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39.00 KB
- 文档页数:35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炼制主要有分馏(物理变化)、裂化(化学变化)和裂解(化学变化)等;
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有煤的干馏(化学变化)、气化(化学变化)和液化(化学变化)。
2、金属冶炼的方法: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
常见的还原剂有:H2、CO、C、Al
3、海水资源的利用:海水淡化、海水提取Br2、I2、NaCl等。
4、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和NO x。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NO x。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回顾
本文档将回顾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教材第四章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该章节的概述和重要内容的回顾。
知识点概述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重点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
此外,还涉及到了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配平、反应热和化学平衡。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
-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
- 化学反应主要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 合成反应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物质的反应。
- 分解反应是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的反应。
- 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复合物或两个复合物之间的原子或离子互换的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通过电子转移而引起氧化和还原的反应。
- 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气体的生成、沉淀的生成、颜色的变化以及放出或吸收热量等。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和配平
-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包括原子符号表示法和离子符号表示法。
- 配平是调整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使得化学方程式满足物质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反应热和化学平衡
- 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浓度、压力和温度等物理性质保持不变的状态。
以上是对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的简要回顾。
希望能对你复习该章节的内容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进一步查阅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
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知识点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主要涉及碳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命名、化学键的形成等。
本文将对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有机物的基本概念1.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和其他非金属元素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其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系中,是人类生产和生存的基础物质。
1.2 碳的化合价碳原子的化合价为4,即每个碳原子可以与其他4个原子共价结合。
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和物理性质与碳的特性密切相关,因此有机化学被称为碳的化学。
1.3 有机物的特点①包含碳元素,并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②具有多样性的结构和复杂的分子组成;③易于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多样;④与生命和人类生产密切相关。
二、有机物的分类2.1 烷基化合物以甲烷为代表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结构简单,化学性质相对单一。
其中含有一个甲基基团的分子称为单基烷;含有两个甲基基团的称为双基烷;含有三个甲基基团的称为三基烷。
2.2 单官能团化合物含有一个官能团的有机物称为单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是影响有机物性质的重要结构单元。
其中包括醇、醛、酮、羧酸、酯、醚等。
2.3 多官能团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的有机物称为多官能团化合物。
其中,双官能团化合物又称为二元官能团化合物。
例如醇酸、酮酸、醛醇、醛酸等。
2.4 含有环的化合物含有碳环的化合物称为环烷化合物。
根据环的数量和结构有不同的命名方法。
常见的有苯、茂、杂苯、萘、噻吩等。
三、有机化学键的形成3.1 电子云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是关键步骤。
电子云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是解释有机化学键形成的基本理论。
3.2 极性和界面作用有机分子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很弱,大部分都是非极性化学键,但是由于极性质子的存在,产生电场作用,从而形成分子间的界面作用。
四、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非常重要,其遵循国际上确定的一些规则。
4.1 醇/酚的命名醇/酚的命名包括:基团名、编号和前缀,如甲醇(CH3OH)、苯酚(C6H5OH)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览
本文总结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的全部知识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化学实验
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实验室安全及实验记录等方面内容。
第二章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
详细介绍了化学计量的概念、相关计算方法和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化学平衡等方面知识。
第三章化学周期表
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及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特性等方面内容。
第四章化学键与分子构型
详细介绍了化学键的概念、类型和形成原理及分子构型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气体状态
介绍了气体的基本概念、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混合等内容。
第六章溶液
介绍了溶解度、浓度等概念以及溶液常数等相关知识。
第七章化学热力学
详细介绍了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方面内容。
第八章化学平衡
介绍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等内容。
第九章酸碱理论
详细介绍了酸碱的定义及相关理论、伦敦方程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
第十章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
介绍了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金属材料的制备和材料加工以及金属材料的应用方面知识。
第十一章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
介绍了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相关应用方面知识。
第十二章有机化学基础
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氮、卤素有机化合物等方面内容。
第十三章高分子化合物
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分类等知识。
总结
本文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知识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总结,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备考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内容总结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原理和特点。
以下是本章的要点总结:
1. 化学反应速率:
- 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 高温、高浓度、高压力和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 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变化和时间的比值来表示。
- 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可以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确定。
3.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指反应物浓度处于一定范围内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
状态。
- 化学平衡是指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时达成的状态。
- 化学平衡的特点包括反应物浓度、压力和温度的恒定以及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例。
4. 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 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的平衡值与其浓度
的乘积的比例。
- 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反应的偏向性,可用于判断反应的正
逆向偏向性。
5.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
-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系统受到外界的影响时,会通过平
衡反应调整以恢复平衡。
总结:本章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影响它们的因素。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对于我们研究
和应用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学习笔记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要点。
1. 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
1.1 离子和离子式
离子是由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组成的。
离子式用来表示化合物中离子的组成,阳离子放在前面,阴离子放在后面。
1.2 离子反应的特点
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离子间发生互相结合或分解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具有快速、可逆性和溶液状态的特点。
2. 酸碱反应
2.1 酸碱定义
根据不同的酸碱定义,有三种酸碱定义:氢离子定义、氢氧根离子定义和路易斯酸碱定义。
2.2 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检测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3. 氧化还原反应
3.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
其中,电子的失去称为氧化,电子的获得称为还原。
3.2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接受其他物质的电子而自身发生还原的物质,还原剂则是指给予其他物质电子而自身发生氧化的物质。
以上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
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主要介绍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和命名规则。
具体的知识点包括:
1. 碳的四价特性:碳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
这使得碳能够构建多种多样的有机化合物。
2. 有机物的泛素:有机物的泛素是指由碳和氢构成的化合物。
3. 有机物的官能团:官能团是有机物分子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团体,如羟基、卤素基、羰基等。
4. 碳的杂化:碳可以发生sp3、sp2和sp杂化。
在有机物中,碳通常发生sp3杂化,形成四个等价的sp3杂化轨道,用于形成共价键。
5.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指的是化学式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和各种官能团的简单比例关系。
6.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方式,包括键线结构式、角度投影结构式和空间键线结构式等。
7.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根据一定的命名规则给化合物命名,如使用代字母(如R、X、Y、Z)表示官能团和基团,使用前缀和词根表示碳原子数目和官能团等。
这些是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超全超详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反应速率与表观速率-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感应期与活化能第二章离子反应与溶液- 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 电离平衡与溶解度积- 酸碱反应与酸碱理论- 盐和水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单质与单质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元素与化合物- 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分类-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元素的氧化反应-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四章高分子材料- 聚合反应-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性质- 聚合物的分类与应用- 降解与回收利用第五章化学实验与化学计量-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摩尔质量与摩尔比-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 浓度与溶液的配制第六章电和化学反应- 电流和电流强度- 电解和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 电解和生产金属- 电池和电池的应用第七章化学行为定律与离子产生反应的条件- 气体的性质和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混合物的气体压强和分压- 溶液的渗透性质- 溶液体积和浓度的关系-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离子活度第八章化学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化学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的节能与材料- 化学与环境保护第九章化学知识综合应用- 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化学知识的实验探究方法- 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案例第十章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化学实验的测量与数据处理- 化学实验常用器材与试剂的使用方法- 常见化学实验的步骤与原理。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和原理,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掌握铝热反应的原理和实验。
3.了解金属回收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一 金属的冶炼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如金和铂以及少量的银和铜。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
这显然和金属的活动性紧密相关。
2.金属冶炼的原理和实质金属冶炼的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或者加热、电解的方法把金属化合物还原为金属单质。
金属冶炼的实质:金属离子――→得到电子金属单质,即M n ++n e -―→M 。
3.不同金属适用的冶炼方法(1)热分解法:适于冶炼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以后的金属;像汞、银等不活泼金属,它们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的后面,其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能力很强,所以其还原条件也较容易达到。
它们的氧化物受热就能分解得到单质。
请你写出冶炼汞、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gO=====△2Hg +O 2↑、2Ag 2O=====△4Ag +O 2↑。
(2)电解法: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钾、钠、钙、镁、铝等几种金属的还原性很强,这些金属单质都很容易失去电子,而其对应的阳离子则氧化性很弱,很难得到电子,因此用一般的方法和一般的还原剂很难使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而只能用通电分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
请你写出冶炼铝、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 2O 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 +3O 2↑、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3)热还原法适用于冶炼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部的金属;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活泼金属(如铝)等,多数金属的冶炼过程属于热还原法。
请你写出冶炼铁、钨、铅、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WO 3+3H 2=====高温W +3H 2O 、 2PbO +C=====高温2Pb +CO 2↑、 Cr 2O 3+2Al=====高温2Cr +Al 2O 3。
嘉祥一中高一化学 系列之知识清单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Au)、铂(Pt)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金属冶炼的涵义: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
金属冶炼的实质是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M +n (化合态)0(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3)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NaCl (熔融) 电解2Na +Cl 2↑ MgCl 2(熔融) 电解Mg +Cl 2↑ 2Al 2O 3(熔融) 电解4Al +3O 2↑(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Fe 2O 3+3CO 高温2Fe +3CO 2↑ WO 3+3H 2 高温 W +3H 2O ZnO +C 高温Zn +CO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 、H 2等。
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Fe 2O 3+2Al 高温2Fe +Al 2O 3(铝热反应) Cr 2O 3+2Al 高温2Cr +Al 2O 3(铝热反应)(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2HgO △2Hg +O 2↑ 2Ag 2O △4Ag +O 2↑5、 (1)回收金属的意义: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3)回收金属的实例:废旧钢铁用于炼钢;废铁屑用于制铁盐;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 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金属银。
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 、Na 、K 、Mg 、Ca 、S 、C 、F 、B 、Br 、Sr 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