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 格式:pptx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4
6-3.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⒈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⑴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通过分析产品零件图和装配图,了解零件在产品结构中的作用和装配关系,从而对其技术要求进行审查,确定其是否恰当,工艺上能否实现,找出技术要求的关键问题,以便采取适当措施,为合理制定工艺规程作好必要的准备。
⑵零件结构的工艺分析: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⒉毛胚的选择:⑴毛胚的种类和选择:锻件﹑铸件﹑焊接件﹑各种型材﹑棒料﹑板料及工程塑料等。
根据工件材料,力学性能形状结构等要求来确定⑵毛胚形状和尺寸确定:是否需要工艺凹台,是否一胚多件,是否用组合毛胚⒊拟订工艺路线:是设计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是: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加工顺序划分工序,在切削加工的工序中,可以选择各工序的工艺基准,确定工序尺寸,设备工装,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等。
分阶段加工: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研磨或抛光)定位:工件在机床和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装夹: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定位并夹紧的过程⒋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例:毛胚尺寸:直径26±0.8粗车:直径22.5-0,0.5半精车:直径20.5-0,0.2精加工尺寸:直径20H6(工件尺寸)⒌选择各工序使用的机床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个辅助工具量具﹑刀具:单件﹑小批.选通用刀具大批﹑大量生产:通用和专用刀具并用夹具:单件﹑小批选用平口钳﹑分度头﹑三爪卡盘大批﹑大量选用各钻模﹑镗模﹑铣夹具辅助工具:镗杆﹑刀盒等⒍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吃到深度工时定额:安排生产﹑计算成本的依据⒎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片工艺卡片工序卡片。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方法步骤1. 收集、研究原始资料研究原始资料应从两方面着手:(1)读图。
弄明白产品或部件的具体结构、组成;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连接方法;装配精度要求及设计人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这些要求。
(2) 审图。
通过结构工艺性分析,看产品结构是否便于拆装、调试和维修;对装配精度要求进行必要的精度校核. 审图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2。
决定装配生产组织形式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生产纲领和现场生产条件选择适当的生产组织形式。
3。
划分装配单元划分装配单元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将产品合理地分解为可单独装配的单元后,才能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划分装配工序,这对于批量生产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装配单元可分为5级:零件、合件、组件、部件和产品,如图9-12所示。
(1)零件.产品制造的基本单元,也是组成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
大多数零件都先装成合件、组件和部件后才进入总装, 只有少数零件直接进入总装.2)合件。
若干个零件用不可拆卸连接法(如焊接等)装配在一起后的装配单元及利用“合并加工修配法”装配在一起的几个零件(如双联转子泵的内外转子、发动机连杆小头孔和衬套等)称为合件。
(3)组件。
由一个或数个合件及零件组合成的相对较独立的组合体称为组件,如轴和装在该轴上的齿轮、轴承等都可看成是合件。
(4) 部件。
由若干零件、合件、组件组合而成,在产品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功能的独立单元称为部件,如车床的主轴箱、进给箱等。
4. 确定装配顺序(1)选择装配基准件。
无论哪一级装配单元,都要选定一个零件或比它低一级的装配单元作为装配基准件.其选择原则为:①基准件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
②基准件应有较大的体积、重量和足够的支撑面以满足陆续装入零、部件时的作业要求和稳定性要求.③基准件的补充加工量应最少,尽可能不再有后续加工。
④基准件应有利于装配过程的检测、工序间的传递运输和翻身、转位等作业.2)确定装配顺序。
装配工艺规程
1、根据装配图纸和技术参数,按照装配过程进行装配。
2、检查零件,检查各种尺寸和质量,确保每一件零件符合图纸要求。
3、根据装配图纸,组装零件,按要求安装好所有螺栓、螺母、垫圈
等所有连接件。
4、按技术要求使用有机物清洁装配零件。
5、完成装配后,按装配图纸要求检查每一个零部件,确保不存在明
显的质量问题,并做好调试工作。
6、检查组装件是否完好,测量尺寸,使用游标卡尺和尺规进行检查,要求严格按照装配图上的尺寸进行检查。
7、确认装配完成后,进行性能检查,检查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
8、完成性能检测后,做好报表,并保存资料,归类至相关资料文件
目录。
9、检查工作环境是否达到安全标准,若不达标,组织改善和检查,
确保安全。
装配工艺的制订一、装配工作的内容1. 清洗2. 连接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销连接和键连接等;不可拆卸连接,如铆接、焊接和过盈连接等。
3. 校正与调整4. 配作5. 平衡对于转速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械,为防止回转件质量分布不均,产生振动,须进行平衡。
平衡的方法有静平衡和动平衡。
6. 检验产品装配后必须按规定的性能指标逐项检验,并进行试运转,全部合格后才可出厂。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装配工艺规程就是以文件的形式将装配内容、顺序、检验等规定下来,指导装配工作及处理装配工作中所发生问题的纲领文件。
(一)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1. 确保产品质量2. 尽量减少手工劳动量3. 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主要考虑要减少装配的投资,合理选用装配流水线或自动线,尽量减少车间的生产面积等。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1. 研究产品装配图和验收技术要求通过分析产品的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以明确产品的性能、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具体结构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关系。
通过审查产品的装配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明确装配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便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2. 确定装配的生产组织形式固定式装配是将产品或部件固定在一个工作地上进行,产品的位置不变,装配过程中所需的零、部件都汇集在固定场地的周围。
工人进行专业分工,按装配顺序进行装配,这种方式用于成批生产或单件小批生产。
移动式装配是将产品置于装配线上,称移动式流水装配。
通过连续或间歇的移动使其顺序经过各装配工位以完成全部装配工作。
连续移动即装配线连续缓慢移动,工人在装配时一面装配一面随装配线走动,装配完毕后再回到原位;间歇移动即在装配时装配线不动,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装配完后,产品(半成品)被输送到下一工位。
移动式装配一般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对于大批大量的定型产品还可采用自动装配线进行装配。
3.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机器中能进行独立装配的部分称装配单元。
任何机器都可以分为若干个装配单元,如合件、组件、部件。
第三章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答:用机械的加工方法(包括钳工的手工操作)按规定的顺序把毛坯(包括轧制材料)变成零件的全部过程。
2、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是什么?如何划分?答: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工艺过程可分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3、什么是工序、安装、工步、工位和走刀?答:1、工序指的是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一般是指一台机床)对一个工件(对多轴机床来说是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一个工序有时在零件的几次装夹下完成,这时在零件每装夹一次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次安装。
3、在多轴机床上或在带有转位夹具的机床上加工时,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有的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个工位。
4、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对车削来说,指主轴转速和车刀进给量,不包括切深,对其他加工也类似)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
5、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对工件每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称为一次走刀。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指导思想?答: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者关系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率,满足生产量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耗费、减少投资、降低制造成本。
5、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答: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机械制造业一般有三种生产类型,即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中,要能适应各种经常变化的加工对象,广泛使用万能机床、通用夹具、通用刀具和万能量具,一般采用较低精度的毛坯大批大量生产下,广泛使用各种高效率的、自动化程度高、专用的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一般尽可能使用精度较高的毛坯。
6、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它的作用是什么?工艺规程的设计的原则和步骤有哪些?答:将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照一定的格式写成文件,用来指导生产,这个工艺文件就叫做加工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的作用:(1) 工艺规程是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装配工艺规程基本概念装配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装成一个组件或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部件装成一个机器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部件装配凡是将两个以上的零件结合在一起或将零件与几个组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装配单位的装配工作叫部件装配装配工序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不更换设备或地点的情况下完成的装配工作叫装配工序装配方法:完全互换装配法:在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修配、选择或调整即可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选择装配法:将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加工精度,通过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达到规定的安装精度;调整装配法:装配时,根据装配实际的需要,改变产品中可调整的零件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修配装配法:装配时,根据装配的实际需要,在某一零件上除去少量预留修配量,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装配工作的要点: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工作;清理工作包括去除残留的型砂、铁锈、切削等;相配表面在配合或连接前的润滑;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试车时的事前检查;边装配边检查试车时的事前检查;装配尺寸链:指把影响某一装配精度的有关尺寸彼此按顺序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图形,这些相互关联的封闭尺寸图形,称为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尺寸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组成装配尺寸链至少有增环,减环和封闭环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根据装配方法,尺寸链的解法有完全互换法,选择法,修配法和调整法封闭环基本尺寸,等于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的公差之和装配工艺规程装配工艺过程及内容组成:Ⅰ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对零件进行清理和清洗;对某些零件进行修配,密封性实验或旋转件的平衡实验Ⅱ装配工作:装配工作包括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把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一台完整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配;产品在进入总装以前的装配工作称为部件装配;部件装配是从蕨零件开始的,装配蕨件可以是一个精简也可以是低一级的装配单位Ⅲ调整,精度检查和试车:调整是指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对位置;装配精度检验包括工作精度检验和几何精度检验;试车是机器装配后,按设计要求进行运转实验;喷漆,涂油和装箱制定装配工艺规程内容原则: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2.合理安排装配工序;3.尽可能少占车间的生产面积方法:1.要对产品进行分析;2.确定组织形式;3.制定装配工艺卡片内容:1.确定装配技术要求;2.制定检验方法;3.选择装配所需设备,工具;4.制定时间定额.。
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包括装配工艺规程是指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制定的一套操作方法和步骤。
它的主要作用是指导生产操作人员进行正确的装配操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要装配的产品,需要明确其相关规格和技术要求,如产品的型号、振动、温度、压力、材料等等,以便在装配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其次,需要明确装配工具、设备和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对于不同的产品和装配步骤,选用的工具和设备都不相同。
因此,需要指导生产操作人员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详细介绍其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三,需要详细介绍装配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装配步骤,需要不同的操作方法。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对每个装配步骤进行详细的指导,包括装配顺序、装配方向、装配位置、装配方法、装配工具等等,并重点介绍操作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避免的错误。
第四,需要对装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在装配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步骤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对整个装配过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装配工艺规程。
最后,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工艺保证措施和改进措施。
在实施装配工艺规程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和失误,因此需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一些有效的工艺保证措施和改进措施,以保证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一份完整的装配工艺规程应该包括产品规格和技术要求、装配工具设备和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装配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检查和评估过程和结果、以及工艺保证措施和改进措施等内容,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装配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装配工艺规程是指导装配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装配工艺规程对保证装配质量、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缩小装配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它取决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合理性。
1、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分析和计算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和组织形式(1)装配方法: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2)组织形式:固定式,全部装配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完成,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移动式,将零部件用输送带按装配顺序从一个地点到下一地点,各装配地点的总和完成产品的全部装配。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及部件等装配单元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任何装配单元都要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级的装配单元作为装配基准。
装配基准件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件、部件,应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有足够的支撑面和较多的公共结合面。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基准零件以后,即可以安排装配顺序,并以装配单元系统图的形式表示,具体是按先难后易、先内后外、先下后上、预处理工序在前得原则进行。
4、划分装配工序(1)确定工序集中和分散;(2)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3)确定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4)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5)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6)确定工序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1)单件小批生产时,只绘制装配系统图,装配时,按产品装配图和装配系统图工作。
(2)成批生产时,要制定部件、总装的装配工艺卡,写明工序次序,简要工序内容,设备名称,工夹具编号和名称。
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定额等项。
(3)大批大量生产中,不仅要制定装配工艺卡,还要制定装配工序卡,以直接指导工人进行产品装配。
产品装配工艺流程产品的装配工艺是什么,关于装配工艺有哪些过程.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产品装配工艺流程,希望你们喜欢!产品装配工艺流程1.制定装配线工艺的基本原则及原始资料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尽量减少钳工装配工作量,缩短装配线的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装配线的产品质量这一系列要求是制定装配线工艺的基本原则。
制定装配工艺的原始资料是产品的验收技术标准,产品的生产纲领,现有生产条件。
2.装配线工艺规程的内容分析装配线产品总装图,划分装配单元,确定各零部件的装配顺序及装配方法;确定装配线上各工序的装配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工具;选择和设计在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夹具和专用设备;确定装配线装配时零部件的运输方法及运输工具;确定装配线装配的时间定额。
3.制定装配线工艺规程的步骤首先分析装配线上的产品原始资料;确定装配线的装配方法组织形式;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编制装配工艺文件;制定产品检测与试验规范。
注意事项1.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手工劳动量,满足装配周期的要求;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
4.尽量降低装配成本。
装起来,并经过调试、检验使之成为合格产品的过程。
电子产品装配步骤1. 组装特点电子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组装电子产品的主要特点是:(1)组装工作是由多种基本技术构成的。
如元器件的筛选与引线成形技术;线材加工处理技术;焊接技术;安装技术;质量检验技术等。
(2)装配操作质量,在很多情况下,都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如焊接质量的好坏,通常以目测判断,刻度盘子、旋钮等的装配质量多以手感鉴定等。
(3)进行装配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训练和挑选,不可随便上岗。
2. 组装技术要求(1)元器件的标志方向应按照图纸规定的要求,安装后能看清元件上的标志。
若装配图上没有指明方向,则应使标记向外易于辨认,并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读出。
模具制定工艺规程的具体步骤装配工艺过程:压入导柱--装导套--压入导套--检验。
1)对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型孔工艺过程:(1)毛坯准备(2)刨六面,将毛坯刨成六面体(3)磨上下平面及角尺面(4)钳工划线、并加工销孔和螺钉孔(5)去型孔内部废料(6)热处理(7)平磨上下两面和角尺面(8)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型孔(9)将加工好的凹模进行稳定回火(10)钳工研磨销孔及凹模刃口,使使型孔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加工阶段划分: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光整加工阶段。
/划分目的:保证加工质量、合理使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
对刀点:当用夹具时常用与工件零点有固定联系尺寸的圆柱销等进行对刀,则用对刀点作起刀点。
定位:块规角尺定位法、十字划线定位法、定位板定位法。
19、记住数控程序常用的指令代码:G01G02G03G17~19G40~44G90~91万能夹具组成:正弦头、尾架、底座、十字托板(由一双相互垂直的精密丝杆螺母副组成)电极丝初始位置确定:目视法(基准面法、十字基准线法);电阻法。
D、量具的选择:单件小批量使用通用量具;大批使用量规和高生产率的专用检具。
35、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组成:床身、坐标工作台、运丝机构、工作液循环系统、高频脉冲电源、数字程序控制系统。
10、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1)对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分析与工艺审查正弦精密平口钳:可用于加工平面、斜面、刚性较大的材料。
加工顺序的安排: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基准先行,先面后孔。
)3)工序卡片:工序加工过程所必须的工艺资料。
7)数值计算工艺方法:a、单电极平动加工法(先高效低损耗电规准进行粗加工--依次改变电规准,加大平动量--最后使用的电极加工规准小,损耗量小)。
正弦分中夹具主要组成部分:正弦头、尾架、底座。
B、夹具的选择:单件小批量生产应尽量选用通用夹具;大批量使用专用夹具。
34、线切割与成形加工相比的特点:a、不需要制专用电极,电极丝可反复使用,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