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及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13.50 KB
- 文档页数:5
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要求阅读漫画进行写作。
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
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该漫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
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异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
二、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三、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
该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该题角度多样,层次丰富,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角度立意,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小桔灯专家解析高考全国卷1作文题】:一、告诉孩子们没有必要自高自大,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每个人只要努力,都是很棒的。
二、面临人生的困境时,应该用自己的人文情怀去化解困境,从而从容地、诗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三、站在孩子的角度,可以平常考试分数高低不同的心路历程,从而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四、站在家长或老师的角度,可以谈家庭教育问题,也可以谈不同教育手段带来的不同后果,反思教育方式。
今年高考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可谓较为新颖。
图像以涂鸦形式出现,人物可爱,现如今微信、短信中的这种表情类的人物图像随处可见,有的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情感、看法、调侃、吐槽等,作文命题形式可谓是顺应潮流,且在紧张的考试中也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缓解。
漫画反应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颖,关于“家庭教育”“分数”:图中是两个孩子,一个“可扬君”,一个“邱百君”,他们代表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类孩子,注意名字的谐音;还有就是运用对比手法,俩人的对比,可以联想到父母的经典的口头禅“别人家的孩子”;自己与自己的对比,以及他们家长反应的对比。
图中最显眼的是分数,“可扬君”是“好学生”的代表,考上高分时,父母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成绩进步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优秀。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16高考已经打响,高考语文正在进行时,下面是小编汇总的全国各地高考题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上海卷作文:评价他人的生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山东卷高考作文:行囊材料作文:旅行的时候行囊中很多东西能用上,很多东西用不上,很多东西会陪你很久。
江苏卷高考作文: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据@连云港发布经采访考生,今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大致如下: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
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以此为题材,写800字作文。
全国卷作文:花茶新工艺(适用于四川省):请以“某人推出花茶新工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他担心会破坏这一市场。
于是公开工艺流程、并制定行业标准。
最终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了致富带头人。
”为材料,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你感觉怎么样?北京卷:神奇的书签、老腔大作文为二选一:一是根据阅读材料“老腔”作文,二是“神奇的书签”,分值50分。
微作文题三个:①给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建议。
②不少班级家长(微博)自己组了微信qq等班级群。
谈谈看法。
③请以“荷”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以上全部要求不超过150字,分值10分。
浙江卷:选择比天赋更重要作文题目二选一。
1、材料作文: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在普林斯顿大学2010年毕业典礼上讲到: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以此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2、作文题目:《互联》河南,广东,安徽卷:看图写作作文题是看图作文,有四幅漫画,大致内容是: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9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是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请自选角度自命题。
全国卷I: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进步与退步,表扬与批评,思考评价与发展的问题。
阅读漫画,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语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漫画作文大意为,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了奖励;第二次考了98分,得了一巴掌。
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8分受到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获得奖励,看图写作题目自拟。
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
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语文考试结束后,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副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金涛教授对作文题进行点评。
该漫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
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异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
二、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三、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
教育,是为优雅的前行潮阳一中语文老师钟玮漫画中,两个唇印与两个巴掌,在鲜亮的分数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
假如穿超千年,孔夫子看到这幕,是会开怀一笑,亦或蹙眉不语?毕竟,我们向是不耽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国人的。
分数有值,幸福无价,毕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仍需保有一份对不完美人生的敬意,我们,要学会优雅地前行。
诚然,学业重要,分数是衡量学业的重要手段,谁都不甘为人后,谁都愿金榜题名。
考试给了所有人以公平,也考验着人们不同的评价态度;学习给了普通人以机遇,也淬炼着我们不同的内心渴望,如果生活永远都如西西弗斯的周而复始的巨石,那种压迫感,自是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完整版)(适用地区:河北河南陕西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试用于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陕西、重庆、海南):今年全国卷高考的语文作文聚焦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
作文题大意为:谈如何学习语文,1,课上有效的学习,2,课外大量的阅读,3,社会实践活动。
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这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
(试用于四川省)请以“某人推出花茶新工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他担心会破坏这一市场。
于是公开工艺流程、并制定行业标准。
最终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了致富带头人。
”为材料,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你感觉怎么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
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虚拟与现实。
虚拟现实现在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逐渐变成现实的一部分,比如VR设备足不出户就能环游世界。
我们怎么看这一现象呢?应该是接受,还是拒绝,或者是跟它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材料作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6年全国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2016年全国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何处是归途》,属于记叙文体裁。
下面我将对这个作文题目进行分析和解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结构和内容来布局:一、引言:介绍作文题目及背景(约100字)作文的题目《何处是归途》给我们带来了深思。
这个题目使我想起了成长的过程,每个人都在探索自己的人生归途。
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作文的起承转合,深入探讨这个题目的含义。
二、承:理解题目内涵(约150字)作文的题目中包含了两个关键词,即“归途”和“何处”。
对于一个人来说,归途是指回到自己最初的出发点,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何处则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寻找到哪里才能真正找到归途。
作文可能从人生的角度、家庭的角度、社会的角度等多个层面来展开讨论。
三、起:个人层面上的归途(约200字)在个人的层面上,归途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的追求。
人们应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优势,并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只有找到自己的归途,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
四、转:家庭层面上的归途(约200字)在家庭的层面上,归途可以理解为每个人为了家庭和亲人而付出的努力。
家庭是我们最初的归宿,是我们的情感寄托。
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用心经营家庭,让家人幸福安康。
只有家庭和睦幸福,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归途。
五、合:社会层面上的归途(约200字)在社会的层面上,归途可以理解为每个人为了社会和国家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我们必须秉持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在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的大环境中,我们才能安居乐业,找到真正的归途。
六、总结:对归途的思考与体会(约150字)归途是一个温暖而美好的词语,它象征着人们对于幸福和理想的追求。
无论是个人层面、家庭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追求自己的归途。
只有当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归途,才能过上真正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
七、结尾:作文的总结和反思(约100字)通过对《何处是归途》这个题目的解析,我们对归途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2016年语文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全面解读及下水作文2016年语文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全面解读及下水作文一、高考真题:201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适用地区: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命题意图高考前,“一点四面”这一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试题中如何落实“一点四面”的问题,成了我们今年备考的突破性思考方向。
本作文题确实是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落实了这一重要指导思想,非常鲜明地彰显了“立德树人”的这一核心指导思想。
从命题者来说,这样的作文题设计,可以说非常漂亮地完成了一项“政治任务”;从备考者来说,面对这样的题目内涵,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这就实现了今年高考题“保持稳定”的整体目标。
(二)材料解读2016年新课标Ⅰ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
漫画类材料作文,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说简单,是因为只要把握了漫画的正确的、核心的寓意,作文的观点也就迎刃而“立”了。
说难,是因为漫画的寓意并不容易把握,特别是漫画的各种符号所代表的精神寓意。
《汉典》解释“漫画”为:“抓住人物特点,用夸张或歪曲的手法呈现,以产生滑稽讽刺的绘画。
笔法简单,不拘形式,題材自由变换,或出于想象,或掇拾时事,或描绘片段人生,而以趣味为主。
”根据漫画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读懂漫画的几个方法:首先,由于漫画“笔法简单”,线条单一,往往只是事物或人物轮廓的勾画,那就更需要读者还原线条背后丰富的意蕴。
其次,由于漫画是运用夸张或歪曲的手法呈现的艺术,某些符号必定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与人物不符,那就需要在漫画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某种必要的联系,从而读懂漫画。
再次,由于漫画往往与人物(或拟人化的人物)有关,那就需要读者把握人物的外在的行为、动作、表情、语言等,并且透过现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甚至内心世界。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201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评析201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评析2016年高考已经结束了,下面一起看看人人是怎么评价今年的高考的吧!【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最接地气”: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
题中说,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
对于这个题目,很多网友表示,每个考生都有题目所需的素材,还能在作文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挺好。
“最难懂”:全国卷Ⅰ的“教育和分数”漫画作文。
该题中漫画分两格,上面左边小孩A手举得分100分的试卷,脸上有个吻印,右边小孩B手举55分的试卷,脸上有个巴掌印;下面左边小孩A得了98分,脸上有巴掌印,右边小孩B得了61分,脸上有吻印。
题目一出,不少人表示“不知如何理解”,解读纷呈:有人说,这是A被表扬后成绩下降、B被打了后成绩上升的意思,讲的是教育方式问题;有人说,这是家长对高分考生要求过于苛刻、对低分考生过于放纵,反映的是家长对分数的态度。
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副组长李金涛表示,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贴近生活也充满了新意网友“吐槽”:真心“看不懂”“没话说”神奇的书签、“老腔”、虚拟与现实、小羽的创业故事、“话长话短”……今年全国高考(精品课)作文可谓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一些教师和专家认为,今年的作文题材既贴近生活也充满了新意,但也有一些人“吐槽”部分题目“看不懂”“没话说”。
今年的作文题目有哪些新特点?透露出今后作文题材哪些趋势?记者采访了多位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
“最具科技感”: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
题干中提到,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安徽省合肥市的高考学生家长刘斌说:个人觉得浙江的题目出得很好,有时代特色,“浙江好超前”。
2016高考语文作文汇总:全国卷Ⅰ:看图材料作文“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卷Ⅱ: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适用于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海南、重庆、广西、陕西)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大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Ⅲ:小羽的创业故事(适用于四川)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
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
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就这么快的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
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大作文)二选一①《“老腔”何以让人震撼》;②《神奇的书签》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以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他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2016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一、北京卷作文题目
2016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老腔”与“神奇的书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
的感觉。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二、2016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目:奖惩之后
三、全国卷II作文: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试用于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
陕西、重庆、海南):
今年全国卷高考的语文作文聚焦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
作文题大意为:谈如何学习语文,1,课上有效的学习,2,课外大量的阅读,3,社会实践活动。
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这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
四、2016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目:我的青春与阅读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着;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
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五、201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
2016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六、2016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目
【山东高考作文出炉!】从考试现场获悉,2016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为:我的行囊,在人生的路上,行囊里有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已经准备却没有用到,有些没准备却用到,有的马上就要用,有的一直陪你走到最后。
以此为题材,写800字作文。
七、201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虚拟与现实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可以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
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2)标题自拟。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八、2016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
【2016江苏高考#微作文# 题新鲜出炉】今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大致如下: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
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以此为题材,写800字作文。
九、2016广东高考作文题目+解析:漫画作文
【广东卷作文解析】
今年广东的高考作文是漫画作文,漫画作文要仔细看图,找好立意。
(1)漫画观察顺序。
拿到题目,不少同学会在观察顺序上感到迷惑,从上到下看,还是从左到右呢?仔细观察漫画,右下角有序号提示,所以应该是从上到下看。
(2)观察漫画内容,是关于考不同分数的奖励和惩罚。
第一个小孩受到夸奖从100分跌落到98分,从奖励变成了惩罚,孩子从开心变成了不开心;第二个小孩从55分提升61分,从惩罚变成了奖励,孩子从不开心变成了开心。
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自选角度写作。
也就是说内容只是引子,选择立意角度时,应该从漫画的寓意上入手。
漫画内容是教育、奖惩相关,我们可以从奖惩的标准问题角度立意,比如:奖励与惩罚的标准,不只是成绩高低,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进步;考试分数上升或下降是正常的,下降了就一定要受到惩罚吗?第一个孩子虽然下降了,但是仍然是优秀的,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反面质疑教育评判标准。
十、2016成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市场规划和诚信》
2016成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爱智康老师:孙忠艳
市场规划和诚信
此题目中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市场中出现了假冒伪劣,从这个主体入手可以以“诚信”为话题来写,诚信的话题大家并不陌生,此处不再赘述;
材料中所呈现的对于市场规范部分,公开工艺流程,制定行业标准方面,从“他”的角度入手的话,
可以从匠人精神,分享精神等方面入手都可以行文!
十一、2016年陕西高考作文题目+解析:《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
2016年陕西高考作文公布,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为《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
给出一段阅读材料,材料内容为语文素养的途径:课内有限阅读、课外大量阅读、社会实践,三选一。
请自拟题目,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刘持寅解析陕西卷作文《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有些懵,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感觉像简答题,第一第二第三,但仔细一想,让学生回归语文的思考方面,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题目,但是不知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会不会像我一样也蒙了呢!
语文的素养是什么,我听过最好的解释是“语文要让我们优雅而自尊的活着”,如何优雅如何自尊,我想不光是学生要去思考,老师也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真的带着学生回归了语文本身呢?
网上说,“什么叫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所以途径可以是回归生活,所以途径可以是关注文化,途径可以是增加自我的审美情趣,可以是更加自尊可以是增加内心的营养,可以是关注现实,可以是反思热点,大语文的背景下,这个题目应该是“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