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三颗枸杞豆》教案7 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5
8、三颗枸杞豆教学目标:1、分析“我”和“三叔”的人物形象;2、体会课文生动、细致的描写,感悟描写背后蕴含的感情;3、明确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分析“我”和“三叔”的人物形象;2、体会课文生动、细致的描写,感悟描写背后蕴含的感情;3、明确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分析“我”和“三叔”的人物形象本课题教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质疑,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堂教学流程:一、简洁导入新课(用时不超过1分钟)前两课,我们一起跟着鲁迅畅游过百草园,随同贾平凹先生寻过月的踪迹,他们的童年各有滋味,妙不可言,同学们,今天老师也想听听你们的童年生活,都有哪些奇妙,有趣的事情呢?小练习:仿写。
童年似一条肆意流淌的小河,活泼欢快;童年童年好,有的同学童年被沉重的学习包围着,缺少了乐趣,而有的同学小时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农村长大就有无穷的欢乐,这样看来,还是大自然给予了我们丰富的视野与知识啊。
那么今天我们的故事也发生在大自然中,地点就是一片小树林。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看课文。
(老师板书课文题目:三颗枸杞豆)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故事发生在小树林,小树林有什么特点?(1、风光旖旎,有趣诱人。
2、两个。
“我“和三叔。
3、我”和三叔在小树林里两次相遇。
最后送给我三棵枸杞豆。
)四、师生互动交流一1、第一次相遇,三叔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明确:①仔细观察一草一木(野豆角花几个花瓣、几根花蕊、几根叶脉)还让我也来看②两次说到时间不多了,太迟了;③两次提到三叔声音怪异。
)2、三叔为什么如此古怪?(明确:①快死了,留恋这世上的一草一木;②有些后悔,对自己的一生充满了悔恨;)3、第二次相遇,三叔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明确:三叔向我展示了他在地上画的一些奇怪的画儿,还谈到太阳。
)4、画有什么含义?太阳又有什么含义?(明确:①a 塔——建筑师理想的破灭b 书——作家梦的破灭c 树——生物学家理想的破灭d 三个○——两手空空,一事无成②a把太阳比喻成红色的车轮,代表时光的流逝。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三颗枸杞豆》个性化教学设计苏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劝勉学生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1.通过一些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
自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人物。
二、播放歌曲《童年》,导入新课。
一首《童年》将我们带回了如诗如画的岁月。
童年是美好的,是有趣的,是懵懵懂懂的。
而程海笔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三颗枸杞豆》这篇课文。
三、阅读课文,分析课文。
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指导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
学生读完之后,教师可让学生交流一下阅读的体会。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完成课文学习。
1.课前已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老师想问一问,通过预习和刚才的的阅读,你们能否告诉我,这是什么样的三颗枸杞豆?学生回答。
富有教育意义的三颗枸杞豆。
有深刻涵义的三颗枸杞豆。
征服“我”的三颗枸杞豆。
催我奋进的三颗枸杞豆。
2.教师小结:这三颗富有深刻意义、催人奋进的枸杞豆征服了“我”,但在此之前“我”是什么样的人呢?之后又变成什么样的人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开始“我”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不喜欢读书,爱逃学,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后来我刻苦学习,成为一个植物学家。
结合一些具体语句去分析。
如:以前的“我”淘气顽皮,不喜欢读书上学,总是逃学到小树林里,三天两头挨打。
提问: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学生回答)遇到病中的三叔。
追问:我”在小树林遇到三叔,共有几次?(学生回答)两次相遇,两次对话。
3.请同学们用跳读的方法,读一读“我”和三叔的两次对话,了解一下三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叔热爱自然,以前三叔总浪费时间,做事半途而废,没有毅力,最终导致一生一事无成,去世之前十分悔恨。
引导学生结合一些具体语句去分析。
如:谈论野豆角花,三叔比“我”更懂大自然。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三颗枸杞豆》个性化教学设计苏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劝勉学生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1 •通过一些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
自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人物。
二、播放歌曲《童年》,导入新课。
一首《童年》将我们带回了如诗如画的岁月。
童年是美好的,是有趣的,是懵懵懂懂的。
而程海笔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三颗枸杞豆》这篇课文。
三、阅读课文,分析课文。
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指导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
学生读完之后,教师可让学生交流一下阅读的体会。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完成课文学习。
1•课前已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老师想问一问,通过预习和刚才的的阅读,你们能否告诉我,这是什么样的三颗枸杞豆?学生回答。
富有教育意义的三颗枸杞豆。
有深刻涵义的三颗枸杞豆。
征服“我”的三颗枸杞豆。
催我奋进的三颗枸杞豆。
2•教师小结:这三颗富有深刻意义、催人奋进的枸杞豆征服了“我”,但在此之前“我”是什么样的人呢?之后又变成什么样的人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开始“我”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不喜欢读书,爱逃学,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后来我刻苦学习,成为一个植物学家。
结合一些具体语句去分析。
如:以前的“我”淘气顽皮,不喜欢读书上学,总是逃学到小树林里,三天两头挨打。
提问: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学生回答)遇到病中的三叔。
追问:我”在小树林遇到三叔,共有几次?(学生回答)两次相遇,两次对话。
3.请同学们用跳读的方法,读一读“我”和三叔的两次对话,了解一下三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叔热爱自然,以前三叔总浪费时间,做事半途而废,没有毅力,最终导致一生一事无成,去世之前十分悔恨。
引导学生结合一些具体语句去分析。
三颗枸杞豆教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枸杞、蹑手蹑脚、腻味、口头禅、鲜为人知、著作等身”等词的读音、意义、并学习运用。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美感2、学习课文生动、细致的写景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明白成功来自立志、勤奋和刻苦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品味作者优美含蓄的语言入手,体会文章写景的方法和作用,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学会描写景物,感悟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明白成功来自立志、勤奋和刻苦的道理【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听后教师导入:一首动听的歌曲将我们带回到了那金色的童年,童年如歌如画,它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在你的乐园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你至今都记忆犹新,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植物学家程海的童年乐园,他的乐园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齐读课题《三颗枸杞豆》二、走进作者:程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协常务理事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政府有突出贡献专家、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
1947年生于“陕西乾县”大墙乡上程家村,先后于大墙小学、薛录中学读书,1964年考入乾县师范,1968年毕业。
1970年调入乾县文化馆工作,1980年调入咸阳市文艺创作研究室。
1997年任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
1968年毕业于陕西乾县师范。
陕西省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馆员。
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常务理事。
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诗刊》、《解放军文艺》、《延河》等刊物发表诗作500余首,其中数(第四声,表示多)首诗选入《解放军文艺30年诗歌选》《恋歌》、《陕西新诗选》等数种选集。
三、预习检测: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点或不熟悉的字词1、学生读课文2、找学生交流字词,教师随机强调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初读感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读课文,你们能否告诉我,这是什么样的三颗枸杞豆?学生可能答出以下内容,教师给以肯定:三颗催人奋进的枸杞豆;富有教育意义的三颗枸杞豆;有深刻涵义的三颗枸杞豆;征服我的三颗枸杞豆;催我奋进的三颗枸杞豆;三叔送我的三颗枸杞豆五、合作探究: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个“淘气鬼”呢?“我”为什么要逃学?:以前的“我”淘气顽皮,不喜欢读书上学,总是逃学到小树林里去玩.因此三天两头挨打,“我”有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呢(没有)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课文第六小节)我仍沉迷于小树林,直到遇到三叔.2、文章开头有关山谷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听觉、视觉;比喻、拟人等,形象地表现了这里是我的“乐园”,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对一个孩子的吸引力。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借助于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分析三叔的人物形2、 理解“三颗枸杞豆”的内涵;3、 明确本文所要的表达的“珍惜时间”的主题,激励自己珍惜时间,珍惜青春, 努力成才。
【教学重点】借助于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分析三叔的 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三颗枸杞豆”的内涵【教学步骤】一、导入:生命就如那丁香花,花开时用热情绽放芳华,花落时用凄美感染世界,在请看课文《三颗枸杞豆》。
知三、感知枸杞豆1.4夬速阅读全文,读完后,请用一句话告诉老师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 大家想想,如果要在这三颗枸杞豆前加个修饰语来表明这三颗枸杞豆的含义 的话,你觉得加个什么词好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三颗枸杞(要求:结合课文内容简要概括)四、品味枸杞豆 ----1、幸运着“我"的幸运以前的“我”淘气顽皮,不喜欢上学,总是逃到小树林里玩。
因此三天两头挨打,我有没有因此而改变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让我真正改变的是什我们课本中,也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它以那艳目的枸杞豆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二、预习海关口:读准加点的字词) 枸杞( )()蚱轍 )(叶鞘()蹑( )手蹑脚 烦躁() 缝隙( ) 理睬()半晌( 凝()神花蕊()擎()住 惊诧( ) 腻()味殷( )红癌()症摞()鲜()为人 • • •么?2、痛苦着三叔的痛苦(1)请同学们再次跳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描写三叔并说说这些语句表现了三叔的什么特点。
(刻画人物的方法)明确: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2)我和三叔两次相遇,两次对话,读三叔与"我"的第一次对话。
边读边思考:第一次对话对我的影响是什么?(第14・・32节)明确:第一次对话: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一无所知和不善于观察(3)“我''和三叔的第二次对话中,三叔是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的?第二次对话我又有什么体会呢?“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0。
三颗枸杞豆(苏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欣赏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和细致传神的人物描写;能力目标学习自主分析人物形象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从现在开始做起,一切可以从新再来。
教学重点1.三叔人物评价2.《三颗枸杞豆》给予我们的启示教学难点评价三叔人物形象教学方法: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中,一两件不经意间发生的小事,可以改变人生的轨迹。
本文所讲述的就是一个由出了名的"淘气鬼",生命中偶遇三叔,从而奋发学习,长大后成为植物学家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复习课文自然环境的描写,衬托人物形象(”淘气包”眼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是有趣的,门前山谷里的小树林,就是“我”的乐园,来衬托“我”儿时的淘气;在三叔眼中,大自然是可研究的,里面有许许多多未知的世界,等待我们去研究,来衬托他知识的渊博,对生命的期待)三感知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第一次与三叔相遇时,结尾是这样写的我呆呆立了一会儿。
忽然感到很乏味。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觉?(明确:面对三叔,“我”发现山里的一草一木,他懂得那么多;自己平时只是粗心、贪玩,却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
“很乏味”,因无知而懊悔)2:第二次与三叔相遇时,三叔在泥土上画了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
画儿下面还画了三个圆圆的"О"。
这些图画和铁环有什么含义?画这些图画的目的何在?(演示多媒体课件)(明确:三副画与三个圆圆的"О"想照应,课文中原句可回答;面对生命的结束,三叔评价自己时,因未完成生命中的愿望,而悔恨)四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考虑太阳在文中的含义(多媒体演示)1.这时,太阳快要西沉。
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
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2.“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苏教版初一下册(初一下册)语文:《三颗枸杞豆》教案【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一篇文质优美的好文章,应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美感;琐碎地讲解字词句的含义,会破坏文章的整体美。
本教学设计的目的,要紧是引导学生采纳讨论的学习方法,体会文章写景的方法和作用,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学会描写景物,感悟景物描写背后所包蕴的感情。
教学步骤:一、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能留意文章中景物描写的语句。
二、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
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列内容:1.再次朗读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
2.“我”的成长与生活的环境有着如何样的紧密联系?3.体会景物描写融注了作者如何样的感情?4.体会景物描写的方法:(l)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载体表达景物的特点。
(2)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
(3)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融注人物情感。
四、通过投影仪、视频展台等电教仪器,展现画面,让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的训练,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力求语言的生动、优美,在景物描写中注入人物情感,做到情形交融。
【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本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活动,具体了解人物形象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益。
教学步骤:一、学生通读课文。
二、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三、进行课堂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主持人、三叔、“我”,进行现场采访。
能够设计以下问题:1.三叔年轻时的理想是什么?2.三叔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缘故是什么?3.三叔对自己的一生是如何评判的?4.三叔对“我”的期望是什么?5.“我”童年时代的爱好是什么?6.是什么情况让“我”幡然醒悟,从此刻苦努力的?7.三叔的哪些话对“我”产生了深刻的阻碍?四、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让学生回忆搜集有关珍爱生命、珍爱时刻的名言警句。
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后悔,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苏教七年级下《三颗枸杞豆》教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诵读欣赏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细致的描写。
二、深入探究三叔的语言,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三、合作学习,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一、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二、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一、自读课文,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二、探究三叔的话,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活动:一、播放歌曲《童年》,导入新课。
1、上课前5分钟播放歌曲《童年》。
2、师讲述:一首动听的歌曲将我们带回到了那金色的童年,童年,它就像一幅画卷,记载了我们成长中许多美丽的回忆。
同学们,你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呢?3、指名介绍自己的童年。
4、师总结,导入课题:刚才几位同学都介绍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
同年,几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快乐的,老师也和大家一样,童年时,也是一个可爱的“大坏蛋”。
大家想不想知道作家程海笔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呢?(生: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小说《三颗枸杞豆》。
(板书课题)二、引导学生初读感悟,自主发现问题。
1、过渡到入:同学们,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在于敢于怀疑、敢于发现问题。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次表现的机会,大家想不想表现!(生:想)2、教师投影出示:以跳读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随手作笔录,看谁找的最多,最有价值。
3、师读题,强调跳读的方式。
4、学生跳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5、指名说,师及时予以鼓励。
注: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小树林为什么能成为我的乐圆?〈2〉我被送进学校后,为什么觉得脸汉字都是黑乎乎的?〈3〉爸爸的拳头,使我乖乖的上了几天学,但为什么我经过小树林时,有旧病复发了?〈4〉阳光为什么是一绺一绺地,像金色的丝绸?〈5〉为什么“我”在小树林里看到黑乎乎的人影,首先想到的是爸爸、老师,而不是三叔?〈6〉三叔为什么说“谁又不是这样呢”?〈7〉“我呆呆立了一会儿,忽然感到很乏味”,这是为什么?〈8〉三叔三幅画的含义是什么?三、引导学生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三叔语言的含义。
苏教七年级下三颗枸杞豆教案(优秀6篇)《三颗枸杞豆》教案篇一三颗枸杞豆教学目标:1、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
教学重难点: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歌曲《童年》,导入新课。
1、课前5分钟播放歌曲《童年》。
2、师讲述:一首《童年》将我们带回了如诗如画的岁月。
童年是美好的,是有趣的,是懵懵懂懂的。
而程海笔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三颗枸杞豆》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出示学习目标。
1、课前已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老师想问一问,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请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三叔和“我”分别是怎样的人呢?(学生作答)2、三叔在他生命垂危之际,悟出了什么?“我”从与三叔的交往、从三叔的话语里又悟出了什么?这节课通过《三颗枸杞豆》的学习,要探究完成以下两个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三、介绍读书方法,分点感知主体。
1、教者介绍读书方法——跳读。
这篇文章比较长,在课堂上读完要花很长时间。
如何在作好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找出在课堂内我们需要的一些重要材料呢?今天,老师将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读书方法,这就是跳读。
跳读是专门寻找所需材料的阅读方法。
跳读不要求对文章必须从头至尾的通读,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选读某些章节就可以。
跳读时要眼脑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迅速扫描,寻找所需材料。
2、齐读读书方法,教者强调跳读的方式。
3、教者出示读书目的,学生跳读课文。
读一读,议一议(一):请同学们用跳读的方法,读一读“我”和三叔的两次对话,划出对话中不理解的语句,并提出来,讨论交流。
指名说,师及时予以鼓励。
注: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a:三叔为什么说“谁又不是这样呢”?b:我呆呆立了一会儿,忽然感到很乏味”,这是为什么?c:三叔三幅画的含义是什么?d:“野豆角花,谁不认识!”这里为什么用“!”而不用“?”。
七三颗枸杞豆(苏教版七年级下)-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七三颗枸杞豆教学目标1.学习生动传神的描写方法。
2.学习文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教学重难点1.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和细致的环境描写。
2.三叔的一生给“我”的教训。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讲解这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激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引导他们置身阅读情境,明确文章所写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有关这些问题,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
回忆往事,总会想起那些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事。
自己保存的物品,每一件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对主人公起过鼓舞作用的三颗枸杞豆的故事。
(板书课题。
) 2.介绍作者。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
)程海,陕西省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员。
发表诗歌、小说多篇。
其中《三颗枸杞豆》《漆彩》等小说获《小说林》优秀作品奖及延河第一届文学奖。
198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我的夏娃》并获“双五”文学奖。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旬、段。
3.三叔先后给“我”留下过哪些谜语?后来为什么“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我”悟出了什么道理? 4.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5.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1.给加点字注音。
(出示幻灯片3。
)蹑手蹑脚蚱蜢一绺半晌鲜为人知腻味颓唐殷红口头禅喃喃要求:找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三叔先后给“我”留下过哪些谜语?、后来为什么“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我”悟出了什么道理?明确:(三叔先后给我留下过5个谜语。
三颗枸杞豆(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三颗枸杞豆(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
教学重点:1教学难点: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前5分钟播放歌曲《童年》。
2、一首《童年》将我们带回了如诗如画的岁月。
童年是美好的,是有趣的,是懵懵懂懂的。
而程海笔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三颗枸杞豆》。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写的主要事件。
(2)课文标题三颗枸杞豆有什么特殊含义?2、交流明确。
(1)三叔以自己一生的教训教育我,使我从一个淘气鬼成为了一个植物学家。
(2)它是生命终结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三、重点研读:1、请用一幅画来概括三叔的一生,并在这幅画下写一句话来揭示三叔一生的教训。
讨论明确:三叔有着远大的理想,但都因为虚度年华,遇到困难就退缩,半途而废,没有坚持不懈,没有毅力,以致于最后悔恨终生。
2、介绍读书方法--跳读:这篇文章较长,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找出我们需要的材料呢?今天,老师将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读书方法,这就是跳读。
3、出示投影,指名朗读:跳读是专门寻找所需材料的阅读方法。
跳读不要求对文章必须从头至尾的通读,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选读某些章节就可以。
跳读时要眼脑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迅速扫描,寻找所需材料。
4、本文多次提到太阳,先在文中划出这几句话,然后讨论下面的问题。
(1)第48节提到太阳,他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何含义?(2)“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4)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讨论明确:(1)这里的“太阳”是指自然界的太阳。
前进的车辆,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把太阳比喻成“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三颗枸杞豆》学案内容预览:十一三颗枸杞豆学案【学习目标】1、感悟生命的意义和成功来自志向、勤奋和刻苦的道理。
2、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文中的一些词语写得比较含蓄,耐人寻味。
体会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学习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l预备训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niè)手 (niè ) 脚 ( nì ) 味( mèi )力一 (li? )2.给加点的字注音:鲜()为人知一摞()殷红()颓()唐叶鞘()l课堂达标测试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②他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现、闪露、闪烁)出笑意。
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坐过、躺过、蹲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画满、划满、涂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
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o”,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画的都是三叔。
”③“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④“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
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
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
这一棵树,是我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颓唐了。
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⑤“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我悲伤地问。
⑥“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0。
”⑦“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⑧“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
”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三颗枸杞豆》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时数1教学目标1、学习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和细致传神的人物描写。
2、理解三叔语言的深刻含义,体悟人物的成长轨迹,懂得生命的意义,勤奋学习。
教学重点1、朗读体悟生动形象的描写2、深入理解文章含蓄的语言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师指导精讲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情境导入1、课前5分钟播放歌曲《童年》。
2、一首《童年》将我们带回了如诗如画的岁月。
童年是美好的,是有趣的,是懵懵懂懂的。
而程海笔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三颗枸杞豆》这篇课文。
二、说一说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故事中的主人公“我”(小狗)和三叔各是什么样的人?【明确】“我”小时候,是一个贪玩、不爱读书、爱逃学、不怕打、顽皮淘气、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后来,在三叔的生命意义的启发下勤奋、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植物学家。
三叔,是一个身患癌症最终离开人世的人。
他有多个理想和志向,但由于没有抓紧时间,不够勤奋,见到困难就退缩,最终一事无成,只留下了对生命的悔恨。
三、读一读文中的“我”可谓是“劣迹斑斑”:顽皮、贪玩、不爱读书,即使挨打也“初衷”不改,逃学依旧。
但当“我”遇到病中的三叔。
“我”的思想转变了。
文章详细地写了“我”和三叔的两次对话,找出来,结合当时的情境,采用跳读法(只读我和三叔的部分对话),读一读。
1、第一幕(教师讲述情境:今天林子里显得格外美丽。
我忽然发现前边草丛中一个黑乎乎的人影,心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我躲到一颗杨树后面,从细缝里偷看,慢慢认出他来,原来是村东头的三叔。
这时三叔也看见我了,他忽然回过头轻轻地喊我:……)【明确】“一朵小野花。
”“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吗?”这句话要读得亲切些,力求表达三叔对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唉,谁又不是这样呢?”的朗读,要在语气中传达出淡淡的批评,以及些许的遗憾。
“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不多了!”语速放慢,语调沉稳,流露出对生命易逝的遗憾和不能珍惜时间的悔恨之意。
三颗枸杞豆(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三颗枸杞豆(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三颗枸杞豆(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苏教版七年级必修篇《三颗枸杞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学习并掌握本文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阅读短文,并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4)运用所学知识,自主阅读《三颗枸杞豆》,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内涵。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3)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拓展思路的目的。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主要内容,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
(2)增强学生阅读英语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其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方面的综合表达水平。
2、教学难点(1)学生阅读速度过慢,难以对句子掌握熟练度;(2)学生表达能力较低,吐字清晰度、语音语调不够标准;(3)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英语短文的经验,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困惑。
四、教学方法(1)动画播放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任务型教学法(4)互动教学法(5)小组讨论教学法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本课的主题是:三颗枸杞豆。
谁知道枸杞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枸杞”的中文发音。
请几位同学上来用中文来介绍一下枸杞的来源、功效和作用。
也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枸杞的视频来渲染气氛。
Step 2:阅读课文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动画,让学生先了解本课的内容大意,然后老师针对本文的难点,挑选出本文的关键词语,让学生了解这些词义和发音,为后面的阅读做好准备。
以上两个步骤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度和学习积极性,为后续的进一步阅读打下基础。
思考题:最能体现本文情感内涵的是什么?Step 3:分组阅读并交流在此阶段先把整个课堂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5-6人;(1)时间限定为10分钟阅读整篇文章,每组要求选出一名代表在时间到的时候介绍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理解,介绍每个人尽量要用英语表达。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三颗枸杞豆》教案7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欣赏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和细致传神的人物描写。
2.学习课文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
3.理解文章中心,引导学生珍惜人生黄金时光,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3
课时数:一课时
枸杞
..()蹑.手蹑脚()一绺.()叶鞘.()鲜.为人知()腻.味()
颓.唐()擎.()蚱蜢
..()烦躁.()口头禅.()殷.红()
花蕊.()香蒿.()半晌.()桦.木()一摞.书()灯盏.()
2.通读全文,勾画你喜欢的字词句段,并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三颗枸杞豆?
3、这三颗富有深刻意义的枸杞豆征服了“我”,但在之前“我”是什么样的人呢?
之后又变成什么样的了?
二、课堂研讨
1.导入新课
用《童年》这首歌导入新课。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3、文中"我"为什么总要逃学?针对"我"这个贪玩、不思学习的孩子,老师、爸爸、
分别采用了什么教育方法?效果如何?
4、三叔与“我”又有一段什么样的经历呢?这段经历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5、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请找出几句试着理解。
如:
(1).这时,太阳快要西沉。
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
边的山沟里去了。
(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
(2).“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住
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捉住太
阳”是什么意思?你“想到”过要捉住太阳吗?)
(3).“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
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为什么说
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
(4).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
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
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三叔为什么说“我”
“也是太阳”?)
(5).体会文中三个“O”的含义,了解这三个“O”对“我”的影响。
6、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三叔有着远大的理想,但因为虚度年华,遇到困难就退缩,
半途而废,没有坚持不懈,没有毅力,以致于最后悔恨终生。
三叔当时的感情一定
很复杂,让我们把“三叔”请到聊天室,到现场跟大家一起聊聊。
准备2--3分钟。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组合方式分别扮演主持人和三叔,其余是观众,准备提
问。
三、自我提高
1.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误入迷途的时候?如果有,那是什么?
2.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总有一个或几个给予我们很大帮助,让我们铭记终
身的人。
他是谁?他又是通过何种方法帮助你、改变你的?
3.读了这篇小说,你对老师、爸爸、三叔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分别有什么看法?
4学完课文,明白了本文表达的主题思想。
你能否搜集整理一些有关珍惜生命、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悟一悟,写一写:用精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写出你对
时间、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一得:
《三颗枸杞豆》答案
一.预习导学。
1.注音gǒu qǐ niè liǔ qiào xiǎn nì tuí qíng zhà měng zào chán yān ruǐ
sōng shǎng huà luò zhǎn
2.三叔送我的三颗枸杞豆,富有教育意义的三颗枸杞豆,有深刻涵义的三颗枸杞豆,征服我的三颗枸杞豆,催我奋进的三颗枸杞豆。
3、开始“我”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一个爱逃学的孩子,一个不怕打的孩子,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孩子,是一个顽皮,淘气的孩子,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
后来成为植物学家。
二.课堂研讨。
3.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爸爸给了"我"一顿拳头。
训斥和拳头,只让我乖乖地上了几天学,后来"我"又旧病复发。
三叔则是现身说法,用自己失败的人生体验来教育"我",用充满希望的话语来鼓励"我",用三颗红色的枸杞豆来启示"我"。
结果,"我"迷途知返,勤奋学习,不负众望,终于成才。
4.我和三叔在小树林里两次相遇,三叔先后给我留下了几个谜语。
三幅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画儿下面的三个圆圆的“o”;三颗红色的枸杞豆。
我领悟了这些的含义,了解了三叔虚度的一生,领悟到他那无穷的悔恨和对我的期望。
我悟出了:要以三叔虚度一生的教训为鉴,以现在为起点,抓紧学习,勤奋学习。
5.(1)前进的车辆,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
把太阳比喻成“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
红色就是夕阳的色彩。
(2)这里的太阳,实际是指时间,指生命。
“捉住太阳”是指捉住时间,捉住生命。
也就是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生活--------
(3)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像保尔所说的“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是自己活得有意义。
(4)因为我还是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5)它象征着三叔生命的终结——“生命告终的句号”;它象征着三叔一生的教训——“三个遗憾的‘0’”;它象征着三叔对我的谆谆告诫——“‘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三.自我提高。
4.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三颗枸杞豆》教案8 苏教版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生动的语言
2、把握“我”和三叔的形象
3、领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童年》。
2、师讲述:一首《童年》把我们带回了如诗如画的岁月。
那匆匆流逝的童年呀,令
人向往!你的童年生活怎样呢?(说话练习)程海先生笔下的童年又是什么样
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颗枸杞豆》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我和
枸杞豆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二、自由读课文
这篇文章比较长,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找出在课堂内我们需要的一些重要信息呢?今天,老师将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读书方法,跳读法
1、标记你喜欢的词句说明理由
2、思考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整体感知思路梳理
(1)、快速读课文,明确本文讲了什么内容?(板书:老少)
(2)、理清文章思路
(一) 1—2:“我”小时候是一个“淘气鬼”。
(二) 3:门前的树林是我的乐园。
4—34:我逃学初遇三叔。
35—54:我再遇三叔。
55—59:三叔留给“我”三颗枸杞豆。
(三) 60:“三颗枸杞豆”给“我”的启示。
四、质疑解难
关于“我”
1、文中的“我”为什么总要逃学?
有趣的生活/枯燥的课堂
从哪些地方能感知我的童年生活是充满乐趣的?(有趣的事物、别样的感受)事物: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金巴牛、蝴蝶
别样的感受:捉金巴牛,捉蝴蝶、掏雀儿蛋:指名读3、8段师强调趣味情节、动词(走、捏、堵、挖、捉)完成“淘气鬼”的形象塑造
齐读感受3-----9段师、生合作读课文(根据喜好而定)
生师
3、7、8、9
4、
5、6
2、针对“我”这个贪玩、不思学习的孩子,老师、爸爸采用了什么教育方法?效果如何?
明确: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爸爸给了“我”一顿拳头。
训斥和拳头,只让我乖乖地上了几天学,后来“我”又旧病复发。
3、这么淘气的“我”,后来怎么成了著名的植物学家?
关于三叔
(1)三叔这一生怎样?概述三叔的风雨人生
(2)我与三叔的三次交往?
我逃学,初遇三叔(问我野花的名字及构造)我再遇三叔(三幅画及意义并鼓励我抓住太阳)三叔留给我“三颗枸杞豆”
(3)三次交往,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太阳文中多次提到,你能猜透其中的含义吗?
谜几个谜?你能猜透其中的含义吗?
(特别对于三颗枸杞豆的意义探讨)
齐读55-----59段
五、收获及体会
学了本文你有何收获?(板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珍惜时间)教师赠言朗诵《匆匆》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