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图文详解助记(十一)
- 格式:docx
- 大小:89.82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整理了高中必备的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同学们可以利用零散时间慢慢记,轻松学习文言文,加油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总结前40个实词,其余80个实词小简会近期推送)120个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国盖故固顾归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一、爱★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二、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120个高考文言文实词小故事助记1. 刀:“孟子”中曾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虽然这句话有些残酷,但是,它提醒我们要看淡名利,牢记生死在命,所以我们要明智地使用刀或许是生死在握的一件事。
2. 剑:“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问自己是非,宁慕以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思考人生的道路上,要有一个坦荡的心胸,靠剑所带来的正义感来审视自己的行为。
3. 风:“论语”中曾说:“君子风以润下,小人风以润躁”,这说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反映出他的人品和修养,因此,我们应该讲究风度,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或者女士。
4. 雨:《诗经》中有一首《蒹葭》,诗中描述了雨水的滋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赞颂,因此,我们要珍惜大自然赋予的雨水,感恩生命的滋润。
5. 雪:《谷梁传》中记载了“履川之冰,至水而穿”,这告诉我们,雪是由天而降,它的纯洁无瑕,也说明我们要用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纷扰和诱惑,保持一颗纯洁无暇的心。
6. 霜:《孟子》中有一句话:“孟子之一篇,可以治天下。
诚能全其道,足以防身。
”这说明要有一颗坚定的心,能够顶天立地,像霜一样坚韧,平稳地走人生的路途。
7. 露:《诗经》中有一首《桃夭》,诗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告诉我们,生命如露,易逝如晨露,要珍惜现在,创造美好未来。
8. 日:《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说明我们要珍惜每一天,无论如何,都要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9. 月:《诗经》中有这样一首《静女》,诗中写道:“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这表现了月亮的柔和与静谧,同时也是对女性美感的形象描绘,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女性的美好。
10. 星:《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所以灵者,本出于心,由心而成,因此,我们发挥心中的潜能,追求自己的梦想,才能闪耀自己的星光。
11. 花:《诗经》中有一首《采薇》,诗中写道:“南山有台,北山有冈。
汉水以东,荆州之阳。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20)11、曾【词义推导】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
虚化为“曾经”(念céng)。
【词义例释】读音一:cé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读音二:曾zēng(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如:曾祖父、曾祖母(2)动词,通“增”,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或表语气增强,与“不”连用,译为“连……都”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
【成语助记】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时间没过多久。
曾经沧海:曾经:以前经历过。
比喻世事变迁之巨及经历之多,眼界非常开阔,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
后用来比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其他如:似曾相识曾母投杼曾参杀人【迁移练习】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齐议移山。
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
愚公笑曰:“何曾()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练习答案】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用法速记--不可错过高考, 文言文, 实词, 用法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推导提示★成语助记■)一、爱★“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八、病★“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记忆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安安分守己: 安:安守。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 安:安心,习惯,安于。
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
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 安:安于。
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
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安闲自得: 安:安闲。
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 安:安稳。
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 安:安稳。
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 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计将安出: 安:怎么,怎样。
如何制定计谋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爱不释手: 爱:喜爱。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 爱:爱护。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 爱:爱惜,珍惜。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 爱:爱慕。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
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泽被后世: 被:覆盖。
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 被:通“披”,穿。
褐,泛指粗布衣服。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 被,通“披”,披散。
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1.爱:o成语:爱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助记:该成语意为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其中“爱”字在古代文言文中表示同情、怜悯之意。
2.鄙:o成语:肉食者鄙(ròu shí zhě bǐ)、卑鄙龌龊(bēi bǐ wò chuò)助记:“鄙”在这些成语中表达的是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或品质恶劣的意思,在文言文中常指粗俗、鄙陋之人或事物。
3.坐:o成语:坐以待毙(zuò yǐ dài bì)、坐吃山空(zuò chī shān kōn g)、坐怀不乱(zuò huái bù luàn)、坐井观天(zuò jǐng guān t iān)、如坐针毡(rú zuò zhēn zhān)、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助记:通过这些成语可以记住“坐”的多种意义,包括停留、等待、安坐不动、保持端庄等,以及引申出的位置、状态、行为方式等义项。
4.使:o成语:假使(jiǎ shǐ),使臣(shǐ chén)助记:“使”在成语中体现了其连词“假如”和动词“派遣、命令”的意思,进而可以联想到文言文中类似的用法。
5.族:o成语:灭族(miè zú)助记:“族”在成语中的意思是整个家族被消灭,从而帮助记忆其本义“同性亲属”,进一步引申出“聚结”和“众多”。
6.患:o成语:患难与共(huàn nàn yǔ gòng)助记:“患”在成语中意为困苦、灾难,在古文中同样表示祸患、忧虑。
7.益:o成语:多多益善(duō duō yì shàn)、损人益己(sǔn rén yì jǐ)助记:“益”在此表示增加、增多,在文言文中也常常用于表达增益、好处等含义。
高中语文老师整理: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析,没有比这更全面的实词资料啦(101-110)词义推导+词义例释+成语助记+迁移练习+高考链接,非常全面,方便老师备课,学生备考,请勿作商用。
感谢徐徐老师101、要【词义推导】“要”在古代即“腰”字(甲骨文是两手叉腰形)。
腰子就是肾,古人认为是生命之本,是人体最基本的部位,故引申出“基本的东西,要点”,基本的东西都是“简要的”。
腰子处在人体的中间,故又引申出“在半路上拦住”后来写作“邀”。
往褒义发展为“邀请”;往贬义发展为“要挟”,往中性发展而为“求得,设法获得”。
【词义例释】读音一:yāo(1)名词,通“腰”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
(《墨子·兼爱中》)——过去,楚灵王喜欢细腰的人。
(2)动词①通“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鸿门宴》)——张良出来,邀请项伯。
②要挟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狱中杂记》)——只有砍头没有什么可要挟的,可是还要拿死者的人头作抵押。
③相约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虽然曾与府吏相约,但和他见面的机会永远没有了。
读音二:yào(1)形容词①主要,重要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狱中杂记》)——增减重要的语句,奉命执行的官员无法辨认出来。
②险要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冯婉贞》)——在险要的地方用土石修筑寨墙,树立一个大旗上写着“谢庄团练冯”。
③简要,切要可谓要言不烦也。
(《世说新语·言语》)——可以说是语言简要不繁琐。
(2)动词①符合,适合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察今》)——一切先王的法令制度,都是适合当时的情况的。
②总括,概括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治平篇》)——总之,社会长期安定,天下就不能不增加人口。
③想要,希望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只想要在人间留下清白的名声。
【成语助记】要言不烦:要:简要;烦:烦琐。
文言实词记忆诀窍长沙市芙蓉培训(复读)学校特级教师唐高武新大纲要求掌握120个文言实词,但有人感到记忆效果欠佳。
其实,只要知本义,会引申,析喻义,联成语,记特殊,猜生僻,则可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了。
知本义知本义,即根据汉字的造字法了解一个汉字的基本意义。
如文言实词表中第39个“即”和第41个“既”,学生常易混淆,是因为不知道它们的原始意义。
“即”,篆书写作“即”,《说文》注为“即食也”。
《文源》释为“象人就食之形”。
其原始意义是:像人接近盛满食物的器皿准备食用的样子。
因此,其本义为:靠近,接近。
“既”,篆书写作“既”,《说文》注为“小食也”。
后人订正为“象人食已,顾左右而将去也”。
其原始意义是:像人吃完食物,环顾左右而准备离开。
因此,其本义为:尽,完。
知其本义,则可引申出多个义项:即,立即,即使,即便,即或等;既,已经,既然,既而,既是等。
再如实词表以外的“秉”和“兼”,也是应该掌握的。
“秉”,从又(手)执禾,“秉”持一禾,故其本义为:持,手拿着。
“兼”,从又(手)执禾禾,“兼”持二禾,故其本义为:同时具有或得到或同时进行几种动作。
本人在教学中将120个实词都写成篆书,释其本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深记忆,既生动形象,又经久难忘。
会引申会引申,即根据实词的本义来推知它的引申意义。
如表中第48个“绝”字,原始意义为:人用刀断丝。
其本义为:断绝。
由本义直接引申出第二个义项:隔绝,阻绝。
再由本义间接(因断绝而必有端点)引申出第三个义项:(达到)端点、极点。
既然到达端点、极点,再虚化一下,则引申出第四个义项:极、很、非常。
当然这一义项便成了虚词。
换一个思维角度,既然“丝”可以“绝”,那么“江”、“河”也可以“绝”,即为第五个义项:横绝、渡过。
接着又有第六个义项:穿过,经过。
自然又引申出第七个义项:超过。
再换一个思维角度,丝被刀切断叫“断绝”,人被腰斩则叫“灭绝”(第八个义项)。
人死亡之后当然是“气绝”(第九个义项)。
120个文言实词详解1、爱从心,旡(jì)声。
本义:吝啬,舍不得“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古之遗爱也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喜爱,爱护喜欢,爱好舍不得,吝惜爱慕,欣赏恩惠隐蔽,躲藏2、安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
本义:安定;安全;安稳“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思危之若素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1风雨不动安如山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3然后得一夕安寝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7衣食所安8既来之,则安之安稳安全安逸安抚,抚慰安置、安放哪里,怎么养生使…安定3、被从衣,皮声。
本义: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成语助记: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倍道而行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4焉用亡邻以倍郑5每逢佳节倍思亲通“背”,背叛通“背”,违背一倍,加倍增加越发、更加4、倍从人,( tǒu)声。
本义:反;背向“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倍道而行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4焉用亡邻以倍郑5每逢佳节倍思亲通“背”,背叛通“背”,违背一倍,加增加越发、更加5、本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
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文言文实词整理笔记
一、通假字类实词。
1. “说”通“悦”
- 释义:“说”在这里表示“愉快、高兴”的意思。
2. “女”通“汝”
- 释义:“女(汝)”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3. “反”通“返”
- 释义:“反(返)”表示返回的意思。
二、一词多义类实词。
1. “绝”
- 断绝。
- 极点。
- 停止,消失。
- 隔绝。
2. “兵”
- 兵器。
- 军队。
- 军事,战争。
三、古今异义类实词。
1. “交通”
- 古义:交错相通。
-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 “妻子”
- 古义:妻子和儿女。
- 今义:男子的配偶。
3. “无论”
-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 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四、词类活用类实词。
1. 名词作动词。
- “策”
- 释义:“策”本是名词,马鞭,在这里活用为动词,用马鞭驱赶。
- “腰”
- 释义:“腰”本是名词,腰部,在这里活用为动词,腰佩。
2. 名词作状语。
- “犬”
- 释义:“犬”本是名词,狗,在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
- “日”
- 释义:“日”本是名词,天,在这里作状语,每天。
3. 形容词作名词。
- “贤”
- 释义:“贤”本是形容词,贤德,在这里活用为名词,贤德的人。
- “善”
- 释义:“善”本是形容词,擅长,在这里活用为名词,擅长的技能(口技)。
文言实词图文详解助记(十一)十一、按【字形演变】【字源解说】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稳定、确定。
按,篆文 (手,控) (安,稳定) 。
造字本义:动词,控制、抑制,使之不动。
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手” 简写成 ,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本义】动词:控制,抑制、止住。
【成语例释】○按兵不动(按:止住。
使军队暂不行动。
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按纳不住(心里急躁,克制不住。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赤壁之战》 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 )【引申义】①动词:用手向下压,握住。
【成语例释】○按辔徐行(辔:马缰绳。
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 《活板》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 ,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 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项王按剑而跽曰。
( 《史记项羽本记》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 )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宋体甲骨文金文▲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五人墓碑记张溥》阉党爪牙红衣马队握着剑把上前喝问道:“谁在替他哀哭?)②动词:考查,研求。
按验(审查验证)。
按察(稽查审察)。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 《五人墓碑记》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诬告请示,追究这件事,处死了五人。
)③动词:收拾。
【成语例释】○按甲休兵(收拾起铠甲武器。
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④介词:依照,依据。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 《关山月陆游》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依照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成语例释】○按图索骥(指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推导提示】【高考考查】▲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
(《2012 · 四川卷》上司查验不是事实,他一见到贺钦就马上惭愧地伏在地上说。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字多义——实词(十一)主
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
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属
shǔ1、类。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侪、辈。
(徒属皆日《陈涉世家》)
3、管辖。
(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4、相同,同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
5、zhǔ,通嘱,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缀
1、点缀(缀以珠玉)
2、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资
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
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子
1、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
2、您(愿借子杀之)
3、儿子(子又生孙)
自
1、自己(并自为其名)
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足
1、脚(东坡现右足)
2、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
3、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4、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卒
1、士兵(卒买鱼烹食)
2、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作
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坐
1、因为、由于(停车坐爱枫林晚)
2、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3、通座,座位(满坐寂然)
4、犯罪(何坐?坐盗)。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
11
本文是关于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11,感谢您的阅读!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11 弥
1夜雪初霁,荠弥望(满,遍)
2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
3病日至秦。
既弥留(弥留:病危将死)
4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经、终)
莫
1至莫夜月明(通“暮”读mu,日落的时候,傍晚)
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没有(谁),没有(什么)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不要)
4莫如以吾所长攻敌短(莫如:不如)
5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通“漠”,广大)
6其事体莫须有(表测度、或许)
乃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
2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于是,就,才)
3今其智乃反不能也(却,竟然)
4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只,仅仅)
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就是)
6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表意外、竟然)内
1少间,帘内掷一纸出(里面,“外”相对)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
3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内心)
4家有一堂二内(内室)
5距关毋诸侯(通“纳”)
6家有一堂二内(内室)
7内狼于囊(放进)
8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交纳)
期
1失期,法皆斩(日期,期限)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希望)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年),月)
4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约定,约会)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收藏!一张图读懂初高中常用文言文实词!
北大双本科+心理系硕士,会四国语言,注册会计,金融转行普惠教育,全网450W+粉丝,家庭教育爆款课20W+学员。
作者:桂先学姐
来源:网络
文言文是初高中语文的重点和难点。
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背诵,多读多背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其次是要多积累,积累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初高中常用文言文实词一次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快给孩子收藏保存吧,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或向公众号后台发送“文言文实词”,可免费领取打印版电子资料!。
文言实词图文详解助记(十一)
十一、按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稳定、确定。
按,篆文(手,控)(安,稳定)。
造字本义:动词,控制、抑制,使之不动。
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本义】
动词:控制,抑制、止住。
【成语例释】
○按兵不动(按:止住。
使军队暂不行动。
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
○按纳不住(心里急躁,克制不住。
)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引申义】
①动词:用手向下压,握住。
【成语例释】
○按辔徐行(辔:马缰绳。
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活板》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
▲项王按剑而跽曰。
(《史记•项羽本记》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张溥》阉党爪牙红衣马队握着剑把上前喝问道:“谁在替他哀哭?)
②动词:考查,研求。
按验(审查验证)。
按察(稽查审察)。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诬告请示,追究这件事,处死了五人。
)
③动词:收拾。
【成语例释】
○按甲休兵(收拾起铠甲武器。
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④介词:依照,依据。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关山月•陆游》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依照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
【成语例释】
○按图索骥(指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
○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
【推导提示】
【高考考查】
▲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
(《2012·四川卷》上司查验不是事实,他一见到贺钦就马上惭愧地伏在地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