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机的其它辅助设备及管道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5.53 MB
- 文档页数:2
制冷系统中的辅助设备一、油分离器与集油器(一)油分离器的作用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经压缩后的氨蒸汽(或氟利昂蒸汽),是处于高压高温的过热状态。
由于它排出时的流速快、温度高。
汽缸壁上的部份润滑油,由于受高温的作用难免成油蒸汽及油滴微粒与制冷剂蒸汽一同排出。
且排汽温度越高、流速越快,则排出的润滑油越多。
对于氨制冷系统来说,由于氨与油不相互溶,所以当润滑油随制冷剂一起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时会在传热壁面上凝成一层油膜,使热阻增大,从而会使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效果降低,降低制冷效果。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蒸发表面上附有0.1mm油膜时,将使蒸发温度降低2.5℃,多耗电11~12%。
所以必须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油分离器,以便将混合在制冷剂蒸汽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
(二)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大家都知道,汽流所能带动的液体微粒的尺寸是与汽流的速度有关。
若把汽流垂直向上运动产生的升力与微粒的重量相平衡时的汽流速度称为平衡速度,并用符号ω表示。
则显然当汽流速度等于平衡速度时,则微粒在汽流中保持不动;如果汽流速度大于平衡速度时则将微粒带走;而当汽流速度小于平衡速度,微粒就会跌落下来,从而使油滴微粒制冷剂汽流中分离出来。
油分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就是利用润滑油和制冷剂蒸气的密度不同;以及通道截面突然扩大,气流速度骤降(油分离器的筒径比高压排气管的管径大3~15倍,使进入油分离器后蒸气的流速从原先的10~25m/s 下降至0.8~1m/s);同时改变流向,使密度较大的润滑油分离出来沉积在油分离器的底部。
或利用离心力将油滴甩出去,或采用氨液洗涤,或用水进行冷却降低汽体温度,使油蒸汽凝结成油滴,或设置过滤层等措施来增强油的分离效果。
(三)油分离器的形式和结构目前常见的油分离器有以下几种:洗涤式、离心式、过滤式、及填料式等四种结构型式,下面分述它们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洗涤式油分离器洗涤式油分离器适用于氨系统,它的主体是钢板卷焊而成的圆筒,两端焊有钢板压制的筒盖和筒底。
制冷机的其它辅助设备及管道制冷机是一种能够降低空间内温度的设备,主要通过循环制冷剂进行制冷操作。
除了制冷剂系统本身,还有一些辅助设备和管道在制冷机的正常运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制冷机的其它辅助设备及管道,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等。
冷凝器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主要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却成液体。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气体通过散热器散发热量,冷却后变成液体。
冷凝器通常安装在制冷机的外部,与蒸发器相对应,一起构成了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机械环”。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另一个关键部件,主要用于将制冷剂液体蒸发成气态。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吸收外界热量,蒸发后变成气体。
蒸发器通常安装在制冷机的内部,与冷凝器相对应。
在制冷过程中,蒸发器起到吸热的作用,从而使制冷效果得以实现。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负责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通过不断地压缩和排放,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推送到冷凝器中进行冷却,形成制冷循环。
压缩机种类繁多,有活塞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等各种形式。
膨胀阀膨胀阀是控制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流动的关键部件,主要负责调节制冷剂的压力和流量。
膨胀阀在制冷系统中起到限制制冷剂流量、降低压力、实现制冷过程的调节等作用。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膨胀阀,如节流式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
管道系统制冷机的管道系统是将各个辅助设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管道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管道、润滑油管道、冷却水管道等各种管道。
合理设计和布置管道系统,可以确保制冷机运行平稳、制冷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制冷机的其它辅助设备及管道在制冷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以及管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稳定的制冷循环系统。
在使用制冷机时,务必要重视这些辅助设备及管道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制冷机的长期稳定运行。
制冷循环冷水机是一种用于制备冷水的设备,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冷循环过程,将水冷却并形成冷冻水。
这种冷水机通常用于各种需要冷水的工业应用,例如科学实验、化学过程、医疗设备、食品加工、塑料和纺织等。
制冷循环冷水机的类型和特点:
1. 螺杆式冷水机:这是一种高性能的制冷机,它使用螺杆式压缩机进行制冷。
这种冷水机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和可靠性,适用于中大型制冷需求。
2. 风冷式冷水机:这种冷水机不需要依赖水冷装置,因此可以在没有水电的地方使用。
它具有较小的安装体积,易于移动和操作。
3. 开放式水冷冷水机:这种冷水机使用水来冷却压缩后的制冷剂,通常用于中小型制冷需求。
它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并且易于维护。
使用方法:
1. 安装和连接:根据冷水机的型号和配置,将其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并正确连接所需的管道和设备。
2. 设定温度:根据需要冷却的温度,设置冷水机的温度控制器。
3. 启动和运行:启动冷水机,并检查其运行状态和声音。
根据需要调整制冷剂流量或温度控制器设置。
4. 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冷水机的冷却系统、电气系统和
控制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制冷循环冷水机的主要优点是冷却效率高、易于操作和维护、适用于各种工业应用。
然而,使用冷水机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正确连接电线、使用适当的工具和了解机器的操作说明。
浅谈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一、制冷系统的制冷工作原理: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冷库排管)是四个最基本部件。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经节流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这样,氨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备,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以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为例,完成一次制冷循环,氨必须依次通过低级氨压机、一级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高级氨压机、二级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氨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调节站、蒸发器、再回到低级氨压缩机,这样才完成一次循环,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
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
即电能转化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的作用进行冷热交换,完成制冷的过程。
二、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活塞式压缩机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冷库的制冷机型。
我局安装的就是一台6AW10型单级氨压缩机和一台8ASJ10型双级氨压缩机,均由大连冷冻机厂生产的。
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曲轴、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组、安全阀、能量调节机构、润滑系统和直连式电动机配装而成的。
6AW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6”表示压缩机有6个缸(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W”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W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
制冷原理及设备
制冷原理是通过物质的相变过程实现的,主要涉及到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设备。
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高温高压气体传递给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散发热量,从而被冷凝成高压液体。
接下来,高压液体通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此时制冷剂压力骤降,变成低压液体。
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
最后,低温低压气体再次被吸入压缩机,形成一个循环。
制冷设备主要包括家用空调、商用冷柜、制冷车及工业冷机等。
家用空调通过制冷循环过程,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室外,以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
商用冷柜则利用制冷循环原理,将室内热量吸收,将食品、药物等物品保持在低温状态,以延长其保存期限。
制冷车主要通过冷藏或冷冻方式,将货物保持在特定的温度区间内,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新鲜度。
工业冷机则多用于工业制冷领域,包括化工、电子、食品等行业,满足不同领域对温度的要求。
总之,制冷原理是通过物质相变和制冷循环工作原理实现的,它在很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储存和运输条件。
制冷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是利用热力学原理,通过吸热和排热的方式实现物体的降温。
制冷设备利用制冷剂的循环运动和相变过程,将热量从一个特定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从而降低后者的温度。
制冷设备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核心部件组成。
制冷原理中的压缩机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压缩机的作用,制冷剂在高压下变得非常热,并将此热量转移到冷凝器中。
冷凝器通常是一个管道,制冷剂在其中经历了冷却和凝结过程。
冷凝过程中,制冷剂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暴降,从而使制冷装置一侧的温度显著降低。
冷凝后的制冷剂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此时压力骤然下降,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状态,从而吸收周围的热量并蒸发。
这个过程使蒸发器内的温度急剧下降,为制冷物体提供了冷却效果。
完成蒸发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不断实现吸热和排热的循环,从而持续降低目标区域的温度。
除了核心组件外,制冷设备还需要其他辅助部件,如冷却风扇、蓄冰槽等,以提高制冷效果。
冷却风扇能够加快散热速度,使冷凝器更加高效地散热。
蓄冰槽可以储存大量冰块,通过对热量的吸收将温度降低到更低的程度。
总结来说,制冷原理是通过循环往复的制冷剂流动和相变过程,实现对目标区域温度的降低。
制冷设备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通过它们的协同作用,制冷设备能
够实现快速的降温效果。
辅助部件如冷却风扇和蓄冰槽可以增强制冷效果。
制冷空调设备原理制冷空调设备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室内温度,帮助我们调节环境,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
但是,你是否了解制冷空调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介绍制冷空调设备的原理,从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控制系统等方面展开。
一、压缩机制冷空调设备中的压缩机是实现制冷的关键组件。
压缩机通过压缩和提高冷媒的压力,使其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通常采用电力驱动。
压缩机有多种类型,比如容积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
它们的共同目标是提高冷媒的压力和温度。
二、冷凝器冷凝器是制冷空调设备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
其作用是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成高压液体。
在冷凝器中,冷媒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释放掉热量。
冷媒从高温高压状态逐渐冷却下来,并变成高压液体。
三、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空调设备中帮助降低空气温度的组件。
高压液体在通过膨胀阀减压后,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液体冷媒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
同时,冷媒逐渐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
蒸发器是制冷空调设备中冷却空气的关键部件。
四、控制系统制冷空调设备中的控制系统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通过测量室内温度和其他参数,控制系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闭制冷空调设备,并控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组件的工作状态。
现代制冷空调设备中的控制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工作模式,提供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
总结:制冷空调设备的运行原理可以概括为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循环过程。
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气体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成高压液体,蒸发器利用液体冷媒吸收室内热量,降低空气温度,而控制系统则起到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这一原理使得制冷空调设备能够提供宜人的室内温度,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制冷空调设备的原理虽然看似复杂,但是它们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和维修这些设备非常重要。
通过对制冷空调设备工作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减少能源浪费。
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图
冷水机组是一种用于工业和商业建筑的制冷设备,它能够将热空气转化为冷空气,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图如下所示:
1. 蒸发器,冷水机组的蒸发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
热空气通过蒸发器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会吸收热量,并将空气冷却下来。
蒸发器内部的管道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加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
2. 压缩机,蒸发器中被吸收的热量会导致制冷剂的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以气态形式进入压缩机。
压缩机负责将制冷剂压缩,提高其温度和压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释放热量。
3. 冷凝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后,制冷剂以高温高压气态形式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会释放热量,冷却并凝结成液态。
冷凝器通常与冷水机组的冷却水系统相连接,通过水的循环来将制冷剂冷却成液态。
4. 膨胀阀,冷凝器中冷却成液态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膨胀阀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能够在蒸发器中蒸发并吸收热量。
5. 控制系统,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图中还包括了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面板和自动调节装置,能够根据室内温度和系统运行状态来自动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以上就是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图,通过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冷水机组能够有效地将热空气转化为冷空气,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