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具制作申请单
- 格式:xls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模、治具的制作、领用、保养、维修等管理,延长模、治具使用寿命,提高作业效率, 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凡本公司所有模、治具均适用之.3.权责:参见作业流程图.4.定义 : 无5.作业内容:5.1作业说明:5.1.1模、治具申请:5.1.1.1若模、治具不能满足生产计划要求须新开模、治具时,由业务部提出模、治具申请表经单位主管审核后呈交副总以上主管核准后,交资材部/采购.5.1.1.2若订单需求要加开模、治具时,由工程部生技评估,并填写“物品申购单”经单位主管审核后,交副总以上主管核准后,交资材部/采购.5.1.1.3若样品须开新模、治具时由工程部生技组填写“物品申购单”,再交副总及以上主管签核后,交资材/采购.5.2.2模、治具订购:5.2.2.1.采购作业见<<采购管制程序>>.5.2.3模、治具验收:5.2.3.1由工程部依图面规格或样板要求验收、确认并填写“模、治具检验报告”.5.2.4入库存档:5.2.4.1验收合格后,由生技课给于编号(每台模、治具均有不同之编号,以便区分(编号原则见<<设施与环境管制程序>>),列入“生产设备一览表”,再置入模具房.5.2.4.2模、治具入库后,入库保养上保养油,并保留末件需建立“模、治具履历卡”,以便维持对其之管制、保养.5.2.5退货:5.2.5.1经验收不合格之模、治具,由工程部直接退回供货商.5.2.6借用:5.2.6.1厂务部依工程图填写“模、治具借用单”(适合注塑模具)向模具房借用相关之模、治具,并负责其使用期间的维护保养.5.2.7变更:5.2.7.1由生技人员来调试模具.并填写“模具变更管制表”.5.2.8保养用维修:5.2.8.1生技部根椐<<设备保养记录表>>相关内容对模具定期(一个月)保养,并详细记录.5.2.8.2当模、治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厂务部应填写“报修申请单”,经单位主管签核后交工程部,工程部依实际情况决定内修或外修.并将维修内容及状况记录于“模、治具履历卡”上.5.2.9报废:5.2.9.1对无法维修使用之模、治具,由工程部确认后,填写“报废申请单”交副总及以上主管签核后,给予报废.5.2.10刀模寿命管控5.2.10.1裁线刀片使用寿命规定为90KK.5.2.10.2当裁线刀片超过规定使用寿命时应由生技(或供货商)对刀片切、剥口的锋刃,中心高度,平行度作鉴定,并依据实际裁线效果(切、剥口平齐不伤铜丝)判断该刀片可否继续如属继续使用则应在上线前,特别提醒产线人员注意所生产的产品需符合其产质量.一经发现因刀片使用过久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时应立即更换新刀片.5.2.10.3铆端刀片使用寿命规定为300K.5.2.10.4当铆端刀片超过规定使用寿命时应有生技对刀片刀口光滑度,中心高度,平行度作鉴定,并依据实际铆端效果(端子无毛边、无变形、易脱离、够拉力)判断该刀片可否继续,如属继续使用则应在上线前特别提醒产线人员注意其产品质量,一经发现因刀片使用过久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时应立即更换新刀片.5.2.11环境禁用物质确认:品管部对有的新设备,工具,夹具及耗材没使用的时候需要将本公司的成品外发测试,确保没有因为引入而受到环境禁用物质污染.(使用了Cd时,需要验证以往3年,休止期间要加算).对于现有的设备,工具,夹具及耗材一次性做验证测试.并做成所验证的范围的所有设备,工具,夹具及耗材清单.6.参考数据:6.1 设施与环境管制程序 QP-PD-0016.2 采购管制程序 QP-ZC-0017.质量记录:7.1 模、治具检验报告 QR-GC-0067.2模、治具履历卡 QR-GC-0057.3 设备报废申请单 QR-GL-0337.4 物品申购单 QR-GL-0327.5报修申请单 QR-PD-0267.6模具变更管制表 QR-GC-0207.7模、治具使用记录卡 QR-GC-0098.附记事项:提出需求1.使用单位提出需求2.采购根据总经理核准后的单据购买3.管理部进行财产编号.4.仓库依照送贷单点收数量,生技负责验收.5.生技将设备登记入册.6.制造部依工程图面领用相关模、治具.7.建立设备周期保养计划.8.使用单位正常使用.9.生技单位进行保养及维修动作.10.当厂内无法维修时﹐使用单位提请采购联络厂商维修﹐厂外亦无法维修的提请总经理报废。
治具管理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有系统地管理和维护本公司各机型的测试治具和组装治具,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产品质量及提高生产效率相关之治具.3.0职责:3.1工程部定期须对治具进行维护。
3.2各使用部门对治具进行使用验收。
4.0管理程序:4.1申请:新机型进行试产后,各使用部门需依据产能列出所需治具清单.并经核准后自制或采购。
4.2验收:由各使用部门对治具进行使用验收。
合格的由工程登录投入使用﹐不合格重新制作或退供应商处理。
4.3登录列管:工程部定期须对治具进行维护,并作好治具维护记录表。
4.4治具之编号:□□□N □□□使用部门 E:M:组装类 N:表治具例:QA-EN-001表示:QC所使用的第1个测试治具PD-MN-017表示:生产部所使用的第17个组装治具4.5定期清点与维护:各使用部门对治具需进行日常7S。
工程部定期(3个月/次)须对治具进行维护,并作好治具维护记录表。
4.6不良送修:对于PE或QE解决不了的不良治具,方能申请维修。
经维修后的治具应依4.2的要求验收﹐并由工程将结果记录于治具维护记录中。
4.7报废:经由使用部门和工程部共同判定不能再使用的治具,方能申请报废。
申请报废的治具须由各权责主管签字后,送交工程部处理,并作好相关记录。
4.8定期检讨、分析及改善:为了适时跟进生产,提高质量与效率,工程部须定期(半年/次)对治具的质效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对策。
4.9治具的寿命管控为了更好管控治具的使用及保养,应建立了《治具履历表》管控,相关治具的使用寿命为50000次以上。
5.0相关表单:5.1《治具申购单》5.2《治具维护记录表》5.3《治具标示卡》5.4《治具登记汇总表》5.5《报废申请单》5.6《治具履历表》治工具检验管制表.xls治工具保管表.xls治工具点检记录表.xls 治工具制作维修申请单.doc治工具验收报告单.doc治工具申请单.doc治工具管理台帐.doc治工具保养记录表.doc。
模治具管理控制规程1.目的:规范模治具的制作、领用、储存、建档等管制,特制定本规程2.范围:适用于公司模治具的管控3.权责:3.1 版房:负责模治具的制作、储存及档案管理3.2 模切工序:负责模治具使用过程的管理3.3 版房:负责模具回厂后的检验4.规程内容:4.1 模治具属性类别:(1)刀模4.2 模治具制作管制:4.2.1 新模治具(打样、第一次量产、改版):由计划物控(业务)填写【模治具制作申请单】,总经理审批后交技术科;4.2.2 旧模治具损坏或达到使用寿命需重新制作新模治具时,由相关科室组长(模切主管)填写【模治具制作申请单】,总经理审批后交技术科;4.2.3 经审批的【模治具制作申请单】,由工艺工程师负责发出制作通知及跟进模治具的制作(工艺员制图,技术科长确认后外发制作刀模);4.2.4 制作好的模治具由工艺工程师提供标准刀模图及样盒给品质科来料检验员,检验员验收确认合格后一并交资料管理员负责建档管理。
4.3 模治具档案及储存管制:4.3.1 资料管理员(版房)负责模治具的接收记录,并登记在模治具登记台帐上;4.3.2 资料管员(版房)负责把模治具存放在相关资料架上或资料柜内,以便于识别及领用。
4.4 模治具领用及归还管制:4.4.1生产使用人员到资料管理员(版房)处领用模治具,在模治具领用/归还记录表上签名确认;4.4.2使用完后,由领用人员把模治具归还至资料管理员(版房)处,在模治具领用/归还记录表上登记生产数量并签名确认。
4.5 模治具报废管制:4.5.1定期报废:超过使用寿命或经制造科科长(模切主管)确认不合格的模治具,由资料管理员(版房)填写【模治具报废清单】,销售科(业务)确认后报废;4.5.2临时报废:经产品工艺变更的,销售科(业务)填写申请单,资料管理员(版房)填写【模治具报废申请单】,通知模切报废。
模治具损坏造成的模治具报废技术科长(模切主管)填写申请单;资料管理员(版房)填写【模治具报废申请单】;销售科(业务)确认报废。
二为生产需求治具,主要为方便检测产品尺寸及提高生产效率;三为客户及供应商提供治具,主要为保证在系统组装的组配功能;5.2校验治具:所有针对产品尺寸规格、功能、角度及某些部位的位置特征之检测治具均为校验治具;5.3非校验治具:所有针对产品校正、辅助组装及整体的完整性检测之治具均为非校验治具;6.0作业流程:6.1《治具制作流程图》.(附件一),《客供治具管理流程图》(附件二)、《电测治具制作流程图》。
6.2治具制作申请:6.2.1客户要求制作之治具在接到客户之资讯后经工程评估确认OK后即可制作。
6.2.2厂内生产需求之治具,由各需求使用单位填写《治具制作申请单》(附件三)。
6.2.3客户及供应商提供治具由工程/系统整合部接收,并填写《客户提供治具记录》(附件四),归档保存。
6.3治具可行性评估6.3.1客户要求之治具,由工程主管审核,评估治具制作的可行性,确认OK,将交给工程设计图面,对审核未能通过,工程通知客户并取消制作。
6.3.2厂内生产需求之治具,根据使用单位提供之《治具制作申请单》,由申请部门主管审核,评估治具可行性,确认OK后交生技/系统整合部设计制作,没有通过审核即取消制作。
6.4设计治具图面。
6.4.1客户要求制作治具,经工程主管评审确认OK后,由工程填写《治具制作申请单》,连同相关资料一起交给生技设计制作,对需要外发治具,由生技将相关资料交给总务采购;实物检测治具则由客户或供应商提供。
6.4.2厂内生产需求之治具,生技根据《治具制作申请单》设计制作治具,对需要外发治具,由生技填写《非生产性需求申请单》及相关资料交给总务采购。
6.5治具的制作。
6.5.1生技/系统整合部接到《治具制作通知单》后,根据图面或实物制作治具,制作完成后与使用单位共同确认实用效果。
6.5.2需外发制作之治具,总务采购接到《非生产性需求申请单》后,下单给治具厂商制作,制作完成后交生技初检。
6.5.3对于外发制作之治具,生技需填写《非生产性验收单》,交于采购转交相关单位作为请款之依据。
依据号码:模治具编号生产成品料号预估费用共模件/套
新模新增修改报废供货商名称模具费用成品单价评鉴资料报价能力委外制作评估:
工程单位建议:
制作单位承办
单位主管审查生产成品料号模治具名称模治具开发申请单
申请日期:申请/异动项目:
简述说明/附件:申请工程师
申请主管审查核准评估判定及说明:资格/附件报价模治具名称申请工程师申请主管审查责任制作单位:
需求日期:塑料单位冲压单位机设单位新产品开发规格/工程变更其他需求委外单位( )自制建议委外制作
FK-RDD-011B。
治工具管理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为对治具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治具、设备仪器在设计、制作/加工、保管、维护和使用过程中能满足产品加工质量要求,特撰写此规范。
2.0范围:适用治具房所有物品的申请、使用和维护管理。
3.0职责和权限:3.1本报告的管理责任部门为工程部,执行责任部门为使用部门;3.2工程部:1>:负责新开发产品所需要治具、仪器设备的评估、申请、设计与制作;2>:负责日常质量改进工作中所涉及到新增加的治具的评估、申请、设计与制作;3.3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使用仪器设备、治具的保养维护,日常管理及治具需求的申请以及对新制作的治具的测量及验收作业。
4.0定义:4.1治具:非直接影响产品尺寸形状的用于定位、测试,提高生产效率及加工精度的装置。
5.0治具、仪器设备管理:5.1治具的制作及仪器设备申购信息接收:5.1.1治具制作时机:A:新开发产品评估需要新增治具的制作。
B:客户设计变更需要对治具进行改善或重新制作的。
C:内外异常改进的完善需要对治治具进行增加,修改的。
D:为提高制程能力及生产效率对工艺改进时,需要对治具进行增加或改进的。
E:为补救异常品需要制作治具的由返工部门向工程部门提出申请。
F:因使用时间过长或经过使用部门及工程部鉴定评估确认需要重新制作及改善的。
5.1.2仪器设备的申购时机:A:新开发产品评估需要新增仪器设备的申购.B:客户设计变更需要对改变测试方式或增加测试要求需新增仪器设备的申购;C:内外异常改进的完善需要申购新的仪器设备;D:为提高制程能力及生产效率对工艺改进时,需要申购新的仪器设备;E:为补救异常品需要增加新的测试项目需要用到新的仪器设备的申购;F:因使用时间过长或经过使用部门及工程部鉴定评估确认需要重新申购新的仪器设备;G:生产根据订单需求,需要增加新的产线,根据需求申购满足生产需求的仪器设备。
5.1.3对于“5.1.1治具制作时机”和“5.1.2仪器设备的申购时机”中确定需要新增及改善的治具、仪器设备的由使用部门向工程部提出申请,由工程部担当确认是否有治具制作及仪器设备申购的需要,确认后及时将制作信息和资料配布给工程部加工组完成或将仪器设备的申购请购单交由采购购买;5.2治具设计与制作及仪器设备的购买:5.2.1使用部门根据新产品开发、工艺提出新治具需求,所有申请必须填写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注明治具名称、规格、用途和数量要求,工程部对需制作治具的产品在《治具领用记录表》上登记,并及时设计出治具的图纸,治具设计完成后,由工程部根据公司的治具制作能力决定该治具是自行制作还是委外制作。
申请(责任)单位:编号:需求日期申请原因:增加线体/产能 漏评估改善质量/改善制程其它业管确认:专用共享制程自制采购客供品名规格需求数量原有数量新增数量单一治具日产能日产能单台功率(KW/H)使用寿命(次数)未税单价(RMB)L/T (天)abcdefg=e-fhi=h*ejklm客户一次性支付,其异常通知单号: 依摊提量计算,其摊提量:业务/管填写:成本分析表单编号精华自付核决定义:a. 最终报价 > B线分摊b. 最终报价 < B线分摊备注:1. 此申请单须经主管核准才可生效,核准参见核决定义;2.使用数量指每条线使用数量(包含备品)填写,即为生产此机种所有投资治具数量,此表作为申购治具签呈附件之一;3.新机种申请时,申请单位不需填写申请数量,由工程单位评估;4.编号原则:客户代码+年(08)+月(03)+流水号(01),例:TE080301;5.单据流程:费用划分 a. 处级主管核准b. 事业处主管核准申请人:审 核:申请人:制程损坏到达使用寿命核 准:审 核:核 准:日尖峰产能需求预估总摊提量共享机种日尖峰产能需求新机种ECN/版本升级专用设备、治工具申请表申请单位填写︵责任单位︶客 户申请日期机 种工程核准费用确认订单确认N业管非业管业管部级治工具評估部门处级审核核准小於B 線大於B 線审核Y核准申請單位审核工程单位工程审核业管单位业管部级业管处级事业处主管处级核准。
治工具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使生产所有治具之质量在管制状况之下,保证各项作业的顺利进行,并降低治具过多制之成本,制订本办法。
2.0范围:凡生产产品所使用的加工治具均之。
3.0权责:3.1制造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治具不良状况的反映及送修,并协助ME保养,校验治具。
工程IE负责治具需求的提出并协助ME设计治具以及ME制作出治具的确认,保管以及治具的数据的建文件管理及主导治具的保养,校验并作记录。
3.2工程ME负责治具的制作。
4.定义:加工治具:供生产线零件加工或产品生产辅助使用及防呆之治具,不包含传动治具。
5.0作业内容:5.1治具申请制作:5.1.1新机种上线生产所用治具由工程IE依产品零件加工需求填写《加工治具申请表》,量产机种使用之治具由IE评估并直接提出需求填写《加工治具申请表》,并提供必要的样品兴规格或治具圆纸,供ME或外包商制作加工治具。
5.1.2ME制作治具完成后,在首先确认治具使用性有效后,再由IE进行确认,对于不合格品治具,ME需做相应修正,对于合格品IE将在《加工治具申请表》IE签收栏内签收。
《加工治具申请表》由ME人员保存。
5.2治具制作:ME根据IE对治具数量、规格或图纸需求自行内部制作,如果ME无法按时按量完成的加工治具,则外包给厂商制作。
5.3治工具GP验证:5.3.1验证实施:采用反向验证法,在原辅材料合格的基础上,若生产的成品全部合格,采用对耗材、设备、夹治具,磨损度,与产品接触频率,严重度,及可探测度等作分析,如《副资材GP风险评估(FMEA)》,符合环保要求,则GP 相关设备、夹治具等也合格,但验证时需要将相关记录向前追溯三年,包括设备停用时间。
5.3.2异常处置:设备、夹治具验证发现异常时,立即停止该设备生产GP产品,按照生产记录,追溯该设备、耗材、夹治具生产过的所有产品,必要时进行检测验证(若产品尚未出货),确认为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管制程序》进行处理;由业务部将结果报告客户,针对已出货的产品协商处理。
模具开发流程规范流程控制是确保模具开发制作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以提供给客户满意的产品的关键。
本文适用于公司所有压铸、塑胶、五金模具的开发制作。
技术工程部负责提供需开发模具的产品3D图并根据出模条件进行必要的修改,提出模具制作申请并走完签核流程,同时提供产品材料、用途、模具寿命、模具交期等必要信息。
工模部则对产品3D图根据出模条件提出修改意见,对模具开发费用进行评估并报价,负责模具的结构设计并与技术工程部一起完成模具BOM的建立,提出材料采购申请,对模具进行加工制作,并进行不良修正,提出模具试做申请,存档模具图纸和建立模具清册。
压铸部和注塑部分别负责对新的压铸模具和塑胶模具进行最佳状况的试做,并对不良状况提出修正意见。
品管中心负责对产品进行外观判定和重要尺寸的测量。
PMC负责提供客户的产品交期和交期的调整。
采购部根据模具BOM对所需材料进行采买。
模具开发申请需要提交《模具/治具制作申请单》,工模部对模具开发费用进行评估,根据模具制作要求和产品3D图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工模部和技术工程部一起完成模具BOM的建立,工模部提出物资申购需求,运营中心根据模具BOM生成工单,进行物资采购,工模部做出《模具加工日程表》,按照该表进行模具制作。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是模具加工的重要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模具开发制作流程。
5.1 模具开发申请阶段在这个阶段,技术工程部会组织工模部和成型部门对需开模产品的3D图进行开模评审,确定产品开模样式。
这包括产品材料、外观要求、模具寿命、交模日期、前后模仁分型面、浇注系统、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抽芯机构、机台大小等。
工模部会根据开模评审结论对开模费用进行评估,并制作模具报价表给技术工程部,完成报价。
技术工程部提出模具开发申请,填写模具、治具开发申请单并附上模具报价表,走完签核流程后交给工模部进行模具制作。
5.2 模具结构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工模部收到模具、治具开发申请单后按开模评审结果开始进行模具结构设计。
治具管理流程治具管理是企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良好的治具管理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套较为完善的治具管理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治具管理流程的第一步是治具需求确认。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治具的部门或岗位需要提出治具需求申请,明确需要使用的治具种类、数量、规格等信息,并填写治具需求申请表。
治具需求确认是治具管理流程的起点,也是保证治具使用的基础。
接下来,是治具采购环节。
在治具需求确认后,治具管理部门需要根据需求制定采购计划,进行供应商的选择和谈判,确保采购到合格的治具产品。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公司的采购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采购的治具符合公司的要求。
治具验收是治具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治具采购到位后,需要对治具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治具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验收合格的治具需要及时入库,并进行标识和编号,方便后续的使用和管理。
治具领用是治具管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治具的部门或岗位需要提出治具领用申请,经过审批后方可领用。
领用治具的员工需要对治具进行签收,并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
治具领用的流程需要严格执行,以确保治具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治具维护是治具管理流程中的常态化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治具会出现磨损、损坏等情况,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治具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制度,对治具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治具的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最后,是治具报废处理。
在治具使用寿命结束或出现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治具报废处理。
治具管理部门需要对报废治具进行清点和登记,做好报废手续,确保报废治具不会再次进入使用环节。
以上就是一套较为完善的治具管理流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良好的治具管理流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治具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治具管理流程,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