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本科生转专业名单(1)
- 格式:docx
- 大小:35.15 KB
- 文档页数:16
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校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工作,根据《XX工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
第二章转专业原则与条件第三条转专业工作应以转入专业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要求为基本依据。
第四条在校本科学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以在学校规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一)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相应学期规定的全部课程。
其中第一学期必修课第一次考试成绩(不计算补考成绩)平均学分绩达到75分以上,且在本专业排名前30%,获得转专业资格;第二学期通过接收专业考核且必修课一次性合格的;(二)一年级第一学期末,必修课成绩平均学分绩在本专业排名前50%的学生,在某一学科方面有特长,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经专家组鉴定后,确认其确有特长的;(三)在校期间患有、发现某种疾病或因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它专业学习的;(四)我校保留学籍应征入伍本科生退出现役后复学,符合上级关于转专业的有关规定的;(五)在校期间通过相关考核,进入学校规定的国际交流项目班,根据培养方案要求需转入指定专业学习的。
第五条学生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申请转专业:(一)由外校转入我校的;(二)在校修读已满三年的;(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四)受过警告及以上处分的;(五)在我校学习期间已转过专业的;(六)正在休学、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学籍期间的;(七)已达到退学条件的;(八)招生时学校规定不可转入转出的专业(艺术类不同录取方式专业间、软件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我校与其他学校联合培养的专业、专科起点本科专业、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专业等);(九)其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禁止转专业的情形。
第六条各学院应根据各专业的办学条件及就业状况,研究确定各专业转专业的接收名额、接收标准及考核方式,并以院发文件形式报教务处备案。
“转出无门槛”,高校本科生转专业限制放宽“转出无门槛”,高校本科生转专业限制放宽据吉林大学教务处消息,12月15日,该校本科生转专业将全面放开转出限制。
本科生在大一、大二时均都可以报名参加转专业,且不限制转出比例,学校不再组织统一的笔试考试,报名的学生只需参加所报名专业组织的考核即可。
吉林大学称,学校会将所有接收转入的学院分成两个批次,学生在每个批次的30多个专业里可有序选报三个志愿专业。
大一没转成功的学生还可以在大二再次尝试,即最多可以有报12个专业的机会。
“各专业接受比例对大一、大二分开设置,分为两个通道录取,不会一起比较。
”“大二年级转专业原则上要降到一年级重新学习,学校会在为你们转专业的同时办理降级。
”吉林大学指出,大一时转专业,则可以平级转。
12月21日,界面教育多次拨打吉林大学教务处相关科室电话,均无人接听。
通过查询该校近年来的转专业政策,界面教育发现,吉林大学对本科生转专业呈现逐步放松趋势。
2013年,该校规定转专业学生需按专业名次排序,且不超过专业人数的20%;且学院之间转出和接收人数不能超过各学院2013年各专业招生总数的10%。
时任吉林大学招生办主任的刘鹤在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接下来要进一步扩大转专业的数量,希望每年能有几个百分点的增量。
2018年,学校推出“试点类”专业,即学院申报的试点类专业和学生报名申请转入人数未达到接收计划人数的专业(类),不用参加学校统一笔试,直接由接收学院组织考核转专业(类)。
转出转入比例也进一步扩大。
2021年,吉林大学的转专业(类)的“报名比例”已经扩大到同年各专业招生总数的50%以内,“转入比例”则在20%以内。
教育部早在2005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就提到,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
2017年,教育部对该规定进行了修订,在转专业方面更加明确,“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转专业实施细则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为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尊重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使我校的人才培养能更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特修订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
一、总则第一条转专业的所有工作本着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进行,所有有关的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程。
第二条转入专业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转出人数不得超过同年级同专业总人数的15%(软件工程专业不超过5%)。
第三条原则上限制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含高职升本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
第四条学生在学期间只能成功转专业一次。
艺体类专业的学生不得申请转入普通类专业;申请转入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拟转入专业高考当年的专业合格证(或通过合格线)。
第五条转入学院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教学资源状况、学生考试成绩以及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最终确定学生平转或降转。
二、学生申请转专业的资格第六条凡提出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下列条件:1.在校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不含内地西藏班、预科班、新疆高中班学生,定向生须持定向单位同意证明,由教务处联合招生管理中心审核);2.学习态度端正,遵纪守法,身体条件符合拟转入专业要求;3.对所转专业具有较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志向。
第七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不得申请转专业:1.在休学、保留学籍和入学资格期间的学生;2.在校期间受到警告(含)以上处分的学生;3.在学期间已成功转专业一次的学生;4.高职升本的学生。
第八条学生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等其他特殊情况,经学校确认必须转专业的学生,由学校根据情况妥善安排。
三、转专业工作流程第九条每年4月初,由教务处根据各专业教学条件及就业状况,统一确定并公布全校各专业接收转专业的人数。
第十条每年4月30日前,志愿转专业的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逾期不予办理),并填写《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申请事项用表》,报主管教学院长审批,经所在学院同意后,报学校教务处。
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XX 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工作,便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结合我校本科教学运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按照规定录取的统考统招、接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本科学生的转专业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不适用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来华留学本科学生。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的专业完成学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提出申请转专业:(一)通过原录取专业培养计划中已开设的全部必修课和限选课;(二)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专长,如创新创业类成果、证书等能够充分说明自己专长的材料;(三)个别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四)因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
第五条学生转专业应满足下列条件:(一)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未解除的违纪处分;(二)在读大一或大二的本科生,达到专业准入课程学分和成绩要求。
第六条下列情况之一,不接受转专业申请:(一)参加高考文科考试学生申请转入只招收高考理科考生专业者;(二)艺术类专业学生申请转入普通类专业者;(三)普通类专业学生申请转入艺术类专业者;(四)外国语中学保送录取的学生申请转入非外语类专业学生;(五)入学未满一学期者;(六)学生所在专业为招生时有明确限制的专业;(七)跨地区转专业;(八)属联合培养、委托培养、定向学生;(九)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的学生;(十)应予退学的学生。
第七条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可以在急需人才的专业,面向全校在校本科生公开征招,并为通过考核的学生调整学习专业,这类学生原则上也应首先满足第五条、第六条要求。
第八条学校优先考虑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经本人自愿申请,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第三章管理与实施第九条教务处负责转专业工作的管理、协调;学院负责转专业工作的具体实施。
关于做好2015-2016学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各学院:根据《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暂行规定》(师政教学〔2009〕77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经研究,决定从本周起开始接受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不含中外校际交流项目学生和专升本学生,下同)的转专业申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请条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转专业申请条件按照《暂行规定》中的“原则要求”和“条件要求”执行。
二、工作安排(一)学生提出申请阶段(3月23日- 4月1日)符合条件的学生认真填写《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表格可至教务处下载区下载)后,连同《暂行规定》中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一起,提交所在学院教务办公室(教学秘书)。
(二)转出学院审核阶段(4月11日- 4月18日)转出学院根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审核,按照“不超过转出专业和年级人数的8%”的规定,确定同意转出的学生名单,并在本学院范围内公示3个工作日,经院长签字后,填好《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名单汇总表》(表格可至教务处下载区下载)并报送教务处学籍管理科。
(三)转入学院考核阶段(4月25日- 5月10日)学籍管理科将符合转专业申请条件的学生名单及材料转到学生拟转入学院,学院根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进行认真考核,按照“不超过转入专业和年级人数的8%”的规定,确定同意转入的学生名单和编入年级,并在本学院范围内公示3个工作日,经院长签字后,填好《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名单汇总表》(表格可至教务处下载区下载),连同考核证明材料一并报送教务处学籍管理科。
(四)学校复核和公布阶段(5月15日- 5月27日)教务处对所有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复核,报分管副校长签署意见,在校园网上公布转专业学生名单,并通知学生本人及相关学院。
(五)学生办理手续阶段(6月8日- 6月17日)获准转专业的学生完成相关学籍异动手续工作。
本科生校内转专业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41号令)精神,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根据《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申请转专业基本条件(一)在籍全日制一、二年级本科生。
(二)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申请转专业方式及资格条件(一)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第一学年学习成绩专业排名前30%的学生可申请转专业。
(二)其他方式转专业1.循环协议转专业:在一年级期间,在个人自愿,并作出承诺的情况下,两人之间或多人之间一对一互相交换循环转专业。
2.学有特长转专业:在一年级、二年级期间,学有特长的学生(即在全国或国际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者),可视具体情况转入相关专业。
3.学习困难转专业:在一年级、二年级期间,学习确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可在学校规定的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
(理工类专业可转文、经、管、法类专业,工科类专业可转理科类专业,文、经、管、法类可转文科类专业。
对高考改革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成绩不低于拟转入相关专业同一生源地相应年份录取成绩。
)4.创新创业转专业:申报获批创新创业休学的本科学生创新创业满2年及以上,且休学前学业GPA达到3.0及以上者,可申请转入与其创新创业项目相关的专业学习。
5.入伍退役转专业:退役后复学者,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者。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转专业:1.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学生;2.处于休学(或保留学籍)期间的学生;3.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的学生;4.已达到退学标准的学生;5.无正当理由的学生;6.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规定不予转专业的学生。
三、转专业程序(一)全校范围内转专业工作程序1.公布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数学生学籍管理中心协调、汇总并及时公布各专业拟接收转专业学生的计划数。
本科生转换专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和个性发展空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转专业的所有工作必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与择优原则进行。
第三条学校宏观控制转入专业接收人数,应为该专业当年招生人数的15%-20%,对各专业(国家或学校有特殊规定的专业除外)转出比例不做限制。
对于就业率低和教学资源不足的专业,将适当控制转入该专业人数。
第四条转出教学单位不得阻止和限制学生的转专业申请;转入教学单位拟定方案、组织考核、公示拟录取名单;教务处审核、备案、公布结果,组织监督转专业过程,并受理相关举报投诉。
第五条原则上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
转专业学生学费按转入专业、年级学费标准收取。
第二章申请条件第六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在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课程结束后可以申请转专业。
退役或创业后复学的学生,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第七条定向生、委托培养生、艺术体育类学生及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能改变专业的学生,不得申请转专业。
第三章转专业程序第八条各教学单位根据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及教学资源状况,拟定接收学生名额,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转专业实施方案,包括接收条件、考核内容及方式、考核要求等事宜,在规定时间上报教务处备案,由教务处统一公布。
第九条教务处发布通知,公布当年转专业的范围、各专业接收人数以及具体工作安排。
第十条拟转专业学生,按要求提交申请至转出教学单位教学管理科,各教学单位统一填报《华北科技学院转专业学生汇总表》报教务处。
第十一条各接收单位确定转专业考核(考试)、面试的名单并组织相关测试,测试材料要整理存档。
着重考核接收专业必修的与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程,考查学生的专业素质及专业特长;考核的各个环节(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登录等)应由专人负责,严格把关;考核的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计算;转专业考核达不到要求者不得转专业。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暂行管理办法(西师发〔2005〕145 号,2016 年 12 月修订)为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展学生专业特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根据《西北师范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西师发[2005]129 号),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凡被我校录取的学生一般应在被录取的专业完成学业。
确有专长,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特长的本科一年级学生(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可申请转专业。
本科生转专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新生报到后进行,第二次于一年级结束时进行。
二、新生报到后转专业按照下列原则和程序进行:(一)原则1、学生须在文史类、理工类同类专业之间申请转换专业(文理兼收专业除外)。
2、当年被我校录取且符合学院相关专业单科成绩要求的普通本科新生可申请转换专业。
3、依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转入专业体检要求。
4、民族班学生原则上只能转入民族班。
5、以下学生不列入转专业范围:①艺术类专业学生(含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敦煌学院所有专业及旅游管理航空服务校企合作、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
②生源为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
③生源为中职对口招生学生(三校生)及政策性专项生。
(二)程序1、各学院根据当年招生情况及教学实际,于新生报到前一周初步确定各专业拟接收转入人数计划(各专业计划接收学生数量需控制在本专业招生人数的10%以内)及相关单科成绩要求,报教务处审核批准后,向新生公布。
2、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及高考成绩,于新生报到后一周内填写申请表,交所在学院,学院将申请表汇总后报教务处。
3、外省录取的考生,根据当年外省录取人数比例,从拟转入计划中划出相应的比例。
4、教务处于新生报到后第三周内,依据学生申请及各专业拟转入计划,按新生高考成绩与本人所在省(市、自治区)当年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差值,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学生专业(省内录取的考生和外省录取的考生分别按照差值进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