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5.设计制作个性化电子作品》优质课教案_10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机器人的认识------程控模拟小风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风扇的组成部分;2.学会搭建风扇机器人模型;3.学习利用Scratch-JMD编程制作会动的风扇机器人;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风扇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编写。
难点:风扇机器人的搭建及运行。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环境:多媒体、电脑、创客空间教室课前准备:组装材料、高级电机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引入本课(认识机器人)播放一小段机器人动画视频,引出机器人——它是我们人类的好帮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机器人:设计开发一台风扇机器人模型。
二、出示任务,了解原理(初识机器人)同学们自己动手设计开发一台风扇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进行程控,也可人为操控,让电扇风叶可以转与停。
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
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有电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热能。
首先搭建好程控模拟小风扇机器人的模型,将主机M1或M2端口用连接线连接一个高级马达端口,编写好程序,下载到主机中,一启动主机程序,M1或M2端口就会按程序设定时间和速度,给马达供电,马达做相应的转动动作,带动风叶,模拟起了小风扇。
三、合作探究,搭建模型(搭建机器人)第一步:将四根模梁和红色销按图拼装好,平放在桌面,如图所示。
第二步:将主控器插入四个销中,如图所示。
第三步:将高级马达固定在三个销上,如图所示。
第四步: 将主机M1或M2端口用连接线连接到高级马达端口,如图所示。
第五步:将四根横梁和一个齿轮,用销组装固定起来,模拟风扇叶,如图所示。
第六步:将模拟风扇叶固定在马达主轴上,如图所示。
四、分工互助,编写程序(为机器人助力)用Scratch-JMD编程, 如图所示,参考程序。
程序解析:首先左马达M1以100的速度旋转,等待3秒后,设置M1转速为0,M1带动的模拟风叶停止转动。
《多彩的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多彩的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在scratch中画正三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多边形、圆的方法。
2.采用循环嵌套的程序指令,掌握画重复正三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多边形、圆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或总结一些规律,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队交流、小组互助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自我展示、勇于探索、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重复图形的程序设计中循环嵌套的使用;教学难点:能灵活应用所学画出多种多样的图形来;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演示引思,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老师的操作:大家看,上面的这些美丽的图形一定很吸引你吧,想不想自己动手画出这些图形,或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更多有趣的图形?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对画多彩的图形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强烈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任务驱动,探究实践1、出示教学目标,明确本节内容。
教学目标出示。
(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从画出的图形中总结出它们重复执行次数、旋转度数的规律性变化。
(2)掌握重复命令的嵌套,会画出重复的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圆。
2、课前热身,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请以最快的速度画出下列图形。
(看一看,比一比,哪组完成的好)(一)画出一个正三角形(二)画出一个正方形(三)画出一个正五边形(四)画出一个正六边形(五)画出一个正十二边形(六)画出一个正六边形(七)画出一个圆3、演示操作,新课讲授。
同学们在画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时,有没有发现它们重复执行的次数变化?旋转度数的变化?(1)画正三角形时,重复执行的次数为3,旋转的度数为360/3=180度。
(2)画正方形时,重复执行的次数为4,旋转的度数为360/4=90度。
电子捕鼠器一、设计缘起鼠患猖獗,人鼠大战,几经对垒,折戟沉沙,涛声依旧,鼠来鼠往;养猫助阵,卫生不保,焦头烂额。
借力科技,电子捕鼠,人鼠再战,胜负几何?二、学情分析农村中学学生接触面小,但有很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1、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2、设计的优化。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系统的分析方法,2、环境对设计的影响,3、传感器的理解和使用,4、制作技能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准备2个市场上的单向开口的捕鼠器、红外探测器2个、控制模块1个、电机1个、嗡鸣器1个、电池2节KT板一小张、双面胶、手工刀、剪刀、直尺等六、新课情景设置鼠患猖獗,人鼠大战,几经对垒,折戟沉沙,涛声依旧,鼠来鼠往;养猫助阵,卫生不保,焦头烂额。
市场上捕鼠器的单向开口的,虽然用很香很香的诱饵,但老鼠也有可能不进入到捕鼠笼中去,从而导致捕鼠失败。
怎么办?1、学生调查了解A:鼠患情况B:捕鼠方法C:市场上的捕鼠神器2、市场现有产品分析A:单向开口B:实物引诱C:被动触发3、改进方向A:双向开口B:红外触发C:自动报警4、改进步骤A.将在市场上购买的单向开口的捕鼠器的封闭端拆除,并用用小扎丝连接成一个两端开口的捕鼠器;B.在捕鼠器的中间接近下方的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将红外探测器安装在有小孔的位置(小孔需一左一右,否则不能调节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距离);C.把电机安装在捕鼠器的上方中间,把一段绳子的中间固定在转轴上,两个末端分别结一个套,电机转动收紧绳子,用来联动捕鼠器的开关(注意调节捕鼠器的触动灵敏度);D.将捕鼠器的上方和左右面用KT板密封(光线强了影响红外探测器的灵敏度),再把控制模块和电池安装在顶部(安装时,注意不要影响捕鼠器的触动灵敏度);E.调试----在绳子中间绑一鼠状物体模拟老鼠左、右穿过捕鼠器,调节红外探测器和捕鼠器触动开关的灵敏度;F.安装一个嗡鸣器,当老鼠被关在笼中后嗡鸣器发出报警声,提醒即时处理,以便实行下一次捕捉。
七、学习反思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有所理解并能够简单的使用,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学生制作技能.。
《留住那抹绿-PPT设计与创意》教学设计一、确定教学内容我校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一个学期的计算机课程,制作科创作品期间,教师已经指导掌握了PPT软件的基本设置,而且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具备基本的看视频看课本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意识。
根据上述学情确定教学主题《留住那抹绿-PPT设计与创意》具体内容阐释如下:空重回蓝色,云朵变白,请同学们把本页插入云朵形状,填充为白色系。
任务四:请将此自选图形用“图片1”填充。
拓展任务:将花瓣添加随风飞舞的动画效果吧。
探索任务:将目录页与其它对应页面进行超链接;自己制作两张环保页面,注意修饰和美观。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PPT里基本的字体,背景,形状填充等设置;2.拓展动画设置,字体库等概念以及设置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导入以及微课演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了解各种概念,各类破坏现象,以便更好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留住那抹绿。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微课完成形状用图片填充的设置,以及自定义动画中完成花瓣漫天飞舞的绚丽效果。
教学难点:花瓣漫天飞舞,设置步骤较多,不易完成。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微课视频、教师课件、学生任务导学案六:确定师生活动:大致为:1、教师演示微课,学生参照演练。
2、学生练习任务,教师旁边辅导。
七、渗透健全人格要素1.保护自然环境:通过微课展现环境现状,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2.审美感:学生观看优秀作品,培养其审美感。
3.展示环节,让学生在自信中更加快乐学习,对此门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八、课堂设计灵感之所以选择此节教学内容,是因为平时看到学生在用PPT制作各科实践汇报时,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比较集中,所以就想以“做梯步任务”的方式,把这些问题由易到难一一呈现并解决,以科创比赛中选拔出的学生优秀作品为原素材,来源于学生作品,最终回归到学生作品。
情系故土胸怀世界——《多媒体作品的集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多媒体作品的集成》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第3章的内容,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
本章教学内容是按照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步骤作为框架来安排的,确定主题-分析与设计-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多媒体作品的集成-评价与发布,这节内容是继上一个内容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之后的,对作品的规划框架进行设计后,将多媒体素材通过powerpoint2007软件集成到作品中,表达作品的主题。
集成的过程除了技术的应用外还要注意作品布局的简洁性和统一变化,以及文字的显示效果等艺术问题,注意对作品主题的表达。
二、学生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进行分析是课堂的基础内容。
七年级的同学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而且本节所用到的软件powerpoint2007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包括幻灯片修饰,动画,插入多媒体之类的技能,有了一定的基础。
这些都为本课完成学习任务打好了基础,但是由于时间间隔较长,所以对于具体的一些技能不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掌握。
三、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在作品的规划框架进行设计基础上,将多媒体素材集成到作品中,表达作品的主题了解使用powerpoint集成一个多媒体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小组活动,演示法等来学习作品框架规划和使用powerpoint集成一个多媒体作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作品主题对母校历史的了解,对学校产生自豪感,亲密感和认同感。
为当地的历史和变迁对参与学习教育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四,重点难点重点对作品制作框架的规划和主题的表达,对powerpoint集成作品技能的应用。
难点使用powerpoint集成一个多媒体作品五,教法学法“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制作个性化电子作品》—、概述《制作个性化电子作品》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第五课。
本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功能和用途,如何启动和退出软件,熟悉Photoshop的工作界面,掌握复制图像的方法和移开工具的用法。
能够制作属于自己的图片作品。
二、教学目标分析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学生的根底和认识规律,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功能和用途;2、了解启动和退出Photoshop的方法;3、熟悉Photoshop的工作界面;4、学会在Photoshop中新建和翻开图像文件;5、掌握复制图像的方法和移开工具的用法6、能够制作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电子作品(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跟学生一起讨论一幅好的作品的衡量标准:要有创意更要有思想。
2、学生通过作品点评,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制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从他人的作品中,取长补短,改良自己的作品。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Photoshop的兴趣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热情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浓厚,思维活泼,想象力丰富,敢想、敢说,讨论和发言都很积极,学习兴趣易被调动,作为图像处理软件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但由于有了“画图“软件的学习经验,所以对工具的使用及其相应的属性设置不会太陌生。
授课中可以与”画图“软件比照讲解。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取分组、讨论、任务驱动和竞赛、协作学习等形式。
任务驱动中的任务是师生活动的核心,是教学各环节的连接。
通过竞赛和协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教师资源:PPT多媒体课件(2)学生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六、教学过程4.踏上旅途为例示范一些工具的使用。
练习学生观察,思考,然后根据老师的示范操作进行自主练习掌握技巧一、新建画布旅行总是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和不同的人生感悟,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在Photoshop软件的陪伴下踏上一段美好的旅途吧!老师将课程分成四个关卡,以闯关的方式来进行。
制作作息时间表
教材分析
表格制作是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主要学习表格的创建、编辑和美化的基本方法。
通过制作一个周末作息时间表的任务,围绕制作、修改、美化和完善表格,学习文字处理word软件中的表格技术,培养学生使用电脑处理表格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学习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喜欢将主要的精力用于表格的美化设置,而对于表格使用美化中的具体操作。
如设置表格行高,列宽数值,合理设置表格中文字的字体,字号,却不太在意,如果学生只是按课本那里要求进行设置,还是很难发现制作表格的内在规律。
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补充表格制作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对表格制作的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2.表格文字制作:输入表格文字、合理设置表头与表体文字。
3.表格美化设置:表格边框、表格底纹设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传统手工制作表格与电脑制作表格的高效对比,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了解到使用软件操作表格的优势后,进而让学生通过任务驱动了解表格的制作、美化流程。
体验制作一份表格的完整流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计算机在处理表格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了解合理规划制作表格比机械操作应用更为重要。
学习重点
1.表格框架制作要合理。
2.表格文字设置要与框架大小相适合。
学习难点
1.表格框架制作。
2.合理的设置行高列宽。
教学方法
示范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