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10-木材
- 格式:pptx
- 大小:28.42 MB
- 文档页数:10
土木工程材料__总结版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在土木工程中用于建筑结构和道路等建设中所需的材料。
它们在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所需的强度、耐久性和其他性能,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本文中,将讨论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沥青等。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由水泥、砂、骨料和水等组成。
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可以用于建造各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如建筑物、桥梁和水坝等。
由于其可成型性强,可以通过模具制成各种形状,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和道路建设中。
钢筋是一种常用的增强材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钢筋通常以网状或棒状的形式添加到混凝土中,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具有优良的拉伸和抗腐蚀性能,可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它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和其他大型结构中。
沥青是一种胶状材料,常用于道路建设中。
它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防水性能,能够将不同部分的道路连接在一起,并保护路面免受水和其他外部因素的损害。
沥青还可以提供较好的摩擦力,提高车辆在路面上的牵引力和安全性。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一般涂覆在碎石上,形成沥青混合料,用于铺设路面。
除了混凝土、钢筋和沥青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如木材、玻璃、砖块等。
木材常用于建造房屋和桥梁等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拉性能。
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中,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装饰性。
砖块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黏土或水泥制成,用于建造墙体和其他结构。
总之,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和钢筋常用于建筑结构的构造中,提供强度和耐久性。
沥青常用于道路建设中,保护道路免受损坏。
其他材料如木材、玻璃和砖块等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材料,可以保证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吉大《土木工程材料》(八)第八章木材一、木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轻质高强,对热、声和电的传导性能比较低;(2)有良好的弹性和塑性、能承受冲击和振动等作(3)容易加工、木纹美观;(4)在干燥环境或长期置于水中均有很好的耐久性(5)构造不均匀,各向异性;(6)易吸湿吸水;(7)易燃、易腐、天然疵病较多;(8)长期处于干湿交替环境中,耐久性变差。
二、木材的宏观构造包括哪些内容?木材的宏观构造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所观察到的木材构造特征。
木材是各向异性材料,它的宏观构造通常从树杆的三个切面进行观察,即横切面(垂直于树轴的切面),径切面(通过树轴的纵切面),和弦切面(平行树轴的纵切面)。
从横切面上可以看到,树木是由树皮,木质部和髓心三大部分构成。
树皮是树木生长的保护层,一般无使用价值,只有少数树种(如黄菠萝、栓皮栎)的树皮可用作保温隔热材料。
木质部是树皮和髓心之间的部分,是建筑上使用木材的主要部分。
木质部靠近树皮的部分颜色较浅,水分较多,易翘曲,称为边材;靠近髓心的部分颜色较深,水分较少,不易翘曲,称为心材。
边材在立木时期,具有生理功能,易被腐蚀和虫蛀。
心材无生理活性,材质较硬,密度较大,渗透性差,耐久性、耐腐蚀性均比边材好。
在木质部的横切面上,有深浅相间的同心环称为年轮,一般针叶树的年轮比阔叶树明显。
在同一年轮里,春天生长的木质,颜色较浅,木质较松软,强度低,称为春材(或早材);夏秋两季生长的木质,颜色较深,木质较硬,强度高,称为夏材(或晚材)。
对于同一树种,年轮越密,分布越均匀,材质越好;夏材所占比例越高,木材强度越高。
树干的中心称为髓心,是最早生成的木质部分,其材质松软,强度低,易腐朽。
从髓心向外的辐射线称为髓线,髓线处是木质部中连接较弱的部分,木材干燥时易沿髓线开裂。
三、木材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木材的物理性质包括:(1)密度与表观密度木材的密度各树种相差不大,一般为~/cm3。
木材的表观密度则随木材孔隙率、含水量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第二章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砂浆、混凝土、钢筋、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
一、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一)砖、瓦、砂、石(二)水泥、石灰、砂浆、混凝土(三)木材、钢材和钢筋混凝土(四)防水保温材料(一)砖、瓦、砂、石1.砖:是一种常用的砌筑材料,在混合结构房屋中作承重构件墙体,在框架结构中作为围护墙体。
1)按生产工艺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2)按所用原材料分为普通粘土砖、页岩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 3)按有无孔洞分为空心砖、多孔砖和实心砖等。
其特点是:原料容易取得,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体积小,便于组合。
但传统的粘土砖毁田取土量大、能耗高、砖自重大,施工生产中劳动强度大、工效低。
有逐步改革并用新型材料取代的必要。
我国已有近200个城市禁止在建筑物中使用粘土砖。
普通粘土砖: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高温、焙烧制成。
普通粘土砖的标准尺度为240×115×53mm,砌筑时砂浆灰缝厚度为10mm。
普通粘土砖以其抗压强度为主要标准划分强度等级,分为:MU7.5,MU10,MU15,MU20,MU25,MU30。
常用等级为MU7.5和MU10。
非烧结砖是利用不适合种田的山泥、废土、砂等,加入少量水泥或石灰作固结剂及微量外加剂和适量水混合搅拌压制成型,自然养护或蒸养一定时间即成。
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
2.瓦:属屋面围护材料,要求利于防排水,自重轻,密实度高。
常见的有:(1)粘土瓦:由粘土浇制成胚(成型),干燥,高温焙烧而成。
有青瓦和红瓦。
形状有平瓦和脊瓦(用于屋脊处)。
常见尺寸为400×230×20mm。
每平方米约15块左右。
自重按0.55kN/m2考虑。
(2)水泥瓦:利用水泥和砂拌和,压成瓦胚成型,后经蒸汽养护硬结而成。
分为平瓦和脊瓦(用于屋脊处)。
常见尺寸287×38×15,每平方米铺15块。
水泥瓦的密实度和防水效果均较粘土瓦好,且不用粘土。
第十章木材1.木材的主要优缺点有哪些?答:(1)木材的优点主要有:轻质高强,即比强度大;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耐冲击、振动;易于加工;长期保持干燥或长期置于水中,均有很好的耐久性;导热性低;大部分木材都具有美丽的纹理,装饰性好等。
(2)木材的缺点主要有:内部构造不均匀,导致各向异性;湿胀干缩大,引起膨胀或收缩;易腐朽、虫蛀;耐火性差;天然疵点较多等。
2.何谓纤维饱和点、平衡含水率和标准含水率?在实际使用中有何意义?答:(1)湿木材在空气中干燥时,当自由水蒸发完毕而吸附水尚处于饱和时的状态,称为纤维饱和点。
此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含水率。
纤维饱和点含水率的重要意义是木材许多性质在含水率影响下开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在纤维饱和点之上,含水量变化是自由水含量的变化,它对木材强度和体积影响甚微;在纤维饱和点之下,含水量变化即吸附水含量的变化将对木材强度和体积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2)潮湿的木材会向较干燥的空气中蒸发水分,干燥的木材也会从湿空气中吸收水分。
木材长时间处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中,当水分的蒸发和吸收达到动态平衡时,其含水率相对稳定,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周围空气的温、湿度变化而变化。
(3)标准含水率为12%的含水率。
为了正确判断木材的强度和比较试验结果,应根据木材实测含水率将强度按下式换算成标准含水率(12%的含水率)时的强度值。
3.木材的干缩湿胀有何特点?答:木材的干缩湿胀性特点为:(1)当木材从潮湿状态干燥至纤维饱和点时,自由水蒸发不改变其尺寸;继续干燥,细胞壁中吸附水蒸发,细胞壁基体相收缩,从而引起木材体积收缩。
反之,干燥木材吸湿时将发生体积膨胀,直到含水量达纤维饱和点时为止。
细胞壁愈厚,则胀缩愈大。
表观密度大、夏材含量多的木材胀缩变形较大。
(2)由于木材构造不均匀,各方向、各部位胀缩也不同,其中弦向最大,径向次之,纵向最小,边材大于心材。
一般新伐木材完全干燥时,弦向收缩6%~12%,径向收缩3%~6%,纵向收缩0.1%~0.3%,体积收缩9%~14%。
第二章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砂浆、混凝土、钢筋、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
一、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一)砖、瓦、砂、石(二)水泥、石灰、砂浆、混凝土(三)木材、钢材和钢筋混凝土(四)防水保温材料(一)砖、瓦、砂、石1.砖:是一种常用的砌筑材料,在混合结构房屋中作承重构件墙体,在框架结构中作为围护墙体。
1)按生产工艺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2)按所用原材料分为普通粘土砖、页岩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 3)按有无孔洞分为空心砖、多孔砖和实心砖等。
其特点是:原料容易取得,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体积小,便于组合。
但传统的粘土砖毁田取土量大、能耗高、砖自重大,施工生产中劳动强度大、工效低。
有逐步改革并用新型材料取代的必要。
我国已有近200个城市禁止在建筑物中使用粘土砖。
➢普通粘土砖: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高温、焙烧制成。
普通粘土砖的标准尺度为240×115×53mm,砌筑时砂浆灰缝厚度为10mm。
➢普通粘土砖以其抗压强度为主要标准划分强度等级,分为:MU7.5,MU10,MU15,MU20,MU25,MU30。
常用等级为MU7.5和MU10。
➢非烧结砖是利用不适合种田的山泥、废土、砂等,加入少量水泥或石灰作固结剂及微量外加剂和适量水混合搅拌压制成型,自然养护或蒸养一定时间即成。
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
2.瓦:属屋面围护材料,要求利于防排水,自重轻,密实度高。
常见的有:(1)粘土瓦:由粘土浇制成胚(成型),干燥,高温焙烧而成。
有青瓦和红瓦。
形状有平瓦和脊瓦(用于屋脊处)。
常见尺寸为400×230×20mm。
每平方米约15块左右。
自重按0.55kN/m2考虑。
(2)水泥瓦:利用水泥和砂拌和,压成瓦胚成型,后经蒸汽养护硬结而成。
分为平瓦和脊瓦(用于屋脊处)。
常见尺寸287×38×15,每平方米铺15块。
土木工程材料分类,各类特点及应用想象一下,咱们就像一群即将建造梦想家园的小蚂蚁,面对着一堆各种各样的材料,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这时候啊,要是能清楚地知道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那可就像手里握着魔法棒一样神奇啦。
首先呢,咱来说说最常见的一种土木工程材料——木材。
木材就像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温柔巨人。
我有个朋友叫老王,他可是个老木匠了。
每次看到木材,他的眼睛里都闪着光。
他总是轻轻地抚摸着木材的纹理,就像在抚摸自己孩子的头发一样,嘴里还嘟囔着:“这木材啊,可是好东西。
”木材的优点可不少,它质轻,加工起来比较方便。
老王拿着锯子,三下五除二就能把一块木材按照自己的想法变成各种形状,什么桌椅板凳啦,门窗框架啦。
而且木材的保温性和隔热性还不错,住在木房子里就像被大自然的怀抱轻轻拥抱着,冬暖夏凉。
不过呢,木材也有它的小脾气,它容易受潮变形,还怕虫子蛀咬。
所以啊,在一些潮湿的地方,用木材就得小心点啦,得给它做好防护措施,就像给它穿上一层保护衣一样。
接下来就是石材啦。
石材就像是大地的铠甲,坚硬无比。
我曾经见过建筑工地上的师傅们搬运石材,那一块块大石头,沉甸甸的,可把师傅们累得够呛。
但是啊,石材的坚固性让它在土木工程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比如说那些宏伟的宫殿、古老的城堡,石材就是它们的坚强后盾。
石材的耐久性特别好,风吹雨打都不怕。
你看那些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建筑,石材依然稳稳地站在那里,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岁月的秘密。
不过呢,石材也不是完美的。
它比较重,开采和加工都比较困难,成本也就相对较高。
所以在一般的民用建筑里,不会大面积地使用石材,除非你像古代的贵族一样,财大气粗又追求极致的坚固。
再说说混凝土吧。
混凝土就像是一群团结的小战士,水泥、沙子和石子紧紧地抱在一起。
我记得我家盖房子的时候,混凝土搅拌机轰隆隆地响着,就像在演奏一首建设的交响曲。
混凝土的抗压能力那可是相当厉害的,就像一个超级抗压的大力士。
它可以用来建造高楼大厦的框架,承受巨大的重量。
土木工程材料简介
土木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土木工程建设的各种材料,包括混凝土、砂浆、钢材、木材、砖块、石材、瓷砖、玻璃、防水涂料、隔热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用于满足土木工程的各种需求。
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由骨料、水泥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
砂浆是由水泥、砂、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糊状物质,主要用于粘结各种材料,如砖块、石材等。
钢材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良好塑性的土木工程材料,广泛用于桥梁、建筑和道路等工程中。
木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常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的临时结构或装饰装修。
砖块和石材是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广泛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建筑材料,具有多种用途,如窗户、幕墙和装饰等。
防水涂料是一种能够防止水分渗透的涂料,广泛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
隔热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和散失,常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的保温隔热层。
除了上述介绍的土木工程材料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土木工程材料,如石灰、石膏、塑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在土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十章木材一、名词解释1.木材纤维饱和点答:湿木材在空气中干燥时,当自由水蒸发完毕而吸附水尚处于饱和时的状态,称为纤维饱和点。
此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含水率,其大小随树种而异,通常介于23%~33%。
纤维饱和点含水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木材许多性质在含水率影响下开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在纤维饱和点之上,含水量变化是自由水含量的变化,它对木材强度和体积影响甚微;在纤维饱和点之下,含水量变化即吸附水含量的变化将对木材强度和体积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2.平衡含水率答:木材长时间处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中,当水分的蒸发和吸收达到动态平衡时,其含水率相对稳定,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周围空气的温、湿度变化而变化,故各地区、各季节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常不相同。
3.标准含水率答:标准含水率为12%的含水率。
为了正确判断木材的强度和比较试验结果,应根据木材实测含水率将强度按下式换算成标准含水率(12%的含水率)时的强度值。
二、填空题1.管胞在树木中起和的作用;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粘结在一起,构成坚韧的细胞壁,使木材具有强度和硬度。
【答案】支承;输送养分;纤维素;半纤维素【解析】木材细胞因功能不同可分为管胞、导管、木纤维、髓线等多种。
管胞在树木中起支承和输送养分的作用;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构成坚韧的细胞壁,使木材具有强度和硬度。
2.木材中的水可分为和两种,其中与木材的强度和尺寸变化有关。
【答案】自由水;吸附水;吸附水【解析】木材中的水可分为自由水和吸附水两种,是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自由水中的水。
木材干燥时,自由水首先蒸发。
自由水的含量影响木材的表观密度、燃烧性和抗腐蚀性。
吸附水是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水分。
木材受潮时,细胞壁首先吸水。
吸附水含量的变化是影响木材强度和湿胀干缩的主要因素。
3.木材由于构造的各向异性,各方向的胀缩变形不同,其中向最小,向居中,向最大。
【答案】纵;径;弦【解析】木材由于构造的各向异性,各方向的胀缩变形不同,其中纵向(纤维方向)最小,径向居中,弦向最大。
土木工程材料分类土木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土木工程中的各种材料。
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土木工程材料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本文将从材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出发,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分类介绍。
一、结构材料。
结构材料是土木工程中最基础的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和支撑结构。
常见的结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木材等。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钢结构以其优良的抗压、抗拉性能,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和特殊结构。
而木材因其质轻、易加工等特点,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被用作结构材料。
二、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指在土木工程中除了承重结构外,还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
例如隔热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隔音材料等。
隔热保温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包括聚苯板、岩棉、泡沫玻璃等。
防水材料主要用于地下室、卫生间、厨房等潮湿环境的防水处理,包括沥青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等。
隔音材料主要用于减少建筑物内外的噪音传播,包括吸音板、隔音垫等。
三、道路材料。
道路材料是指用于道路建设和维护的各种材料。
主要包括路面材料、路基材料、路面辅助材料等。
路面材料主要用于道路的车辆行驶层,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
路基材料主要用于道路的基础层,包括碎石、砂石等。
路面辅助材料主要用于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包括路面标线材料、反光材料等。
四、桥梁材料。
桥梁材料是指用于桥梁建设和维护的各种材料。
主要包括桥梁结构材料、桥梁防护材料等。
桥梁结构材料主要用于桥梁的承重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等。
桥梁防护材料主要用于桥梁的防护和修复,包括防腐涂料、防护栏杆等。
五、地基与基础材料。
地基与基础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地基和基础工程的各种材料。
主要包括地基处理材料、基础支承材料等。
地基处理材料主要用于地基的处理和加固,包括砂土、粉土等。
基础支承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物基础的支承,包括承台、基础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