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40 KB
- 文档页数:2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一个想法,并能够围绕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一个想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够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一个想法。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发现一个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 交流与分享: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和想法,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分享。
4. 写作指导:根据学生的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并给出写作的建议。
5.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
6.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短文。
六、板书设计我有一个想法1. 观察生活,发现问题2. 思考解决方法3. 用语言表达出来七、作业设计1. 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短文。
2. 互相交流,看看别人的想法,给出自己的建议。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用具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一个想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思考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写作指导”环节。
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所思所想有效地转化为文字表达,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步骤。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完整版(教学参考)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目录编写说明 (3)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3)二、教科书主要内容 (3)三、教学目标 (6)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6)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7)第一单元 (9)单元说明 (9)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9)1大青树下的小学 (10)2 花的学校 (13)3 *不懂就要问 (16)口语交际 (18)我的暑假生活 (18)习作 (21)猜猜他是谁 (21)语文园地 (22)第二单元 (24)单元说明 (24)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24)4.古诗三首 (25)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8)6秋天的雨 (31)7 *听听,秋的声音 (33)习作 (34)写日记 (34)语文园地 (36)第三单元 (38)单元说明 (38)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38)8 去年的树 (39)9 * 那一定会很好 (43)10 在牛肚子旅行 (44)11 *一块奶酪 (47)习作 (48)我来编童话 (48)语文园地 (50)快乐读书吧 (51)第四单元 (55)单元说明 (55)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55)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56)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61)14*不会叫的狗 (64)口语交际 (69)名字里的故事 (69)习作 (71)续写故事 (71)语文园地 (72)第五单元 (75)单元说明 (75)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76)15 搭船的鸟 (76)16 金色的草地 (78)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79)习作例文与习作 (81)第六单元 (84)单元说明 (84)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84)17古诗三首 (85)18富饶的西沙群岛 (87)19海滨小城 (90)20美丽的小兴安岭 (92)习作 (94)这儿真美 (94)语文园地 (96)第七单元 (98)单元说明 (98)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98)21大自然的声音 (99)22父亲、树林和鸟 (101)23带刺的朋友 (104)口语交际 (106)身边的“小事” (106)习作 (108)我有一个想法 (108)语文园地 (109)第八单元 (112)单元说明 (112)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12)24司马光 (112)25掌声 (115)26灰雀 (118)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120)口语交际 (121)请教 (121)习作 (123)那次玩得真高兴 (123)语文园地 (124)附录: (126)识字音序表 (126)写字音序表 (129)编写说明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想法的含义及产生方式2.激发学生对发掘自己想法的兴趣和能力3.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质量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想法2.如何帮助学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三、教学准备1.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有一个想法》的课文2.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3.纸笔等写作工具四、教学过程1.导入1.1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或多张图片或漫画等,引出本课的主题“我有一个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1.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一些想法,提高学生对思维的认识程度2.分享学生的想法2.1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2.2 老师或同学可以对学生分享的想法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发思考、思想火花碰撞3.展示课文3.1 展示课文《我有一个想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文中的想法是如何产生,如何实现的3.2 老师可以简要讲解课文的意思,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深层次的思想4.小组合作探讨4.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共同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4.2 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想法5.撰写文章5.1 在小组讨论后,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掘的想法,自行开始撰写文章5.2 老师可以在此时,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或点拨,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6.分享、评价6.1 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文章6.2 老师和同学可以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并且学习到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寻找和发现自己想法的兴趣和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是十分必要的。
六、课后作业1.按照上课的要求,撰写一篇关于“我有一个想法”的小作文2.进一步思考,如果要实现你的想法,应该怎么做?。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习作指导
习作要求:
1.选择一个在生活中引起自己关注的现象或问题写出
自己的想法。
2.写的时候,要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楚,有什么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
3.写好后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征求一下同学们的意见。
习作选材:
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目前市场上的部分蔬菜农药超标,危害人们的健康;有的同学互相攀比穿名牌,不比学习;有的同学爱玩游戏,不爱看书;有的同学为了尽快完成作业,直接抄袭别人的作业;有的同学爱吃零食,喜欢吃辣味的三无小食品;等等,可以选择你最关注的并且自己有独特见解的现象或问题,写出你的解决办法或改进建议。
习作构思:
1.认真筛选,确定主题。
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很多,但你要选择现象较普遍,你最关注并且有比较成熟的解决办法的问题来写,这样才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并且比较有价值。
2.巧妙布局,条理清晰。
可以先列举几个需要改进的生活或学习中的问题,然后提出一个你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再说出为什么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你想怎么解决。
也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举例说出为什么,再说说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3.内容具体,想法合理。
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内容一定要具体,对问题的危害要说得有理有据,解决办法一定要具体可行,合乎常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有一个想法》教案教案名称:《我有一个想法》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注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难点:如何将自己的想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以此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1. 教师首先解释题目“我有一个想法”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这篇作文主要是写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者解决方法。
2.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比如环保、节约用水等,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想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写作指导1. 引导学生列出提纲。
首先,要明确我们要写的是什么问题,然后,我们的想法是什么,最后,我们打算怎么去做。
2. 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主题,不能跑题;(2)要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3)语言要通顺,条理要清晰;(4)尽可能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四)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讲解,尝试写一篇《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
(五)作业布置回家后,继续观察生活,找一个问题,写下你的想法,并在下次课上分享。
四、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的作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案【教学目标】1.关注社会现象或身边问题,与伙伴真实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2.能够把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或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建议写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教学重难点】能够把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或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建议写清楚。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触发我们内心的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把看到的事例写清楚,让更多人明白自己的想法。
2.出示课题。
我有一个想法。
3.齐读课题。
二、回忆现象,大胆表达1.过渡:昨天我们学习了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你们那双亮眼睛发现的各种各样的小事。
2.出示一组图片:(出示温暖和不文明的图片)3.自由交流:分享一下生活你观察到的、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现象。
【回顾口语交际要求:说清楚事例和想法、听明白】师: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都想表达,这些事情让我们印象深刻,但是这样的事情,只有你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们想把想法说给他们听,可是他们都不在现场,可以怎么办呢?(写下来)三、聚焦现象,渗透写法过渡:有名小学生情不自禁把他印象最深刻的现象写了下来。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语段: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
上个月我们去给爷爷祝寿,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看手机,很少一起聊天。
我爸爸下班回家之后,也一直玩手机,我叫他他都不理我。
过于沉迷于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我们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1)学生自读。
12 (2)说说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知道写作的时候也要先写事例,再写想法】(3)那怎样把事例和想法写清楚呢?请一个同学再读读,你一定会有新收获。
(4)反馈交流。
【在写事例的时候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板书:抓要素】 写一件事,我们就要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去写。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2. 写作技巧: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3. 写作方法:列提纲、打草稿、修改、誊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清楚、具体、生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习作纸、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有过哪些想法。
2. 新课内容: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实践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列提纲、打草稿、修改、誊写。
4. 交流与分享: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我有一个想法》2. 写作技巧: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3. 写作方法:列提纲、打草稿、修改、誊写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短文。
2. 要求:观点明确,表达清楚,语言流畅。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五、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步骤。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一个想法,并能够围绕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 教学难点:如何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并围绕想法进行写作。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4. 写作指导: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如何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并围绕想法进行写作。
5. 学生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练习。
6. 交流与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五、板书设计1. 课题:《习作:我有一个想法》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 教学重点:如何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并围绕想法进行写作。
4. 教学难点: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并围绕想法进行写作。
六、作业设计1. 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短文。
2. 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作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第二学段目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中明确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2.统编习作内容解读《我有一个想法》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习作。
(1)单元位置及前后联系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为“大自然的礼物”。
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单元选编了3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同于之前的记叙文,本次习作更侧重写现象和想法,以指导生活实践。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身边的‘小事’”与单元习作话题“我有一个想法”紧密联系,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现象,积极进行思考,并大胆表达想法,提升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本次习作内容习作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释了积极发表自己想法的实际意义——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激发学生发表想法的兴趣。
提供的两则例文片段,都是身边的“小事”,示范了可以关注哪些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以及如何提出想法。
第一则例文片段主要描述了生活中的一种不良现象,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基本写法是:先写发现的现象或问题——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再围绕这个中心,通过两个具体事例把现象写清楚,强调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然后评价这种现象的好坏,提出想法——不应该总是玩手机。
第二则例文片段主要写了让生活更美好的一个想法,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基本写法是:先提出了建立班级植物角的想法;接着用上“可以……还可以……”的句式写清楚植物角运作的建议;然后点明了开辟植物角对班级的益处,说明了提出该想法的理由。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单元习作话题是"我有一个想法",属干实用性习作,与本单元口语交际话题"身边的'小事'"紧密联系,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现象,积极进行思考,并大胆达想法,提升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材先以生活中的两个事例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然后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下白已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并表达自已的想法。
这是在,本单元" 口语交际"基础上的延伸。
习作的重点是"写清楚",即写清楚现象和想法,强调表达的条理性。
习作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真实的交际中完成习作的互相评价和修改完善,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深入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文字与人交流的成就感。
二、说教学目标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2.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1、能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令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
2、能用准确、明白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四、说学情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观察生活、思考探索的习惯,写出真情实感。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引导讲解、例文示范。
学法∶观察学习、练说练写。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1.课件播放几组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图片(公共场所到处堆放垃圾、公共水池水龙头没有拧紧、学生浪费纸张文具……),引导学生认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些行为太不文明了,每个人都要维护公共卫生,节约资源……)。
2.教师小结引入: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发现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再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相信这些问题就会越来越少。
孩子们,今天的习作话题我们就围绕着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或现象人手,谈谈属于我们自己的想法(板书:我有一个想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课件激趣法,通过展现生活中几组不文明社会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评价,并在此过程中自然引出习作话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找到积极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两段资料。
2.学生自由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就能是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这节习作课我们就在作文中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课件出示)我有一个想法(板书:我有一个想法)二、围绕主题,交流讨论。
1.(课件出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板书: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办图书角)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三、阅读范文,打开思路。
1.(课件出示)我有一个想法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现象,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有出息,于是就强迫他们学习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是孩子十分苦恼。
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我七岁时,妈妈强迫我去学电子琴。
这本是件好事,可我对乐器不感兴趣,不愿去学,而妈妈却一心想把我培养成音乐家,成为有出息的人,我只好每周日去参加学习班。
这还不说,每天放学后,我还要练习一个小时要是弹错了一个音符,爸爸的巴掌就会像雨点般打来。
说实在话,爸爸妈妈都是很爱我的,他们这样,也都是为我好。
这一点我很清楚,我也想好好的练,可就是练不好。
同院的贝贝与我同病相怜。
他的爸爸妈妈强迫她学习小提琴,每天晚上,她家都传出贝贝的痛哭声和那鬼哭狼嚎似的小提琴声。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没有任何起色,而小贝贝呢,也还是重复着拉老调子。
电子琴班结业了,我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小贝贝也是一样。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爸爸妈妈坐在沙发椅上,摇头叹气。
爸爸说:“小健呀!我看你长大能有什么出息,白费了150元钱,这还不说,可你现在什么也没学成,长大又怎么办呢!”当时我心里真不好受,这时贝贝家又传出她爸爸的责骂声:“你这个笨蛋,长大能干什么,我打死你……”随即便是贝贝嘶哑的哭叫声……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七《我有一个想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围绕“我有一个想法”这一主题,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写作主题:我有一个想法2. 写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3. 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并进行论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
2. 学具:写作素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写作主题和要求,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方向。
3. 写作指导: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
4.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身经验,进行写作练习。
5. 交流分享:学生相互交流写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写作要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写作主题:我有一个想法2. 写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3. 写作方法: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出观点、进行论述。
七、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根据本节课所学,写一篇以“我有一个想法”为主题的作文。
2. 课后阅读:阅读一篇关于社会问题的文章,了解不同观点,为下次写作积累素材。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围绕主题进行论述,观点是否明确。
2. 学生写作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语句是否通顺。
3.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写作方法和技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对比阅读。
(一)大墙下的小花苗春风劲真大,把一粒种子丢落在一堵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株小花苗。
大墙外边,好多小树、小草都长得(shēng jī bó bó),只有小花苗又(shòu)又(xiǎo),它难过得哭了起来。
“小花苗,你哭什么呀?”蜜蜂飞过来问。
“我看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
”“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吧!”小蜜蜂用力推起来。
可是哪里推得动啊!小蜜蜂叹了口气,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啊()()哦()是墙顶上的小蜗牛在说话()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儿()就是手脚呀()小花苗擦去眼泪()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终于,在一天上午,它爬过了高高的墙顶,“啊,阳光下多么温暖!”在阳光(zhào yào)下,小花苗长得可快了。
它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株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1.看拼音写词语。
shēng jī bó bó shòu xiǎo zhào yào2.我会给文章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短文是按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先写小花苗在大墙的阴影里长得____________;再写小花苗在蜗牛的鼓励下____________,在墙顶上,小花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孩子们夸小花苗________。
4.小花苗的“手和脚”指的是__________。
5.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时光老人和流浪汉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读懂例文,按照习作要求,学会写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打草稿、修改、誊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就能是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这节习作课我们就在作文中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小作者就有很多想法和好的建议,我们来看看。
二、读懂例文,明白习作内容。
1.出示例文1,学生自由读例文1。
(1)思考:例文1写了什么?
(2)文中提出了什么不好的社会现象?(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
(3)小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不要总玩手机,应该多抽出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2.出示例文2,读例文2
(1)自己读读例文,说说这位小作者又写了什么建议?(开辟班级植物角)(2)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既可以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还可以亲近自然,为教室增添大自然的气息)
3.总结:原来,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你觉得写作文难吗?我们很多同学早就会写了,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们会越写越好。
三、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1.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
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生活中的现象。
(2)改进的建议。
四、选择素材,练习习作
1.提出写作要求:
(1)要把这种现象和想法写清楚。
(2)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下来。
2.在草稿本上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五、读草稿,进行修改。
1.自己边读边改。
查字典写上没教过的字,注意标点使用要正确。
2.请同桌帮忙边读边改。
3.教师选择写得比较好的同学来分别读读精彩的片段。
4.根据精彩的片段,再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5.誊写习作。
要求:书写端正,注意格式,不写错别字。
重点指导标点的写法。
(每个标点都占一格,标点不可顶格写,最后一格和字挤在一个格子里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