奖15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30篇,同时对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城关区教育局等3个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希望受到表彰的区县和教师,珍惜荣誉,再接再厉。
在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培育优良家德家风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各区县教育局和学校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定期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和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深入挖掘优秀的家庭教育感人故事、论文和案例,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水平,助力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机制的健康发展。
附件:1.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和案例获奖名单2.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兰州市教育局2020年12月2日。
关于开展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辽宁省家庭教育学会为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推广宣传家庭教育研究成果,提升全省家庭教育研究水平,决定在全省开展辽宁省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并拟在此次获奖论文中选出20-30篇参与省关工委、团省委、省妇联、省社科联联合组织的“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理论研讨活动”的论文征集评选。
请各乡(镇、街)妇联、市直机关妇委会积极参与此项活动,认真组织,广泛发动家庭教育的专家、志愿者及热心人士撰写文章(论文参考题目附后),字数3000字以内。
市妇联将从中选报优秀论文参与省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家庭教育论文征集参考题目
1、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与现代家庭教育思想的融合研究
3、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4、新时期家长教育能力建设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5、新农村建设中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6、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法
7、社区家庭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8、家庭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
9、强化未成人教育与提升家长教育能力研究
10、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
11、新时期家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研究
12、留守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子女、迷恋网吧儿童等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第五届长三角家校合作论坛征文获奖名单
第五届长三角家校合作论坛征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从家庭教育中发现创新教育】由王婷同学撰写。
他在文章中针对如何引领孩子由家庭教育走向创新教育,提出了
四点建议:
1、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
2、要营造家庭的良好氛围,促进孩子的学习与思维;
3、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学习成果;
4、要关注孩子的活动安排和学习监督,帮助孩子守正畸正路。
二等奖:
【家庭教育与职业发展】由钱卫明同学撰写。
他认为,家庭教育在进入职业领域时是必不可少的。
他提出五点:
1、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2、要给孩子充分的职业发展机会;
3、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
4、要让孩子了解职业发展的基本原理;
5、要增强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职业实践能力。
三等奖:
【家庭教育如何引领终身学习】由杨飞君同学撰写。
他认为家庭教育有助于让孩子更好地面对终身学习。
本文提出了
四点倡导:
1、要激发孩子的动力;
2、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3、要加强实践、实训和实践性研究;
4、要实施科学、系统的学习计划。
家庭教育教师分析论文感受了这么多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经历了从孩子到教师的转变,我逐渐感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协调,才能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
可现状确实不尽人意,不少家长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观点似乎走进了越来越多的误区。
我感觉到有些家庭教育观点很值得大家借鉴。
一、有意识地对小孩进行“吃苦”教育。
现在的小孩是“享受”的一代,从净水到饮料再到“八+八”台湾珍珠奶茶,一步一个台阶。
纯净水还说得过去(但也没必要,因为学校已提供开水),饮料已是高级享受,珍珠奶茶乃是超级享受。
据说,只有”八+八”才合口味,有些学生非进口水果不吃,这样一种消费观念,带来的是许多负面影响。
还不知钱是如何辛苦地赚来的,小小年纪就学会享受,在同学中也造成一种不好的相互攀比的现象。
有了这种思想,就不知“艰苦”二字的内涵,看不到在还有大量失学儿童的背后他们所拥有的幸福,就不会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嫌弃学校为他们配好的营养餐不合口味,不按正常就餐,结果许多学生得了胃病(不要以为生活好了,就不得胃病)。
国外有种观念:富家“穷”孩子,就是有意识地对小孩进行吃苦教育。
二、父母既要言传也要身教,身教更重要。
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对小孩的生活起决定作用。
家庭集体成员之间的道德、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关系,无不构成孩子最初的社会经验,而这对孩子的一生所起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在孩子面前打开的第一扇通向周围世界的窗户就是父亲、母亲的个人榜样。
因此,父母的举止行动非常重要。
首先,父母在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上做出榜样。
父母有责任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最有利于教育子女的气氛,那就是父母相互尊重、相亲相爱、对老人体贴关怀、对孩子的情绪和心情细心关注、对孩子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的人格和自尊心、为人善良乐于助人。
这样的家庭环境才能使孩子对人类美好的品质形成信念,内心充满平静和安宁。
还有父母应当将更为重要的东西教给孩子,那就是一些精神上的东西,如:勤奋、坚韧、豁达、协作、责任心、竞争意识等。
全国家庭教育工作论文评选结果2009年9月底至2010年1月底,教育部关工委举办了家庭教育工作研讨会论文征集活动,共收到 19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各级各类学校关工委的老同志、年轻教育工作者撰写的4786篇论文。
经专家、评委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1篇,二等奖28篇,三等奖107篇,组织奖53家。
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组织奖10个省(市)教育关工委:江苏安徽湖南贵州湖北云南广东江西河北内蒙古19个市(县、区)教育关工委:江苏省:无锡市溧水县丰县安徽省:阜阳市六安市裕安区湖南省:岳阳市宁乡县会同县湖北省:荆门市潜江市江西省:萍乡市高安市辽宁省:铁岭县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天津市:河西区云南省:安宁市河北省:沧县24个中小学幼儿园:江苏省扬中市油坊中心幼儿园湖南省长沙市十一中学湖南省宁乡县第四中学湖南省宁乡县回龙镇中心小学湖南省宁乡县第一中学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杉山中学湖北省武汉常青阳光幼儿园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一小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中学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中心幼儿园江西省新余市长青小学江西省上栗县上栗镇中学江西省宜春市第三小学云南省保山市幼儿园云南省德宏州幼儿园云南省安宁市连然小学云南省安宁市一六街小学云南省施甸县幼儿园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一中青海省西宁市劳动路小学青海省西宁市沈家寨小学青海省化隆县扎巴镇全藏滩小学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第六幼儿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民族小学一等奖(11篇):家长学校教材使用的实践与思考李雅君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河县第三中学一校多点式办学模式是适合山区特点的好模式刘伟杨喜山辽宁省铁岭县熊官屯中学开展家长学生两地书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李治贤重庆市工商大学关工委家长学校,促进民办学校和谐发展杜克荣四川省南部县伏虎镇明珠学校关工委家长学校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董达云南省玉溪市教育局关工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整合面临的问题及途径研究涂峥嵘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中学注重乡情,灵活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浅谈农村家长学校的构建沈培岗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高川乡前高龙华小学认识为首队伍为要创新是魂务实为本——由家庭教育工作的“肥东经验”引起的思考和启发葛明忠安徽省肥东县教育局关工委当前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改进对策诸桂英王仁谦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关工委解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困局与对策汤心宽江苏省吴江市教育局关工委配合主渠道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教育系统关工委最现实的战略选择刘桐山天津市静海县教育关工委二等奖(28篇):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思考李翠仙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妇联求真、务实、图效,是办好家长学校之本任学刚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教育局关工委推进家庭教育的工作实践陈悦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家庭教育组立足乡村实际,办好家长学校——创建农村家长学校的探索与实践粟济湖南省会同县广坪中学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做法与思考凌秀英杨雪琼湖南省长沙市十一中学对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张洁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心理教学研究部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段志菊云南省大理市下关四小共同托起孩子的明天廖红萍云南省安宁市八街小学把家长学校办实、办活、办新孟树国湖南省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班主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邹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中心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素质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新华街道中心小学在城乡结合地区创建学习型家庭途径的探究付国才王敬新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东山小学家长学校挖掘、沟通、指点、提升——家长学校授课的几点体会王明学辽宁省铁岭县新台子中学农村家长学校整体发展管理与实践龙德元、高明海辽宁省铁岭县教育局关工委农村留守儿家庭教育初探王杰辽宁省铁岭县新台子镇中心小学从家访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申爱琴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实验小学残疾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初探严凤刘玲湖北省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浅谈如何办好家长学校贾宝琛湖北省教育厅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刘世和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教育局关工委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谭志雄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莲塘小学做好新时期家长学校工作的建议牛英霞青海省西宁市沈家寨小学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冷海峰吉林省双辽市教育局三只臂膀托太阳家长学校创新路江苏省常州市花园小学关工委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共谱折翼天使新生活项海林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辅读学校为着孩子,为着祖国的未来王大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教育关工委江南实小开办家长学校的做法、成效及反思庄丽芹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落霞苑江南实验小学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形成教育教学合力江苏省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关工委年级家长学校的实践与思考郑爱英天津市梅江中学三等奖(107篇):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启迪李德诸桂英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关工委狠抓五个环节办好家长学校四川省南充市教育局关工委创办家长学校构建育人新机制胡顺中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教育局观音溪初中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如何指导家庭教育刘玉中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杉山中学承诺书香伴我班刘小玲湖南省长沙市十一中学建设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张建平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中山路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家庭教育工作张志祥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教育局关工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当好家长教育孩子成长成才杨章珊湖南省长沙市宁乡一中高中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的策略谢延昭湖南省宁乡县四中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的德育教育肖记初湖南省宁乡县四中今天的孩子如何教胡国华湖南省岳阳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家校携手建网络、拓宽渠道显实效张杰湖南省岳阳市二中规范管理、科学指导—让学生与家长同步成长朱定国湖南省岳阳市岳化四小家校联动让初入学儿童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调查报告姜小平宋穗琴湖南省岳阳长炼小学加强三方联动、促进学校发展陆君亮湖南省临湘市三完小架起“三结合”教育的桥梁,教育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李茂钢湖南省会同县教育局关工委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龙向韬湖南省通道县杉木桥中心校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伍忠兵湖南省邵阳市资江学校浅谈托管家园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谭林森高君重庆市垫江县复兴学校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探索与思索罗家兴重庆市长寿区教委关工委浅谈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春重庆市垫江县平溪小学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剂良方——家庭教育一隅之谈王永美黑龙江大庆市让胡路区北湖学校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现代家庭教育杨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第一小学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同郭影黑龙江牡丹江市第十七中学当前社会环境下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戴宁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大水乡中心小学浅谈农村中学教育与农村家庭教育的联系杨通云贵州三穗县款场初级中学家庭教育之我见吴学军贵州纳雍县雍熙镇和平中学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王琼贵州安龙县龙广三中当前社会环境下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黎姗贵州晴隆县沙子镇光明小学小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王云贵州晴隆县大田中学浅析现代家教与传统家教的关系冉茂良贵州贞丰县连环中心小学传统家教与现代家教的关系王正平贵州贞丰县纳传小学家庭教育之我见柴红内蒙古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七幼儿园家庭教育是事业周福娥内蒙古准格尔旗关工委五老工作团解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传统家教与现代家教的关系刘显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索伦镇中小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家庭教育工作高颖内蒙古鄂伦春旗克一河二小新时期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课题鄂敏胡晓亮内蒙古鄂伦春旗吉文林业小学关于甘河林区家长学校建设的几点思考蒋徳柱内蒙古鄂伦春旗甘河林业二中确立家长学校的地位规范家长学校制度胡凤翔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内蒙古兴安盟教育局教育关工委谈谈新时期加强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侯素云韩相芬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民族小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健康成长付娜江西省高安市第二小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彭冬梅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一小分类定位,切实发挥家庭教育指导的作用关黎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以家为本分层指导——家长学校工作管理实践与思考罗艳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实验小学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雷蕾江西省高安市新街景贤小学享受家庭教育孩子幸福成长张玉蓉江西省高安市第二小学谈家园一体化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席佳倩江西省高安市城北幼儿园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孙菁江西省高安市城北幼儿园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的协调陈春霞江西省高安市太阳中心小学关于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和对策邓中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六家桥寺小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陈婷婷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中学广开家教渠道,实现家校共育汤志兵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实验小学浅谈当前社会环境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现状赖学锋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道田小学谈谈如何发挥家长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李雪娇江西省萍乡市芦溪中学当前社会环境下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黄建萍江西省萍乡市上栗镇中学理化办公室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黎伟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鸡冠山乡豆田深圳希望小学当前社会环境下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谭修丽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峡山口办事处新村中学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陈丽萍江西萍乡上栗县上栗镇中英语组掌握和运用教育理念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邹丽卿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通济小学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会贯通杨律琴江西省乐安县增田中学新时期的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浅析及对策彭象英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武功山职业中专(大案校区)浅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刘顺泉海南省三亚市实验小学建好家长学校促进和谐教育——长峰影小学家长学校特色王小燕江苏省无锡市峰影小学/滨湖区马山峰影小学朝霞校区搭建家校教育联动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薛纪江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家长学校现代家教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元素蒋烨江苏省无锡市震泽实验幼儿园网络德育,搭建家校合育新桥梁——关于网上家校合育的调查报告王杨钧王小燕江苏省无锡市峰影小学/滨湖区马山峰影小学朝霞校区真诚沟通互动双赢---谈月评语在家长工作的运用胡鸣霞江苏省无锡市实验幼儿园根的教育——谈新时期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扬映红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三跃幼儿园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孙玲美江苏省扬中市油坊中心幼儿园改善农村教育现状促使家园教育一致袁金露江苏省扬中市油坊中心幼儿园家校携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张金玉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第二初级中学落实科学发展观,促家园共育环境的构建杨薇江苏省南京市半山园小学附属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得好,《家长必读》不可少罗鑫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教育局关工委家长学校建设、管理、教材的实践与思考仓建仇虹云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屠园中心小学创办优质家长学校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江苏省丰县教育局关工委正确预防青少年失足犯罪陈永珍安徽省阜阳市颖泉区教育局关工委家庭教育德育为本马少山安徽省颖上县教育局关工委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王秀凤吉林省临江市解放小学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几点策略张静梅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中心小学新时期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冶玉清青海省化隆县巴燕初级中学重视建立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基础教育朱小惠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振兴小学浅说农村学生家庭教育不足的学校对策梁向辉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茶山中学感恩教育“二重奏”——家庭、学校进行“孝敬父母”教育方法初探杨月桂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四小学用心解读明理导行—浅议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与待进生的关系调查及思考汤秀锋广东省清远市清师附小浅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陈焕英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中心小学关注当代家庭教育的热点孙硕吉林省四平市教育局关工委幼儿园如何指导家庭教育刘秀银石艳梅北京市平谷区幼儿园教育系统关工委在三结合教育中的定位思考李成贵河北省张家口市教育局关工委创新思路、注重实效、办出特色瞿文亮河北省沧州市张官屯中学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赵凤旗河北省晋州市华北油田四处二校协力同心,阳光学校行动——家长学校的建设与实践叶红河北省沧州市石油分局供应学校家长学校建设、管理、教材的实践和思考冯建伟河北省沧县旧州镇强庄子学校家园携手共创未来刘丹湖北省武汉常青阳光幼儿园家校携手,为孩子支撑一片蓝天徐艳湖北省武汉市三店学校农村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蒋世艳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农场石榴红小学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模式的思考与探究蔡翠红王玉萍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一小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舒明军丁红玲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白庙小学培育阳光少年杨德华湖北省潜江市实验小学中职学校建立“家校结合”育人机制的探讨与思考薛荣李永芳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传统家教与现代家教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李毅云南省石林县民族小学陇川县城镇和山区景颇族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分析研究师会芬云南省德宏州幼儿园学校关工委抓好家庭教育工作初探余顺贤云南省德宏州临江县第一小学关工委家校联手,共创教育美好明天王正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中学家校携手,共创和谐育人环境杨仕云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小学目前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邹宝祥云南省安宁市一六街小学浅谈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李跃莉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机关幼儿园玉龙县农村家长培训理论与实践探索吕剑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第二中学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中心2010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