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功》
- 格式:ppt
- 大小:4.06 MB
- 文档页数:20
《7、2 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和意义,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对做正功或负功。
4.知道总功的两种求法并会应用。
能力目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所列知识的探究使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以达到能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法】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通过引导和探究,边讲边议,采取讨论式的教法,并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予以补充。
【重点】功的计算方法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难点】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初中学习过功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功和能的密切联系,所以这一章在学习机械能之前首先要学习功【新课教学】一、功展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并回顾初中学过的关于功的知识总结问题:1.功的定义、要素、力与位移同方向是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1)物体受到力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位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3)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S2.思考与讨论:(观看图片情景,学生回答)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时:W=03、提问: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既不相同又不垂直时,力对物体做的功如何计算?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讨论可以把该力向平行于位移和垂直于位移两个方向分解,用两个方向的分力代替该力产生的效果,该力做的功与它的两个分力做的功等效,从而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功的计算方法 W=FScosα教师强调各个符号的含义【学以致用】1、课件出示几幅图片,由学生分析力和位移的夹角2、教材问题与练习第1题,学生动手计算各个情况力做的功。
【发现问题】通过以上练习会发现功有正负之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功的正负出现的条件及其意义二.正功与负功1.夹角为锐角时力做正功;夹角为直角时力不做功;夹角为钝角时力做负功;2.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力做正功,该力为动力;夹角为钝角时,力做负功,该力为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