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452.96 KB
- 文档页数:6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代码:06130560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微机原理、控制原理C语言编程等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要课程。
主要学习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分类,微型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讲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工程的设计与控制过程设计,过程量I/O通道的构成原理及系统软硬件实现的方法,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法、直接数字设计法,以及认识了解DCS和FCS系统等。
以培养学生在工程应用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为学生提供有效地分析和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所需的必要的洞察力、知识和理解力。
在实践过程中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控制系统屮的实际问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独立承担和开展计算机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较简单的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采用多媒体及仿真技术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屮,注重基本理论联系实际。
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1)课堂教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属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的交叉课程,偏重于应用,在课堂教学屮应特别注意应用方法的讲解,在基本内容讲述清楚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计算机控制新技术的发展增加典型应用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形成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整体概念,融会贯通、灵活应用⑵课外作业课程的每一主要内容都应配合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Techno1ogyofMicrocomputercontro1学时数:40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数:2.5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自动化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属工程技术类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微型机为核心组成的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应用技术。
并具备独立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熟练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接口技术;(二)掌握和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常用控制算法;(H)熟练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四)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沿课题。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4学时)基本内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以及发展。
基本要求:1、熟悉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硬件结构和软件组成)。
2、了解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第二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接口技术(6学时)基本内容: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模拟量输入通道的设计,模拟量输出通道的设计。
基本要求:1、掌握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
2、掌握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
3、了解过程通道的结构形式。
能够根据控制系统要求选择输入输出通道中所用到的各种器件,掌握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能正确地绘制出系统的硬件电路原理图。
重点:采样/保持器、D/A转换器、A/D转换器接口设计难点:采样定理与数据采集第三章人机交互接口技术(4学时)基本内容:人机交互输入接口技术,人机交互输出接口技术。
基本要求:1、掌握常用键盘和常用1E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及接口设计方法。
2、能够根据控制系统要求正确的设计出键盘和显示器的接口电路,以及接口程序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M16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Contro1Techno1ogy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分数:2学分课程学时数:32学时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一、课程简介该课程是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设计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术。
学习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应用软件编程与系统调试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1 .绪论课程教学内容:计算机控制技术一般概念,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课程的重点、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组成和分类。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一般概念、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过程。
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和分类。
2 .输入输出过程通道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技术,电机控制接口技术。
课程的重点、难点:D/A、A/D转换器接口技术和模板标准化设计,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键盘接口技术,7段显示器接口技术,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接口技术。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结构形式组成。
理解D/A、A/D转换的工作原理,人机接口电路工作原理,电机接口电路工作原理等。
掌握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设计技术,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设计技术,键盘接口技术,7段显示器接口技术,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接口技术。
3 .计算机控制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变换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连续系统的离散化方法及特点。
课程的重点、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变换理论,Z变换与反Z变换的定义,连续系统的离散化方法,差分方程的求解。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课程编号:2000830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时数:32 学分数:2执笔者:编写日期: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程,属选修课。
主要任务:1.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应用领域;2.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的工作及设计方法;3.初步掌握数字滤波及数字PID的基本设计方法;4.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论计算机控制的一般概念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控制的一般概念以及它与传统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技术计算机通用输入输出接口。
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三章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计算机控制系统模拟输入通道、数字输入通道、模拟输出通道和数字输出通道的设计原则。
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原则。
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与计算机软件设计的配合。
第四章数字滤波数字滤波的作用和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了解数字滤波的作用与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字滤波原理。
作业:参考教材第十章第3题。
第五章数字PID数字PID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
重点:数字PID的设计方法和基本步骤。
难点:数字PID的设计方法。
要求学生了解数字PID设计的基本方法,并掌握准连续PID控制算法和最少拍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参考教材第六章习题与思考题第1、2、3题。
第六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干扰的形式、传播和作用方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要求学生理解干扰的产生、传播以及作用于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一些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用抗干扰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学时较短,相关内容比较多,课堂教学以重点内容和综合介绍设计方法为主。
1.课堂教学: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4. 能够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进行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控制技术概述1.1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定义和特点1.2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分类和应用领域1.3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2. 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与组成2.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2.2 控制系统的功能和作用2.3 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特点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3.1 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3.2 控制系统的逻辑运算和控制算法3.3 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4.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1 PLC控制技术及应用4.2 CNC控制技术及应用4.3 SCADA控制技术及应用5.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5.1 PLC控制系统实验5.2 CNC控制系统实验5.3 SCADA控制系统实验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 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4.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项目设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30%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3.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20%4. 课堂表现:占总成绩10%五、教学参考书目1. 《计算机控制技术导论》,李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 《先进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控制》,王志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3. 《PLC原理与应用》,刘强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六、教学安排1. 每周一、三、五上午9:00-11:30,理论课程2. 每周二、四下午1:30-4:00,实验课程七、教学督导1. 教师应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异议,可向教师或相关部门反映,共同改进。
以上为《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供参考。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
二、学时与学分:36学时(理论34学时 ,实验/实践2学时)2学分
三、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
四、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五、课程教材:
首选《计算机控制技术》教材,李江全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六、参考教材:
1、于海生等编著,《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2、刘宝坤,《计算机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3、林敏主编.《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七、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控制技术是电气与自动化控制专业与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和了解自动控制及计算机控制工作原理和初步分析、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完成简单计算机控制系统构成、实时软件编制以及系统调试维护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毕业后参与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调试和维护打下初步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输入输出接口及过程通道的设计方法,数字程序控制技术,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及基本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同时,学生应了解并基本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设计出相应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最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应基本了解相关的现代控制技术以及分散型测控网络技术。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九、其他说明
1.教学方式:理论教学。
2.考核方式:考查。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计算机控制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应用、自动化控制、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规范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内容,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大纲应该以引言作为开篇,简要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背景和意义。
引言部分可以阐述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培养学生掌握该技术的重要性。
二、课程目标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
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1. 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
可以涵盖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传感器技术、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2.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还可以引入一些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和掌握系统设计的过程。
3. 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例如,工业自动化控制、交通运输控制、智能家居控制等。
通过介绍实际应用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 计算机控制技术创新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引入一些创新项目或者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大纲中,还应该明确教学方法。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