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169.86 KB
- 文档页数:24
哈尔滨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图所示为植物体内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卡尔文循环过程B.植物细胞中,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C.C3和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都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D.高氧含量环境下,不利于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2.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男性的体细胞中有时也有2条X染色体D.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即ZW3.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叶绿体呈球形便于观察B.实验前需“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C.实验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来确定氧气产生的位置D.实验证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4.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C.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D.可以观察到分裂后期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的过程5.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可以与所有酶发生紫色反应B.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第一个条带为橙黄色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7.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A.H2O、CO2、ADP B.H2O、CO2、ATPC.CO2、[H]、ATP D.[H]、H2O、ADP8.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内物质转化的部分过程,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H]主要在线粒体内产生B.图中物质①是O2C.用18O标记葡萄糖,产物水中检测不到放射性D.图示过程会释放热能9.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C.糖原、淀粉、脂肪都能作为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磷脂10.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5种核苷酸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水浴条件下它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C.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它属于脂质D.水和无机盐都是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11.1920年仲斯发现牛胰腺中具有降解核糖核酸的酶,定名为核糖核酸酶,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具有4对二硫键维系空间结构.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该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细胞呼吸B.含有123个肽键,编码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124×3个密码子C.该酶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氧原子数至少125D.该酶的盘曲和折叠结构被打开时,滴加双缩脲试剂不再出现紫色反应12.下列有关ATP的说法错误..的是()A.ATP不能在细胞内大量储存B.ATP与脱氧核糖核酸的元素组成一致C.ATP是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D.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13.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所示曲线表示该植物在恒温30℃、CO2浓度一定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b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降低B.若将CO2浓度降低,则叶绿体中[H]合成速率将会变小,c点向左下方向移动C.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将温度调节到25℃(其他条件不变),图中a点将向上移动,b点将向右移动14.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B.前期有纺锤体的形成C.末期在细胞的中央不形成细胞板D.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15.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学年第一模块生物答案
二、非选择题
41、(9分,除标记外,均为1分)
(1)⑪细胞核⑧线粒体(顺序可颠倒)(2)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2分)
(3)⑧线粒体(4)⑩核糖体⑥核仁
(5)⑦内质网(6)①、⑩(2分)
42、(10分,除标记外,均为1分)
(1)①②③⑤(2分)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分)
(2)丙酮酸H2O O2 CO2 C6H12O6 丙酮酸C3
(3)①④重铬酸钾(4)1:3
(5)C6H12O6 + 6O2 +6 H2O 酶6CO2 + 12H2O + 能量(2分)
43、(6分,除标记外,均为1分)
(1)自由扩散耗能,载体蛋白(2分)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3)选择透过性。
(2分)
44、(15分, 除标记外,均为1分)
(1)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上无水乙醇叶绿素a 红光和蓝紫光(2分) (2)③④(顺序可颠倒)叶绿体基质(3)增加增加
(4)叶绿体
(5)CO2 C3 ( C H2O) (2分)
(6)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2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 The city of Qingdao is known ____ its beautiful seaside.A. asB. forC. sinceD. because2. It smells so bad that you have to ____ until you come out.A. lose your breathB. hold your breathC. hold onD. hold out3. Bad luck! I missed the last bus. ____, I had to walk home.A. In my opinionB. After allC. Above allD. In other words4. Many buildings ______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the next year.A. will buildB. were builtC. are to be builtD. will be built5. The concert last week was ____ that his concert is expected to run for the next two years.A. such successB. such a successC. so a successD. such successful6. When she saw the ______ tiger, her face turned pale ______.A. frightening; with fearB. frightened; with fearC. frightening; at fearD. frightened; at fear7. He is ____ to come here tomorrow if he can finish his work on time.A. possibleB. probableC. likelyD. alike8. He didn’t catch the first train. That’s ____ he didn’t attend the meeting.A. becauseB. howC. whyD. when9. First of all, please _____ m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you.A. makeB. agreeC. letD. allow10.Check your homework to avoid ______ mistakes again.A. makeB. makingC.to makeD. made11. The teacher raised his voice ____ all the students could hear him clearly.A. in caseB. so thatC. even thoughD. so as to12.--Did you tell Jane that the college had allowed her to work on a part-time work and study program this term?--Oh, no, I forget. I ___ her now.A. will callB. will be callingC. callD. am to call13. The ____ on his face told me that he was angry.A. impressionB. sightC. appearanceD. expression14. Kathy ____ a lot of Spanish by playing with the native boys and girls.A. picked upB. took upC. make upD. turned up15 .If you have no idea about how to pronounce the word correctly, you may____ the dictionary.A. refer toB. deal withC. bring aboutD. look up第二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标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A.丙酮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脂肪酸2.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3.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关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速率相同B.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D.植物根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5.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6.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7.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①②③④⑤⑥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⑤含生长素比⑥多B.若将①和⑤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二者生长趋势相同C .由此实验可知,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并且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有关 D.若将①和②均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①的胚芽鞘弯曲角度更大(第7题图)8.甲型H1N1流感大规模的爆发,给人类带了严重的危害。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D.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青蛙、豌豆3.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C.它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4.当你开始用低倍物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这异物可能在()A.反光镜上 B.装片上C.物镜上D.目镜上5.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6.玉米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A.内质网、线粒体、细胞核B.叶绿体、细胞核、高尔基体C.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7.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磷脂决定的B.胆固醇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D.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8.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③14%、④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9.在如图所示的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多糖和核酸主要是()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10.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A.B.C.D.11.一种氨基酸的R基是﹣CH3,在这种氨基酸分子中,含有C、H、O的原子数为()A.3、4、2 B.3、7、2 C.4、1、2 D.4、3、112.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脂肪和核酸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D.蔗糖和蛋白质1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15.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A.羧基(﹣COOH )B.氨基(﹣NH2)C.连在碳原子上的氢 D.氨基和羧基16.下列结构中的遗传物质,能形成染色体的是()A.叶绿体、线粒体中的DNA B.受精卵细胞核内的DNAC.细菌、蓝藻体内的DNA D.病毒体内的DNA或RNA17.下列含有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细胞膜C.液泡 D.中心体18.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②具有双层膜③产生氧气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19.关于细胞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看见B.都具有生物膜结构C.在一种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各种细胞器D.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20.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活细胞中,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可以相互转移的有()A.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核糖体膜B.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C.内质网膜、核膜、高尔基体膜D.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21.放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去掉细胞壁后的豌豆根细胞C.洋葱表皮细胞 D.蛙的红细胞22.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质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传递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外部.这属于()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胞吐 D.胞吞23.如图实验装置所示,一段时间后,含液体②的半透膜袋萎缩,而含液体①的半透膜袋坚挺变硬,请推测三种溶液的浓度关系为()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①<②<③24.下列需要载体协助才能通过膜的一组物质是()A.O2、CO2B.H2O、K+C.葡萄糖、氨基酸D.胆固醇、脂肪酸25.下面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C.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在体外也可以发挥作用26.随食团进入胃内的唾液淀粉酶不再消化淀粉的主要原因是()A.酸碱度改变使酶失活B.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一次C.温度改变使酶失活 D.胃中已没有淀粉27.甲、乙、丙三支分别装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1mL淀粉酶制剂、麦芽糖酶制剂和新鲜唾液,摇匀后将试管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过一段时间后,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碘液,摇匀.试管中溶液变为蓝紫色的是()A.甲试管B.丙试管C.乙试管D.甲和丙试管28.如果酶的数量一定,能确定的反应反应速率与底物(即反应物)浓度关系的是()A.B.C.D.29.下列对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B.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组成ATP分子的化学元素只有C、H、OD.细胞内储存有大量ATP,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30.细胞中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的种类有5种B.a的种类有两种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b,其中的a一定是核糖D.n所指的化学键是高能磷酸键31.某人测得一苹果在一段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据此可以推测该苹果()A.需氧呼吸占优势B.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C.厌氧呼吸占优势D.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32.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3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内的氧气()A.将丙酮酸氧化成二氧化碳B.将ATP分解成ADPC.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与氢反应生成水3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35.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两种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在氧浓度为a时()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 B.67%的酵母菌进行发酵C.33%的酵母菌进行发酵D.酵母菌停止发酵36.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通过纸层析法,在滤纸条上出现的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A.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B.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C.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37.在研磨时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作用分别是()A.研磨充分,溶解色素B.防止色素受破坏,溶解色素C.研磨充分,防止色素被破坏 D.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充分38.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39.如图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A.B.C.D.40.如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A.1:2 B.8:9 C.2:1 D.9:8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图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A、B两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原因是其细胞中有.(填序号)(2)如果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细胞.(3)图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 ] 和[ ] ;给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结构13为,在细胞中的功能为.(4)6 的名称是,其功能是与[ ] 的形成有关.(5)图中通过化学反应能产水的细胞器有[ ] 和[ ] .42.图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在人体细胞中能发生的过程是;酵母菌细胞中能发生的过程是.(用数字表示)(2)上述反应中,能产生[H]的过程是;有水参与的过程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过程是.(用数字表示)(3)农田被水淹后,农作物的根部会变黑腐烂,这是因为进行了上述过程所致(用数字表示),其场所是细胞中的.(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43.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③所示物质的名称分别是和;除此结构之外,②、③还能在和等细胞结构中产生.(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 表示阶段,B 表示阶段.(3)光合作用总的反应式为:.(4)A 过程需要色素参与,这些色素分布在.(5)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有、等.44.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的膜结构,图中A、B、C 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b、c、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C代表,B的名称是.(2)若图甲表示人体肝细胞O2和CO2的跨膜运输,则表示O2的是,表示CO2的是,其运输方式符合图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3)若图甲表示人体某细胞膜(细胞内K+多,细胞外Na+多),则表示Na+出细胞、K+进细胞的运输方式分别是图中和,其运输方式符合图所示曲线.(4)图丙所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所需条件是和.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D.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答】解: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与人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有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青蛙、豌豆【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解答】解:A、变形虫是原生动物、水绵是低等植物、香菇是真菌,细胞结构有所区别,A 错误;B、烟草是高等植物,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结构有较大差异,B 错误;C、小麦、番茄、大豆都是高等植物,它们的细胞结构最相似,C正确;D、酵母菌是真菌,青蛙是动物,豌豆是植物,细胞结构有所区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题中各种生物所属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动植物细胞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3.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C.它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细胞学说是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解答】解:A、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并未揭示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B、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B正确;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D、细胞学说中特别是细胞的产生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创立者、内容及意义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在此类题型中,注意不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4.当你开始用低倍物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这异物可能在()A.反光镜上 B.装片上C.物镜上D.目镜上【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显微镜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判断方法如下:先移动装片,污物动则在装片上;不动再转换目镜,污物动在目镜上,不动就在物镜上.【解答】解: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异物时,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用低倍物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说明异物一定不会出现物镜上.既然不在玻片和物镜上,就只有在目镜上.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着重考查了考生显微镜的操作能力,考生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要学会污物判断的一般方法,即排除法.5.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无机盐的作用:(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5)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解答】解:根据无机盐的作用可知ABD正确.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确切的说是葡萄糖.直接利用能源:ATP.重要能源物质:是糖类.C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属于识记层面问题,难度不大.6.玉米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A.内质网、线粒体、细胞核B.叶绿体、细胞核、高尔基体C.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分析】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解答】解:A、内质网中无DNA,A错误;B、高尔基体中无DNA,B错误;C、核糖体中无DNA,C错误;D、玉米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真核细胞DNA的分布的记忆和不同细胞器的化学组成成分的记忆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7.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磷脂决定的B.胆固醇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D.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专题】正推法;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解答】解: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蛋白质决定的,A错误;B、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错误;C、脂肪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C错误;D、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只有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及功能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8.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③14%、④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强度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多,生物代谢强度越高,有机物的损耗越大.【解答】解:谷粒或种子在含水量低于一定程度时,其呼吸强度极低,如含淀粉类的谷粒其含水量在11%~12%时(即处于风干状态),呼吸作用极不显著,因为此时的水主要是结合水,生化反应失去了溶剂,所以整个代谢活动极不活跃;但当含水量增加后,出现了自由水,生化反应有了溶剂,此时呼吸酶的活性大大增高,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大大增加.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外界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试题选取生产实践中,粮食贮存的现实问题作命题材料,用以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9.在如图所示的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多糖和核酸主要是()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专题】正推法;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为动物细胞.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其中淀粉、纤维素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糖元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核酸包括DNA和RNA两大类,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解答】解: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有半乳糖、乳糖、糖原,不会含有淀粉,因为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动物细胞细胞质中的核酸有DNA和RNA,但主要是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糖类和核酸分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10.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A.B.C.D.【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分析】本题是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考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解答】解:A、该图中的氨基和羧基不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A错误;B、该图中的氨基酸和羧基不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错误;C、该图中有2个羧基和一个氨基,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正确;D、该图中有两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氮源氨基和羧基不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对于氨基酸结构特点的记忆和题图辨析是解题的关键.11.一种氨基酸的R基是﹣CH3,在这种氨基酸分子中,含有C、H、O的原子数为()A.3、4、2 B.3、7、2 C.4、1、2 D.4、3、1【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其结构通式为:.这20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因此只要知道R基团即可写出相应氨基酸的结构式.据此答题.【解答】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已知某种氨基酸的R基是﹣CH3,将其代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即可写出该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所以该氨基酸含有C、H、O的原子数分别是3、7、2.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只要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能根据题干条件写出该氨基酸的结构式,进而数出其中C、H、O的原子数,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2.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脂肪和核酸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D.蔗糖和蛋白质【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通过分子式判断鲜牛奶中相应化合物的种类,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但是在脂肪中H元素的含量高,氧元素的含量低,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A、C12H22O11中H含量较低,O含量较高,所以C12H22O11不是脂肪,C1864H3012N168O221中无P元素,不是核酸,A错误;B、分析C12H22O11可知,该化合物是二糖,又存在于牛乳汁中,因此是乳糖,C1864H3012N168O221是蛋白质,B正确;C、C1864H3012N168O221中无P元素,不是核酸,C错误;D、动物体内没有蔗糖,蔗糖存在于植物细胞中,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糖的分类和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分布的不同点,在应用此知识点进行解题时要通过比较的方法加以区分.1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①淀粉主要组成元素:C,H,O,;②葡萄糖主要组成元素:C,H,O,;③脂肪主要组成元素:C,H,O;④磷脂的主要组成元素:C,H,O,P;⑤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C,H,O,N;⑥核酸.核酸=含氮碱基+五碳糖+磷酸,核酸的主要组成元素:C,H,O,P,N.由此答题.【解答】解: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联系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矿质元素氮和磷被植物吸收后随水分运输到茎和叶,氮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而磷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磷脂.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和单位以及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化学组成是解题的关键,我们要灵活运用.【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一条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解答】解:多肽链是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的,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多肽E中有氨基3个,可判定出R基中有两个氨基,排除这两个氨基中的N原子,还有51个N 原子,按照一个氨基含一个N原子,则应由51个氨基酸组成;同理多肽链F应由49个氨基酸组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多肽链形成的特点的知识,意在考查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解此题的依据是根据N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数目不变.15.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A.羧基(﹣COOH )B.氨基(﹣NH2)C.连在碳原子上的氢 D.氨基和羧基。
2024届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生物高一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中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分子状态存在B.有的无机盐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如血红蛋白中含铁元素C.有的无机盐游离在水中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PHD.Mg2+是合成叶绿素分子的原料,缺乏时会影响光合作用2.科学家以萤火虫为材料,分离出了发光物质——荧光素以及荧光素酶。
在有氧的条件下,只要有ATP,荧光素酶就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而发出光。
从萤火虫中分离得到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一直用于ATP的定量检测。
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TP的分子简式可以表达为A-P~P~P,任意一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P~P为二磷酸腺苷B.在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较多,ATP含量不多D.人体内ATP中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最终来自植物吸收的光能3.以下生命系统中,属于群落层次的是()A.一片草原B.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 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物4.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B.—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细胞核5.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中,与细胞壁分离的是()A.细胞核B.原生质层C.细胞质D.液泡膜6.下图是真核细胞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
黑龙江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酸奶中的一个乳酸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哪个层次()A.个体B.器官C.种群D.组织2.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是()A.噬菌体和根霉B.乳酸菌和草履虫C.念球藻和酵母菌D.水绵和变形虫3.血红蛋白分子中不含有的化学元素是()A.C B.N C.Mg D.Fe 4.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糖类C.水D.无机盐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脂肪B.蛋白质C.糖类D.核酸6.RNA与DNA比较,RNA特有的是()A.核糖和尿嘧啶B.核糖和胸腺嘧啶C.脱氧核糖和尿嘧啶D.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7.下列细胞器中,都具有色素的一组是()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B.线粒体和液泡C.内质网和溶酶体D.液泡和叶绿体8.下列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无细胞核的是()A.成熟的红细胞B.白细胞C.上皮细胞D.肌肉细胞9.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这是因为碳元素在生物体中()A.所含的能量最多B.最容易被吸收利用C.所起的作用最大D.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10.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是()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线粒体提供能量C.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D.细胞结构保持完整性11.在浆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12.能够促使麦芽糖酶水解的酶是()A.淀粉酶B.麦芽糖酶C.蛋白酶D.脂肪酶13.一分子ATP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团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A.1,2,2B.1,2,1C.1,3,2D.2,3,114.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右下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D.调敕细准焦螺旋15.将某样液分装1、2两支试管中,向1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无颜色反应,向2试管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呈砖红色,则该样液的成分肯定有()A.脂肪B.蛋白质C.葡萄糖D.淀粉16.将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液泡逐渐缩小,颜色由浅变深②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深变浅③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④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明显⑤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A.①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③⑤17.在同一个草场,牛吃草长成牛,羊吃草长成羊,根本原因是()A.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B.不同的D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DNA数目不同D.同化方式和消化能力不同18.利用高浓度的食盐水杀菌的原理是()A.高浓度食盐水中水分不足,不利于细菌生长B.钠离子有杀菌作用C.食盐水中的氯离子有杀菌的作用D.细菌由于脱水而死亡19.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S:32 Mn:55 Cl:35.5 O: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1.加碘食盐中的”碘”应理解为A.碘单质B.碘原子C.碘离子D.碘元素 2.下列金属的还原性最强的是A. NaB. MgC. FeD.Cu 3.常温常压下,下列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A.NH 3B.NOC.Cl 2D.H 2 4.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A. 和C 60B. 白磷和红磷C.乙醇和甲醚D. 和 5.下列物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的是A.氧化钠B.过氧化钠C.碳酸钠D.硫酸钠6.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同温同压下,下列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是A.二氧化氮B. 二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一氧化碳 7.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钠盐B.含氧酸盐C.化合物D.碱 8.下列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是A.H 2OB.NH 3C.CaCl 2D.CH 4 9.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氢气B.木柴C.煤D.酒精 10.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生石灰和水B.碳酸钙高温分解C.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D.Ba (OH )2·8H 2O 晶体和NH 4Cl11.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是因为雷雨天空气中的某些物质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产生了氮肥。
下列不属于其中的反应的是A. NO 2O N 22−−→−+放电B. 22NO 2O NO 2→+C. NOHNO 2O H NO 3322+→+D. O H 6NO 4O 5NH 4223+−−→−+∆催化剂12.能用溴水鉴别的是A.甲烷、乙烯B.甲烷、乙烷C.NaCl 溶液、KCl 溶液D.MgSO 4溶液、Mg (NO 3)2溶液 1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硫酸B.蒸馏水C.Fe (OH )3胶体D.NaOH 溶液 14.下列过程中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通往Br2的CCl4溶液中生成1,2 ---二溴乙烷B.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C.用氯乙烯制聚氯乙烯D.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生成一氯甲烷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通入水中H2O+ Cl22H+ + Cl-+ ClO-B.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3+ + Fe 3Fe2+C.碳酸钙加入盐酸中C032-+2H+=CO2↑+H2OD.铜片加入稀硝酸中Cu + 2 H+= Cu2++H2↑16.下列反应能生成氢气的是A.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B.Na2CO3与稀盐酸反应C.铜与稀硝酸反应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7.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B.明矾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18.向物质M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则物质M可能是A.MgSO4B.NaAlO2C.AlCl3D.FeCl31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的是2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K+、Cu2+、Na+、Cl-B. K+、NO3-、Na+、CO32-C. H+、NO3-、Na+、HCO3-D.Ag+、Na+、Cl-、SO42-2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A.氢氧化钠B.氯化亚铁C.食盐D.碳酸氢钠22.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烧瓶B.容量瓶C.试管D.烧瓶23.右图为水果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作负极,质量逐渐减少B.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C.铜电极逐渐溶解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4.甲、乙、丙三种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其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本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考试范围:必修1、2 适用班级:高三学年)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激素、维生素D、抗体都属于脂质B.DNA存在于细胞核中而不存于细胞质中C.淀粉、半乳糖、糖原的元素组成种类相同D.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B.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能直接承担生命活动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对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D.溶酶体中富含水解酶,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3.关于右图图示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活性随pH值升高逐渐降低B.温度从0→P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C.随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D.该酶的最适pH值是54.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
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5.A 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物质,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如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过程和b过程都有[H]的生成B.a过程和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明显下降D.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6.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细胞中基因A是基因a经突变产生B.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两种卵细胞C.此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D.此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7.不同的基因携带不同遗传信息的原因是A.不同基因的碱基种类不同B.不同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不同基因的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不同D.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方式不同8.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B.转录形成的mRNA从核孔中出结合到核糖体上C.翻译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翻译时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9. 在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的血浆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的含量状况如下表,有A.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为升高B.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N为升高C.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为降低D.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N为降低10.某地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调查该疾病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方法错.误.的是A.对正常个体与患病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B. 对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C. 对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D.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1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隔离不会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的物种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12.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自精子B.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分别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自父方,一半自母方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13.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在细胞的不同阶段,DNA和RNA的种类一般是不变的,而蛋白质的种类可以变化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对所有物种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占18%,bb个体占1%,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15.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营养不良容易导致机体组织水肿B.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D.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先通过细胞免疫阻止病毒播散,再通过体液免疫彻底消灭16.中心法则包括下列遗传信息的转变过程,其中揭示大多数生物在传种接代中传递遗传信息的是()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B.从RNA→DAN的逆转录过程C.从DNA→RNA的转录过程D.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1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及操作正确的是()A.在常温条件下,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在低温条件下可抑制洋葱根尖细胞内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在健那绿染液染色前,需先用HCl处理细胞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D.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变为灰绿色18.科学家发现一种引起牛患疯牛病的特殊生物,这种生物比病毒小,仅由多肽物质组成,竟然没有核酸,科学家将其定名为朊病毒。
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A.丙酮酸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2.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3.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关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速率相同B.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D.植物根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5.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6.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7.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①②③④⑤⑥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⑤含生长素比⑥多B.若将①和⑤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二者生长趋势相同C.由此实验可知,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并且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有关D.若将①和②均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①的胚芽鞘弯曲角度更大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第7题图)8.甲型H1N1流感大规模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高三】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十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高三】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十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试卷描述:(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3第一章高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分)下列各项属于细胞凋亡的是①皮肤和消化道上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②骨折造成的细胞死亡③癌症病人化疗过程中大量白细胞死亡④人的红细胞在120天左右的寿命死亡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下图表示某家族遗传系谱,能排除色盲遗传的是(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b.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型c.基因型的改变只能来自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的种类11.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
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直接生活环境是③b.葡萄糖由③进入②的过程是主动运输c.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⑤d.③⑤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12.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熟的植株。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现象说明( )a.物种是可变的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3.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14.人体内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 )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逆转录;⑤rna复制;⑥trna携带氨基酸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15.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该动物的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是( )a.4 8 8b.2 4 8c.8 6 16d.8 0 816.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惟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co2和h2o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17.下图为光合作用某阶段示意图,正确的是哪一项()a.该反应阶段必须无光b.反应场所为类囊体薄膜c.该反应阶段伴随atp的合成d.该反应阶段需要多种酶参与18.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地分为“家基因”和“奢侈基因”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的而奢侈基因在特定组细胞中表达下列属于“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a.atp酶b.c.蛋白d.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d.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23.人类与某些病毒的斗争是长期的,人类与这些病毒长期共存的原因是()①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强,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强②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弱,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弱③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强,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弱④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弱,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强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4.桦尺蠖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
哈尔滨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高等植物细胞中与葡萄糖生成和彻底分解有关的细胞构造依次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B.叶绿体和细胞质C.叶绿体、内质网和线粒体D.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 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和细胞质等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3. 合成下列物质需要供给氮源的是()A.糖原B.脂肪C.淀粉D.核酸4. 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B.人体中的自由水要多于结合水C.结合水主要作为细胞内的溶剂D.自由水约占细胞全部水分的4.5%5.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6. 如果一个正在进行旺盛生命活动的细胞,假定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含水量不变,则温度对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例有何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B.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减少C.温度降低,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D.温度降低,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变7.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②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③静止的④流动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 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都不产生ATPB、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时,所需能量来源相同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都是由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的9.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生物膜的化合物都含有C、H、O 元素,其功能主要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B.核糖体是所有细胞生物共有的细胞器,间接体现了蛋白质的重要作用C.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的原料有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D.蛋白质可以行使催化、调节、免疫、运输等功能10. 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中,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A.叶绿素aB.叶绿素bC.叶黄素D.胡萝卜素11. 糖原、核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A.碱基、单糖、氨基酸B.葡萄糖、碱基、氨基酸C.乳酸、核苷酸、葡萄糖D.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12. 移植树苗时常常要去掉一部分枝叶,其目的是为了降低( )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滕作用D .渗透作用13. 下列均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 .变形虫、蓝藻B .支原体、大肠杆菌C .衣藻、草履虫D .乳酸菌、青霉菌14. 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实验中,将唾液稀释10倍与用唾液原液实验效果基本 相同,这表明酶具有( )A .专一性B .多样性C .高效性D .稳定性15. 最小的细胞是( )A.噬菌体B.草履虫C.支原体D.细菌二、主观题(共55分)1. 下图为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A 、B ,再形成结构E ,E 再分化为结构①②③⑤⑥,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 是 ,物质B 是 。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植物细胞-B.-成人心肌细胞中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的细胞器是线粒体-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D.-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将有关生物材料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的现象是()-A.-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B.-黑藻小叶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C.-利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D.-内质网上附着有颗粒状的核糖体4.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中含量最多化合物是淀粉-B.-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C.-糖原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5.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A.-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帮助人体抵御抗原的侵害-C.-运输氧气-D.-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6.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原作为主要的储能物质存在于动物细胞中-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较高-D.-多种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7.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8.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A.-丙酮酸-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细胞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B.-一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C.-精子具有细胞结构,但是受精卵才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0.下图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不正确的是()选项-细胞-细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质A-蓝藻细胞-有-有-有B-洋葱根尖细胞-有-无-有C-人成熟红细胞-无-无-无D-蛙受精卵-无-无-有-A.-A-B.-B-C.-C-D.-D11.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中能够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为20种-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这样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C.-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叫肽键-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1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①青霉菌②酵母菌⑨蓝细菌④大肠杆菌⑤乳酸杆菌.-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13.细胞内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A.-核苷酸和糖原-B.-胰岛素和核酸-C.-氨基酸和乳糖-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14.人体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A.-8种-B.-6种-C.-5种-D.-4种15.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A.-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口腔上皮细胞-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16.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17.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A.-构成生物膜-B.-调节生理代谢-C.-储存能量-D.-携带遗传信息18.若要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下列四组材料或试剂中需要用到的一组是()-A.-显微镜、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水、生理盐水-B.-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和蔗糖溶液-C.-口腔上皮细胞、盐酸和斐林试剂-D.-碘液、酒精灯和生理盐水19.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②功能的复杂程度由蛋白质的种类及数量决定-B.-⑥与某种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有关-C.-①③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D.-⑦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合成、加工、包装、发送等20.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于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B.-真核细胞中存在内质网可以增大膜面积,为酶的附着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C.-科研上鉴别细胞死活可用台盼蓝染色,凡是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在细胞核的统一调控下,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代谢、遗传等各项生命活动2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B.-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大分子-C.-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22.水和无机盐在生物代谢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B.-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贫血主要是由于缺少碘元素引起的2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核糖体-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24.下列关于DN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所有DNA都是染色体的组成部分-B.-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存在于细胞核中-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D.-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只存在于拟核25.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B.-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占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是C元素-C.-细胞核上的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26.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个-B.-4个-C.6个-D.-32个27.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B.-结构1中产生的CO2扩散出来进入结构2中被利用,需穿过生物膜的层数为4层-C.-结构3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结构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28.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②、③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B.-性激素是通过此过程分泌的-C.-此过程体现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D.-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是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的29.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为脱氧核糖30.2013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二十多年来尤其近五年我国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D.-HIV虽不具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必须在寄生细胞中进行3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甲图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32.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人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A.-黑、雌-B.-褐、雌-C.-白、雄-D.-黑、雄3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元素中有些是细胞特有的元素,无机自然界没有这些元素-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都不含有氮元素-C.-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34.下列四个图中,甲图是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绘制的示意图,乙、丙、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甲、乙、丙,丁是电子显微镜下的视野-B.-甲为原核生物,乙、丙、丁为真核生物-C.-甲为细菌,乙为植物细胞,丙、丁为动物细胞-D.-丁为显微结构图,丙为亚显微结构图35.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36.细胞是一个精密的小型工厂,细胞器是分工合作的车间,下列形容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B.-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C.-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脂质合成车间”-D.-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37.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④在所有细胞中的大小和含量是不变的38.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站”-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9.“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溶酶体40.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不正确的是()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第10天-斐林试剂-显色B-第20天-双缩脲试剂-显色C-第30天-苏丹Ⅲ试剂-红色D-第40天-碘液-不显色-A.-A-B.-B-C.-C-D.-D二.非选择题41.完成下面有关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图:图中没有写出的连接词(箭头代表的含义)是:A;B;C;D;E;F;G.42.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需鉴定的有机物-用于鉴定的试剂-反应产生的颜色蛋白质--淀粉-碘液-脂肪--橘黄色DNA--绿色RNA-吡罗红-葡萄糖--4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为细胞结构模式图,判断依据是.只有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蛋白质合成场所是[],与该结构合成有关的结构是[](3)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填编号).(4)图中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是[]和[];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5)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44.如图甲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物质c是,由其构成C是(简称DNA),物质d是.(3)A、B、C这些生物大分子称为a、b、c的.(4)图乙是图甲B中的一个三肽,A表示,D表示.图中表示R基团的字母是,表示肽键的字母是.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28,三肽的相对分子量为.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颤藻是原核生物,水绵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解答:-解:A、颤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B正确;C、颤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错误;D、颤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溶酶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颤藻是原核生物,水绵是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植物细胞-B.-成人心肌细胞中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的细胞器是线粒体-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D.-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功能.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回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控制物质进出,A错误;B、与腹肌细胞相比,心肌细胞需要大量的能量,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因此成人心肌细胞中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的细胞器是线粒体,B正确;C、生物膜是对细胞内的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统称,C错误;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不是由细胞核的位置决定,是由细胞核的结构决定的,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3.将有关生物材料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的现象是()-A.-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B.-黑藻小叶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C.-利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D.-内质网上附着有颗粒状的核糖体考点:-电子显微镜;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细胞观察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分析:-题干中的光学显微镜两字是本题解题的切入点.生物实验观察中,很多都需要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如:线粒体、染色体、DNA和RNA等.也有一些是观察不到的.解答:-解:A、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需要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橘黄色或红色脂肪颗粒,A正确;B、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适合用于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B正确;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无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溶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DNA 和RNA的分布,C正确;D、内质网上附着有颗粒状的核糖体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教材中有关观察类实验,意在考查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4.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中含量最多化合物是淀粉-B.-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C.-糖原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考点:-细胞膜的成分;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不同化合物的含量,核酸的分类、分布和功能,糖类的分类和功能,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B、SARS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C、糖原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C错误;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5.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A.-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帮助人体抵御抗原的侵害-C.-运输氧气-D.-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分析:-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3、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4、糖类是由C、H、O组成.解答:-解:该化合物含有C、H、O、N、S,该化合物很可能是蛋白质.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不含S,A错误;B、抗体的化学本质蛋白质,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可帮助人体抵御抗原的侵害,B正确;C、血红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C正确;D、酶能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大多数酶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元素组成、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的知识,解题的关键一是识记细胞内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能根据元素组成判断题干中“某物质”属于蛋白质,二是识记蛋白质的功能,能对各选项中物质的化学本质作出准确的判断.6.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原作为主要的储能物质存在于动物细胞中-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较高-D.-多种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考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糖类的作用.分析:、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2、糖类的功能:①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②是细胞的组成成分.3、脂肪: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解答:-解:A、糖原为动物多糖,在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糖类物质,A正确;B、蛋白质是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正确;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较高,C错误;D、很多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的生理作用的相关内容,考查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的程度、理解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7.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解答:-解:A、细胞学说没有揭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B正确;C、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之间的差异性,C错误;D、细胞学说没有揭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识记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识记细胞学说的三点内容;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8.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A.-丙酮酸-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解答:-解:A、丙酮酸的组成元素只含有C、H、O,A错误;B、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B正确;C、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不含有P元素,C错误;D、脂肪酸的组成元素只含有C、H、O,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题干中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供能特点,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细胞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B.-一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C.-精子具有细胞结构,但是受精卵才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父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母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子代,所以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解答:-解:A、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细胞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A正确;B、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一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B正确;C、在子女与父母之间起“桥梁”作用是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C错误;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受精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父母和子女间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明确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生殖细胞,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10.下图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不正确的是()选项-细胞-细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含有过氧化氢酶的鲜猪肝研磨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快得多,这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的特性是() A.专一性B.多样性C.高效性D.适应性2.“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3.玉米叶肉细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液泡C.中心体和核糖体D.内质网和液泡4.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A.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B.线粒体内的[H]与02结合C.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过程D.抗体的合成和分泌5.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是所有DNA的载体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④为核孔,有利于实现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6.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的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在不同光强下,某植株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株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0B.当CO2浓度为b时,图示光强下该植株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产生ATPC.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曲线B、C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D.据图判断,在温室中可通过适当提高CO2浓度和光照强度来提高产量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B.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3.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D.②→③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5.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C.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6.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7.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B.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D.丙细胞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DNA数之比均为1:2:18.科研人员以猪肝和马铃薯块茎为实验材料,研究动、植物细胞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相关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的不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请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06.57.07.58.08.5猪肝粗酶液16.026.030.323.612.39.5马铃薯块茎粗酶液6.28.410.410.49.64.0A.猪肝粗酶液的浓度和马铃薯块茎粗酶液浓度属于无关变量B.两种酶的最适pH范围均在7.0~7.5之间C.在猪肝中的H2O2酶含量一定高于马铃薯D.上述两种粗酶液的作用机理不一定相同9.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下列有关实验方案和检测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组别①②③④⑤酶蛋白酶蛋白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反应物蛋白质淀粉蛋白质淀粉麦芽糖A.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①中不变紫色,③中呈现紫色B.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③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C.②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D.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④和⑤中均出现砖红色沉淀10.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C.无丝分裂过程核膜消失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11.下图为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曲线图模型,①②③④曲线的条件分别是( )A.H2O2酶催化、FeCl3催化、加热、自然条件B.加热、自然条件、H2O2酶催化、FeCl3催化C.加热、FeCl3催化、自然条件、H2O2酶催化D.自然条件、加热、FeCl3催化、H2O2酶催化12.运用光合作用原理,科学种植作物,可有效提高产量。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细胞物质转运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可受同种环境因素的影响B.物质能否通过核孔取决于其分子直径与核孔孔径的相对大小C.改变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囊泡能将物质由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但不能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2.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B.有丝分裂过程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mRNA 存在差异3.大肠杆菌R1质粒上的hok基因和sok基因与细胞死亡相关,若毒蛋白得以表达,大肠杆菌将裂解死亡。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酶识别序列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过程②和③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C.过程③能阻止核糖体与hokmRNA的结合D.过程④酶降解的是DNA分子4.据报道,墨西哥男孩Luis Mannel在10个月大的时候,体重达到60斤,相当于一名9岁男孩的体重,医生对他进行检查,认为他可能患有Prader-Willi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D.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青蛙、豌豆3.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C.它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4.当你开始用低倍物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这异物可能在()A.反光镜上 B.装片上C.物镜上D.目镜上5.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6.玉米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A.内质网、线粒体、细胞核B.叶绿体、细胞核、高尔基体C.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7.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磷脂决定的B.胆固醇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D.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8.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③14%、④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9.在如图所示的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多糖和核酸主要是()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10.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A.B.C.D.11.一种氨基酸的R基是﹣CH3,在这种氨基酸分子中,含有C、H、O的原子数为()A.3、4、2 B.3、7、2 C.4、1、2 D.4、3、112.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脂肪和核酸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D.蔗糖和蛋白质1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15.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A.羧基(﹣COOH )B.氨基(﹣NH2)C.连在碳原子上的氢 D.氨基和羧基16.下列结构中的遗传物质,能形成染色体的是()A.叶绿体、线粒体中的DNA B.受精卵细胞核内的DNAC.细菌、蓝藻体内的DNA D.病毒体内的DNA或RNA17.下列含有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细胞膜C.液泡 D.中心体18.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②具有双层膜③产生氧气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19.关于细胞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看见B.都具有生物膜结构C.在一种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各种细胞器D.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20.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活细胞中,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可以相互转移的有()A.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核糖体膜B.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C.内质网膜、核膜、高尔基体膜D.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21.放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去掉细胞壁后的豌豆根细胞C.洋葱表皮细胞 D.蛙的红细胞22.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质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传递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外部.这属于()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胞吐 D.胞吞23.如图实验装置所示,一段时间后,含液体②的半透膜袋萎缩,而含液体①的半透膜袋坚挺变硬,请推测三种溶液的浓度关系为()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①<②<③24.下列需要载体协助才能通过膜的一组物质是()A.O2、CO2B.H2O、K+C.葡萄糖、氨基酸D.胆固醇、脂肪酸25.下面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C.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在体外也可以发挥作用26.随食团进入胃内的唾液淀粉酶不再消化淀粉的主要原因是()A.酸碱度改变使酶失活B.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一次C.温度改变使酶失活 D.胃中已没有淀粉27.甲、乙、丙三支分别装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1mL淀粉酶制剂、麦芽糖酶制剂和新鲜唾液,摇匀后将试管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过一段时间后,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碘液,摇匀.试管中溶液变为蓝紫色的是()A.甲试管B.丙试管C.乙试管D.甲和丙试管28.如果酶的数量一定,能确定的反应反应速率与底物(即反应物)浓度关系的是()A.B.C.D.29.下列对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B.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组成ATP分子的化学元素只有C、H、OD.细胞内储存有大量ATP,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30.细胞中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的种类有5种B.a的种类有两种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b,其中的a一定是核糖D.n所指的化学键是高能磷酸键31.某人测得一苹果在一段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据此可以推测该苹果()A.需氧呼吸占优势B.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C.厌氧呼吸占优势D.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32.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3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内的氧气()A.将丙酮酸氧化成二氧化碳B.将ATP分解成ADPC.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与氢反应生成水3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35.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两种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在氧浓度为a时()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 B.67%的酵母菌进行发酵C.33%的酵母菌进行发酵D.酵母菌停止发酵36.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通过纸层析法,在滤纸条上出现的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A.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B.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C.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37.在研磨时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作用分别是()A.研磨充分,溶解色素B.防止色素受破坏,溶解色素C.研磨充分,防止色素被破坏 D.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充分38.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39.如图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A.B.C.D.40.如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A.1:2 B.8:9 C.2:1 D.9:8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图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A、B两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原因是其细胞中有.(填序号)(2)如果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细胞.(3)图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 ] 和[ ] ;给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结构13为,在细胞中的功能为.(4)6 的名称是,其功能是与[ ] 的形成有关.(5)图中通过化学反应能产水的细胞器有[ ] 和[ ] .42.图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在人体细胞中能发生的过程是;酵母菌细胞中能发生的过程是.(用数字表示)(2)上述反应中,能产生[H]的过程是;有水参与的过程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过程是.(用数字表示)(3)农田被水淹后,农作物的根部会变黑腐烂,这是因为进行了上述过程所致(用数字表示),其场所是细胞中的.(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43.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③所示物质的名称分别是和;除此结构之外,②、③还能在和等细胞结构中产生.(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 表示阶段,B 表示阶段.(3)光合作用总的反应式为:.(4)A 过程需要色素参与,这些色素分布在.(5)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有、等.44.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的膜结构,图中A、B、C 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b、c、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C代表,B的名称是.(2)若图甲表示人体肝细胞O2和CO2的跨膜运输,则表示O2的是,表示CO2的是,其运输方式符合图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3)若图甲表示人体某细胞膜(细胞内K+多,细胞外Na+多),则表示Na+出细胞、K+进细胞的运输方式分别是图中和,其运输方式符合图所示曲线.(4)图丙所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所需条件是和.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D.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答】解: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与人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有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青蛙、豌豆【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解答】解:A、变形虫是原生动物、水绵是低等植物、香菇是真菌,细胞结构有所区别,A 错误;B、烟草是高等植物,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结构有较大差异,B 错误;C、小麦、番茄、大豆都是高等植物,它们的细胞结构最相似,C正确;D、酵母菌是真菌,青蛙是动物,豌豆是植物,细胞结构有所区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题中各种生物所属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动植物细胞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3.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C.它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细胞学说是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解答】解:A、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并未揭示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B、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B正确;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D、细胞学说中特别是细胞的产生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创立者、内容及意义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在此类题型中,注意不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4.当你开始用低倍物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这异物可能在()A.反光镜上 B.装片上C.物镜上D.目镜上【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显微镜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判断方法如下:先移动装片,污物动则在装片上;不动再转换目镜,污物动在目镜上,不动就在物镜上.【解答】解: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异物时,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用低倍物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说明异物一定不会出现物镜上.既然不在玻片和物镜上,就只有在目镜上.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着重考查了考生显微镜的操作能力,考生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要学会污物判断的一般方法,即排除法.5.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无机盐的作用:(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5)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解答】解:根据无机盐的作用可知ABD正确.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确切的说是葡萄糖.直接利用能源:ATP.重要能源物质:是糖类.C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属于识记层面问题,难度不大.6.玉米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A.内质网、线粒体、细胞核B.叶绿体、细胞核、高尔基体C.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分析】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解答】解:A、内质网中无DNA,A错误;B、高尔基体中无DNA,B错误;C、核糖体中无DNA,C错误;D、玉米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真核细胞DNA的分布的记忆和不同细胞器的化学组成成分的记忆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7.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磷脂决定的B.胆固醇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D.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专题】正推法;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解答】解: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蛋白质决定的,A错误;B、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错误;C、脂肪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C错误;D、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只有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及功能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8.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③14%、④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强度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多,生物代谢强度越高,有机物的损耗越大.【解答】解:谷粒或种子在含水量低于一定程度时,其呼吸强度极低,如含淀粉类的谷粒其含水量在11%~12%时(即处于风干状态),呼吸作用极不显著,因为此时的水主要是结合水,生化反应失去了溶剂,所以整个代谢活动极不活跃;但当含水量增加后,出现了自由水,生化反应有了溶剂,此时呼吸酶的活性大大增高,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大大增加.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外界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试题选取生产实践中,粮食贮存的现实问题作命题材料,用以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9.在如图所示的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多糖和核酸主要是()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专题】正推法;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为动物细胞.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其中淀粉、纤维素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糖元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核酸包括DNA和RNA两大类,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解答】解: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有半乳糖、乳糖、糖原,不会含有淀粉,因为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动物细胞细胞质中的核酸有DNA和RNA,但主要是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糖类和核酸分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10.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A.B.C.D.【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分析】本题是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考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解答】解:A、该图中的氨基和羧基不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A错误;B、该图中的氨基酸和羧基不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错误;C、该图中有2个羧基和一个氨基,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正确;D、该图中有两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氮源氨基和羧基不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对于氨基酸结构特点的记忆和题图辨析是解题的关键.11.一种氨基酸的R基是﹣CH3,在这种氨基酸分子中,含有C、H、O的原子数为()A.3、4、2 B.3、7、2 C.4、1、2 D.4、3、1【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其结构通式为:.这20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因此只要知道R基团即可写出相应氨基酸的结构式.据此答题.【解答】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已知某种氨基酸的R基是﹣CH3,将其代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即可写出该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所以该氨基酸含有C、H、O的原子数分别是3、7、2.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只要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能根据题干条件写出该氨基酸的结构式,进而数出其中C、H、O的原子数,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2.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脂肪和核酸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D.蔗糖和蛋白质【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通过分子式判断鲜牛奶中相应化合物的种类,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但是在脂肪中H元素的含量高,氧元素的含量低,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A、C12H22O11中H含量较低,O含量较高,所以C12H22O11不是脂肪,C1864H3012N168O221中无P元素,不是核酸,A错误;B、分析C12H22O11可知,该化合物是二糖,又存在于牛乳汁中,因此是乳糖,C1864H3012N168O221是蛋白质,B正确;C、C1864H3012N168O221中无P元素,不是核酸,C错误;D、动物体内没有蔗糖,蔗糖存在于植物细胞中,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糖的分类和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分布的不同点,在应用此知识点进行解题时要通过比较的方法加以区分.1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①淀粉主要组成元素:C,H,O,;②葡萄糖主要组成元素:C,H,O,;③脂肪主要组成元素:C,H,O;④磷脂的主要组成元素:C,H,O,P;⑤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C,H,O,N;⑥核酸.核酸=含氮碱基+五碳糖+磷酸,核酸的主要组成元素:C,H,O,P,N.由此答题.【解答】解: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联系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矿质元素氮和磷被植物吸收后随水分运输到茎和叶,氮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而磷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磷脂.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和单位以及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化学组成是解题的关键,我们要灵活运用.【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一条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解答】解:多肽链是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的,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多肽E中有氨基3个,可判定出R基中有两个氨基,排除这两个氨基中的N原子,还有51个N 原子,按照一个氨基含一个N原子,则应由51个氨基酸组成;同理多肽链F应由49个氨基酸组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多肽链形成的特点的知识,意在考查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解此题的依据是根据N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数目不变.15.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A.羧基(﹣COOH )B.氨基(﹣NH2)C.连在碳原子上的氢 D.氨基和羧基。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
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2分)(2014秋•科尔沁区期末)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2.(2分)(2010秋•雅安期末)A TP的结构简式是()
3.(2分)(2006秋•常熟市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主要的致癌因子是()
4.(2分)(2013秋•增城市期末)人的心肌细胞中,明显比腹肌细胞多的细胞器是()
5.(2分)(2014秋•南岗区校级期末)染色体和染色质是()
6.(2分)(2014秋•南宁校级期末)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
7.(2分)(2014秋•清镇市校级期末)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
8.(2分)(2014秋•南岗区校级期末)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9.(2分)(2012•兴化市校级学业考试)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10.(2分)(2014秋•广州校级期末)将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重组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11.(2分)(2014秋•南岗区校级期末)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12.(2分)(2014秋•南岗区校级期末)下列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13.(2分)(2012•广东模拟)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14.(2分)(2014秋•南岗区校级期末)胰岛细胞中与胰岛素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包括()
15.(2分)(2014秋•南岗区校级期末)真核细胞内有双层膜结构的一组细胞器是()
16.(2分)(2014秋•南岗区校级期末)下列各图中,横轴均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反映温度和pH值与酶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17.(2分)(2007秋•如东县期末)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