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事故分类知识点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28.06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复习备考资料——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事故分类知识点详解

(淘者2019.6.5)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事故分类、判断是每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必考的知识点,如果没有系统性的对这方面知识点进行学习,考生往往在考试时不知所措,胡乱回答一通。本文特意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思路,方便记忆。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危险有害因素和生产安全事故类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应不同的国家标准,二者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都应用很广,但很容易给人造成混淆。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方法中包括了事故分类,是以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下面把这两个概念分开讲述一下:

一、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辨识的基础。危险有害因素,与之相对应的运用最广的一个标准是: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这也是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一种指导方法。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还有许多种,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辅导教材《安全生产管理(201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21-123页上的介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按照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4类(共15种):

1.人的因素(代码:1):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11)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12)。

2.物的因素(代码:2):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1)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2)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3)

3.环境因素(代码:3):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代码:31)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代码:32)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代码:33)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代码:39)

4.管理因素(代码:4):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代码:41)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代码:42)

(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代码:43)

(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代码:44)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代码:45)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代码:49)

此种分类方法是应有最广的,在分析案例中我们也可以按照这种指导思想,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去分析,从而可以形成系统的案例分析,不出现缺项。建议考生搜索下载《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标准,仔细看一下标准内容,不要求记住,但多少有一点印象,对考试是有很大帮助的,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凡是其他类的原因,代码都包含有数字9。事实上在考试中不会要求考生记忆分类代码,只需要结合案例实际情况去对应人、物、管、环的类似的中文表述就行了。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可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20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 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

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 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 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 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 火灾。

9. 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 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 冒顶片帮。

12. 透水。

13. 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 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 瓦斯爆炸。

16. 锅炉爆炸。

17. 容器爆炸。

18. 其它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

20. 其它伤害。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其实是提供了一种伤亡事故的标准名称,20种事故类型也是每次考试必须要掌握的内容。这种辨识方式是综合考虑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四个方面进行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这种方式用得不多,在这个标准中,主要是要求的掌握20种事故类型,这20种事故类型、或者说是可能存在的危害行为,我们在考试是最好用标准的语言回答,如果我们想当然的编造一些名字,一看就知道是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的,评分的时候不会得高分。需要注意的是,20种伤害事故类型中的起重伤害事故和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的区别已经多次考试,比如说,维修起重机过程中,掉下的物体砸中过往行人,属于什么事故类型,这是典型的起重伤害事故,但往往会被我们认为是物体打击、或者机械伤害。关于20重伤害事故的详细介绍,请看本文第三部分内容。

(三)按照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等六类。在这里,主要是考虑有害的因素,从职业健康的角度出发,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六大类。建议考生下载《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仔细阅读一遍,加深印象,即使不能完全记住,有点印象对考试也很有帮助。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选用哪种辨识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