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题库1-0-8
- 格式:pdf
- 大小:108.47 KB
- 文档页数:12
触电防护技术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 绝缘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封闭和隔离,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并应符合专业标准规定。
2. 屏护采用护罩、箱闸、遮拦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金属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遮拦应挂标示牌,必要时配备光电报警连锁装置。
遮拦高度不应低于1.7m,下部边缘离地不超过0.1m,栅遮拦高度户内不低于1.2m,户外不低于1.5m。
栏条间距不应大于0.2m。
对于低压设备,遮拦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8m。
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高度一般不小于2.5m。
3. 间距①线路间距②用电设备间距,常用开关电器安装高度为1.3~1.5m,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留150mm的距离,室内灯具高度应高于2.5m,低于2.2m应采取安全措施,人碰不到的地方可减为1.5m,户外灯具应高于3m,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5m③检修间距,低压操作中,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小于0.1m;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 IT系统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对保护接地电阻有要求,380V不接地系统要求≤4欧,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容量不超过100kV.A时,要求≤10欧,不接地配电网,如果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公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且≤120/IE2. TT系统(配电网接地,电气外壳接地) 主要用于低压用户,且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优先使用前者。
3. TN系统保护接零要求:在同一接零系统中,不允许部分设备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只能接地的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重复接地合格。
零线上除工作接地以外的其他点的再次接地(位置:电缆或架空线进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配电线路的最远端及每1km处。
接地电阻:RS≤10Ω )。
工作接地合格。
减轻各种过电压的危险。
工作接地电阻RN≤4Ω。
发生对 PE线的单相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手持式电气设备不超过0.4s,固定式电气设备不超过5s);PE线和PEN线上不得安装单极开关和熔断器。
触电急救考题引言概述:触电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拯救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触电急救的相关考题,匡助大家了解如何正确应对触电事故。
一、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1.1 接触电源线或者电器设备1.2 使用有缺陷的电器设备1.3 操作不当或者违反安全规范二、触电事故的急救准则2.1 断电2.1.1 使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2.1.2 关闭电源开关2.1.3 断开触电者与电源的直接接触2.2 急救人员安全2.2.1 穿戴绝缘手套和鞋2.2.2 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救援2.2.3 避免触碰触电者的裸露皮肤2.3 呼叫急救2.3.1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2.3.2 提供准确的事故信息2.3.3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三、触电事故中的心肺复苏3.1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3.1.1 检查触电者是否故意识3.1.2 检查触电者是否有呼吸3.1.3 如果没故意识和呼吸,需要进行心肺复苏3.2 进行心肺复苏的步骤3.2.1 进行胸外按压3.2.2 进行人工呼吸3.2.3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四、触电事故中的伤害处理4.1 烧伤处理4.1.1 冷却烧伤部位4.1.2 保护烧伤部位4.1.3 不使用创可贴等封闭性敷料4.2 骨折处理4.2.1 不挪移触电者的骨折部位4.2.2 用软物垫好骨折部位4.2.3 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4.3 其他伤害处理4.3.1 住手出血4.3.2 清洁伤口4.3.3 使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五、触电事故后的预防措施5.1 安全用电5.1.1 使用合格的电器设备5.1.2 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5.1.3 遵守安全用电规范5.2 安全操作5.2.1 避免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电器5.2.2 不将电器设备放置在易燃物附近5.2.3 不私拉乱接电线结论:触电急救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掌握正确的急救准则和处理方法可以拯救生命。
通过了解触电急救考题,我们能更好地应对触电事故,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同时,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遵守安全规范和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可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应急处置措施一、脱离电源(1)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①立即拉掉开关,切断电源。
②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绝缘良好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
③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④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桥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网电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①立即通知网电变电站停电。
②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令克棒拉开高压保险。
(3)注意事项:①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②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
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
即使触电者在平地,电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③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二、现场急救(1)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对症救护。
(2)触电者伤势不重,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务员处理或送往医院。
(3)触电者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
同时,要速请医务员处理并送往医院。
(4)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并速请医务员处理并协同值班车送往医院,路途应注意心跳或呼吸如突然停止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5)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及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务员处理并协同值班车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终止急救。
一、事故特征:触电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电源,受到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致使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触电时间越长,机体的损伤越严重。
低电压电流可使心跳停止(或发生心室纤维颤动),继之呼吸停止。
高压电流由于对中枢神经系统强力刺激,先使呼吸停止,再随之心跳停止。
轻者惊吓、心悸、面色苍白、头晕、乏力。
防触电习题及答案1、为了高频加热设备工作安全,要求安装专用地线,接地电阻要小于()Ω。
A、 3B、 4(正确答案)C、 52、关于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错误的是()。
A、实行电气隔离。
B、采用安全特低电压。
C、采取不等电位均压措施(正确答案)3、人体直接触及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
A、间接接触触电B、直接接触触电(正确答案)C、非接触触电4、关于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错误的是()。
A、限制能耗防护B、石棉手套防护(正确答案)C、电气联锁防护5、对于额定功率小于16kW的阻焊变压器与焊钳连成一体的焊机,其空载电流的允许值可以比正常值大()倍。
A、2B、2.5(正确答案)C、36、触电事故一旦发生,首先()。
A、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正确答案)B、就地抢救C、人工呼吸7、在触电者已失去知觉(心肺正常)的抢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A、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B、解开衣服以利呼吸C、四周要多围些人(正确答案)8、根据电压降来确定向一台熔化焊机供电的电力变压器功率大小时,首先要确定()。
A、焊机允许发热程度B、焊机规定的最大允许压降(正确答案)C、焊机规定的最大允许电流值9、关于熔化焊操作中触电人员的急救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创造条件,用装有冰屑的塑料袋作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完全包围头部(正确答案)B、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C、移动触电者或将其送往医院,应使用担架并在其背部垫以木板,不可让触电者身体蜷曲着进行搬运10、对于多数熔化焊设备而言,电力变压器是否合适的决定性因素是()。
A、允许的电压降(正确答案)B、允许的电流值C、允许的发热程度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熔化焊人员手或身体的某部位接触到带电部分,而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对地面又无绝缘时很容易发生直接电击事故B、由于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行车、吊钩或其他金属物搭接作为熔化焊回路而发生触电称为间接触电C、焊机的电路中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中线)系统,熔化焊人员就不会触电(正确答案)12、事故隐患不包括()。
防触电安全知识考题解析一、判断(每题1分,共40分)1、触电事故与季节有关,每年二三季度触电事故较多。
√2、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在专业电工中情况也是一样。
X(在专业电工中情况是相反的)3、直接接触电击是设备正常状态下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设备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4、电击致命电流较大,伤害人体内部组织,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的痕迹。
X(电击致命电流较小)5、已经确认断开电源的设备,人体触及时不可能造成电击。
Ⅹ(停电设备上若有残余电荷或感应电压,人体触及时也可能造成电击)6、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但其中大约70%的含有电伤成分。
√7、人体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超过安全距离时,高电压对人体放电也属于单相触电。
√8、几个人在同一地带遭到跨步电压电击,完全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后果。
√9、已加绝缘的高压设备,没必要采取屏护或其它防止接近的措施。
Ⅹ(不论高压设备是否已加绝缘,都要采取屏护或其他防止接近的措施)10、遮栏出入口的门上,应根据需要装锁或采用信号装置、联锁装置。
√11、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很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取代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直接触电防护的其他措施。
X(不能用漏电保护器取代其他直接触电防护措施,只可在基本防护失效时发挥补充防护作用)12、安全电压电路必须与供电电路及大地隔离。
√13、冲击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有感知阈值、疼痛阈值和室颤阈值,没有摆脱阈值。
√14、电流持续时间越长,能量累积越大,室颤电流越大。
X(室颤电流越小)15、触电者伤情恢复初期,要尽量多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X(要尽量设法让其安静下来,以利于恢复健康)16、判断触电者有无心跳较好的办法是用手指轻按触电者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试其有无搏动。
√17、不论是在高压或低压线路上发生触电,施救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均要预先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和再次触及其他有电线路的可能。
√18、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施救者最好一只手操作。
1、单项选择题下面()不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方法。
A.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B.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C.保证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带电体与人体、带电体之间有必要的安全间距D.通过限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抑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证触电时处于安全状态2、单项选择题保持安全间距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在10kV 无遮栏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为()m.A.0.7B.0.5C.0.35D.13、单项选择题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的安全措施。
A.电磁场伤害B.间接接触电击C.静电电击D.直接接触电击4、单项选择题下列各种电伤中,最严重的是()。
(07年考题)A.电弧烧伤B.皮肤金属化C.电烙印D.电光眼5、单项选择题用电设备间距要求:明装的车间低压配电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m,暗装的可取()m。
明装电度表板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m。
正确答案为()。
A.0.81.01.2B.1.01.21.4C.1.21.41.8D.1.41.82.06、单项选择题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优劣的最基本的指标。
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Ω。
A.100B.500C.1000D.15007、单项选择题屏护装置与带电体应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对于低压设备,遮栏与低压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m。
A.0.5B.0.8C.1.0D.1.28、单项选择题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用()测量。
(07年考题)A.功率表B.电压表C.电流表D.兆欧表。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题库1-0-8
问题:
[单选]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的安全措施。
A.A.电磁场伤害
B.B.间接接触电击
C.C.静电电击
D.D.直接接触电击
此题的考点是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首先应明确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原则,即应当使危险的带电部分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触及。
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即绝缘、屏护和间距。
这些措施是各种电气设备都必须考虑的通用安全措施。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
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
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
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
屏护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
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
离。
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
由于题目明确说明是防止触电的措施,不是防止电磁场伤害的措施,故A是错误的。
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是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而不是绝缘、屏护和间距,因此B也是错误的。
仅从绝缘不是防止静电电击的方法,就可以判定C是错误的。
因此只有D是正确的。
问题:
[单选]下面不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方法。
A.A.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
B.B.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
C.C.保证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带电体与人体、带电体之间有必要的安全间距
D.D.通过限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抑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证触电时处于安全状态
绝缘、屏护和间距是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
故D不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方法。
问题:
[单选]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优劣的最基本的指标。
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Ω。
A.A.100
B.B.500
C.C.1000
D.D.1500
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优劣的最基本的指标。
在绝缘结构的制造和使用冲,经常需要测定其绝缘电阻。
通过测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定某些电气设备的绝缘好坏,判断某些电气设备如电机、变压器的绝缘情况等。
以防因绝缘电阻降低或损坏而造成漏电、短路、电击等电气事故。
绝缘电阻随线路和设备的不同,其指标要求也不一样。
就一般而言,高压较低压要求高;新设备较老设备要求高;室外设备较室内设备要求高,移动设备较固定设备要求高等。
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
(辽宁11选5 )
问题:
[单选]屏护装置与带电体应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对于低压设备,遮栏与低压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m。
A.A.0.5
B.B.0.8
C.C.1.0
D.D.1.2
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
屏护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
尽管屏护装置是简单装置,但为保证其有效性,须满足如下的条件:
1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为防止因意外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对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可靠连接保护线。
2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遮栏高度不应低于1.7m,下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0.1m。
栅遮栏的高度户内不应小于1.2m、户外不应小于1.5m,栏条间距离不应大于0.2m;对于低压设备,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8m。
户
外变配电装置围墙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5m。
3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
4必要时应配合采用声光报警信号和联锁装置。
问题:
[单选]用电设备间距要求:明装的车间低压配电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m,暗装的可取m。
明装电度表板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m。
正确答案为。
A.A.0.81.01.2
B.B.1.01.21.4
C.C.1.21.41.8
D.D.1.41.82.0
1、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
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及方便操作。
在间距的设计选择时,既要考虑安全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人—机工效学的要求。
2、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设备类型、不同安装方式、不同的周围环境所要求的间距不同。
3、用电设备间距要求:
①明装的车间低压配电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2m,暗装的可取1.4m。
明装电度表板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8m。
②常用开关电器的安装高度为1.3~1.5m;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留150mm的距离,以便于操
作。
墙用平开关离地面高度可取1.4m。
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可取1.3—1.8m,暗装的可取0.2—0.3m。
③室内灯具高度应大于2.5m;受实际条件约束达不到时,可减为2.2m;低于2.2m时,应采取适当安全措施。
当灯具位于桌面上方等人碰不到的地方时,高度可减为1.5m。
户外灯具高度应大于3m;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5m。
④起重机具至线路导线间的最小距离,lkV及1kV以下者不应小于1.5m,10kV者不应小于2m。
问题:
[单选]下列各种电伤中,最严重的是()。
(07年考题)
A.A.电弧烧伤
B.B.皮肤金属化
C.C.电烙印
D.D.电光眼
问题:
[单选]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用()测量。
(07年考题)
A.A.功率表
B.B.电压表
C.C.电流表
D.D.兆欧表
问题:
[单选]保持安全间距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在10kV无遮栏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为()m.
A.0.7
B.0.5
C.0.35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