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物理化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1021.67 KB
- 文档页数:19
华南理工大学2017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一)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计算题:1.将装有0.1 摩尔乙醚液体的微小玻璃泡,放入充满氮气(压力为101325 Pa)的恒容恒温(10 dm3,35℃)容器中。
将小玻璃泡打碎后,乙醚完全汽化,此时形成一混合理想气体。
已知乙醚在101325 Pa 时的沸点为35℃,其汽化焓为25.104 kJ·mol-1。
请计算:(1)混合气体中乙醚的分压;(2)氮气变化过程的H,S,G;(3)乙醚变化过程的H,S,G。
(15 分)说明:天大教材习题3.28 与此题类似。
解:(1) p 乙醚=n 乙醚RT/V=(0.1×8.315×308.15/0.01)Pa=25623Pa(2) N2状态变化:(35℃,10 dm3)→ (35℃,10 dm3)即没有变化,故H=0,S=0,G=0(3) 乙醚的状态变化:l(35℃, p1=101325Pa) → g(35℃, p2=101325Pa) → g(35℃, p3=25623Pa) H=H 汽化+H T=0.1×25.104 kJ=2.5104kJS=S 汽化+S T=(H 汽化/T)+nR ln(p2/p3)=(2510.4J/308.15K)+0.1×8.315×ln(101325Pa/25623Pa)=9.290J.K-1G=H - T S=(2510.4-308.15×9.290)J= -352.3J2.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a/V m2)V m=RT,式中a 为常数,V m为摩尔体积。
试求1 mol11V V f mf mf mmmm该气体从(2×105 Pa ,10 dm 3,300K )状态恒温可逆变至体积为 40 dm 3 状态时的 W ,Q ,ΔU ,ΔH 。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制肥皂B.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大量用作棉、麻、纸张和食品的漂白C.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D. PM2.5颗粒(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8.以下判断,结论正确的是92CrO Array+10A .常温常压下,5.6L 甲烷中的共价键数目 B.标准状况下.17gD 3中所含分子数目C.向0.2molNH 4Al(SO 4)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的OH -教目 D.0.1mol 羟基(—OH)中所含电子数目11.某有机物能使澳的CC 4溶液褪色,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还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则此有机物中通常含有的基团的组合是A.卤素原子、碳碳双键 B .羟基、羧基 C .醛基、酯基 D .碳碳双键、酯基 12.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C.常温下,庚和乙形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13.已知,向相同浓度的醋酸和盐酸中分别加入NaOH 溶液,其pH 与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分别如下图I 、II 所示。
室温下,将mol/L 盐酸滴入VmLymol/L 的碱溶液中,溶液pH 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III 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碱溶液可能是Ba(OH)2溶液B.c、d两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不同C.从图中可判断约为1, y小于1D.d点后温度降低,是因为生成的盐发生水解吸热所致26. (14分)FeBr2是一种黄绿色固体,某学习小组制备并探究它的还原性。
I.实验室制备FeBr2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溴化亚铁。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3.答题必须用蓝、黑水笔或圆珠笔,用红笔或铅笔不给分。
4.101.325kPa≈100kPa=p5.作图用铅笔,且作图题答在指定题号的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10分)1.气体能被液化的条件是:A 、 T=T C , p<p CB 、T>TC ,p ≥p C C 、 T<T C , p<p *D 、1r T ≤,*p p ≥2. 在αβ、两相中均含有A 、B 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化学势关系中正确的是()。
A 、**AB μμ= B 、A A αβμμ=C 、 A B αβμμ=D 、 以上都不对3.右图表示理想气体经历的可逆循环示意图,其中AB 是等温膨胀,BC 是等容降温,CD 是等温压缩,DA 是绝热压缩。
试问:下面以不同坐标表示的可逆循环示意图,哪一个图与 p -V 图所表示的循环相同。
4.将固体3NaHCO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化学反应:323222NaHCO ()Na CO ()CO ()H O()s s g g =++达到平衡时,该系统的组分数C 与自由度F 分别为()。
A 、 4,3B 、 2,1C 、3,2D 、 1,05.某化学反应,当温度每升高1K 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a k 增加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a E 约为()A 、 2RTB 、 1002RTC 、 102RTD 、 0.012RT6.298K 时,0.002mol ⋅kg -1的2CuCl 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1()γ±与同浓度的4CuSO 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2()γ±之间的关系为()。
A 、 1()γ±>2()γ±B 、 1()γ±<2()γ±C 、 1()γ±=2()γ±D 、 无法比较7.下列问题中哪个不能通过电导实验测定得到解决()。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是用了NO3的还原性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种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加活性炭吸附水中小颗粒物,净化水质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D.医用消毒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8. 设N 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lmol·L-1NaClO溶液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小于N AB.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生成1molO2,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C.两份2.7g 铝分別与100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3N AD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9.T℃时,体积均为0.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 △H=-Q J/mol (Q>0)。
保持温度不变,实验测得起始和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18B.容器②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5Q JC.向容器①中通入氦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不变D.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绝热,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2/3 10.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
经测定,25 ℃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pH=3比PH=4时更适宜做漂白剂B.“有效氯含量”可用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指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
则NaClO2的有效氯含量约为1.57C.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D.25℃,pH=3时,NaClO2溶液中:c(Na+)+(H+)=c(ClO2-)+c(OH-)11.电解硫酸钠溶液生产硫酸和烧碱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2017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物理化学(一)作者:来源:《山西教育·招考》2017年第11期一、选择题:第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小明从学校出发回家,有三条不同的路可走。
关于三条不同的路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条不同的路径对应的路程相同B.甲通过的路程最大C.分别走三条不同的路径,位移相同D.小明从学校到家和从家到校的位移相同A.动摩擦因数滋与摩擦力Ff成正比,Ff越大,滋越大B.动摩擦因数滋与正压力FN成反比,FN越大,滋越小C.滋与Ff成正比,与FN成反比D.滋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其材料决定3.一碗水置于火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
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水面形状接近于图4.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B.当作用力对物体做正功时,反作用力可以不做功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不断地变化,一定有外力对物体做功D.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5.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平衡位置时它的机械能最大B.在最大位移时它的机械能最大C.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处它的动能减小D.從最大位移处到平衡位置它的机械能减小6.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
金属杆PQ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
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B. 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C. 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D. 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7.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显著D.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8.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D. N2的电子式:N左N11.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1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4.下图表示某有机反应的过程,该反应的类型是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加聚反应15.从化学试剂商店买来的无水乙醇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二、填空题:第16—23小题,每空3分,共63分。
2017年物理化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对于反应3A +2B→C,当A 耗掉0.6mol 时,反应进度改变值为( )。
A .0.6molB .0.2molC .0.3molD .0.1mol【答案】B【解析】计算如下:。
A 0.60.2 mol ξυ==2.下列中哪一点不能用来衡量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 )。
A .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系数的大小B .固体在液体中的分散程度C .接触角的大小D .液体对固体粉末润湿热的大小【答案】B【解析】A 项,铺展系数越大,铺展性能越好,即润湿程度越大。
C 项,接触角越小越小,润湿性越好。
D 项,润湿热的大小反应了液固界面转变为液液界面的难易程度,润湿热越小,表明固体更容易溶解,即液体对固体润湿性越好。
3.定温定压下,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系统的热力学函数()。
A.熵增加,焓减小B.熵减小,焓增加C.熵和焓都减小D.熵和焓都增加【答案】D【解析】由热力学基本方程dH=TdS+Vdp可得,=T>0,即焓与熵同向变化。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吸热,熵增加,即焓也增加。
4.表面反应控制的气-固相催化反应A→B,其速率方程r=kb A P A/(1+b A P A),在通常压力下,若反应物的吸附很强,则表面为:()。
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答案】A【解析】零级反应特点为反应速率方程与时间无关,由题目中所给的速率方程形式可以看出,表面为零级反应。
5.反应CO(g)+Cl2(g)→COCl2(g)的=kc(CO)c(Cl2)α;当温度及CO的浓度保持不变而Cl2的浓度增至原来的2倍时,反应速率增至原来的2.83倍,则α=()。
B.2.0C.0.5D.0【答案】A【解析】温度及CO的浓度保持不变,即公式=kc(CO)c(Cl2)α(1式),式中K和c(CO)不变,由2.83=kc(CO)·(2C Cl2)α(2式),用(2)式除以(1)式得α=1.5。
2017年辽宁大连工业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1.下列几种条件下的真实气体,最接近理想气体行为的是 。
A .高温高压B .高温低压C .低温高压D .低温低压2.某绝热系统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后,其温度 。
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一定不变D .不一定改变3.物质的温度越高,则 。
A .其所含热量越多B .其所含热能越少C .其热容越大D .其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4.下列物质中不查表就知其燃烧焓的物质是 ,不查表就知其生成焓的物质是 。
A .石墨B .二氧化碳C .甲烷D .金刚石5.从状态A 至状态B 不同的不可逆途径的熵变 。
A .各不相同B .都相等C .不一定相等D .不能确定6.真实气体进行绝热可逆膨胀,其熵变 。
A .ΔS > OB .ΔS < OC .ΔS = OD .不一定7.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与纯溶质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______。
A . 低B .高C . 相等D .不可比较8.恒温恒压下,在A 与B 组成的均相系统中,若A 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则B 的偏摩尔体积将随浓度的改变而____。
A . 增加B . 减少C . 不变D .不一定9.反应 2NO + O 22NO 2的r m H Θ∆<0,当此反应达平衡后,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应该_____。
A .升温升压B .升温降压C .降温升压D .降温降压10.对恒温恒压只做体积功的反应系统,若r m G Θ∆>0,则___。
A . 反应不能正向进行B .反应能正向进行C .须用r m G ∆判断反应限度后才知反应方向D . 当J a < K Θ时仍能正向进行11.只受环境温度和压力影响的二组分平衡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多相数为______。
A . 2B . 3C . 4D .512.碳酸钠与水可形成下列几种水合物:Na 2CO 3·H 2O ,Na 2CO 3·7H 2O ,Na 2CO 3·10H 2O 在101.325kPa ,与碳酸钠水溶液和冰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以有 ____种。
第10章 胶体化学一、选择题1.用相同体积0.01mol·dm-3KI和0.15mol·dm-3AgNO3溶液制备的AgI溶胶,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NaClB.FeCl3C.MgSO4D.K3PO4【答案】D【解析】所制备的AgI溶胶为AgI的正溶胶,即胶粒带正点,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负离子。
比较选项中阴离子的价位可知,聚沉能力最强的是K3PO4。
2.向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可以:()。
A.降低热力学电势B.减小扩散层厚度C.减小紧密层厚度D.减少胶团荷电量【答案】B【解析】处在溶液中的带电固体表面,由于静电吸引力的作用,必然要吸引等量的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双电层。
电解质的加入会改变存在于溶液中的离子状态。
3.若需研究电解质对某一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最好的方法是测定:()。
A.电泳速度B.电渗速度C.电解质的聚沉D.沉降速度【答案】C【解析】电解质对溶胶的影响主要是改变扩散层的厚度,也即斥力势能的大小,从而改变胶体的稳定性。
4.丁铎尔现象的本质是光的散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分子溶液中大分子的大小与胶粒相近,两者丁铎尔效应的强弱也相近B.小分子溶液中溶质粒子小,故丁铎尔效应不明显C.散射现象仅是光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其波长不变D.在超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光点不是胶粒的真实形状【答案】A【解析】丁铎尔效应是胶体粒子的一种特殊的光学性质。
其本质是光的散射,散射光强度与粒子大小成正比。
5.Tyndall现象是发生了光的什么作用的结果()。
A.散射B.反射C.折射D .透射【答案】A【解析】当入射光的波长远大于胶粒半径时,入射光会在胶粒上发生散射现象,产生一束乳白色的散射光,即Tyndall 现象。
6.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呈鲜红或橙黄色的原因是( )。
A .蓝光波长短,透射作用显著B .蓝光波长短,折射作用显著C .红、黄光波长长,透射作用显著D .红、黄光波长长,散射作用显著【答案】C【解析】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光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散射作用显著的短波长光如蓝光、紫光等大部分已被散射,剩下了透射作用显著的长波长光,如红光、黄光等。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解答注意事项:0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0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0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Ti48 Fe56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0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0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0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 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解:(A)苯的同分异构体至少还有CH≡CCH2CH2C≡CH(B)苯b三种、杜瓦苯d六种、棱晶烷p三种(不计对映异构),如下图(C)p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只要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就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 bc c'10、实验室用H 2还原WO 3制备金属W 的装置如图所示(Zn 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 4溶液、浓H 2SO 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 ,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解:(A)③应该是浓硫酸(C)应该先熄灭酒精灯,不关闭K ,继续通氢气冷却生成的W (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 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物理化学第1卷(选择题,共60分)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N-14 O-16 S- 32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相关的是( )。
A电离现象B α粒子散射现象C β衰变现象D光电效应现象2.一质量为12kg的物体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不,则合外力F的大小为( )。
图1A 9NB.12NC.16ND 18N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飞船,分别沿不同轨道绕地琢做国周运动甲的轨道半径大于乙的轨道半径。
则( )A.甲比乙的向心加速度大B甲比乙的运行周期长C甲比乙的动能大D甲比乙的角速度大4.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到玻璃表面则( )A光在两种介质中的频率相等B光在两种介质中的波长相等C光在两种介质中的速度相等D光在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5. 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工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示合力为吸引力,f>0表示合力为排斥力,r1为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二值。
则( )。
A当r< r l时,F为引力B当r< r l时,F为斥力C当r> r l时,F为引力D当r> r l,时F为斥力6. 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源,R1. R2为定值电阻,只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c点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工的变化情况是( )。
A.U增大,I减小B. U增大,I增大C. U减小,I减小D. U减小,I增大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与一电压恒定的交流电源相连,用理想交流电表测量输入端的电流。
在输出端有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l. L2,当开关S断开时,L1发光,交流电表的读数为12;当S接通时,交流电表的读数为12。
1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
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 。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 。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C)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答案:C 。
因绝热时ΔU=Q +W =W 。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Q +W =0。
(B )在无功过程中ΔU=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
(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亦是不同的。
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答案:B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A )Q H =p < 0 (B )Q =H p >0 (C )Q =H =p <0 (D )Q H =p <0答案:C 。
中南⼤学2017年硕⼠学位研究⽣⼊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中南⼤学2017年硕⼠学位研究⽣⼊学考试试题(物理化学)■需使⽤计算器□不使⽤计算器⼀、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从热⼒学基本关系式得知(?A /?V )T 等于( )(A )(?H /?S )p (B )(?G /?T )p(C )(?H /?T )S (D )(?U /?V )S2、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体系的温度由T 1升⾼到T 2, 则此过程的焓变ΔH ( )(A) ⼩于零 (B) 等于零 (C) ⼤于零 (D) 不能确定3、等温等压下进⾏的化学反应,其⽅向由Δr H m 和Δr S m 共同决定,⾃发进⾏的反应满⾜下列关系中的是 ( ) A 、TH S mr m r ?=B 、T H S m r m r ?>?C 、T H S m r m r ?<D 、THS m r m r ?≤?4、已知某可逆反应的 (?Δr H m /?T )p = 0,则当反应温度降低时其熵变Δr S m ( )(A) 减⼩ (B) 增⼤ (C) 不变 (D) 难以判断5、在⼀简单的(单组分,单相,各向同性)封闭体系中,恒压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吉布斯⾃由能值随温度升⾼如何变化? ( )(A) (?G /?T )p > 0 (B) (?G /?T )p < 0 (C) (?G /?T )p = 0 (D) 视具体体系⽽定6、关于亨利定律,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溶液中溶剂在某浓度区间遵从拉乌尔定律,则在该浓度区间组分B 必遵从亨利定律(B)温度越⾼、压⼒越低,亨利定律越正确 (C)因为亨利定律是稀溶液定律,所以任何溶质在稀溶液范围内都遵守亨利定律 (D)温度⼀定时,在⼀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解的⽓体体积与该⽓体的分压⼒⽆关7、298 K时,HCl(g,M r=36.5)溶解在甲苯中的亨利常数为245 kPa?kg?mol-1,当HCl(g)在甲苯溶液中的浓度达2%时,HCl(g)的平衡压⼒为( )(A) 138 kPa (B) 11.99 kPa (C) 4.9 kPa (D) 49 kPa8、在373.15 K 时,某有机液体A 和B 的蒸⽓压分别为p和3p,A和B 的某混合物为理想液体混合物,并在373.15 K,2p时沸腾,那么A 在平衡蒸⽓相中的摩尔分数是多少?( )(A) 1/3 (B) 1/4 (C) 1/2 (D) 3/49、在⼀个密封的容器中装满了温度为373.15 K的⽔,⼀点空隙也不留,这时⽔的蒸⽓压()(A)等于零(B)等于101.325 kPa (C)⼩于101.325 kPa (D)⼤于101.325 kPa10、某⼀物质X在三相点时的温度是20℃,压⼒是2p?。
2017年西北大学研究生考试物理化学真题2017年西北大学研究生考试物理化学真题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A、B、C、D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40分)1.元素S的标准燃烧焓与同温度下列哪一物质的标准生成焓相等(A)SO (B)SO2 (C)SO3(D)S2.在图一中,状态A→B为等温可逆膨胀,状态A→C为绝热可逆过程。
如果A 经过绝热不可逆膨胀到V2,状态将在(A)C下(B)B上(C)BC之间(D)无法判断3.若一气体的方程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4.某溶液有2mol A和1.5mol B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 cm3,此溶液中组分A的偏摩尔体积V A=30 cm3·mol-1,则组分B的偏摩尔体积()为(A)200 (B)300 (C)240 (D)2835.把500g樟脑(C1O H16O,熔点451.15K)和0.1mol的某新合成的有机物相混合,所得的混合物熔点为443.15K,已知该有机物0.13g和5g樟脑混合物的熔点为447.15K,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30 (B)260 (C)140 (D)2806.设反应的,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A)T>409K (B)T<409K (C)136K<t<136k<="">7.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有(A)3种(B)2种(C)1种(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8.的分子振动能级间隔是,则在298K时某一振动能级和其低能级分子数之比为(A)1(B)0.43(C)0.35 (D)无法计算9.分子不同运动状态的能级间隔是不同的,大小顺序是(A)平动>振动>转动(B)转动>振动>平动(C)振动>转动>平动(D)平动>转动>振动10.水溶液中有2g无水2(分子量为208),溶液的电导率为0.00585,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A)(B)(C)(D)11.在下列哪个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加的最多(A)的(B)0.1mol·k g-1的KCl(C)0.1mol·kg-1的Ca(NO3)2 (D)蒸馏水12.已知298K时,,下列电池的为0.627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