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IEEE_830-1998)
- 格式:pdf
- 大小:303.25 KB
- 文档页数:11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IEEE 830 标准)a. 引言 (2)a. 1目的 (2)a. 2文档约定 (2)a. 3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2)a. 4产品的范围 (2)a. 5参考文献 (2)b. 综合描述 (2)b.1产品的前景 (2)b.2产品的功能 (2)b.3用户类和特征 (2)b.4运行环境 (2)b.5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3)b.6假设和依赖 (3)c. 外部接口需求 (3)c. 1用户界面 (3)c. 2硬件接口 (3)c.3软件接口 (3)c.4通信接口 (4)d.系统特性 (4)d.1说明和优先级 (4)d.2激励/响应序列 (4)d.3功能需求 (4)e.其它非功能需求 (4)e.1性能需求 (4)e.2安全设施需求 (4)e.3安全性需求 (4)e.4软件质量标准属性 (5)e.5业务规则 (5)e.6用户文档 (5)f.其它需求 (5)附录A:词汇表 (5)附录B:分析模型 (5)附录C:待确定问题的列表 (5)说明你可以通过参考其它已编写好的项目文档(例如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或接口规格说明)来将每一部分内容具体化,而不是复制信息或者把所有的内容组成一个单一的文档。
不要生搬硬套这个摸板,应该把这个模板转换为你所需要的文档。
a. 引言引言提出了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纵览,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文档如何编写并且如何阅读和解释。
a. 1目的对产品进行定义,在该文档中详尽说明了这个产品的软件需求,包括修正或发行版本号。
如果这个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只与整个系统的一部分有关系,那么只定义文档中说明的部分或子系统。
a. 2文档约定描述编写文档时所采用的标准或排版约定,包括正文风格、提示区或重要符号。
例如,说明了高层需求的优先级是否可以被其所有细化的需求继承,或者每个需求陈述是否都有其自身的优先级。
a. 3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列举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所针对的不同读者,例如开发人员、项目经理、营销人员、用户、测试人员或文档的编写人员。
办公自动化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公司地址:公司法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版本历史目录0. 文档介绍 (4)0.1文档目的 (4)0.2文档范围 (4)0.3读者对象 (4)0.4参考文档 (4)0.5术语与缩写解释 (4)1. 需求概述 (5)1.1系统目标 (5)1.2用户特点 (5)1.3功能需求 (5)1.4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6)2.系统用例建模 (6)2.1系统角色 (6)2.2系统用例图 (7)2.N用例规约UC N (11)3. 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 (15)3.1用户界面需求 (15)3.2软硬件环境需求 (15)3.3软件质量需求 (16)3.N 其它需求 (16)附录A:需求确认 (17)0. 文档介绍0.1 文档目的本文当主要针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环境与功能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它将作为该产品设计与开发的重要依据。
编写本说明书的目的是规范化本软件的编写,旨在于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能见度,便于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同时提出了该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便于程序员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协作,并作为工作成果的原始依据,同时也表明了本软件的共性,以期能够获得更大范围的应用。
此文档进一步定制软件开发的细节问题,明确软件需求、安排项目规划与进度、组织软件开发与测试,便于用户与开发商协调工作。
本文档面向的读者主要是项目委托单位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希望能使本软件开发工作更具体。
0.2 文档范围本文档适合办公自动化系统0.3 读者对象本文当的读者范围包括:1.需求提供方工作人员;2.开发方的项目经理,系统分析设计人员、测试人员;0.4 参考文档提示: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如下:[标识符] 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例如:[SPP-PROC-PP] SEPG,需求开发规范,机构名称,日期0.5 术语与缩写解释1. 需求概述1.1系统目标办公自动化系统,简称OA-Office Automation系统,它是指一切可满足于企事业单位的、综合型的、能够提高单位内部信息交流、共享、流转处理的和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各种信息化设备和应用软件,OA就是对办公业务实现自动化处理,对办公室内的、与管理有关的事务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处理。
IEEE标准830-1998是针对业务需求报告格式制定的一项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业务需求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格式要求。
在软件工程中,编写清晰、详细的业务需求报告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IEEE标准830-1998的业务需求报告格式。
一、业务需求报告的基本内容在遵循IEEE标准830-1998的业务需求报告格式时,首先需要明确报告的基本内容。
一份完整的业务需求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概述:介绍业务需求报告的编写目的、背景和范围。
2. 术语和定义:定义业务需求报告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相关定义,以确保报告的清晰和准确。
3. 业务需求描述:对业务需求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界面需求等方面。
4. 系统环境:描述业务需求所涉及的系统环境,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相关信息。
5. 功能需求:详细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用户界面、输入输出、数据管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6. 性能需求:说明系统的性能需求,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
7. 界面需求: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或用户的界面需求,包括数据交换方式、格式要求等信息。
8. 数据需求:说明系统的数据需求,包括数据存储、管理、传输等相关要求。
9. 安全需求:阐述系统的安全需求,包括数据保护、访问权限控制等安全方面的要求。
10. 质量需求:描述系统的质量需求,包括可维护性、可靠性、可用性等方面的质量要求。
11. 其他需求:列举其他与业务需求相关的需求,如法律法规要求、标准要求等。
二、业务需求报告的格式要求除了明确报告的基本内容外,IEEE标准830-1998还对业务需求报告的格式做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以确保报告的清晰、规范和易读。
在遵循这些要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报告的整体排版应符合常规的学术论文排版要求,包括页眉、页码、字体、行距等相关规范。
2. 各个部分的标题应使用统一的编号和格式,便于读者查阅和对照。
3. 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
失物搜索器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修订表审批记录目录1.引言 (5)1.1目的 (5)1.2适用范围 (5)1.3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术语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概述 (5)2.1产品描述 (5)2.2产品功能 (6)2.3一般约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功能性需求分类 (7)3.1功能描述1....................................................................................................................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功能描述2 (7)4.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外部接口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1 引言............................................................................. ...............................( )1.1 编写目的............................................................................. ....................( )1.2 参考资料............................................................................. ....................( )1.3 术语定义............................................................................. ....................( )2 概述............................................................................. ...............................( )2.1 产品的描述............................................................................. ................( )2.2 产品的功能............................................................................. ................( )2.3 实现语言... ......................................................................... ....................( )2.4 用户特点............................................................................. ....................( )束............................................................................. ....................( )3 具体需求............................................................................. .......................( )3.1 功能需求............................................................................. ....................( )3.1.1 引言............................................................................. .........................( )3.1.2 输入............................................................................. .........................( )3.1.3 处理............................................................................. .........................( )3.1.4 输出............................................................................. .........................( )3.2 外部接口需求............................................................................. ............( )3.2.1 用户界面............................................................................. .................( )3.2.2 硬件接口............................................................................. .................( )口............................................................................. .................( )3.2.4 通信接口............................................................................. .................( )3.3 性能需求............................................................................. ....................( )3.3.1 静态数值需求............................................................................. .........( )3.3.2 动态数值需求............................................................................. .........( )3.4 设计约束............................................................................. ....................( )3.4.1 硬件限制............................................................................. .................( )3.4.2 其它约束............................................................................. .................( )3.5 属性............................................................................. ............................( )3.5.1 可使用性............................................................................. .................( )3.5.2 安全性............................................................................. .....................( )3.5.3 可维护性............................................................................. .................( )3.5.4 可移植性............................................................................. .................( )3.6 其它需求............................................................................. ....................( )3.6.1 数据库............................................................................. .....................( )3.6.2 操作............................................................................. .........................( )3.6.3 故障处理............................................................................. .................( )4 数据需求............................................................................. .......................( )4.1 数据描述............................................................................. ....................( )4.2 数据采集............................................................................. ....................( )4.2.1 要求与范围............................................................................. .............( )4.2.2 处理............................................................................. .........................( )4.3 数据词典............................................................................. ....................( )5 支持信息............................................................................. .......................( )5.1 目次和索引............................................................................. ................( )5.2 附录............................................................................. ............................( )1引言1.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需求规格说明的主要目的。
文档编号:sm/cmmi/1103/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版本号>编写人:编写日期: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1.引言SRS的引言部分应当提供整个SRS的概述,包括以下各条:a目的;b范围;c定义、简称和缩略语;d引用文件;e综述.1.1.目的本条宜:a描述SRS的目的;b说明SRS的预期读者.1.2.范围本条宜:a通过名称识别要生产/开发的软件产品;b必要时,说明软件产品将做或不做什么;c描述规定的软件的应用,包括相关的收益、目标和目的;d如果上层规格说明如,系统需求规格说明存在,与上层规格说明类似的陈述保持一致.1.3.定义、简写和缩略词本条宜提供对正确解释SRS所要求的所有术语、简写和缩略语的定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SRS中的一个或多个附录、或者引用其他文件的方式来提供.在本节应对需求的编号规则进行约定.1.4.引用文件本条宜:a提供SRS引用的所有文件的完整清单;b标识出每个文件的名称、报告编号适用时、日期、出版组织;c标明可以获得引用文件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引用其他文档的方式提供.1.5.综述本条宜:a描述SRS的其余章条包含的内容;b说明SRS是如何组织的.2.总体描述本章宜描述影响产品及其需求的一般因素,而不叙述具体的需求.相反,它提供需求的背景并使它们更易理解,而在SRS的后续章节将详细定义这些需求.本章通常由以下6条组成:a产品描述;b产品功能;c用户特点;d约束;e假设和依赖关系;f需求分配.2.1.产品描述本条宜把产品置于其他有关产品的全景之下.如果产品是独立的和完全自我包含的,这里宜如实给予陈述.正如常出现的那样,如果SRS定义的产品是较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则本章宜将软件的功能性与较大系统的需求相联系,而且宜识别软件和系统之间的接口.使用框图展示较大系统的主要部分、相互联系以及外部接口是有帮助的.本条也宜描述在各种不同的约束下软件如何运行.如,这些约束可包括:a运行环境;b用户界面;c接口;d运行模式;e现场适应性需求等.2.2.产品功能本条宜给出软件将执行主要功能的概要.例如,某个同城程序的SRS可在此部分关注业务发起、资金清算处理,而不涉及这些功能要求的大量细节.有时,本条需要的功能概要可直接从分配具体功能到软件产品的更高层规格说明如果存在中摘录.为了清晰,应当注意:a功能说明应以使顾客或第一次阅读该文件的任何读者对功能列表容易理解;b可以使用文本或图示的方法,显示不同的功能及其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图示不必显示产品的设计,但简要显示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2.3.用户特点本条宜给出软件产品预期用户的一般特征,包括部门、角色、权限等.本条所说用户包括系统的隐含用户,例如银行客户.2.4.需求分配本条宜识别可能推迟到系统将来版本的需求.3.具体需求本章宜包括足够详细的所有软件需求,使设计人员能够设计系统以满足这些需求,并且使测试人员能够测试该系统满足这些需求.贯穿本章,对于用户、运行人员或其他外部系统,每个规定的需求应当是外部可理解的.这些需求至少应当包括,每个系统输入激励、每个系统输出响应以及系统通过响应某个输入或支持某个输出所执行的所有功能.对软件功能应根据软件的特征对需求项目进行适当的组织.就面前我公司多数项目而言,应根据软件功能的层次进行组织.对每一项需求应进行唯一编号.主要需求项目编号规则如下:其他类型的需求可在节中定义后使用.对于有层级关系的需求,可用以下方式进行表示:FC_1…FC_2…具体需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3.1.功能需求功能需求宜定义软件在接收和处理输入以及处理和产生输出中必须发生的基本动作.一般情况下使用“系统应……”的方式来陈述.这些包括:a操作的流程;b输入与输出,包括:1数据的来源及输入/输出方式2从输入到输出转换的处理过程3输入/输出界面格式如有的话,例如生成的报表的格式c对输入有效性的核查;d访问的数据对象如数据表及对数据的修改e异常情况响应,包括:1溢出;2错误处理和恢复;尽管将功能需求划分为子功能或子过程可能是适当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软件设计同样以这样的方式划分.3.1.1.业务功能1需求编号:FC_0001需求概述:本功能用于实现xxxxxxxx功能优先级:高/中/低3.1.1.1.业务规则以自然语言形式对需求项所必须遵循的处理原则进行说明.形式如:系统应该xxxxxxxxxxxxxxx如xxxxxxxxxxxx,则xxxxxxxxxxx3.1.1.2.前置条件指功能需求进入执行状态需满足的各种条件.以同城系统中“工作场次切换”为例,其前置条件为系统时间到达预先设定的场次终止时间.3.1.1.3.输入包括输入数据的来源、格式、数据要求等3.1.1.4.处理流程以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或两者结合的形式描述功能项的处理流程.对处理流程的描述应包括正常处理流程及各种可能的异常处理流程.3.1.1.5.输出完成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包括格式、数据要求等.3.1.1.6.后置条件当功能项处理流程结束后产生的处理结果.针对不同的处理流程正常/异常,应分别说明.3.1.1.7.用户界面用草图或屏幕快照的形式展现界面.尽可能使用连串图的形式.3.1.2.业务功能n3.2.性能需求本条宜规定软件或人与软件互作用的整体静态的和动态的数量化需求.静态数量化需求可能包括:a支持的终端数量;b支持同时运行的交易并发数量;c要处理的信息量和类型.有时,静态数量需求包含在命名为“能力”的独立部分.动态数量化需求可能包括,如,在正常和高峰工作负载条件,在某时段内处理的事务处理数、任务数和数据量.所有这些需求宜以可测量的方式规定.如:应在小于is内处理95%的交易量.而不是:操作方不需等待事务处理结束.注:适用于某个具体功能的数量化限制,通常作为该功能处理描述部分予以规定.3.3.系统可靠性及安全性需求有一些软件属性可以作为需求.规定所要求的软件属性是重要的,这样才能客观地验证属性的实现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a可靠性本条宜规定要求的因素,以便建立在交付时软件系统所要求的可靠性.b可用性为了确保整个系统已定义的可用性程度,宜规定所要求的因素,如,检查点、恢复以及重启动.c安全保密性由于事故、恶意访问、使用、修改、破坏或泄露,本条宜规定需要保护软件的因素.这方面可能的具体需求包括:1使用某些密码技术;2保留某些特定数据组的历史或记录;3分配某些功能到不同的模块;4在程序的某些域间限制通信;5对于关键变量检查数据的完整性.d可维护性本条宜规定与软件本身维护简易性有关的软件属性.可以对模块化、接口和复杂性等有一定的要求.但不宜仅因为是良好设计实践就将其作为需求.e可移植性本条宜规定与软件移植到其他主机和/或操作系统简易性相关的软件属性.这可能包括:1依赖主机代码模块的百分比;2依赖主机代码的百分比;3已证明可移植语言的使用;4特定编译器或语言子集的使用;5特定操作系统的使用.每一项可作为一个小节3.4.其他需求。
【xxxxxxxx】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文档修订记录修订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日期格式:YYYY-MM-DD目录1.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 术语与缩写解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预期读者与阅读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需求描述约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项目概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系统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系统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用户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运行环境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非功能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系统性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系统界面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系统安全及保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xxxxx】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文档修订记录修订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日期格式:YYYY-MM-DD目录1.前言 (1)1.1.目的 (1)1.2.背景 (1)1.3.术语与缩写解释 (1)1.4.预期读者与阅读建议 (1)1.5.参考资料 (1)1.6.需求描述约定 (1)2.项目概貌 (2)2.1.系统范围 (2)2.2.系统功能 (2)2.3.用户的特点 (3)2.4.运行环境要求 (3)2.5.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3)3.非功能需求 (3)3.1.系统性能要求 (3)3.2.系统界面要求 (4)3.3.系统安全及保密要求 (4)3.4.系统备份与恢复要求 (4)3.5.系统日志 (4)4.外部接口说明 (4)5.其他需求 (5)6.功能需求的详述 (5)6.1.IDC管理 (5)6.2.BAS地址池下发 (5)6.3.BAS运行状态监控 (5)6.3.1需求详细描述 (5)6.3.2内部接口 (6)6.4.BAS应急预案 (6)6.4.1需求详细描述 (6)6.4.2内部接口 (7)6.5.配置下发优化 (7)6.5.1需求详细描述 (7)6.5.2内部接口 (7)6.6.机历卡优化 (7)6.6.1需求详细描述 (7)6.6.2内部接口 (8)6.7.告警转发改进 (8)6.7.1需求详细描述 (8)6.7.2内部接口 (8)6.8.设备一键诊断 (8)6.8.1需求详细描述 (8)6.8.2内部接口 (9)6.9.开通工单告警 (9)6.9.1需求详细描述 (9)6.9.2内部接口 (9)6.10.工程信息导入 (9)6.10.1需求详细描述 (9)6.10.2内部接口 (9)6.11.巡检资源组管理 (9)6.11.1需求详细描述 (9)6.11.2内部接口 (10)6.12.巡检配置 (10)6.12.1需求详细描述 (10)6.12.2内部接口 (10)6.13.网络流量优化报表 (10)6.13.1需求详细描述 (10)6.13.2内部接口 (10)6.14.故障统计优化 (10)6.14.1需求详细描述 (10)6.14.2内部接口 (11)7.附件:BAS监控指标采集办法 (11)7.1.设备上行口运行情况监控 (11)7.2.检查BGP状态 (12)7.3.检查RADIUS状态 (13)7.4.和上一周期对比用户数 (15)7.5.IP地址池利用率情况检查 (16)1. 前言1.1. 目的通过本文档定义的需求,以求在项目组员与相关干系人之间达成一致的需求描述。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oftware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是需求开发的最终结果,它精确地阐述一个软件系统必须提供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它所要考虑的限制条件。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不仅是系统测试和用户文档的基础,也是所有子系列项目规划、设计和编码的基础。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是用户、分析人员和设计人员之间进行理解和交流的手段;*测试人员可以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对产品行为的描述,制定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测试过程。
*文档人员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和用户界面设计,编写用户手册等;*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指导着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评审过的需求规格说明需要进行变更控制。
模板在软件项目中,开发组织应该采用一种标准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模板。
现在有许多推荐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模板可以使用,这里介绍一种由IEEE标准830-1998改写并扩充的模板。
a. 引言概要叙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便于读者理解文档如何编写以及如何阅读和解释。
a.1 目的对产品进行定义,在该文档中详尽说明了这个产品的软件需求,包括修正或发行版本号。
如果这个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只与整个系统的一部分有关系,那么就只定义文档中说明的部分或子系统。
a.2 文档约定描述编写文档时所采用的标准或排版约定,包括正文风格、提示区或重要符号。
a.3 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列举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所针对的不同读者,例如开发人员、项目经理、营销人员、用户、测试人员或文档的编写人员。
描述了文档中剩余部分的内容及其组织结构,提出了最适合于每一类型读者阅读文档的建议。
a.4 产品范围提供了对指定的软件及其目的的简短描述,包括利益和目标。
a.5 参考文献列举了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时所参考的资料或其它资源,可能包括用户界面风格指导、合同、标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使用实例文档,或相关产品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在这里应该给出详细的信息,包括标题名称、作者、版本号、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以方便读者查阅这些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