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基面——景物的放置平面。一般指地面。标识为GP (GROUND PLANE)
20、画面线——画面与地面脱离后留在地面上的线。标识 为PL。(PICTURE LINE)
21、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保持原方向, 无消失。
22、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有消失。 ( VARIABLE LINE )
23、视高——从视平线到基面的垂直距离。标识为h (VISUAL HIGH)
Perspective on Science
24、平面图——物体在平面上形成的痕迹。标识为N (PLAN)
25、迹点——平面图引向基面的交点。标识为TP (TRACK POINT )
26、影灭点——正面自然光照射,阴影向后的消失点。 标识为VS(VANISHING OF SHADOW)
• 中国绘画:常以世外鸟瞰的高远之目、心灵的眼睛,游目 周览,体现了以大观小、以远观近、以上观下的方法,形 成回旋往复的空间。其画面视域中心多是分散的,空间形 体表现常常给画面带来散漫的、遥远的空灵感。
Perspective on Science
透视学的运用
第二章、透视的定义及常用术语
• 第一节
• (3)远视距 中国画讲求“仗山尺树,寸马豆人”要求画中物体符合事 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画者必须采用远视距来表现。
Perspective on Science
• 中外透视:空间观念、观察方法、构图方式不同形成的。
• 西方绘画:透视研究集中体现于焦点透视理论的形成与发 展,它是一种三进向空间的推理法,形成目极无穷,视线 失落与灭。其画面为单视域中心,空间形体表现常常有堆、 叠、灭的效果,给人一种近距离观察的集中现实感。
7、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HORIZ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