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民间故事1:猎人海力布
- 格式:docx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5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培养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民间故事的特点。
3.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识,提高传承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民间故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字词,解释难点。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故事节奏。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学生合作讨论,分享对民间故事的理解。
(3)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民间故事的特点。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搜集其他民间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应积极寻求改进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2. 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深度。
3. 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传承意识的体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故事的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
猎人海力布故事(合集15篇)一天他打猎救下了小白蛇,小白蛇声称自己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他,小白蛇告知海力布龙王的宝库有很多宝石,假如不感爱好的话,可以要龙王嘴里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海力布就要了那块宝石。
小白蛇嘱咐他,动物说的话,不能告知别人,否则自己就会变成石头。
有一次他听见那些鸟说,今日会来洪水,抓紧飞走。
海力布听到后抓紧回家,让乡亲们搬家,可是乡亲们不信任他,为了不让乡亲们被洪水淹死,海力布就把如何得到这个宝石和小鸟说的话告知了她们,说完就变成了石头,乡亲们很懊悔。
他们往很远的地方去,果真洪水吞没了村子,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猎人海力布故事2在我国的一些蒙古地区,流传着一个又伤感又动人的民间故事,名字叫做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在人间传遍已久,让我们一起来去听一听这一个民间故事吧。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海力布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特别的感谢海力布,小白蛇为了报答海力布,就让海力布从龙王那里得到了一颗能听懂飞禽走兽们语言的宝石。
有一次,海力布在深山打猎,突然听到带头的鸟说:“今日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倒塌,洪水要吞没大地,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了,就匆忙忙忙的跑回村子,让乡亲们赶快搬家,海力布说:“今日晚上有一场大灾难,这里的大山要倒塌,洪水会吞没大地,我们还是赶快走吧。
”可是乡亲们听了,都不信任海力布说的话,海力布知道自己着急也没有用,于是就把灾难和怎样得到宝石的事情清清晰楚的说了一遍,说完海力布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乡亲们逃脱了灾难,可是海力布却回不来了。
乡亲们在心里始终特别思念海力布,人们世世代代的都纪念着海力布,但是有一天奇迹的事情发生了。
当乡亲们再次回到他们的乡村时,观察有许多的小白蛇始终在围围着海力布的石头像转来转去,就观察它们从嘴里吐出了一滴滴的露水,立刻海力布就复活了,乡亲们兴奋的不得了,于是他们就开头重新建家园。
他们建了新家,开垦种地,海力布还是跟原来一样去深山打猎,回来后分给乡亲们,留一份最少的给自己,从今他们又开头过上了原来的生活。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珍惜友谊、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学会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猎人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2. 学会通过民间故事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准备:1. 课本《猎人海力布》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民间故事,分享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2. 教师简要介绍《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猎人海力布》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故事中的一些生僻词汇。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2. 教师强调民间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价值。
2.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民间故事,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猎人海力布》的故事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对民间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民间故事的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饰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2. 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八、课后反思(5分钟)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述,感受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2)学习猎人海力布的无私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 理解猎人海力布为什么要把宝石吐出来。
2. 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述,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故事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教学道具:宝石模型等。
3.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猎人海力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民间故事的认识。
(2)简介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猎人海力布为什么要把宝石吐出来。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情感体验:(1)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猎人海力布的无私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看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以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
【民间故事特征】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一幅壮锦古时候,大山脚下有一块平地。
平地上有几间茅屋。
茅屋里住有一个妲布,她的丈夫死去了,剩下三个孩子。
大孩子叫勒墨,二的叫勒堆厄,最小的叫勒惹。
妲布织得一手好壮锦。
锦上织起的花草鸟兽,活鲜鲜的。
人家都买她的壮锦来做背带心,被窝面,床毡子。
一家四口,就靠妲布的一双手来过日子。
有一天,妲布拿起几幅壮锦到圩上去卖。
看见店铺里有一张五彩的画,画得很好。
画上有高大的房屋,好看的花园,大片的田地;又有果园、菜园和鱼塘;又有成群的牛羊鸡鸭。
她看了又看,心头乐滋滋的。
本来卖锦得的钱,打算全都买米的,但因为爱这张画,就少买一点米,把画买了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妲布几次坐在路边打开画来看。
她自言自语地说:“我能生活在这么一个村庄里就好了。
”回到家,她把图画打开给儿子们看,儿子们也看得笑嘻嘻的。
妲布对大仔说:“勒墨,我们最好住在这么一个村庄里啊!”勒墨撇撇嘴说:“阿咪,做梦吧!”妲布对二仔说:“勒堆厄,我们住在这么一个村庄里才好啊!”勒堆厄也撇撇嘴说:“阿咪,第二世吧!”妲布皱着眉头对小仔说:“勒惹,不能住在这样一个村庄里我会闷死的。
”说完,长长叹了一口气。
勒惹想了一想,安慰妈说:“阿咪,你的锦织得很好,锦上的东西活鲜鲜的。
你最好把这张图画织在锦上,你看着看着,就和住在美丽的村庄里一样了。
” 妲布想了一会,啧啧嘴说:“你说的话很对,就这样做吧!不然我会闷死的。
”妲布买起五彩丝线,摆正布机,依照图画织起来。
织了一天又一天,织了一月又一月。
勒墨和勒堆厄很不满意妈这样做。
他们常拉开妈的手说:“阿咪,你仅织不卖,专靠我们砍柴换米吃,我们太辛苦了!”勒惹对大哥、二哥说:“让阿咪织吧,妈不织会闷死的。
你们嫌砍柴辛苦,由我一个人去砍好了。
《猎人海力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及预习卡)第三单元导读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
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选编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两个民间故事,根据篇幅和教学需要,《牛郎织女》分成了两个部分。
《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为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为略读课文。
这两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这是在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在《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的课后题、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中都有相关的练习,“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除了要在专门的写作指导课上着意落实这一要素,阅读教学中也要适时渗透,适当训练。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都和民间故事密切相关,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读写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入的体验。
课文主要内容《猎人海力布》《猎人海力布》讲了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故事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到了汉朝,故事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了。
故事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
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下一儿一女。
可是他们被王母用一道天河相隔拆散,从此天各一方。
最终王母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
《猎人海力布》民间传说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民间传说是一种传承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1.1.2 《猎人海力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经典故事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1.1.3 通过学习《猎人海力布》,学生可以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1.2 学习意义1.2.1 学习《猎人海力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1.2.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1.2.3 学习《猎人海力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勇敢、善良、无私等。
1.3 学习目标1.3.1 学生能够理解《猎人海力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1.3.2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1.3.3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情节2.1.1 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海力布是一个勇敢善良的猎人。
2.1.2 海力布救了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小白蛇,小白蛇为了报恩,告诉海力布一个秘密。
2.1.3 海力布得到了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但同时也被诅咒,如果他将秘密告诉别人,就会变成石头。
2.1.4 海力布为了救村民,将秘密告诉了他们,最终变成了石头。
2.2 角色分析2.2.1 海力布:勇敢善良的猎人,为了救村民而牺牲自己。
2.2.2 小白蛇:为了报恩,告诉海力布秘密,并帮助他获得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
2.2.3 村民:起初不理解海力布的牺牲,后来意识到他的伟大和无私。
2.3 道德观念2.3.1 勇敢:海力布面对危险和困难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2.3.2 善良: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并为了村民的安危而牺牲自己。
2.3.3 无私:海力布将秘密告诉村民,即使自己会变成石头,也要保护他们。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内容概述3.1.1 通过阅读《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缩写故事五年级作文猎人海力布10篇《猎人海力布》是一个民间故事,而仆人公海力布指的是内蒙古民间传奇中人物。
那么你会如何把内容简单、篇幅较长的《猎人海力布》故事进行缩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缩写故事五班级作文猎人海力布10篇,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缩写故事五班级作文猎人海力布1从前有个猎人叫海力布,他关心别人,每次打猎回来,都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大家很敬重他。
一天,海力布去打猎,听见上面有呼救声,他抬头一看,老鹰抓着小白蛇在上方飞过,他把老鹰射伤了,老鹰扔下小白蛇逃了。
小白蛇让海力布跟它回家,会有珍宝。
海力布点头,跟小白蛇到了龙宫,龙王对海力布很感谢,给他些珍宝。
海力布不要,他对龙王说,他想要那颗宝石。
龙王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给他。
海力布走之前,小白蛇要他记住,动物说什么也不能对别人说。
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宝石,打到的猎物更多了,分给大家的猎物也更多了。
几年后,他听鸟说洪水会淹死许多人!他大吃一惊,他跑回家说洪水要来了,可乡亲们都不信任他。
于是,他说出了原委,就变成了石头,大家看海力布变成了石头,很懊悔。
大家念海力布的名字,赶着牛羊,往高地走去,走至高地,洪水出来了,把他们住的村子沉没了。
这就是石头的由来。
缩写故事五班级作文猎人海力布2从前有一个猎人,叫做海力布,他很热心关心别人,大家都特别敬重他。
一天,海力布在打猎时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原来是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告知海力布,它家有特别多的珍宝,只要海力布跟它回去,它父亲肯定会答谢他。
小白蛇还告知海力布,假如他都不喜爱,可以要小白蛇父亲嘴里的一块宝石,只要含着那块宝石,就可以让自己听懂每一只动物讲的话,海力布心想太好了!于是海力布跟小白蛇到了龙宫,龙王很感谢海力布,便把宝石给了海力布。
有了宝石,海力布打猎更便利了,能知道那里有多少的动物。
有一天,海力布从小鸟口中知道了洪水要沉没他的村子,他立马回去,告知村民,可是村民们都不信任海力布,海力布心想只好牺牲自己了,就把小鸟谈论怎么得到宝石都说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原文及教案【原文】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
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过。
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
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
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
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
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
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
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
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谢他。
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已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
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
”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
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
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这样过了几年。
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
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猎人海力布》教学反思《猎人海力布》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了猎人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感人故事。
在教学这篇课文后,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字词教学,如预习检查、随文识字、词语辨析等,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字词基础。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反复朗读和引导学生概括,学生较好地把握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在分析海力布的人物形象时,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复述故事的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
在课堂上,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复述,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表达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被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体会到了善良、勇敢、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情感渲染、引导学生感悟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海力布的高尚品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1、情境创设法在导入环节,我通过讲述一个简短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猎人海力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引导法我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
例如,“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牺牲自己救乡亲们?”“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3、朗读感悟法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例如,在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的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海力布的焦急和无奈。
三一文库()〔历史典故:猎人海力布〕导语: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大家都非常敬重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典故,欢迎查阅,谢谢。
历史典故:猎人海力布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大家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空中有喊救命的声音。
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头上飞过。
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
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
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
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
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海力布想,珍宝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那太好了。
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
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
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
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要重重地酬谢他。
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
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一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含着的那颗宝石给我吧。
”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就会马上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
他把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野禽野兽(shòu)说的话。
哪座山上有什么动物,他全知道。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共17篇)篇1: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努力做到心中有他人。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能力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具准备:常规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学习一篇历史故事《西门豹》,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题目是《猎人海力布》解释什么是民间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三、细读课文,质疑问难1、会认读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3、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完整的事?四、理解课文内容1、课文从哪到哪讲了一件完整的事?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五、品味词句,学习品质1、请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2、思考下面问题,从文中找到答案,想想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海力布为什么只要龙王嘴里的宝石?海力布知道说出鸟儿的话会变成石头,为什么还要说?画出在灾难来临前描写海力布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词句,从中看出海力布有什么好品质?自由发言3 、海力布能这样做,是一时冲动吗?他平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出来读读,说说。
六、谈体会七、复述课文内容篇2: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教材分析这篇阅读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歌颂了他的舍己为人,甘为他人牺牲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复述故事。
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构想通过朗读,指导学生弄懂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围绕着他的活动,怎样开展故事的请节,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最后结果怎么样,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海力布的故事(集合10篇)海力布的故事第1篇今天,我回读了《猎人海力布》这篇故事,文中讲述的是海力布获得了一块宝石,可以知晓动物说话的内容,一次偶然,他从小鸟那得知山洪暴发的消息,为了救乡亲海力布牺牲了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
看啊!海力布是多么英勇无畏,舍己为人啊!可以为了乡亲们牺牲掉自己的生命。
像他那般舍己为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去称赞。
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许多这样舍己为人的英雄在身边。
比如我们身边的消防员。
他们每次出警情去救援的时候,甚至连饭都来不及,睡觉都睡不好。
有时正遇到饭点出警情,饭才吃了一口,就放下碗筷换上消防装备去救援,晚上刚躺上床就被出警的铃声唤醒,然后打起十倍的精神来救火。
等火情扑灭回到单位时,饭菜已凉,天已大亮。
时常处于吃不好,睡不好的状态。
不仅如此,他们连和家人团聚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大部分都是在完成危险的任务。
更有一些消防员在战火中不幸身亡。
在遇到危险时,他们不退缩,赌上性命去救火中被困的`人员。
看完这些真人真事,终于了解一些人为什么要赌上性命去救人,可能是一群人的生命比一个人的生命更有价值。
像海力布和消防员这样具有一些舍己为人精神品质的人,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海力布的故事第2篇今天,我读了《猎人海力布》这一个故事,我深深地被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所震撼。
《猎人海力布》主要讲述的是:一次,海力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为了报恩,把一块含在嘴里能听懂动物说话的'石头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用宝石舍己为人救了村民们的故事。
《猎人海力布》这一个故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海力布舍己为人救村民的片段。
这一段我感受非常深。
海力布面对乡亲们的不解,没有犹豫的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一种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深受感动,我们要好好学习海力布那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像海力布这样的人。
他们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守护别人的生命。
那一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消防员。
而王吉良叔叔就是我们生活中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典范。
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的主要内容
1. 海力布呀,他可是个了不起的猎人!有一次他大声喊:“大家快逃啊,洪水要来了!”就像那次我看到一只小狗冲着人群汪汪叫,好像在说危险快来了一样。
2. 海力布为了救大家,不惜变成石头,他说:“我必须告诉你们真相!”这多像我那次为了帮同学找到丢失的东西,就算被误会也坚持要把事情说清楚呀。
3. 你们知道吗,海力布曾经对乡亲们说:“相信我,赶紧走!”这和我妈妈着急地催我上学时说的“快点呀,要迟到了”简直一模一样。
4. 海力布勇敢地面对危险,他坚定地说:“我不能看着大家送死!”就好像我勇敢地面对困难时对自己说的“我一定能行”。
5. “乡亲们,快离开这里!”海力布焦急地呼喊着。
这不就像那次火灾演习时,老师大声喊着让我们有序撤离一样嘛。
6. 海力布说:“我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但我不后悔!”哎呀,这和我为了朋友挺身而出,然后说“我才不怕呢”好像啊。
7. 海力布着急地说:“没时间解释了,快走吧!”就像我着急去玩,对小伙伴喊“别磨蹭了,快走啦”。
8. 海力布为了大家牺牲自己,他说:“只要你们能安全,我怎样都行!”这和我为了让弟弟开心,把玩具让给他时说的“只要你高兴就好”差不多呀。
9. 海力布大声说:“危险马上就来了,大家快躲起来!”这跟我看到天上乌云密布,喊大家快回家收衣服的情景好像呢。
10. 海力布真的好伟大呀,他那句“我要救大家!”一直回荡在我耳边。
就像我心里一直想着要帮助别人时的那种坚定一样。
我觉得海力布的故事太感人了,他的勇敢和无私奉献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呀!。
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聊聊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咱今天来讲讲那个猎人海力布的故事。
嘿,这海力布可真是个厉害的角色。
故事里啊,这海力布是个热心肠的小伙子,平时就靠着打猎为生。
有一天,他救下了一只受伤的小白蛇,没想到这小白蛇可不是一般的蛇,那可是龙王的女儿。
这下好了,他得到了一颗神奇的宝石,听说含着这宝石就能听懂动物说话,我的天哪,这可太牛了!换做是我,那不得天天去动物园听听那些动物都在聊些啥,哈哈。
不过呢,海力布也不是那种拿着宝贝就只知道自己快活的人。
当他从动物口中得知大灾难要来临的时候,他纠结了。
你想啊,要是告诉大家,他自己就得变成石头,这换谁不纠结啊。
但是海力布这人实在啊,他不忍心看着大伙丧命,于是就决定牺牲自己,把这事儿给说了出来。
咱就说,海力布这品行,真是没得挑!人家为了大伙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这种精神,真的值得咱好好学学。
你说要是现在多些像海力布这样的人,那社会得变得多美好啊。
每次想到他变成石头的那一幕,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儿。
好好的一个大活人,就为了救别人,变成了不能说话不能动的石头,这得多伟大呀。
虽然这只是个民间故事,但是我觉得它传达出来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特别珍贵的。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我有那么个神奇的宝贝,我会怎么做呢?会不会也像海力布一样勇敢地舍弃自己呢?哎呀,这还真不好说,毕竟谁也不知道真遇到那样的情况会怎么选择。
总的来说啊,猎人海力布的故事给咱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让咱知道了在关键时刻,要有担当,要有为别人着想的那颗心。
这故事虽然简单,但是蕴含的道理可不简单哦。
希望咱都能记住海力布,记住他的勇敢和奉献,说不定啥时候咱也能做一回自己生活中的“海力布”呢。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吧,你们也好好琢磨琢磨这个故事哟!。
历史民间故事1:猎人海力布
历史民间故事1:猎人海力布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大家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空中有喊救命的声音。
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头上飞过。
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
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
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
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
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海力布想,珍宝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那太好了。
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
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
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
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要重重地酬谢他。
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
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一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含着的那颗宝石给我吧。
”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就会马上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
他把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野禽野兽(shòu)说的话。
哪座山上有什么动物,他全知道。
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这样过了几年。
有一天,海力布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商量着什么。
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bēng)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急忙跑回来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
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
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呀。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
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搬到很远的地方。
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下起了倾(qīng)盆大雨。
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历史民间故事2:少爷喝墨水从前,一户有钱人家为了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光宗耀祖,就把家中的独生儿子送进一家私塾,十几年过去了,这个有钱人家的少爷斗大的字还认不得几个。
一天,他家来了一个有学问的客人。
他父亲把客人请到客厅,两个人喝茶聊天。
他听说来了一位有学问的客人,想见一见。
可是又一想:在有学问的人面前不能显得自己没有学问,于是随手拿了一本书走进了客厅。
客人看到少爷进来,手中还拿本书,便恭维说:“少爷是喝墨水的人,想必学问也一定不浅了。
”
他的父亲听后摇摇头说:“读书十载,胸无点墨,不堪造就。
”
少爷听了,心想:原来自己所以不会念书,是因为没有喝墨水呀!于是他回屋磨了满满的一碗墨,“咕冬咕冬”地喝了下去。
又觉得不够,又磨了一碗,一仰脖又喝了下去,然后兴冲冲地跑到了客厅,对他父亲说:“爹爹,可不要再对别人说我胸无点墨了,我刚才喝了一肚子墨水,以后应该说我‘满肚子墨水’了。
”
历史民间故事3:两个懒汉的故事传说在古埃及有一个懒人村,村里的老老少少都特别懒,村里最懒的人叫刘大毛,他有个姑父住在旁边的勤劳村里,有一日他决定去投奔姑父,姑父热情地接待了他,可时间一长,姑父有点讨厌他了。
因为这个人实在懒得什么事也不肯干,他姑父忍无可忍了,把他赶出了家门,临走时,给他拿了三张大饼。
“上哪儿去呢?”
懒汉不知去哪儿才好,没办法,就把装有三张大饼儿的包裹吊在脖子上,毫无目标、漫不经心地走着。
可是走着走着,肚子饿起来了。
“啊,肚子娥了,真想吃大饼啊,可是要取出来吃,可太麻烦了!”
真是一个少见的懒汉,他为此忍着饥饿。
“怎么没人来啊,要是有人来的话,就请他帮忙解开包裹。
”
他边走边想着,这时,从对面走来了一个头戴斗笠,张大嘴巴的男人。
“嘿嘿,莫非他饿慌了,才把嘴张得这么大?”
他这么想着,等他走过来。
“喂,能不能替我解下吊在脖子上的包裹啊?里面还有三张大饼呢,让一张给你怎么样?”
于是,那男人回答说:“你说什么呀,我的老弟,我真愁斗笠的绳子松了,而系起来又是那样的麻烦,所以才张开大嘴,好让下巴去绷紧那绳带啊!”
后来,两个懒汉一个饿死了,另一个因为嘴张得太大累死了。
看了历史民间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