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1210-2016脚手架解读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2.93 MB
- 文档页数:82
GB51210-2016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详解及方案编审要点!标准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83号文,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8.3.9、9.0.5、9.0.8、11.2.1、11.2.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新标准涵盖11个章节。
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构配件、荷载、设计、结构试验与分析、构造要求、搭设与拆除、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及附录A脚手架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1总则1.0.1 为统一建筑施工脚手架设计、施工、使用及管理,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施工用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使用及管理。
2术语2.1.2 作业脚手架operation scaffold由杆件或结构单元、配件通过可靠连接而组成,支承于地面、建筑物上或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为建筑施工提供作业平台和安全防护的脚手架;包括以各类不同杆件(构件)和节点形式构成的落地作业脚手架、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
简称作业架。
盘扣式作业架扣件式作业架2.1.3 支撑脚手架shoring scaffold由杆件或结构单元、配件通过可靠连接而组成,支承于地面或结构上,可承受各种荷载,具有安全保护功能,为建筑施工提供支撑和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包括以各类不同杆件(构件)和节点形式构成的结构安装支撑脚手架、混凝土施工用模板支撑脚手架等。
简称支撑架。
扣件式支撑架卸料平台支撑架3基本规定3.1.3 脚手架的设计、搭设、使用和维护应满足下列要求:1 应能承受设计荷载;2 结构应稳固,不得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3 应满足使用要求,具有安全防护功能;4 在使用中,脚手架结构性能不得发生明显改变;5 当遇意外作用和偶然超载时,不得发生整体破坏;6 脚手架所依附、承受的工程结构不应受到损害。
1.总则附录A:脚手架机械性能测试方法2.术语和符号附录B:部件机械性能测试方法3.基本规定附录C:框架结构机械性能测试方法4.部件和配件5。
荷载6.设计7.结构测试和分析8.结构要求9.安装和拆除10.质量控制11.检查和验收12.一般安全管理该标准的制定旨在统一建筑脚手架的设计,建造,使用和管理,以实现先进的技术,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
脚手架的结构包括起降脚手架,悬臂脚手架,附接的升降脚手架等。
带板扣式外框,扣件式外框,攀爬框和门式外框的竹脚手架是指一种脚手架。
提供用于施工的支撑和工作平台,包括由各种构件(组件)和节点组成的结构安装支撑脚手架,以及用于混凝土施工的模板支撑脚手架等。
简称为支撑框架。
支撑脚手架支撑脚手架(工作平台)的安全等级和脚手架稳定承载力的安全系数①计算模型:将脚手架的整体计算转化为步距为H的单杆稳定承载力的计算;无论荷载有多大,都采用相同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和计算方法。
安全等级及安全系数脚手架稳定承载力②计算参数:取自框架结构试验。
架设高度越高,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越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也越大。
安全等级和安全系数脚手架稳定承载力③脚手架的架设高度调节系数K:该系数不能完全反映这样的概念,即荷载越大,架设高度越高,脚手架的风险越大。
安全等级和安全系数的划分依据是:脚手架的应用技术和施工经验+高危分区和分段工程的印刷和分发安全管理措施的通知(JZ [2009] 87号)。
高风险分区和分段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JZ [2009] 87号文件)[要求特殊方案和专家论证的范围]模板工程和支持系统:(1)工具型模板工程:包括滑动模板,爬升模板和飞行模板。
2(2)混凝土模板支护工程:架设高度8m及以上;架设跨度18m及以上,总建筑荷载15kn / M及以上;集中线负荷20KN / M以上。
(3)承重支撑系统:用于钢结构安装及其他全支撑系统,承重单点集中载荷超过700kg。
1.总则附录A:脚手架机械性能测试方法2.术语和符号附录B:部件机械性能测试方法3.基本规定附录C:框架结构机械性能测试方法4.组件和配件5.负载6。
设计7.结构测试和分析8.结构要求9.安装和拆除10.质量控制11.检查和验收12.安全管理的一般原则本标准旨在统一建筑脚手架的设计,建造,使用和管理,实现先进的技术,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
脚手架的结构包括起降脚手架,悬臂脚手架,附接的升降脚手架等。
带板扣式外框,扣件式外框,攀爬框和门式外框的竹脚手架是一种脚手架,提供用于施工的支撑和工作平台,包括由各种构件(组件)和节点组成的结构安装支撑脚手架,以及用于混凝土施工的模板支撑脚手架等。
简称为支撑框架。
支撑脚手架支撑脚手架(工作平台)的安全等级和脚手架稳定承载力的安全系数①计算模型:将脚手架的整体计算转化为步距为H的单杆稳定承载力的计算;无论荷载有多大,都采用相同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和计算方法。
安全等级及安全系数脚手架稳定承载力②计算参数:取自框架结构试验。
架设高度越高,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越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也越大。
安全等级和安全系数脚手架稳定承载力③脚手架的架设高度调节系数K:该系数不能完全反映这样的概念,即荷载越大,架设高度越高,脚手架的风险越大。
安全等级和安全系数的划分依据是:脚手架的应用技术和施工经验+高危分区和分段工程的印刷和分发安全管理措施的通知(JZ [2009] 87号)。
高风险分区和分段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JZ [2009] 87号文件)[要求特殊方案和专家论证的范围]模板工程和支持系统:(1)工具型模板工程:包括滑动模板,爬升模板和飞行模板。
2(2)混凝土模板支护工程:架设高度8m及以上;架设跨度18m及以上,总建筑荷载15kn / M及以上;集中线负荷20KN / M以上。
(3)承重支撑系统:用于钢结构安装及其他全支撑系统,承重单点集中载荷超过700kg。
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
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
脚手架: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
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管理而颁布的相关规定。
具体内容: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加强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以下简称“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管理,保证施工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结构上使用的由不同形式的架体、附着支承结构、升降设备和升降方式组成的各类附着升降脚手架。
第三条各类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使用和拆卸都必须执行本规定,并应遵守相关现行国家和行业的规程、规范、标准和规定。
第四条建设部对附着升降脚手架实行统一管理。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附着升降脚手架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设计计算第五条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应执行本规定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修订稿)以及其它有关标准。
第六条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架体结构和附着支承结构应按“概率极限状态法”进行设计计算,承载力设计表达式为:γOS≤R式中:γO-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9;S-荷载效应;R-结构抗力。
第七条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结构中的升降动力设备、吊具、索具,按“容许应力设计法”进行设计计算,执行本规定和有关起重吊装的现行规范,计算表达式为:σ≤[σ]式中:σ-设计应力[σ]-容许应力第八条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各组成部分应按其结构形式、工作状态和受力情况,分别确定在使用、升降和坠落三种不同状况下的计算简图,并按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和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