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学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鉴赏散文的语言那么鉴赏散文的语言该从哪里入手呢?可以从文章的用词、句式、修辞、语气入手感悟并分析。
鉴赏散文的语言1. 词语。
可以先把它分成两类,口语化的和书面语性质的。
看文章中以哪种为主。
一般来说,作者的偏好是比较明显的,他要使文章显得质朴自然,亲切平和就多有意多用口语词,有的为了显得突出生活气息还有意选用一些俗语,引用一些人们的日常对语。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它的语方特点是“质朴自然、平实通俗”。
与此相反的是有的文章有意多用书面语,喜用成语或那些古雅优美的词汇,它的用语远离日常生活,仿佛是精心打磨过的艺术品,它有不引用俗语,要引用也多是经过锤炼的诗词名或名言,这种语言特色可以称之为“精工典雅、绚丽优美”。
鉴赏散文的语言2. 句式。
同样我们也把它分成两类,散句与整句。
前者句式不整齐,长短错落,显得灵活多变,几乎和日常对话的句式相同,让人感到好像是随口说出来的。
这种语言可以说是“自然平实”。
如果文中好用整齐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或者虽不是这两种句式,但是句子的长度大致相同,比如喜用四字句,那么这种语言就可说是“典雅精致”。
鉴赏散文的语言3. 修辞。
这里说的当然是积极修辞。
如果文章里面喜欢用比喻、比拟等方法,我们可以说它的主要特点是“形象生动,文辞华丽”。
反之有意避免使用这些方法,甚至故意让文句显得粗俗浅显,我们就可以说它“通俗朴拙”。
如果多用排比、夸张的方法,表达一种激越豪迈之情,我们就可以说它“豪迈奔放”。
鉴赏散文的语言4. 语气。
对一种事特的态度也可以从语气上表现出来。
有的文章热情洋溢,有的却冷嘲热讽,有的委婉含蓄,有的一针见血。
对那种写优美之景或物以抒发喜悦之情的文章或以说它“清新自然”,对丑恶事特的揭露毫不留情,爱憎分明的文章可以说“辛辣犀利”,含而不露,款款道来的文章可以说“含蓄蕴藉”,善用类比,时不时让你会心一笑的文章可以说“幽默睿智”。
以上是大的方向,显然以于一道题目来看,它可以是问的文章中间的一段话,也可以是问的整篇文章。
如何赏析散文的语言如何赏析散文的语言一、品味遣词的精妙与色彩作为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是使用的比较准确生动且比较有含义的词语,它的含义除了准确、恰且之外,还往往与作者的思想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选词往往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当然,有时也带有颜色本身的一种本意色彩。
一个词语的含义除了本义外,还有比喻义、隐含义、临时义、色彩义、情感义等不同意义,因此,理解这类词语时必须要与文章的思想内容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到位。
例1.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词发生了变化?相关语段: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
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
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你翩然地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旁。
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
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抚摸你漾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赐给我你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节选自1993年高考试题《青菜》)【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美丽”和“忠诚”两个词语词义的区别,但要正确解答这个问题,不仅要从选词的准确与生动方面考虑,还要从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全篇的主旨入手。
作者先写的是青菜的外部形态——它美丽的绿色和谦卑的形态,因此开头用“美丽”一词与它外部特点吻合,也很准确;之后,作者进而写青菜的品德,用“忠诚”正好与它的内在美德吻合。
初中语文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技巧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自由、随意的方式表达作家的情感、思想和经验。
初中语文散文的特点和欣赏技巧是我们在学习和鉴赏散文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将从散文的特点和欣赏技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散文的特点1. 自由的形式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散文没有严格的格式和结构要求,可以根据作者的意愿自由发挥。
这使得散文具有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自由性,灵活多样的形式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感受。
2. 真实的情感初中语文散文常常表达一种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爱情等背景的感悟和思考,也可能是对具体事件或题材的独特见解。
散文以真实感人的情感打动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3. 生动的语言初中语文散文通过文字的表达力来展现情感和思想,它追求生动、形象和具体的语言,以各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触。
生动的语言使散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致。
二、散文的欣赏技巧1. 了解作者的背景了解作者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研究作者的生平、作品风格、写作动机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散文中的内涵和意义。
2. 注重情感体验初中语文散文多以真实的情感为主题,因此我们在欣赏散文时要注重情感的体验。
通过尽量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散文的内涵,从而增强阅读的体验。
3. 分析语言表达散文中的语言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仔细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分析语言表达,我们能够更好地领悟作者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对散文的欣赏水平。
4. 注意文学特色初中语文散文正处于学习阶段,我们在欣赏时要格外注意散文的文学特色。
注意散文的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总结:初中语文散文具有自由的形式、真实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等特点,欣赏初中语文散文需要了解作者背景、注重情感体验、分析语言表达和注意文学特色。
赏析散文的语言第一篇:赏析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语言散文文体知识一、散文概念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
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
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1、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真)形式上(行散):(1)表达方式多样: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3)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4)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5)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神聚:主题集中鲜明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2、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叫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常见题型根据语境,写出某某词的含义。
某某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某某词具体指(代指)什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学习散文需要注意什么学习散文需要注意许多方面,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
散文是一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观点新颖的文学形式,而学习散文则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并注重细节和深入思考。
首先,学习散文需要注重阅读。
阅读优秀的散文作品是学习的起点,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经典和现代的散文作品,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散文,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和背景。
其次,学习散文需要注重理解。
阅读散文并不仅仅是为了泛泛了解,而是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我们需要透过文字看到作者的思想,感知作者的心灵,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丰富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学习散文需要注重分析。
分析散文是理解散文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可以深入挖掘散文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我们可以从作者的生平背景、作品的主题内容、结构形式、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深度解读散文的内涵和魅力。
分析散文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对文字和语言的感知和理解。
另外,学习散文需要注重写作。
通过阅读、理解、分析优秀的散文作品,我们可以积累写作的经验和启发,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优秀作品,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练习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思维能力。
最后,学习散文需要注重品味和体会。
品味是体验散文的方式之一,通过品味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散文的内涵和情感。
我们可以通过品味来感悟散文的美感和思想深度,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透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体会散文,让散文与自己的内心产生共鸣,从而更真切地理解和感悟散文的魅力。
总之,学习散文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等方面的提升。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散文这一艺术形式,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散文语言特点的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分析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一)看“字”用词精炼准确、鲜明生动。
步骤:哪些字用得好。
这些字的意义。
用这些字的作用:突出描写主体的——特点表情达意(一)看“词”1.看是叠词、拟声词作用:突出描写主体的——特点形成语言的音乐美(音节和谐)2.看是否用了仿词、双关、移就等3.看用词是否富有色彩颜色、方言、褒贬、反语、口语。
(二)看“句子”1.从整句、散句,长段句的角度看2. 从修辞的角度看(四)看语言的风格常见散文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考卷试题举例:1.舒婷的《我们在十七岁时干些什么》:以文章中加点两处语句为例,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6分)本文语言特点是幽默诙谐。
“横看成岭侧成峰”借用古人诗句诙谐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儿子脸上青春痘之多、之大;“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则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儿子由于近视而不得不凑得很近去看电视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
显出幽默诙谐的智慧。
2.李存葆的《雪野里的精灵》: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4分)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3.张锐锋的《被时间决定的讲述》: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分)①形象生动。
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②优美抒情。
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③含蓄蕴藉。
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简洁而细腻。
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散文语言特色知识点总结1. 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散文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为主要特色。
在散文中,作者通常以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事物、抒发情感,这样读者容易理解、接受,形成了散文独有的口头语言特色。
2. 形象生动的描写散文在描写事物时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作者常常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使人物、场景等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3. 情感真挚的抒发散文以情感真挚的抒发为主要特色,作者常常通过述说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散文以真情实感为基调,给人一种亲切、亲和的感觉。
4. 文学性与生活性相结合散文在语言特色上既有文学性,又有生活性。
它既具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又贴近生活,富有真实感。
这种文学性与生活性的结合,使散文更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5. 增强语言的灵活性散文注重语言的灵活运用,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
散文的语言特色体现在对语言的巧妙运用上,让文字更加生动、优美。
6. 想象力丰富的表达散文在语言特色上还具有想象力丰富的表达。
作者常常通过联想、想象等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悟,使读者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感受。
7. 易于传播和理解散文的语言特色还体现在易于传播和理解上。
由于其自然流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情感真挚的抒发以及文学性与生活性的结合,使散文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为人们所传播。
8. 对语言的精雕细琢散文在语言特色上注重对语言的精雕细琢。
作者选词用句精准、考究,追求语言的深邃和精练,力求使语言更加丰富、充实。
总而言之,散文的语言特色包括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形象生动的描写、情感真挚的抒发、文学性与生活性相结合、增强语言的灵活性、想象力丰富的表达、易于传播和理解以及对语言的精雕细琢。
散文语言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学形式,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初中散文特征分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分析散文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典型散文作品,让学生学会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去
分析和评价散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平实的语言、自然的节奏、抒情的笔触为主要特征,用以表达作者对生活、人物、景物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
2. 散文的特征:
(1)语言特征:散文的语言平实、自然,富有诗意和音乐性。
(2)结构特征:散文的结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注重自然的过渡和衔接。
(3)情感特征:散文的情感真挚、细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散文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散文的认识和感受。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征,通过举例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典型的散文作品,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去分析和评价散文。
4. 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总结散文的特点。
5. 总结:对散文的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散文的语言、结构和情感三个方面的重要性。
6. 拓展:推荐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和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课后作业和散文写作等方面,评价学生对散文特征的掌握
程度。
高考二轮散文复习:鉴赏散文的语言特色鉴赏散文的语言特色,主要从分析文本全篇或某段的语言特色(风格)及表达效果这两个角度进行考查。
一般而言,散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形象、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不同类别的散文,其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本考点侧重从欣赏的角度来品味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命题者一般会选择表达上富有特色的语句(或段落),往往一题三考,即含义、作用、赏析。
这类题目又分两种,一是侧重语言特点的局部赏析,一是侧重语言风格的整体赏析。
常见的设问形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2)请简要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
(3)文中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方法指导1.审清语言特色的题干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语言特色”“表达效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鉴赏语言特色的角度(1)用词之美。
(2)句式之美。
(3)风格之美。
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幽默、诙谐等。
角度特点或作用动词、形容词①准确;②精练;③生动、形象、传神叠字、叠词①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具有绘画美;②韵律铿锵悦耳,使语言富有音乐美;③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使语言具有建筑美;④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词语反复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成语或古语化用文言词语富有文采,典雅优美角度特点或作用长句短句结合行文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整句散句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4)手法之美。
注意:语言特色(风格)除以上角度外,还可以从“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语体特色”等角度分析。
3.鉴赏语言特色解题步骤第一步:概括语言特点。
语言特色范围较广泛,要针对题目类型和文本特色确定鉴赏点,找出属于鉴赏对象独有的特色或技巧。
散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自由灵活、形散神聚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而散文的语言风格,更是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每一颗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散文的语言风格首先体现为自然质朴。
这种风格就像是一位老友在与你促膝谈心,没有丝毫的做作与修饰。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亲近和真实。
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段文字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生动地描绘出百草园的美景和趣味,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清新明快是散文语言风格的又一特点。
它如同一阵春风,吹走读者心头的阴霾,带来清新愉悦的感受。
作者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出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朱自清的《春》便是典型的例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作者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读来心情舒畅。
深沉凝重的语言风格在散文中也较为常见。
这种风格往往承载着作者对人生、社会、历史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它像是一位智者在深沉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厚重。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描写,抒发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语言深沉而有力。
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能给读者带来轻松和欢乐。
作者以风趣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展现生活中的趣事和人性的弱点,让人在欢笑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书面语与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严谨、说服力强)等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6、表现手法角度鉴赏(象征、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特征。
对比: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衬托(烘托):突出本体的××特征。
抑扬: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前后)照应: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正侧描写: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本文的语言具有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1、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例如“。
”朴实清新中有隽永,没有斧凿痕迹,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节奏。
关于散文的语言特点解析一、鉴赏散文中的句子的角度:结构上:扣题,引出,开门见山,总领,总结,首尾或前后呼应,承上启下,铺垫,伏笔。
内容上:本句内容概括,突出主旨修辞: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夸张;写作手法:对比、象征、衬托、虚实、动静、联想与想象。
散文的语言特点:朴素自然美:口语化,方言色彩。
朴素无华,亲切感人,充分展示作者的情感。
含蓄美:含义丰富深刻,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有哲理,借景抒情。
)音乐美:(叠词、句式上整句为主或整散结合)节奏明快,音节和谐,富有韵律,给人以音乐美。
绘画美:(多种修辞,多角度写景,画面感强。
)画面感强,具有诗情画意。
典雅美:(文言词汇多,引用或化用古人诗词)语言典雅。
诙谐美:幽默简洁美:短句子。
细腻美:细节描写或表现情感细腻。
二、标题的好处:有好几种作用,关键还是要具体分析,一般作用有:第一,作为全文的线索第二,点明主旨第三,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第四,借物喻人,或象征手法(这一般标题是物)第五,含蓄委婉,或引起读者注意第六,虚实结合的含义。
有的标题是有多层含义,字面的和深层的。
第七,标题也反映作者感受,奠定情感基调。
第八,小标题。
作用:格式新颖条理清晰.能够很好反映文章的脉络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三、反复:同样的词语,同样一句话连继或间隔地在文章中出现,叫反复。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
间隔反复还能前后呼应,使结构整齐。
四、开头的作用1、点明文章主旨。
2、定下文章感情基调。
3、引出下文。
4、交作意图。
5、制造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
6、写景为了渲染气氛。
7、介绍人物。
8、抒发感情。
9、与结尾相呼应。
※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
色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
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
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
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书面语与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严谨、
说服力强)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
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6、表现手法角度鉴赏
(象征、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
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特征。
对比: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衬托(烘托):突出本体的××特征。
抑扬: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前后)照应: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正侧描写: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
本文的语言具有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1、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例如“。
”朴实清新中有隽永,没有斧凿痕迹,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节奏。
2、作者也特意锤炼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例如“。
”这是全文的点晴之笔。
3、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出文学语言的精彩。
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有文采,有气势,有感情,像诗一样美。
如“。
”比喻生动、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想象力丰富。
我们在写作时应学习本文的遣词造句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风格,用婉笔书写柔情,用形象表达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