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智能制造专题研究:中国智能制造典型行业落地情况及智能制造服务市场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79
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关键点智能制造是全球工业行业苏醒的至关点之一,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智能制造迎来了冬天的第一缕阳光。
据统计,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515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22.6%,随着各大企业和机构对于技术的研究更加深入、产品更加创新,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9000亿元人民币。
从发展前景、技术融合、商业模式以及生产安全等方面来看,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将迎来十大发展趋势。
1安全生产将成为重中之重工业核心数据、关键技术专利、企业用户数据等数字化资产已成为企业核心资产。
作为生产的首要保证,安全性一直都是政府和员工最为关心的问题。
当智能制造融合了机器人、人工智能众多前沿科技后,人为能够及时控制的事故似乎变得更加简单,但是在设备增多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管理人机交互时的安全性是重点之一。
另外,在工业物联网进入制造业后,工业物联网遭到数据攻击的事件常有发生,所以企业的设备、产品等数据的安全也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数据安全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智能化升级步伐。
未来,提高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增加企业上云信任度和意愿,将成为中国企业智能化升级决策的重要依据。
2智能制造行业将会近一步扩大智能制造在汽车行业、3C电子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步加深,当各企业开始认识到智能制造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方向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够对企业的产值和效率持续优化,智能制造会进一步渗透石化、纺织、机械等行业。
3通用性技术或将成为AI垣的突破口在定制化柔性制造、多场景生产的大力发展下,通用性技术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对于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工业,就能够容易解决这些需求。
在大数据的积累下,企业能够利用AI实现专业场景的快速转变,真正做到制造向“智”造转型。
4数字双胞胎技术或将崛起2018年,汽车行业较为萎靡,并没有像往年那样“金九银十”,客观来讲从买车到养车的成本很高。
2019.04. DQGY38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形势展望回顾2018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望2019年,我国智能制造将由“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广”转变,智能制造供给能力继续稳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大型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着力点,中小微企业智能转型加速推进,标准体系加快构建。
但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仍然面临应用推广纵深不够、核心供给能力不足、要素资源保障不足、贸易摩擦带来挑战等突出问题。
为此,赛迪智库提出强化应用推广、提升创新能力、加强要素保障、完善生态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望2018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智能制造市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初步建成一批数字化车间/工厂,探索形成若干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初步建立变,智能制造供给能力继续稳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大型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着力点,中小企业智能转型加速推进,标准体系加快构建。
一、对2019年形势的基本判断(一)由“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广”转变2018年,总体来看,通过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供给;初步建成了208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覆盖《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和80个行业;探索形成若干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模式;支持了163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项目,初步建成了100个左右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共制订了国家、行业、企业等各类标准草案近600项;一批装备企业、工业自动化供应商、软件开发商、用户企业等加速向智能制造系与国际同步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培育壮大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关键软硬件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成效显著。
展望2019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将由“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广”转/赛迪智库智能制造形势分析课题组/装备、业务管理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工业软件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
2019-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现状深度及产业综合评估报告自从2017年中国政府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截至2019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在算法、芯片、数据等方面均有明显进展。
本篇报告将对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评估。
首先,当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重点领域是数据处理、机器人、自动化及应用等技术。
现有技术的不斩chou,介入领域面广,这些优势将促进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全面向纵深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具体应用的衍生能力及负面效应上升,整个产业体系将进一步被构建完善。
其次,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潜力和竞争优势依然具有显著的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越来越能够在诸如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媲美或超越美国和欧洲的公司。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最大的优势也许是数据,由于中国人口的数量巨大,可以为企业采集大量的数据,从而推出更好的算法或模型。
而且,中国政府致力于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政府提出了不少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医疗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同时也为人才提供相应的奖学金、津贴和税收免费等优惠措施。
这将激励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进一步深入引领全球技术和市场发展。
但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例如,会导致失业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但是,中国政府也在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应对这些负面影响并确保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未来五年,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将迎来更广泛的分享和利用。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
整体而言,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但也需要在政策和监管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和治理, 才能让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自中国政府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从数据上来看,以下是相关数据分析:一、市场规模根据IDC的报告,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在2019年达到了77.1亿美元。
2019-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应用行业发展及产业投资空间专项研究报告根据市场分析,未来五年,中国智能制造应用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预计到2024年,智能制造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0%。
这种增长势头背后,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推动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
随着技术在智能制造应用领域的不断进步,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推动了整个智能制造应用行业的蓬勃发展。
从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水平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为此,值得我们注重的是企业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各行各业更应该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制造业数字化水准,不断提升制造质量和效率。
在产业投资方面,2019-2024年智能制造应用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投资市场。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加快自主创新,增加研发投入。
同时,各地也积极鼓励金融机构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据了解,未来五年,领先的智能制造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包括大量的投资和合作伙伴的选择。
总体而言,智能制造应用行业及其产业投资空间未来五年将持续扩大。
政策的积极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升级,将推动智能制造应用的快速发展。
而跟进行业发展乃至超越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成为未来智能制造应用行业的领军企业。
根据最新数据,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应用市场规模为1450亿元,其中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厂、智能机器人、智慧物流、智能硬件及软件等子行业表现突出。
其中,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应用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30亿元,并且以超过4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而数字化工厂在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了450亿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为310亿元,智慧物流市场规模为130亿元,智能硬件及软件市场规模为30亿元。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智能制造应用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厂是其中两大领先子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