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品设计系统的概念(doc 7页)
- 格式:doc
- 大小:322.50 KB
- 文档页数:14
现代十大设计理念高技术派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解构主义设计孟菲斯设计人性化设计未来风格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新现代主义设计绿色设计波普设计高技术派设计/高科技风格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到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
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设计师和建筑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断进入人类的生活空间,要求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
后现代主义设计(Post 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潮,它涉及到艺术、设计、文学、语言、历史、政治、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态的诸多领域,它是一场反叛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
后现代主义以科技和信息革命为特征、并以后工业社会文明为基础。
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讲究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和人对技术的整体系统化把握,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
解构主义设计解构主义设计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师在对设计形式及其理论进行探索时所创造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界。
解构主义设计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和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的过分装饰化、商业化的形式均持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
其建筑在整体外观、立面墙壁、室内设计等方面,都追求各局部部件和立体空间的明显分离的效果及其独立特征。
经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
最著名的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设计师盖里、埃森曼等,其中以美国设计师盖里的作品最负盛名。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并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并推进着制造业的变革与发展,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简称CIMS)技术的应用及其产业化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是基于CIM理念的集成优化的制造系统。
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从市场需求分析到最终报废处理)的各个阶段。
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组织、管理)、经营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
以加强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时间(T)、质量(Q)、成本(C)、服务(S)、环境(E),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CIMS的总体结构CIMS建设的目标是在统一的数据库和网络支持下,建立生产经营管理分系统和工程技术(CAD/CAM/CAPP/PDM)分系统,实现企业信息的全面集成。
为实现这个总体目标,CIMS 由两个功能分系统和两个支撑分系统组成。
两个功能分系统为生产经营管理分系统和工程技术分系统;两个支撑分系统为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分系统。
整个系统将以关系型数据库为核心,并由各应用系统通过INTERNET/INTRANET/EXTRANET访问数据库,这样就使得几个服务器上的数据在逻辑上成为一个整体,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唯一性。
CIMS的总体结构如图1.2-1所示。
图1 CIMS的总体结构二、CIMS的技术构成工程技术分系统:可简称为TIS分系统,即技术信息系统。
通常包括CAD、CAPP、CAM 和PDM等部分。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包括产品的结构设计、变形设计及模块化产品设计。
可以实现计算机绘图、产品数字建模及真实图形显示、动态分析与仿真、生成材料清单(BOM)。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通过计算机进行工艺路线制定、工序设计、加工方法选择、工时定额计算,包括工装、夹具设计、刀具和切削用量选择等,且能生成必要的工艺卡和工艺文件。
1、现代产品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地位。
随着制造科学的提出和先进制造工艺、制造装备的导入,使得现在产品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已经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加突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并且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不仅仅停留在学术讨论和实际问题的个别解决上,而是面向全局的现代产品设计理论。
作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产品设计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产品设计阶段决定了整个成本约70%左右的成本,而制造阶段及后续其他相关阶段只决定约30%的总成本。
并行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也表明:约85%的产品开发费用由产品设计阶段的工作决定,而这一阶段本身所耗费的成本却不到总成本的7%。
正因如此,对产品设计阶段的研究,尤其是概念设计过程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广大设计研究人员、企业和学术团体的高度重视。
积极开展现代产品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并在我国制造业中推广这种策略,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现代产品设计理论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大部分,即现代设计理论、产品设计过程、产品设计求解和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功能,因此现代产品设计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制造新产品,还是改造老产品,产品设计都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
它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产品的制造成本、生产周期、工艺准备、物资供应、生产组织等。
在技术上决定着产品的前途和命运。
2、现代机电产品的文化特点并举例。
1)文化的普遍性,指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和群体的纽带,具有极强的共性,正是基于这种特性,才使企业了解和把握消费成为可能。
如林肯汽车机械设备生产线生产的汽车的贵族文化、由机电设备生产出的“阿迪达斯”运动产品的运动文化、由酿酒机械设备生产的“孔府家酒”的家文化等,都在产品中注入了贵族、吉祥、浪漫、亲切等众多的人类情感,使人产生联想、回味、感慨等许多美好的感觉,使机电产品接近消费者的情感,征服消费者的心灵,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第一章现代设计一、现代设计及其基本内容首先要了解的问题是何为设计,设计包含的层面和领域非常多,古代的“设计”是谋略的意思,比方说草船借箭、空城计、鸿门宴等都属于设计行为,现代的“设计”它是一种工作计划不同层次的设计有不同的设计目标,也就产生不同的设计行为,而我们课堂中所说的“设计”就引出了第一个概念性的内容—-----设计的概念。
1、所谓设计,就是把一种设计、设想、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2、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计划、构思的形成由于影响第一个方面,即影响计划和构思的因素不同,因而有现代设计和传统设计的分别。
现代设计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计划内容,其决定因素包括现代社会标准、现代经济和市场、现代人的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两个大方面、现代的技术条件、现代的生产条件等等几个大的基本因素;(2)视觉传达的方式而现代技术的发展,又使得第二个方面,即视觉传达方式变得复杂和发达;以前的手工绘图或者简单模型下,现在被电脑技术取代,因而在表达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3)计划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在第三个方面上,即设计的最后应用上,现代设计与以前也有很大的变化,工业技术发达,生产条件不同,造成了设计应用的新变化。
这几方面的改变,造成了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不同。
3、设计的定位由于设计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复杂,所以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设计界定范围,比如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工程技术关系密切,因此自然应该倾向工科为主;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则与美感的敏感表现关系比较密切,因此自然也就偏向美术。
二、设计的范畴现代设计的范畴一向不是很明确,因为设计涉及面很广,复杂到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简单到服装、食品包装等等,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到底现代设计包括什么样的范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是“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区别”,同时因出的另外一个议题,则是“什么是设计与美术的区别”。
这两个问题如果不清楚,也就难以界定现代设计的范围。
产品设计内容简介-回复什么是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指将创意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产品的过程。
它涵盖了从初始创意到最终产品的各个方面,包括市场调查、用户研究、概念设计、原型制作、工程设计、制造和营销等环节。
产品设计的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产品。
第一步:市场调查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前,市场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师可以了解市场需求、目标用户的喜好和需求。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竞争产品分析等方式进行。
市场调查的目标是找出市场上的机会和潜在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
第二步:用户研究用户研究是产品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用户的真实需求。
通过用户研究,设计师可以收集到用户的反馈和意见,从而优化产品设计。
用户研究方法包括观察用户行为、进行用户访谈、参与用户调研等。
第三步: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将初始创意转化为可行设计方案的过程。
设计师根据市场调查和用户研究的结果,提出多个创意方案,并根据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筛选。
最终确定一个合适的概念设计方案,以此作为后续设计工作的基础。
第四步:原型制作原型制作是验证概念设计的关键环节。
通过制作原型,可以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并对其进行优化。
原型可以分为低保真原型和高保真原型,低保真原型可以使用纸张、黏土等材料制作,而高保真原型则更接近最终产品的外观和功能。
第五步: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是将概念设计转化为可制造的产品的过程。
在工程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零部件的尺寸和结构、工艺流程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第六步:制造和营销制造是将设计好的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过程。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生产工艺、成本控制、质量保证等方面的问题。
营销是将产品推向市场,并进行销售和宣传的过程。
为了提高产品销售量和市场份额,需要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
产品设计的认识
产品设计是一个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它涵盖了从概念构思到最终产品实现的各个阶段。
通过设计,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同时具有美观、易用、高效等特点。
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市场趋势和竞争情况。
他们需要通过研究、分析和测试来确定产品的功能、特点和外观,以确保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手绘、建模、渲染等,以将创意转化为有形的设计方案。
同时,他们还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如工程师、制造商和营销人员等密切合作,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地实现并推向市场。
产品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一个好的产品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还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
总之,产品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需要设计师具备创意思维、技术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素质。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设计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读书报告、研究报告)考核科目: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学生所在院(系):机电学院学生所在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题目:机械产品方案的现代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第 1 页(共 6 页)机械产品方案的现代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功能要求的日益增多,复杂性增加,寿命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然而,产品的设计,尤其是机械产品方案的设计手段,则显得力不从心,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目前,计算机辅助产品的设计绘图、设计计算、加工制造、生产规划已得到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初见成效,而产品开发初期方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却远远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为此,作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方案设计时采用的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计算机实现的发展趋势。
根据目前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所用方法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方案的现代设计方法概括为下述四大类型。
1、系统化设计方法系统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看成由若干个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设计要素具有独立性,各个要素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具有层次性,所有的设计要素结合后,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
系统化设计思想于70年代由德国学者Pahl和Beitz教授提出,他们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制订了设计的一般模式,倡导设计工作应具备条理性。
德国工程师协会在这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制订出标准VDI2221“技术系统和产品的开发设计方法。
制定的机械产品方案设计进程模式,基本上沿用了德国标准VDI2221的设计方式。
除此之外,我国许多设计学者在进行产品方案设计时还借鉴和引用了其他发达国家的系统化设计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将用户需求作为产品功能特征构思、结构设计和零件设计、工艺规划、作业控制等的基础,从产品开发的宏观过程出发,利用质量功能布置方法,系统地将用户需求信息合理而有效地转换为产品开发各阶段的技术目标和作业控制规程的方法。
浅谈产品造型设计理念摘要:产品形态作为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产品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象因素,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
所以,对于设计师而言,其设计思想最终将以实体形式呈现,即通过创意视觉化,从而达到其再现设计意图的目的。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工业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进行产品形态设计,并借助产品的特定形态向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与理念。
使得自己设计的产品得以推广。
关键词:审美价值形态观塑造属性感新奇感特色感适用感设计师通过设计产品的形态来吸引顾客,总体来说,产品的形态主要在于它的形、色、质。
产品造型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融合了技术、材料、工艺等成就了一种系统的和谐美。
产品造型设计不同于纯造型艺术。
纯造型艺术追求纯感性美,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由艺术家的灵感产生。
作为产品造型设计则必须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形成技术解决方案。
1.形――空间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结合形是营造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产品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应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夸张、含蓄、趣味、愉悦、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
例如,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气氛;圆和椭圆形能显示包容,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拨的气氛;用自由曲线创造动态造型,有利于营造热烈、自由、亲切的气氛。
特别是自由曲线对人更有吸引力,它的自由度强,更自然、也更具生活气息,创造出的空间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
流畅的曲线既柔中带刚,又能做到有放有收、有张有弛,完全可以满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和韵律感。
曲线造型所产生的活泼效果使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发观赏者产生共鸣。
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自身的功能。
2.色——情感与文化的象征色作为产品的色彩外观,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
系统设计中的产品创新研究The Product Innovation Study In SystemDesign陈汗青CHEN HANQINGBERNARD.J.MCSWEENEY PROFESSORMarch 28th 2001------April 8th 2002绪论——系统思想下的产品创新设计后工业社会的发展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人造物从手工制品发展为机械化大批量产品。
信息化、数字化、人性化、规范化、标准化、大批量,对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都对设计领域带来种种变革;提出了在时代特征前提下进行系统设计的要求。
系统设计是把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动态的有机性的研究和形象性表达。
作为人——产品——环境——社会这个系统,其客观存在、客观要素组成了一个整体,它包含了物本身的系统,物之外的客观存在系统,并以设计作为手段。
设计是基于自然系统的创造一个合理的人造系统,以要素的自然属性而定自然系统,以天然物自成的系统,构成我们生存的环境。
从认识的渐进的过程以及不同层次的认识,不同目的性的认识也共同构成一个认识系统。
从要素是实物还是概念来划分:有以天然物及人造物组成的实体系统和由概念、原理、方法、法则、制度、程序等非物质实体所组成的概念系统;两者现在是综合发挥作用,概念提供方法策略,实体提供工作对象。
人造系统则包含了硬件的,人造的自然系统,即生产、交通等,也包含规章、组织条例及科学技术体系。
从系统的状态与时间的关系来考虑,系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则为动态,如人体、生态系统,设计构成的系统不光随时间变化,同时随兴趣点变化而变化,所以是一个动态系统;绝对的静态系统是没有的。
如果说早期工业社会的人造物是“功能第一”的大批量机械产品的典型模式,那么当今商业、信息社会产品丰富多彩的多元化面貌可认为是“市场第一”的商品模式。
商品经济的发达,市场成为人造物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早期设计(生产)──使用的单纯关系,变成了设计(生产)──市场──使用。
产品设计基本概念
产品设计基本概念是:
从制定新产品设计任务书到设计出产品样品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
其工作内容是制订产品设计任务书及实施设计任务书中的项目要求(包括产品的性能、结构、规格、型式、材质、内在和外观质量、寿命、可靠性、使用条件、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资料拓展:
产品设计应该做到:
1、设计的产品应是先进的、高质量的,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2、使产品的制造者和使用者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从实际出发,充分注意资源条件及生产、生活水平,作最适宜的设计。
4、注意提高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水平。
其主要种类有:新产品自行设计;外来样品实物测绘仿制;外来图纸设计;老产品的改进设计。
现代设计的概念: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它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计划内容,受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约束,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
内容包括: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坏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方便自然交流的重要活动。
现代设计是一个不太准确的称谓,与其说是一个设计风格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时间概念来得准确。
应该说是它是现代建筑、现代工业产品、现代平面设计的总称。
工业设计史(没有现代工业设计史,因为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新事物,本身就是现代的)大多数设计史都是以建筑为主线,兼顾一些家具而成书的。
现代主义的定义:时间上定义:20世纪初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人战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运动。
意识形态上: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都非常典型和鲜明。
现代主义是一个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几乎意识形态的所有范畴,从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文学、音乐、舞蹈、诗歌等等都被涉及。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在20世纪形成,它的组成非常庞杂,既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的内容,也有乌托邦主义的成分,重要人物:勒“科布西耶、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兆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图。
奠定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影响到全世界设计的发展。
“现代设计”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又称为“技术美”,或“机器艺术”。
“现代设计”与”当代设计”在设计领域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当代设计”是指目前、近期的设计。
在艺术史、社会学、工业设计中,"现代”是一个专用术语,它是针对“后现代”而言。
什么叫"现代” ?这要区分三个范畴: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工业设计领域。
现代产品设计系统的概念(doc 7页)
第一节:绪论
现代产品设计系统观:
1 、观念的建立:产品设计是一个过程系统,而且,从属于更大的系统。
2 、观念建立的意义:将改变产品设计概念局限于单纯的技能和方法的认识,而将产品设计纳入系统思维和系统操作的过程。
将实物水平上升到复杂的系统水平。
3 、科学的发展的趋势:即分支化和一体化的趋势。
一、科学迅速地分化,新的分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
二、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层出不穷,许多并不相同的学科在某个层次上携起手来,互相渗透。
4 、学科发展的规律,从根本上促进设计思维凡是个的发展,也促进了设计学科系统性思维方式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一、人们观察问题的眼光由“实物中心”逐步转向“系统中心”,人们在产品设计活动中不仅仅是对其本身实体的认识,而是作为一个系统,作为某个更大是系统的部分、要素和组成来认识,转向系统事物的发生、过程、功能、关系的认识。
二、科学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使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学科认识对象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规律。
三、人们不仅以解剖学的眼光来看待各个局部或学科的分支,而且越来越重视事物的整体以及整体内部的关系。
1.2 现代产品的系统化特征:
现代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以工业化手段、以机械化分工作业的可互换式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和制造。
(一)、产品信息化:
产品信息化标志:
1 、产品制造正步入信息化时代:所谓工业就是工业社会中的制造业。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制造业的三大要素。
工业化时代:机器制造机器——肢体的延伸。
信息化时代:机器控制机器——大脑的延伸。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工程
( CAE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CAPP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
两者的根本区别:信息化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无限的智力资源。
2 、产品的发展方的趋向信息化:
产品的先进性与独创性,先进性:指由新技术、新材料产生的先进性;或者由现有技术、经验和新材料产生的先进性。
所谓独创性一般指产品由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或引进技术所产生的全新产品或在某一市场范围内属于全新产品。
一、多功能化即扩大同一产品的功能及使用范围。
如:集收、录、唱、视于一体的组合音响或家庭影院系统。
二、复合化,即改进产品的结构,减少产品的零部件,缩小产品的体积,减轻产品的重量,使这一体化。
.1
三、短小轻薄化即通过改变产品的结构,减少产品的零部件,缩小产品的体积,减轻其重量,使之便于操作,携带运输及安装。
四、智能化、知识化、即把一般人需要长期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转化到产品中去
五、精神化,即人们的产品需求从以往的对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精神的追求。
3 、产品开发设计信息化
产品开发设计新方法——并行设计及其主要支
撑技术:
一、CAD/CAD/CAPP/CAM (随机、动态、的交互关系)
二、反向工程,反向是指直接从模型或实物获得数控加工程序,再通过数控程序的几何数据零件图纸的一种技术。
三、快速出样技术
四、虚拟产品制造与虚拟产品开发
五、全面质量控制体系
(二)、产品系列化
1 、定义:通常把相互关联的成组,成套的产品称作系列产品
2 、系统产品的形式:
一、品牌性系列在一个品牌之下的多种独立的产品
二、成套系列:由多种独立功能产品组成一个产品系统。
三、单元系列:单元产品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和依存关系。
构成完成的产品系列。
如果把一件产品看作是一个包含着若干要素的系统的话,那么系列产品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多极系统;如果把系列产品看作是一个系统的话,那么其中的一件产品就是一个相对于系统的要素。
系列产品所体现出来的这一特征,
具有以下的实际意义。
第一、对于商品的意义
第二、对于生产的意义
(三)、产品的商品化
1 、产品只有进入流通状态,才能成为商品,产品只有成为商品,才能产生价值。
2 、商品一般具有的属性:
一、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二、商品具有价值
三、商品具有交换属性
(四)、产品生态化
1、绿色设计:绿色产品是绿色设计的最终体观,是产品绿色程度的载体。
2、绿色产品的特征:
一、立足于产品和产品的部分可重复使用
二、立足于产品或产品的部分可回收翻新多次利用
三、产品在使用寿命完结时可安全地过和处理。
3、绿色设计定义:被认为是以绿色技术为原则所进行的产品设计。
第二节:系统的基本概念
2.1 系统定义: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有机整体。
2.2 系统的核心思想、系统的整体观念
一、子系统定义:系统是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系统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
三、自然系统:本来就存在的由自然组成的系统。
四、人工系统:指经过人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创造而出现右组成系统。
五、系统还有分为:
1、简单系统的复杂系统
2、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3、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第三节:产品系统的概念
3.1 “个”与“集”的关系
一个产品可以是一个系统,也可以是一个要素;一组产品可以是一个系统,也可能是上一级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
3.2 “个”与“集”的方法
一、“个”的方法(分散设计)
二、“集”的方法(注重协作、交流、寻求共同之处、优点多)
3.3 “种”与“类”的概念
一、种——品种(下位概念)
二、类——分类、归纳(上位概念)
三、“类”大于“种”。
四、品的分类体系是产品系统化特征的具体体现。
系列化产品就是“种”与“类”系统关系的具体形式。
3.4 产品系统三因素
一、产品系统的核心:宏观上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而在存在方式和属性上却表现为要素、结构和功能因素。
二、产品系统三因素:
第一、要素:要素和系统是一对相对存在的范畴。
第二、结构:结构是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 1 )、有序性
( 2 )、整体性
( 3 )、稳定性
第三、功能:把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及能力
第四节:产品设计系统
4.1 设计方法的构成
产品设计方法系统、包括以下有机联系的要素
一、明确设计目标和方向的方法
二、为达到目标的途径
三、为达到目标的策略手段
四、为达到目标而必须运用的工具和手段
五、为有效运用工具的必须遵循的程序方法
以上各要素环环相扣,层层相联,构成了有机的设计方法系统
4.2 产品设计的过程系统
1、产品设计是一种由多重相关要素构成的方法系统,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由多种方法构成的过程系统
2、从产品诞生到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看,产品设计活动仅仅是一个子系统,如果企业的宏观策略上看,产品设计只能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第五节:设计方法系统模式
5.1 O — R — O 模式:(客体——联系——产业)
所谓 O —R —O 系统,即客体(要素)、联系(结构)、产出(功能)系统模式。
5.2 串行模式
1、定义:将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视为系统的要素,而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
所构成的系统即为串行系统。
2、流程图式:要素 1 ——要素 2 ——要素 3
3、串行系统突出特征是要素之间具有相关性和依次产生制约性。
5.3 并行模式
1、定义:就是对产品及相关过程进行集成,并行设计的系统化的设计模式。
2、并行模式则是以要素的网络结构关系为基本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